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共10题;共11分)
1. (1分) (2018九上·柳州期末)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很快会干
A . ①②③
B . ②
C . ①④⑤
D . ③④⑤
【考点】
2. (2分) (2020九上·孝义月考) 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 . 氢气
B . 氧气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考点】
3. (1分) (2018九上·顺义期末) 实验室中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A . 试管
B . 量筒
C . 烧杯
D . 蒸发皿
【考点】
4. (1分)“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 .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考点】
5. (1分) (2019九上·天河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白烟能支持燃烧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
管,用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水中的导管口处产生较多
气泡
该装置肯定不漏气
C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
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
氧化碳
D
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
烧,然后把它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
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
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
烧越剧烈
A . A
B . B
C . C
D . D
【考点】
6. (1分)(2019·大连模拟) 白色干冰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消失不见”了,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不断运动
C . 分子间有间隔
D . 分子可以再分
【考点】
7. (1分) (2015九上·重庆期末)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④
【考点】
8. (1分)(2017·黄石模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 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蓝色
D . 向盐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考点】
9. (1分) (2017九上·长春期中)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 的化学式是C2H4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考点】
10. (1分)(2018·巴东模拟) 2018年实验操作考试时,小M抽到了一道题,以下是小M完成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实验完毕后被扣2分,她失分的步骤是()
A . Ⅰ和Ⅱ
B . Ⅱ和Ⅲ
C . Ⅱ和Ⅳ
D . Ⅲ和Ⅴ
【考点】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共8题;共41分)
11. (2分)(2012·海南) 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在他翻译的化学书籍中,称一种气体为“养气”,该气体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请回答:
(1)“养气”的化学式________;
(2)“养气”的一种用途________.
【考点】
12. (3分) (2020九上·江城月考) 2020年4月3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

(1)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他两种是________(任填一种);可燃冰具有哪些优点________(任举一例)。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下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 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②B处的物质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________ ;
③C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考点】
13. (2分)(2018·丹东模拟) “粗盐提纯”的实验在“溶解”、“过滤”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

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某同学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考点】
14. (9.0分)(2016·大埔模拟) 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
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1)操作1:为加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应将废渣________.
(2)操作2:焙烧.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CuCl2和Na2SO4 ,写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操作3:________(填操作名称);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等.
(4)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考点】
15. (5.0分) (2015九上·祥符期末)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是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3)下列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 .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 .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 . 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
【考点】
16. (4分) (2015九上·永州期中)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粒子,试回答:
(1)水是由________聚集而成的;
(2)氧分子是由________结合而成的;
(3)铁是由________结合而成的;
(4)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 构成的.
【考点】
17. (4分) (2016九上·永城期中)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2)做铁丝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都预先留少量水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3)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白色固体).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考点】
18. (12.0分) (2019九上·新乡期中) 经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相关气体的制备方法。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
(3)图中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改正后,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则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

(4)试着写出一种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

(5)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

试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否则扣分)
①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________?
②丙烯酰胺中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________? 142g丙烯酰胺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共10题;共11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共8题;共41分)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考点:
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
答案:17-3、
考点:
解析:
答案:18-1、答案:18-2、
答案:18-3、答案:18-4、
答案:18-5、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