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学时积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庄中学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为了加强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落实国家提出的“新任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一、县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
(一)培训活动
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教研活动
参加县级主题教研活动时,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6学时;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一次完整的参与计2学时。
(三)网络交流
在合阳教研网发表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研究报告等,根据内容记1-4分。
凡教研室组织的研修活动,由教研室记录学时,学校不再重复记录。
二、校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
(一)校本培训活动
校本或片区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集中培训活动
学校派出在校外培训、进修等,由培训单位出示证明,本人交学习心得,予以登记学时,未注明学时的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8学时。
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远程网络培训,按培训机构的证件登记学时。
(三)校本教研活动
1、校内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
组织者和参加者每次均计1学时。
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4学时。
每位教师每学年应完成一万字的业务学习笔记,记5学时。
2、片区教研活动
策划组织者,交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计4学时;
承担公开课者,一次完整的公开课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反思四个环节,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讲课时间,计6学时;
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一次完整的参与计2学时。
(四)研修成果
1、反思研究成果: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教学随笔,内容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论理,一篇字数6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课例研究成果:
(1)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设计,一篇字数8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计10学时。
登记题目、课时、课件。
(3)教学案例。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案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篇字数10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4)教学课例。
这是经过一课多上至少是“一课二上”主题研修活动之后叙写的教学课例。
教师上交课例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改进设计、再次反思等,计8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以上成果,均以学校筛选后装订成册为准,每人限1篇。
3、教育科研成果:
(1)教研论文或研究报告。
教师独立完成的教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格式内容符合要求,一篇字数2000以上。
在县级以上获奖,登记题目、类型、获奖等次,分别按省、市、县三级计8、6、4学时;在正式教育期刊发表,省级以上或市级分别计6、4学时。
同篇只计一次最高等次,每学年认定1篇。
(2)课题研究。
课题是指国家、省、市、县四级批准研究并结题的课题,登记课题申报批准及课题结题批准的文件、课题名称、研究起止时间;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报告主笔(各1人),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计60、50、40、30学时;课题主要参与者(国家级、省级课题至多4人,市、县级课题至多2人),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别计20、18、16、14学时。
校本研修学时登记:每学年7月登记一次,登记单位建立专项档案(包括教师信息总表、学时登记表及汇总表、认定学时的原始资料等);通过登记,督促当年没有完成72学时的教师在假期补修。
三、检查评估办法
1、教研室和学校每学年要对各同志的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优树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2、学校对教师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当中。
本办法自2012年4月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