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5篇)
田野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田野调查报告(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引言:田野调查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实地观察、讨论和交流,深入了解特定社会群体和环境,以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进而揭示真实情况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展开,深入研究并展示关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活的见闻和观察。
第一部分: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在田野调查中,我对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农民工群体进行了深入观察和访谈。
在与一位姓王的农民工交流中,他向我讲述了他在城市工作的生活状况。
他表示,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是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
他每天要在工地上艰苦劳作,工作时间长,工资却相对较低,且经常面临拖欠工资的问题。
他的工作环境也非常恶劣,缺少安全保障和福利待遇。
这个例子展示了农民工群体在现代化城市中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第二部分:农业发展的挑战在田野调查中,我还关注了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田面积的减少、农业用地过度开发、土地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化肥和农药,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对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
此外,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问题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建立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第三部分:农村社会发展的观察田野调查还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我发现,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农村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传播的普及,农村社会网络的拓展也引起了我的关注。
农民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更容易获取农业信息和市场变动,这有助于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加收入。
结论:田野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交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特定社会群体和环境,揭示问题与挑战,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田野调查报告。doc(二)
引言: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数据收集等手段,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是田野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对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进行介绍,并分析了田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还对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进行了详细讨论。
通过田野调查,本文旨在提供有关特定社会现象的深入了解,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概述:本文是田野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田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详尽和深入的了解。
正文内容:一、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1.调查对象的身份背景2.调查对象所在的社会环境3.调查对象的特征和特点二、田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田野调查的目的和研究问题2.田野调查的意义和价值3.田野调查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比较三、调查方法1.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3.实施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四、数据收集1.数据收集的目标和方法2.访谈的准备和技巧3.观察的方法和记录4.现有数据的搜集和分析5.数据的整理和归纳五、结果分析1.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2.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3.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4.将结果与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和讨论5.结果的局限性和深化研究的方向总结:通过对田野调查的介绍,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特定社会现象的深度了解,并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研究目的和意义、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调查现象,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虽然田野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不断深化的研究,可以获取更加丰富和全面的调查结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更多的支持。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田野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以及探讨当地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二、调查地点。
本次田野调查选择了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个农村村庄作为调查地点。
该村庄地处湘赣边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庄,以种植水稻和茶叶为主要农产品,村民以农业为生。
三、调查内容。
1.农民生活状况。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艰苦。
由于农业收入不稳定,许多农民生活水平较低,部分农民甚至还存在着贫困现象。
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比较简陋,许多农户的房屋还是土坯结构,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2.农业生产情况。
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和茶叶为主。
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种植和管理水稻和茶叶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耕种方式上,导致产量低下,农产品质量也较差。
同时,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渠道,农产品销售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农村发展问题和对策。
基于以上调查内容,我们认为当地农村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生活水平低,贫困现象严重;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下,质量差;三是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二是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建设,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田野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发现了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地点。
我们选择了某市的城乡结合部作为调查地点,该地区既有城市化的特点,又保留了一定的农村风貌,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状况比较多样化。
三、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涵盖环境保护知识、行为习惯、对环境问题的看法等方面的问卷,然后选择了100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同时,我们还对一些居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访谈,以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和看法。
四、调查结果。
1. 知识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水平较为薄弱,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够正确回答有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问题。
这表明在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2. 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很多人在购物时并不注意环保标志,随意丢弃垃圾,浪费食物等行为比较普遍。
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环境问题看法。
在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面,对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办法缺乏深入的思考。
很多人认为环境问题与自己无关,对环境保护缺乏积极性。
五、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田野调查,我们发现了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环境保护知识普及不足,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环保知识宣传和教育。
其次,居民的环保行为习惯有待改善,需要引导和培养居民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最后,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使他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从而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六、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调查报告1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民族志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式的书面描述。
田野工作有如智慧之旅,而写民族志就是它的终点。
调查者来到陌生的文化场景,花上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来了解它;为了明白当地人是如何界定他们的经验,他得聆听、观察、参与;然后他要处理收集到的资料,把资料翻译为描述性的报告,使得不熟悉该文化的人能够理解它。
这就是民族志。
它用其它文化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呈现构成一种文化的诸概念。
像任何翻译一样,由于两种语言之间没有精确的对等概念,民族志传达的意义也不完整的。
因此局外人只凭一本民族志是无法像当地人一样地完全把握该文化的意义的。
但是优秀的民族志能在解释他人的文化知识方面走得更深入一些。
第一节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民族志描述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技巧与勤奋,报告人的合作程度和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但是再好的报告人、再投入的田野工作也不能代替详尽的分析与书写。
分析田野笔记不能等到田野工作结束后才开始。
每一次访问、每一段观察之后都有必要把所获知的东西尽量完整地记录下来。
这些原始资料可以用于构建提问、确定类别,改进我们在第四章中讨论过的各种定义。
在研究前期必须要做的一种分析是限定调查内容。
最好这样做:列出你在要调查的文化场景中能在的所有领域和题目;从中选择一到两个做详细调查。
民族志报告的写法多种多样。
有时要根据特定文化的特点来决定内容安排和重点,有时则可以由作者选择一种写法。
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套用。
我们认为,学习如何写民族志最好的方法是仔细参阅已发表出版的民族志。
各类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
田野报告调查模板
田野报告调查模板调查目的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调查某一特定领域/主题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以期了解和分析该领域/主题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确认该领域/主题的范围和定义。
•掌握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了解该领域/主题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事件。
•分析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调查方法本次田野调查采用以下方法:文献调研通过阅读书籍、论文、政策文件、新闻报道等文献,了解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程、现状、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信息。
实地观察到该领域/主题的相关机构、企业、社团、园区等实地观察,了解其经营管理、生产流程、技术装备、研发成果、人才队伍、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参与访谈与该领域/主题的从业者、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服务对象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看法、体验、需求、建议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该领域/主题的范围和定义该领域/主题指的是xxx。
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该领域/主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xxx。
目前,该领域/主题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xxx。
未来,该领域/主题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xxx。
该领域/主题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事件该领域/主题的主要参与者包括xxx。
在该领域/主题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包括xxx。
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xxx。
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该领域/主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xxx。
•其二,xxx。
•其三,xxx。
总结本次田野调查旨在了解某一特定领域/主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在该领域/主题的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该领域/主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值得关注和研究。
田野调查报告优秀10篇
田野调查报告优秀10篇田野调查报告篇一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辖区。
兴国北邻吉安县、永丰县,东邻宁都县,南部与于都县、赣县为邻,西北与泰和县交界,西南与万安、赣县交界,是一个纯客家人的聚居县,因而客家文化最为典型。
兴国县历史悠久,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里璀璨的民间文化,客家文化积淀极为丰厚。
这里有着相当丰富的民俗文化,除了闻名全国的兴国山歌,还有韵味十足、热情奔放的民间灯彩——麒麟狮象灯和耘田花鼓、古朴典雅的兴江古文、充满喜庆气氛的全堂吹,还有古老的戏曲表演,如活跃在庙会祠堂的民间“半班”剧团,以及古老的木偶戏表演等。
为了对兴国木偶戏的生存、传承、变迁及发展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万叶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对兴国木偶戏进行了两次实地调查,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希望能为兴国木偶戏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兴国木偶的源流及班社1、兴国木偶的渊源与发展关于木偶,可以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古老的艺术。
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篇,有偃师为西周穆王献偶人的故事,应该是有关木偶的最早记述了,但由于历史久远而不足为信。
历史上关于木偶的传说故事很多,在兴国县流行的木偶故事中,田公元帅和陈平的故事较为普遍,从这一点看,兴国与福建的木偶戏神有相近之处。
为了弄清楚兴国木偶戏的源流情况,我们对兴国县木偶戏活动较为集中的均村乡进行了深入调查。
根据均村乡高溪村庆盛堂老艺人杨振铨师傅的讲述,他们的木偶班子是邻近的万安县传来的,由于他们所在的均村乡过去是万安县的属地,因此这一源流说法应该是准确的,可以说高溪村的木偶与万安的木偶是同流的,但这并不能说清楚其最终的源流情况。
兴国属于赣州辖境,由于赣州地区邻近福建省,而且福建的木偶活动相当频繁,同时福建木偶戏与兴国木偶戏的戏神又非常相似,表演的剧目也相差不大,因此过去一直认为兴国的木偶是从福建来的。
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实际生活场景的观察、访谈、记录等手段,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生活方式等。
本报告以我国某农村地区为调查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我国农村地区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下、教育资源匮乏等。
为了解农村地区的真实状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我们选择了我国某农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
2. 调查目的(1)了解该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其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等情况。
(2)探究该地区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分析其传承与发展现状。
(3)总结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背景。
(2)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3)访谈法:与当地村民、村干部、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4)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农村地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等。
2. 调查过程(1)前期准备: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准备调查工具等。
(2)实地调查:按照调查方案,对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3)资料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社会经济状况(1)产业结构:该农村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2)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较差。
2. 文化传统与民俗风情(1)文化传统:该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民俗风情:当地居民热情好客,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
田野调查报告格式模板
田野调查报告格式模板
一、引言
1. 调查背景和目的
2. 调查范围和方法
3. 调查时间和地点
二、调查对象
1. 调查对象的描述
2. 调查对象的选择理由
三、田野调查过程
1. 田野调查活动的记录
2. 田野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田野调查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田野调查结果
1. 田野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2. 田野调查中的发现和结论
3. 田野调查结果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和贡献
五、讨论和建议
1. 对田野调查结果的讨论
2. 基于田野调查结果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六、参考文献
列出在田野调查报告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
七、附录
列出田野调查报告中使用的表格、图表等辅助材料。
初中生田野调查报告
初中生田野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初中生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探索田野环境对初中生的影响,并通过调查结果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的范围是以我所在的初中为中心,包括周边的田野环境。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1. 田野环境对初中生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田野环境对初中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的美好:大部分初中生表示,在田野环境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绿色的植物,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2)减轻学业压力:田野环境可以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场所,初中生可以在这里缓解学业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动手能力:田野环境中有很多实践机会,初中生可以通过种植蔬菜、养殖小动物等活动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田野环境缺乏规划和管理:一些田野环境存在乱倒垃圾、缺乏整洁等问题,建议加强对田野环境的规划和管理,提高环境质量。
(2)田野环境安全隐患:一些田野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如水域深浅不一、植物有刺等问题,建议加强安全警示和教育,提高初中生的安全意识。
(3)田野环境利用不充分:一些田野环境利用率较低,建议加强对田野环境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初中生更好地享受田野环境的益处。
四、调查结论初中生田野调查结果表明,田野环境对初中生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更好地发挥田野环境的作用,我们建议学校和相关部门加大对田野环境的规划和管理力度,加强安全教育,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享受田野环境的益处。
本次初中生田野调查为我们了解田野环境对初中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希望这次调查能够引起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改善田野环境,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田野调查调研报告
田野调查调研报告田野调查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田野调查是一种实地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交流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
本次田野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某村庄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该村庄位于山区,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而乡村旅游是该地区的新兴产业,对村庄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本报告将从村庄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人文特色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
二、自然环境该村庄地势起伏,山水相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村庄周边有多条清澈的小溪,山间古树参天,空气清新。
其中,有一个美丽的瀑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村庄还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农田与山水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农村风貌。
三、旅游资源该村庄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特色农业等。
作为山区村庄,其自然景观非常吸引人,有山脉、山溪、瀑布等多个景点可供游客观赏。
除了自然景观,村庄还有传统的村落,古老的建筑和乡村文化深深吸引着游客。
此外,该村庄还开展了一些特色农业活动,如茶园、果园等,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四、旅游基础设施该村庄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虽然有一些农家乐和民宿提供住宿服务,但数量较少,且档次一般。
交通方面,虽然有公交车到达该村庄,但车次较少,不够便利。
同时,村庄周边道路状况较差,需要加强改善。
此外,该村庄的旅游服务设施也比较欠缺,缺乏专业的导游服务和文化交流活动。
五、人文特色该村庄拥有丰富的人文特色。
村庄保留了传统的乡村文化,村民们穿着传统的服饰,喜欢唱歌跳舞,展示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此外,村庄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如染布、编织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学习和购买。
通过将这些人文特色融入旅游开发中,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并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
六、问题与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需要加强交通建设,改善道路状况,并提供更多更好的住宿和服务设施。
其次,村庄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团队,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培养,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田野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田野调查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调查报告调查课题:中国农村的婚嫁风俗习惯调查内容:在中国农村举行婚礼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风俗习惯等需要讲究。
首先了解一下这些风俗,进而对其进行分析,了解这些风俗的成因、起源及其发展。
调查方式:亲身参加一场农村的婚嫁仪式,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向一下长者询问。
调查对象:迎亲仪式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日调查人:李先庆2010302660061今年国庆节的时候,恰逢有七天长假,我参加了我姐姐的婚礼。
我是农村出生的,并且对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比较感兴趣。
在农村,婚礼可以说是很大的一件事情了。
因此,婚礼中的一些风俗习惯也算是相当多的。
这次,我参加了我姐姐的婚礼,恰巧能够做一次田野调查,深入了解一下婚礼的风俗习惯。
在农村,男女双方结为夫妻并不是仅仅举行了一场婚礼这么简单,其实,在这之前,还有很多的流程必须要走,但是,现在的农村似乎也慢慢淡化了这些内容,有很多的环节都有所减少了。
我想,这可能是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规律,人们越来越追求那种快餐式的婚姻。
而这种趋势似乎也影响到了农村吧。
在结婚之前,我姐夫先就到过我家里好几次,其中,有一次是来送糖吃的。
那天上午吧,他从家里买好一些糖果,然后带到我家里来了。
然后,在中午吃完饭之后,我就到我家门口燃放鞭炮。
下午的时候,我们村子里的很多人就在吃完午饭之后,来到我家里坐坐,他们向我爸妈送上一些祝福的话。
有的人说:你看你们现在多舒服了啊,儿子考上大学了,姑娘也出嫁了,你们的任务都差不多完成了,就可以等着安享晚年啦。
然后,我父亲会说:那里啊,这儿子四年大学没毕业,就还要攒劲做事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乡亲父老们在我家里互相轻松的谈话,我就在旁边给那些男人们散烟,还要给所有的人端茶水,杯子里的喝完了还要不断过去给别人加水。
这时,我的二妈、三妈他们就不断地给来送恭喜的客人们散糖吃。
下午很晚的时候,来玩的客人才慢慢散去。
这个风俗在我们那里叫做“送糖吃”,就是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过来一些糖果,然后发给本村的乡亲父老们吃,就是相当于对外宣布:这一对男女已经确立了恋人的关系。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目录
1. 背景介绍
1.1 调查的目的
1.2 调查范围
1.3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农民生活状态
2.2 农田耕种情况
2.3 农产品销售情况
3. 问题和建议
3.1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3.2 农产品销售难题
3.3 培训需求提升
背景介绍
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田野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状态及耕种情况,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奠定基础。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覆盖XX县XX乡镇的农田及农民家庭,共计XX个样本。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与农民交谈和观察田地的情况,获取详细信息。
调查结果分析
农民生活状态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生活状态一般,收入来源主要为农田种植和养殖等农业产出。
农田耕种情况
农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比较大,但部分地块存在土地退化情况。
农产品销售情况
农产品主要销售给附近的农贸市场或中间商进行流通,价格波动较大,部分农民存在销售难题。
问题和建议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部分农田存在土地退化现象,建议采取措施进行土壤修复和科学施肥,提高土地产出。
农产品销售难题
建议农民可以组织成农民合作社,共同销售农产品,并寻找更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培训需求提升
针对目前农民的技术水平较为有限,建议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业产出。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近期,我和一些志愿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关于当地农村田野的调查。
我们深入到农户生产现场,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和对未来的展望。
以下是我们的田野调查报告。
一、农村地区生产状况在我们调查的村庄中,多数农户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其次是蔬菜、果树和油料作物。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养殖家禽和鱼虾。
我们发现在与农民交流中,他们普遍抱怨土地品质,土地垄断率高,土地面积不足。
劳动力和机械化程度也是他们关注的问题,需要更好的支持。
唯一的借口是很少有农民与他们合作,让他们对农业发展不够年轻化。
当然,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天气、雨季气候也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二、农民的生活和口粮问题我们了解到,村民多数依靠种植水稻为生,年收入大约在5000-15000元左右,这些工资可能需要支持两代人的生活。
由于天气因素、人力和农业机械化的滞后,生产收益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导致了家庭生活困难。
种植作物和家禽繁殖大多自给自足,也未能形成质量和效率上的竞争优势,导致总体消费成本较高。
为了改善生活质量,许多农民通过外出赚钱或者在城市上班的方式来增加收入。
三、未来展望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对未来的展望形态千差万别。
一些农户望眼欲穿,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多加关注引进更好的农业科技、种植更有效的作物等等。
然而,相当多的农民则认为创业和赚钱在城市更加容易和自由,看不到在农村长远发展的可能。
对于未来,我们建议,首要的是政府、投资者和农村社区要协同努力,着眼于技术创新和应用、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和农民敬业精神的启发等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多加关注农村人口流动的问题,通过带动农民的就业和创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甚至引领国民经济实现更高效的升级换代,实现农民致富和农业发展。
定义:田野调查是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常用的一种实地调查手法,通过田野调查来了解某个社会群体的自然环境、文化、经济、政治等情况。
大学生田野调查报告范文(推荐17篇)
大学生田野调查报告范文(推荐17篇)E度网专稿六月的田野上,显得孤寂,被大雾所笼罩着的城市,显得凄凉。
一回首,一驻足,才知繁花似锦的背后还有一道美丽的风景。
田野的诱人。
在六月孤寂的田野上,驻足了我们成长的脚印,“看”不远处有农民伯伯的身影,他像是展翅的大鹰傲然耕种;又像是征蓬的将军孤伶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佂蓬出汗赛,归雁入胡天。
”;他又像是战场上的战士不屈不挠;这是一种什么力量?那是像白杨树力争上游的一种力量。
“再看”田野上空飞过了大雁,地下充满了欢歌笑语,是一群可爱,天真的孩子们正在嬉戏。
仿佛看到了我的身影一般。
“再往远处看”好美!好美!我像是陶醉在音乐中陶醉在了这诱人的田野中。
在远处黄灿灿的麦子倒映在眼前,如痴如醉,如梦如画,我深深地沈迷于这诱人的田野中了。
田野的自然气息。
在七月一阵微风吹过,飘来了麦香阵阵清香让人沁心的舒服。
我漫步走着,小心翼翼的迈开了步伐生怕一个不小心,打破了这宁静的夏天。
突然颤了一下,抬头一瞧,从不远处跑出来了一条小黄狗叫着。
我欣然自喜,然后农民伯伯从草房中探出头来,看到我又是那次坐在大柳树下的那个小女孩时,伯伯高兴的喊道小姑娘进来坐坐吧!我小步的移着脚步看似很短的距离,而我却走的颇感费力。
终于到达了幸福的彼岸了,伯伯早已给我切好了大西瓜,红红的瓤,让我不禁的咽了咽口水。
爷爷说快坐下吃吧,看你那么馋。
我坐下和爷爷一起吃了起来,我问爷爷这西瓜怎么会长的这么大还这么好吃啊!爷爷脸上不禁的露出了笑容说道:“没有给它加任何肥料,所以它好吃啊,在这充满麦香的田野中它自然会长得大些。
”我和爷爷都笑了起来。
我津津有味的和爷爷一起吃完了大西瓜。
心里顿时好甜啊!好似是感受到了自然的气息,真好。
大自然待我们是如此的不平凡。
黄昏中我和爷爷一起看着太阳下了山。
一回首,一驻足,我的心田中已经深深种下了田野自然的无声气息。
我迷恋那道风景,那道我所钟情的分景。
在这么孤寂,凄凉的田野中的一切早已沉浸在这月色中,一切都那么如似如画。
田间调查报告模板范文
田间调查报告模板范文一、调查背景。
咱这田间调查啊,就像是一场对土地和农作物的探秘之旅。
为啥要搞这个调查呢?就是想知道咱这田间地头到底是个啥情况,农作物长得咋样,有没有啥问题,这样才能让咱的庄稼长得更好,收成更多。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1. 时间。
我是[具体日期]去的田间,那天天气[大概天气状况,比如阳光明媚或者有点多云但不影响调查之类的],就像老天爷也挺配合我这调查工作似的。
2. 地点。
调查地点就在咱村儿[具体地名]的那片田地里。
这片地可是咱村儿的宝贝,种啥都有一手。
三、调查方法。
1. 实地查看。
我就像个侦探一样,在田间走来走去,眼睛瞪得大大的,仔细查看每一株农作物。
从田埂这头走到那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看农作物的叶子是绿得发亮呢,还是有点发黄打蔫儿;茎秆是粗壮有力呢,还是细弱得像根小豆芽。
2. 与农民伯伯聊天。
这可是个很重要的方法。
农民伯伯们那可都是田间的专家,他们种了一辈子地,啥情况没见过。
我就跟他们唠嗑,问问他们最近浇水了没,施肥是咋施的,有没有发现啥奇怪的虫子或者病害。
他们可热情了,跟我讲了好多有用的信息,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田间智慧的宝箱。
四、调查结果。
# (一)农作物生长状况。
1. 水稻。
大部分水稻长得还不错,就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小士兵。
叶子绿油油的,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在跟我打招呼呢。
不过呢,有一小片水稻看起来有点不太对劲,叶子有点发黄,就像生病了似的。
我仔细一看,发现那片地的水有点多,可能是排水不太好,把水稻的小脚丫(根系)给泡坏了。
2. 玉米。
玉米可就长得壮实多了。
玉米棒子又大又饱满,玉米粒都快把外皮撑破了,像是在说:“我已经成熟啦,快来收我吧!”玉米的茎秆也很粗壮,就像一个个大力士,能稳稳地支撑住玉米棒子。
但是呢,在玉米地里发现了一些杂草,这些杂草就像调皮的小捣蛋鬼,在跟玉米抢营养呢。
# (二)病虫害情况。
1. 害虫。
在田间发现了一些害虫,最可恶的就是那些小蚜虫。
它们密密麻麻地趴在农作物的叶子上,就像一群小吸血鬼,把叶子的汁水都吸干了。
寿县田野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
寿县田野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引言田野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交流,以获取真实数据和信息,从而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次寿县田野调查报告主要对该地区的农村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和问题,以期能够为改善农村教育提供参考建议。
调查目的本次田野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寿县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与农村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深入交流,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改善农村教育提供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通过向农村学生和家长发放,了解他们对农村教育的看法和评价。
同时,我们还与多位农村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最后,我们还通过实地观察校园环境和教学过程,获取更多直观的信息。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 设施条件不足:寿县农村教育场所的硬件设施普遍较为简陋,教室设备老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寿县农村教育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仍然存在师资匮乏、教材缺乏、教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3. 家庭经济状况限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农村学生面临着教育资源获取的困难和学习机会的不足。
4. 教育观念滞后:一些农村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仍然滞后,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和价值意识不足,缺乏对教育的正确引导。
反思与建议本次田野调查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和分析,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时间有限,无法对寿县所有农村学校进行全面调查。
因此,结果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在以后的调查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样本的选择和覆盖面,努力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我们在调查方法上还可以更加多样化和深入化。
虽然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但仍然有一些调查对象未能覆盖到。
未来的调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采用更为详细和深入的访谈方式,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意见。
乡村田野调研报告
乡村田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深入了解乡村田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在提升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方面提供政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乡村田野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乡村田野的产业结构、农民生活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选择了一个农业村庄作为调研点,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调研团队一共有10人,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调研内容。
我们在整个调研过程中,与当地农民和相关部门进行了交流,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实际案例。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产业结构调研结果显示,该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
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农户的产量和收入较低。
同时,一些农民将土地用于低效益的耕作,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因此,该地区亟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农业产业向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2. 农民生活状况关于农民的生活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整体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民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仍然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另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交通不便、医疗设施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道路状况不佳,交通不畅,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出行。
另外,农村的饮水安全和供电条件也有待改善。
为了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政府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水源保护和供电条件。
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动农业产业向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开展田野调研工作总结
开展田野调研工作总结为了更好地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和研究课题相关的实际情况,我们团队决定开展一次田野调研工作。
通过实地访谈、观察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目标群体的生活方式、观念、需求和问题,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首先,我们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研。
这些地区包括城市、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以确保调研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我们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对这些地区的居民进行了广泛的访谈和观察。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首先,教育问题是目标群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缺乏、质量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发展。
其次,就业和收入水平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地区,虽然就业机会更多,但是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更大。
而在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作物的丰收情况,因此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意外收获。
例如,目标群体普遍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此外,很多人对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利用程度不高,这影响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发展技能的能力。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覆盖面。
其次,需要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创业,提高目标群体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目标群体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最后,要推动信息技术普及,提高目标群体的数字素养和互联网利用能力,以便更好地获取信息和发展个人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田野调研工作,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目标群体的需求和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可以逐渐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目标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宏州陇川县景颇族社会变迁田野调查报告一、前言我于2012年2月27日至3月12日在德宏州陇川县做了为期14天的田野调查,此次调查是为了配合我的导师高登荣教授教育部课题:回访与新探——对梁钊涛先生1963年滇西民族调查的再研究。
再研究,通常是对他人的调研点进行重新调查研究,也就是在他人原先的调研点做田野工作,以期与先行研究进行学术对话。
简单而言,所谓人类学再研究就是一位人类学者对另一位人类学者先前的田野工作点展开的重新研究。
目前,中国著名的人类学/ 社会学田野工作点, 如江村、西镇、凤凰村、南景村等, 几乎都已经有人做过再研究或追踪研究。
此次对滇西民族调查的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直接延续田野工作点的学术生命,对滇西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的重要视角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研究滇西少数民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背景资料景颇族起源于青藏高原北部,传说为“木转省腊崩”(今青海省日月山一带),其先民属氐羌,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蔗些”、“野人”等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定为“景颇族”。
景颇族主要有四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景颇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景颇族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
其余的景颇族人口散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岗房、古浪、临沧的耿马佤族自治县等地。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
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啊碧波荡漾……”这首半个多世纪以来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名曲,吟唱的就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
全州辖瑞丽、芒市、陇川、盈江、梁河5县市,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北、西、南三面均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黄金通道,是中国对南亚开放的前沿。
陇川县位于中国西南边疆,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语称为“勐宛”,现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勐宛”是傣语音译名,意为太阳照耀地方。
陇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陇川县辖4个镇,5个乡(其中一个民族乡):章凤镇、陇把镇、景罕镇、城子镇、户撒阿昌族乡、护国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
总面积19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耕地近3亩;全县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万人。
少数民族主要有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和回族,占总人口的54.9%,其中景颇族和阿昌族分别占总人口的27,2%和7.4%,为全国景颇族和阿昌族人口最多的县。
陇川历史悠久,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其西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国境线51公里,新县城章凤为国家二类口岸,与缅甸国家级口岸——雷基口岸对应开放,可直通缅甸八莫、伊洛瓦底江至东南亚、印巴次大陆及世界各地,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地口岸;南与全国旅游城市——瑞丽市相连;东与州府所在地——芒市相连;北与盈江、梁河两县相连。
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三、调查点选取原因及所使用的方法此次田野调查之所以选择德宏州陇川县是基于以下原因考虑:首先,居住在陇川的景颇族,可以说是占中国境内景颇族总数的32%,占陇川县人口的23%,除了户撒乡只有个别寨子外,全县其他八个乡镇都有景颇族村寨,而且有的乡镇景颇族村寨还占绝大多数,生产生活所占的地盘也可以说占绝大多数:其次,陇川又是目脑纵歌之乡,“目脑文化”是在景颇族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的文化现象,这就为我的的调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最后,陇川县又是德宏州景颇族贫困人口较多的县份,在陇川调查景颇族可以很好的将景颇族的文化变迁体现出来。
此次调查我是以陇川县清平乡广外村为个案,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
四、田野点介绍清平乡位于陇川县东北部,陇川坝头、南宛河上游,距县城44公里,三面环山,南北平均长14.3公里,东西平均宽13.8公里,国土面积19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2,4%,最高海拔2618米,年平均气温18.9度,全年无霜期289天,全年日照数23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53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山峰奇峻、河流纵横;清澈的南宛河水涓涓流淌,青山翠竹,清泉甘甜;气候凉爽,风景秀丽,引人向往,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
这里依山傍水,资源丰富;山有摇钱树,坝有吨粮田,春天山中草花黄,金秋坝中稻谷香。
是古丝绸之路和中缅通道必经之地,无数商贾往返不绝,曾在贺宛设驿站,后成为土司的“避暑山庄”,目前,陇梁公路纵贯全境,交通方便,贺宛温泉,游客常年不断,椿花塘梁子高耸云端,可观德宏和邻邦缅甸山川,沿途奇数灵石丛生,是春季登山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清平乡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乡,全乡共辖9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2507户,10922人;农业人口10922人,占总人口的96.3%,非农业人口524人,占总人口的3.7%。
按民族分:景颇族8117人,占总人口的57.5%,傣族3272人,占总人口的23.2%,汉族2248人,占总人口的15.9%,傈僳族411人,占总人口的2.9%,其他71人,占总人口的0.5%;全乡共有森林面积20万亩,国有林5万亩,集体林15万亩;耕地面积28944亩,水田11664亩,旱地17280亩,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水稻、麻竹、茶叶。
“广外村”的名称来源据村里的税务局退休老干部祈勒乔老先生讲述是这样得来的:大约在200年前,广外村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战争,傣族士兵对居住在广外的景颇族发起了侵略战争,广外景颇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自发组织起来,和傣族战斗。
“广外”一词原为傣语,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枪丢失的地方”。
1954年建乡,当时广外山官和陇川土司经过开会协商讨论,将“广外”改为“拱外”。
之所以改名是因为有两层含义:①“广外”傣语意思为坝撇(不要骗你),带有歧视的含义;②“广外”因为山官所在,有山官寨的,要用山官名字“拱外”。
广外村现居住有300多户,共1304人,现在村里的姓氏主要有,祈姓(寨子)、石姓(占大头)、董姓(第二)、张姓、孙姓、尹姓、杨姓、徐姓、刀姓和郑姓。
在以上这些姓氏中,祈姓是广外村的主体,约占80%之多,其中尹姓,杨姓和徐姓是汉族,其余都是景颇族。
尹、杨、徐由于长期居住在广外村,很多风俗习惯也已经与景颇族融合。
广外村的家庭结构类型主要为:主干家庭占大多数,扩大家庭共有7家,其中祈姓就占了5家,还有少量的核心家庭。
五、经济生活据资料记载,景颇族是中国境内最早实行刀耕火种的民族之一。
景颇族祖先最早发源于青藏高原,之后逐渐向云南边境的亚热带雨林迁徙。
在这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他们不断改变生活生产方式,以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经历了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物质文化变迁,形成景颇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放前,景颇族社会处在一种带有部落痕迹的封建社会领主社会经济形态,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景颇族的社会面貌、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总体上仍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整个中华民族总体达到小康社会,进一步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越来越落伍掉队。
我们可以先来看广外村的经济变迁,从中来分析景颇族经济的现状。
广外村的老人介绍,广外村的经济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农作物为稻谷,稻谷又分为水稻和旱地。
因为景颇族贫穷落后生产技术不发达,因此,水田少,仍然是以刀耕火种为主的生产方式。
旱地就是我们所说的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称为“于劝格罗”就是无轮作刀耕火种,实行不挖不犁耕作,一块地只种一年就弃耕休闲,形成一个有序的垦休循环圈,可栽种棉花、大豆和小米;第二种类型称为“于遮格罗”即轮作刀耕火种,其耕作方式为第一年砍伐焚烧、播种、收割,第二年使用锄头先铲草挖地或使用牛犁后播种、除草、收割,可栽种包谷。
除此之外,当时旱地还大量的种植大烟,饲养牲畜。
直到1957年禁种大烟,敌我矛盾发生了变化,一家只留一亩地种植大烟,其余全部铲除,到了1958年,开始了“三禁”运动,即禁种、禁吸、禁卖,这样,才彻底废除了大烟。
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到90年代,主要经济农作物为小麦、稻谷、包谷和蚕豆。
第三阶段从90年代至今,除了小麦、稻谷等一般性农作物外,开始大面积种植甘蔗,同时还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种植麻竹和茶叶等新型产业。
据祈老所说,现在德宏州由于陇川景罕糖厂的扩建,为了保证糖厂的供应,政府要求农民大量种植甘蔗,这样将原本种水稻的很多田地都占用了,无法保证粮食的供应,现在的粮食很多都是从缅甸的南坎运输过来的,如果政府不从长远考虑,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一再扩大甘蔗的耕地面积,很难想象这样下去的后果是什么?据乡镇府的资料统计,2011年底,广外村年初实有耕地面积为4798亩,年内增加耕地面积为139亩,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793亩,其中水田932亩,旱地3861亩。
农用土地面积合计4793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为310户。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广外村仍然是旱地为多,水田少的局面,不光是广外村,在陇川很多景颇族的村寨现在甚至有的经济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农耕经济汉族老大哥走了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到建国初期已经走到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而景颇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者说刚刚进入刀耕火种的农耕经济状态,或者说才处在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观念根本没有形成过,在这样的状态下,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同时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景颇族同样也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从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景颇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贫富差距就越来越远,景颇族普遍贫穷这一社会矛盾就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了,这是历史的因素之一,因为景颇族的思想观念,社会阅历还比较肤浅,商品经济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根本形成,认识还比较淡薄,在这种情况下,要跟着社会发展潮流,同其他民族一道迈入市场经济的浪潮肯定会迷失方向,不知东西南北,这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其次是政策因素导致景颇族的相当一部分农户倒退落后,因为,中央、省、州所制定的政策都是一刀切,特别是在体制改革的政策上都是一刀切。
没有适当的考虑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是否能够接受和适应,全国一盘棋,对大多数民族来说是有用的,是能够启发、引导、鼓动人心的,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政策来促进发展,脱贫致富,但是对景颇族来讲,就是有点难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