药剂学: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亲性共聚物。合成时可控制亲水段和疏水段的长度和摩尔比, 制得不同分子量和不同亲水-疏水平衡的共聚物。要制得稳定的 聚合物胶束,PEG分子量一般要求在1000~15000之间,疏水 段与此相当或稍小。
2020/11/15
纳米乳
9
二、常用载体材料
(二)纳米乳和亚微乳的制备材料
乳化剂
助乳化剂
2020/11/15
2020/11/15
纳米乳
30
三、纳米乳的形成与制备
普通乳与纳米乳的不同点 一般情况,制备W/O型纳米乳,要求乳化剂的HLB值为3~6,
制备O/W型乳化剂时HLB值为8~18。
考虑到胶束和纳米乳的关系,普通乳化剂与纳米乳完全不同。
HLB值较小的乳化剂疏水链较长(更亲油),一般用于制备 W/O型普通乳,但它在水中可形成胶束,油相易进入其疏水 核芯,形成稳定的O/W型纳米乳。
2020/11/15
纳米乳
12
助乳化剂
可调节乳化剂的HLB值,并形成更小的乳滴/助乳化
剂应为药用短链醇或适宜HLB值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常用有正丁醇、乙二醇、乙醇、丙二醇、甘油等
2020/11/15
纳米乳
13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一)聚合物胶束形成机理
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
浓度(CMC)。以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为材料制得的聚合物胶 束形成的机理与此相似,但由于其溶解度小,故CMC很低, 且其疏水核芯更稳定,故聚合物胶束可经稀释而不易解聚合。
2020/11/15
纳米乳
14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低分子表面活性剂对难溶药物增溶效果较好,但其CMC值
较高,经稀释后胶束不稳定(如在静注后受血容量影响会解 缔合),故不能用作药物载体。
2020/11/15
纳米乳
27
三、纳米乳的形成与制备
2、纳米乳的制备
(1)确定处方:必需成分通常是油、水、乳化剂和助乳化剂/
当油、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确定后,可通过三元相图找出纳米乳 区域,从而确定它们的用量。
(2)配制纳米乳:相图确定了处方后,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
即可制得纳米乳,且与各成分加入的次序无关。通常制备W/O 型纳米乳比O/W型纳米乳容易。
环孢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是由11种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
肽化合物,不溶于水,也几乎不溶于油(如橄榄油),但 可溶于无水乙醇。用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可大 幅度提高病人的成活率。
2020/11/15
纳米乳
33
三、纳米乳的形成与制备
举 例
环孢素纳米乳浓液软胶囊的制备
2020/11/15
纳米乳
32
三、纳米乳的形成与制备
(二)自乳化(self-emulsification) 20 世 纪 80 年 代 出 现 自 乳 化 药 物 传 递 系 统 ( self-
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EDDSs)现已有 商品上市/如环孢菌素纳米乳浓液胶囊剂口服后在消化道 内与体液相遇,自动形成O/W型纳米乳,生物利用度在74 %~139%。
纳米乳
6
纳米乳与亚微乳
纳米乳与亚微乳以往称为微乳(microemulsion)。聚合物胶束
的疏水核芯可包载疏水性药物,包载液体药物则成纳米乳或亚微 乳,如包载固体药物则成为纳米球或亚微乳。
在普通乳中增加乳化剂并加入助乳化剂可得到纳米乳,其每个
小的乳滴都有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形成的膜,故增大了乳化剂的用 量,而助乳化剂则增大膜的柔顺性,促进曲率半径很小的膜的形 成;而在浓的胶束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油及助乳化剂也可得到纳 米乳,即油被胶束增溶,同时胶束粒径变大。
多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材料,有些聚合物胶束由于制备
条件温和,特别适用于包载生物技术药物,如多肽、蛋白质 类、酶和基因等。
聚合物胶束的结构和载药机制如后图。
2020/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聚合物胶束的结构和载药机制示意图
1为亲水性药物;2,3,4为两亲性药物;5为疏水性药物
二、微囊与微球
概述、药物微囊化目的、囊心、囊材 微囊制备(单凝聚法、复凝聚法等) 微球制备(明胶、白蛋白、淀粉、磁性) 影响粒径的因素 影响微囊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质量评价
2020/11/15
纳米乳
3
一、概述
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系由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
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
举例 化学结合法制备阿霉素聚合物胶束
将阿霉素(DOX)中的伯氨基同PEG-PAsp中(聚天冬氨酸)段
的羧基经共价结合,制成PEG-PAsp(DOX)嵌段聚合物。PAsp 中的羧基大约50%同DOX结合,使PAsp的疏水性增强,使疏水 核芯的聚集力明显加强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胶束,还可通过物理 包载作用进一步增加对DOX的载药量。PEG具有长循环效果, PEG-PAsp(DOX)的PEG段分子量为12000时,在小鼠体内循 环t1/2可达7h。
2020/11/15
纳米乳
7
一、概述
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均可作为药物载体,但目前
处于实验阶段。已进入实际应用的实例是广泛用于抗排斥 反应的环孢素浓乳,它可在体内自发形成纳米乳,以及临 床应用的静注用脂肪亚微乳。
存在的问题:由于纳米乳所需的乳化剂用量较大,如何
降低乳化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纳米乳的毒性
2020/11/15
纳米乳
26
四、纳米乳的形成与制备
(一)纳米乳的形成
1、形成条件
(1)大量乳化剂:用量一般为油量的20%~30%,而一般
乳剂中乳化剂多低于油量的10%/因为纳米乳乳滴较小,界 面积大,需要更多的乳化剂才能乳化
(2)加入助乳化剂:助乳化剂可插入到乳化剂界面膜中,
形成复合凝聚膜,提高膜的牢固性和柔顺性(compliance), 又可增大乳化剂的溶解度,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有利于纳 米乳的稳定
2020/11/15
纳米乳
4
聚合物胶束
聚合物胶束水中自组装的过程,就是共聚物的疏水段
因受水分子的排挤,而自动缔合聚集成胶束的疏水核芯, 而共聚物的亲水段则形成胶束的亲水外层使胶束在水中 稳定。聚合物胶束形成过程如后图所示
2020/11/15
纳米乳
5
聚合物胶束
--聚合物胶束形成示意图
2020/11/15
纳米乳
10
乳化剂
1、天然乳化剂 如阿拉伯胶(acacia)、西黄蓍胶(tragacanth)、明胶
(gelatin) 、 白 蛋 白 ( albumin ) 、 豆 磷 脂 、 卵 磷 脂 (lecithin)、胆固醇(cholesterin)等 天然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能力不强/通过形成高分子膜而使 乳滴稳定 优点:无毒、价廉 缺点:存在批间差异,对大量生产不利
砜(DMSO)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溶解后加入难 溶性的被载药物,搅拌过夜,再将混合溶液置透析袋。用水透 析5~9h,最后冷冻干燥即得。
2020/11/15
纳米乳
22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3)乳化-溶剂挥发法 乳化-溶剂挥发法是将难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同时将材料
以适合方法制成澄清的聚合物胶束水溶液,再在剧烈搅拌下将 有机溶液倒入聚合物胶束溶液中,形成O/W型乳液,继续搅拌 去除溶剂,过滤,冷冻干燥即得。
2020/11/15
纳米乳
24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2、化学结合法 利用药物与聚合物疏水链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药物
共价结合在聚合物上,所制得载药聚合物胶束,可有效避免肾 排泄及网状内皮系统得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2020/11/15
纳米乳
25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2、化学结合法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聚合物自组装形成胶束过程示意图
2020/11/15
纳米乳
18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梁伟、杭海英领导的课题组,采用粉
末状聚合物乙二醇衍生化磷脂(PEG-PE,PE为磷脂酰乙醇胺) 溶入水中后,可与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自组装形成新型 输送载体——粒径10nm-20nm的聚合物胶束,包载阿霉素的聚 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可以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蓄积并渗 透到深层肿瘤组织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显著增强阿 霉素的细胞毒性、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和降 低药物的毒性。
2020/11/15
纳米乳
8
二、常用载体材料
(一)聚合物胶束的载体材料
通常采用合成的线形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其亲水段材料一般用
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PEO)、聚维酮(PVP)或天然 材料壳聚糖;疏水段材料主要有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氨基酸、 聚乳酸、精胺或短链磷脂等。
这两类材料可组成各种二嵌段(AB)或三嵌段(ABA或BAB)
2020/11/15
纳米乳
11
乳化剂
2、合成乳化剂(synthetic emulsifiers)
分为离子型(ionic)和非离子型(nonionic) 纳米乳常用非离子型乳化剂,如脂肪酸山梨坦(亲油性、
司盘spans)、聚山梨酯(亲水性、吐温Tweens)、聚氧乙烯 脂肪酸酯类(亲水性、卖泽Myrj)、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亲 水 性 、 苄 泽 Brij ) 、 聚 氧 乙 烯 聚 氧 丙 烯 共 聚 物 类 ( 如 poloxamer或pluronic)等 非离子型乳化剂毒性较小,有溶血作用,其溶血顺序见教科书
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2020/11/15
纳米乳
1
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制备技术(I)
key points
一、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纳米乳
概述 乳化剂与助乳化剂 聚合物胶束、纳米乳制备、亚纳米乳制备 质量评价
2020/11/15
纳米乳
2
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制备技术(I)
key points
2020/11/15
纳米乳
16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二)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1、物理包裹法 (1)自组装溶剂蒸发法
自组装溶剂蒸发法是将两亲性聚合物材料与药物溶于有机
溶剂,再缓慢加入搅拌中的水中,形成聚合物胶束后,加热 去除有机溶剂即得。自组装过程如后图所示。
2020/11/15
纳米乳
17
2020/11/15
纳米乳
19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阿霉素纳米胶束自组装过程示意图
2020/11/15
纳米乳
20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阿霉素纳米胶束(M-DOX)抑制小鼠肺转移瘤结果示意图
2020/11/15
纳米乳
21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2)透析法 透析法是将材料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
2020/11/15
纳米乳
23
三、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与制备
(3)乳化-溶剂挥发法
举例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聚合物胶束
用有机溶剂溶解阿霉素,在剧烈搅拌下倒入嵌段共聚物PEG-
PBLA(聚β-苄基-L-天冬氨酸)的乙醇/水溶液中,形成O/W型 乳液,继续搅拌去除溶剂,滤去游离药物及其它小分子即得到 阿霉素聚合物胶束,载药量5%~18%。
纳米乳中的油、水仅在一定比例范围内 混溶,在水较多的某一范围内形成 O/W型纳米乳,在油较多的某一范围 内形成W/O型纳米乳。
2020/11/15
纳米乳
28
2020/11/15
纳米乳
29
三、纳米乳的形成与制备
配制O/W型纳米乳的基本步骤:
1、选择油相及亲油性乳化剂,将该乳化剂溶于油相中; 2、在搅拌下将溶有乳化剂的油相加入水相中,如已知助乳 化剂的用量,则可将其加入水相中; 3、如不知助乳化剂的用量,可用助乳化剂滴定油水混合 液,至形成透明的O/W型纳米乳为止
纳米乳(nano-emulsion)/是粒径为10~100nm的乳滴
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乳滴多为球形, 大小比较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 之分层,属热力学稳定系统/曾被称为微乳
亚纳米乳(subnano-emulsion)/粒径在100~500nm,
外观不透明,呈混浊或乳状/会分层/曾被称为亚微乳
2020/11/15
纳米乳
31
三、纳米乳的形成与制备
普通乳与纳米乳的不同点 同样亲水性乳化剂通常形成O/W型普通乳,但它在油相中形成
疏水基向外的反胶束,加入水相易进入其亲水核芯,形成稳定 的W/O型纳米乳。
纳米乳中由于加入了助乳化剂,不仅改变了乳化剂的HLB值,
且在两相中分配(通常在连续相中浓度较大),并进入液滴膜 的组成中,使纳米乳的两相和膜的组成均不同于普通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