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第一章雷电及其参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防雷技术概述与标准
防雷技术的基本概念
防雷技术定义
01
防雷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预防和减轻雷电对人类
生命财产和设施造成危害的技术。
雷电的形成
02
雷电是大气中的静电放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由带
电的云层与地面或其它物体之间的电场差引起。
雷电的危害
03
雷电可以引起火灾、爆炸、电击等危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
雷电活动预测
雷电活动预测的原理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信息,结合地 理、气候等因素,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雷电活动进行预测。
雷电活动预测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雷电活动预测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数值预报和 人工智能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雷电活动 预测结果。
雷电活动预测的应用
雷电活动预测在气象服务、航空航天、电力、通信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预警和防范措施, 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03
雷电的分类与分布
雷电的分类
01
02
03
04
直击雷
指雷云直接对地面上的建筑物 、人或动物等放电的现象。
感应雷
指雷云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 静电和电磁感应对周围物体产 生的静电和电磁作用的现象。
球形雷
指雷云中形成的特殊放电现象 ,呈球形或椭球形,直径通常
在几十厘米到几米之间。
雷电浪涌
指雷击发生后,在电源和数据 传输线路上感应出的过电压和
过电流的现象。
雷电的分布规律
雷电活动的地理分布
雷电活动的分布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通常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区雷电活动较为频繁。
雷电活动的季节分布
雷电活动在季节上也有一定的分布规律,通常夏季和春季是雷电活 动较为频繁的季节。
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
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和风向等因素有关,通常在午后和 傍晚时分雷电活动较为频繁。
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 第一章雷电及其参数
目 录
• 雷电的形成与特性 • 雷电的参数与测量 • 雷电的分类与分布 • 防雷技术概述与标准
01
雷电的形成与特性
雷电的形成机制
01
02
03
静电感应
当带电的雷雨云接近地面 时,地面上的物体因静电 感应而带上相反的电荷, 形成电场。
电场的形成
随着雷雨云的移动,地面 上的物体受到电场力的作 用,形成电场。
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防雷技术的分类
直击雷防护
通过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将雷电流引入地下, 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直击雷的危害。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通过电磁脉冲防护设备和措施,防止雷电电磁脉 冲对电子设备、通信线路等造成干扰和损坏。
雷电侵入波防护
通过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涌保护器等设备,防止雷 电侵入波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大小的重要参数。
雷电流波形
雷电持续时间
雷击次数
描述雷电流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常见的有单极
性、双极性波形。
指一次雷击事件从开始 到结束的时间,通常在 几十微秒到几毫秒之间。
一定时间内雷云对地面 的雷击次数,与气象、
地形等因素有关。
雷电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
在雷击发生时,使用测量仪器直 接获取雷电流数据。
感应测量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雷电发生 时测量磁场变化来推算雷电流。
遥感测量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测量设备, 对地面雷击情况进行远程监测。
雷电的测量设备
电流钳
遥感设备
直接测量雷电流的设备,可以实时监 测雷电流的变化。
包括卫星和飞机上的测量设备,可以 对地面雷击情况进行远程监测。
磁感应器
感应测量中使用的设备,可以测量磁 场变化并推算雷电流。
电场的增强
当雷雨云中的电荷积累到 一定程度时,电场强度达 到极限,发生放电现象, 形成雷电。
雷电的物理特性
高电压
雷电产生的电压极高,可 以达到数百万至数千万伏 特。
高电流
雷电产生的电流极大,可 以达到数十至数百千安培。
瞬间功率
雷电的瞬间功率极大,可 以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 的能量。
雷电的危害性
自然灾害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每 年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电子设备损坏
雷电产生的强电流和电压可以瞬间 击穿电子设备,造成设备损坏或失 效。
火灾和爆炸
雷电产生的火花和强电流可以引燃 易燃物质,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02
雷电的参数与测量
雷电的参数定义
雷电流幅值
指雷击瞬间通过地面的 电流峰值,是衡量雷电
门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防雷技术的标准与规范
01
国际防雷标准
国际上主要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
的防护》等标准。
02
国家防雷标准
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了一系列防雷标准和规范,如中
国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等。
03
行业防雷标准
一些行业和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防雷标准和规范,如气象部门、电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