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致病及其常用中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行气散瘀止痛, 用治: 瘀阻肿痛
〔1〕瘀滞胸胁痛; 〔2〕治疗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或 痛经、经闭; 〔3〕疝气痛。
现代单用本品制剂治疗冠心病,高血 压病,高脂血症,细菌性痢疾等,均有 较好疗效。
四、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剂量30g。
生、炒山楂多用于消食散瘀,焦山
楂、山楂炭多用于止泻痢。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溏泻忌用。
沙参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1、养阴清肺—用于燥热伤肺所致干咳少痰,配麦冬、天花粉。 2、益胃生津—用于胃阴不足所致口燥咽干,配生地、麦冬。 【用量用法】煎服,10~15g.
【使用注意】反藜芦。北沙参长于滋阴润肺,治疗肺阴不足, 南沙参长于清肺化痰,治疗肺热咳嗽。
【用量用法】煎服,10~15g。 【使用注意】炒用效果好,阴虚火旺慎用。
祛痰药
1.概念:化痰—指消除痰涎的方法。
2.特点与应用:①化痰药有温化寒痰与清化热痰之别。
②温化寒痰药性温燥,温肺祛痰,燥湿化饮
的作用,适于治寒痰、湿痰证。
燥,
③清化热痰药性寒凉,可清热化痰兼能润
适于治热痰、燥痰证。尚可治疗痰热痰火所
五、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或胃酸分泌 过多者均慎用。
鸡内金
一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沙囊内壁。
二、主要性能
❖甘,平。
三、成效与应用
❖ 1.消食健胃,用治:

饮食积滞,小儿疳积

本品消食化积作用较强,并可健运脾胃,
既直接促进食积消化,又健运脾胃以防食积,故
广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证。
怒那么气上 〔肝气上逆〕
喜那么气缓 〔心气松散〕
横逆乘脾——纳差、腹胀 腹泻
气 逼 血 升 —— 呕 血 、 吐 血 、 中风
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精神散乱——发狂、错乱
气虚——气短乏力、头
悲那么气消
晕目眩
〔肺气耗伤〕 气耗——志意消沉、痿靡
不振
失于固摄、气陷于下——二 便
恐那么气下 滑精
失禁、遗精、
大黄
退出
使用注意
❖ 1.孕妇、月经期、哺乳期禁用。 ❖ 2.如非实证不宜应用。 ❖ 3.脾胃虚弱者慎用。
大黄
一、药用来源:
本品为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
芒硝
芒硝
玄明粉
芒硝 朴硝 玄明粉 元明粉
二、处方用名:
芒硝
退出
三、性能特点:
功效
软坚泻下 清热消肿
芒硝
退出
【临床应用】
芒硝 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
1.消食化积,用于 〔1〕肉食积滞证
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要 药。
①食肉不消,单味煎服;亦可与莱菔子、 神曲等同用。
②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与行气药物配伍。
〔2〕泻痢腹痛。
①用治一般的伤食腹痛泄泻;
②脾虚食滞、纳少体倦、腹胀腹泻、便 下稀薄如水,或者是嗳腐吞酸、脘腹胀痛、 便溏臭秽;
③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身热腹痛。
概述
【定义】 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 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补虚药、补养药)。
【分类】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阴药 补阳药
人参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
生晒参
人参
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主治】
1.益气固脱—气虚欲脱,单用;气阴两伤之虚脱,配麦冬、五 味子。
麦冬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功效主治】
1、养阴润肺—用于燥热伤肺所致干咳痰粘,配桑叶、沙参。 2、益胃生津—用于内热消渴,配沙参、玉竹。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鹿茸
鹿科梅花鹿、马鹿等未骨化的幼角。
鹿茸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主治】 1、补肾壮阳—肾阳不足所致阳痿、宫冷不孕,配人参、肉桂。 2、强筋壮骨—肝肾不足所致筋骨痿软,配熟地、杜仲。 3、固冲止带—冲任不固所致崩漏不止、带下清稀,配当归、阿胶 4、托毒起陷—阴疽久溃不敛,配黄芪、当归。
5)心火亢盛,癫狂失心: ~桃仁、芒硝
(“实者泻其子”)
6)肺热咳喘: ~石膏、瓜蒌 宣白承气汤
(通府气而降肺气,清腑热而脏热亦清。)
7)急腹症 (“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 痛”。)
大黄
【临床应用】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 2. 用于炽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咽痛 。
❖ 5. 用于湿热痢疾,黄疸,热淋 。
❖ 1〕湿热痢疾: ~~黄连、木香 木香槟榔丸 ; ❖ 〔“通因通用〞〕 ❖ 2〕湿热黄疸:~茵陈蒿、栀子 〔茵陈蒿汤〕 ❖ 3〕热淋:~木通、车前子、滑石、萹蓄〔八正散〕
五、用量用法:
用量:5~15g。
用法:煎服。欲攻下,
宜生用,轻煎或泡服。 久煎则泻下力缓。欲活 血用酒军,欲止血用大 黄炭。
噬〕
劳倦致病
❖ 1、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 2、过逸
消导药
❖ 概念: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成效, 治疗饮食积滞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 导药。又称为消食药。
山楂
一来源: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 的成熟果实。
二、主要性能归经
肝经
酸、甘,微温。归脾、胃、
三、成效与应用
二、可加重病情——恶化 强调:对患者的精神抚慰、精神疗法
痰饮致病特点
1、外至经络肌肤 全身各处,无所不至 2、内至脏腑筋骨 降出入失常
瘀血致病特点
❖ 1、疼痛 ❖ 2、肿块 ❖ 3、出血、 ❖ 4、紫绀 ❖ 5、脉象细涩或结代
饮食不宜致病
❖ 1、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食无定时〕 ❖ 2、饮食不洁 ❖ 3、饮食偏噬〔寒热偏噬、五味偏噬、种类偏
❖ 1. 用于热结便秘 。
❖ 1〕阳明腑实证:~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大承气汤〕
❖ 2〕冷积便秘:~附子、干姜等〔温脾汤〕
❖ 3〕里实热结而气血虚者:~党参、当归等〔黄龙 汤〕
❖ 4〕热结津伤者:~生地、麦冬、玄参等〔增液承 气汤〕
❖ 5〕热痢初起:~黄连、木香。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活血祛瘀 清热利湿
❖ 1〕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黄连、黄 芩等〔泻心汤〕
❖ 2〕炽热上炎之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 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凉膈散〕
【临床应用】
❖ 3. 用于热毒疮疡,烧烫伤 。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 1〕热毒痈肿:~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 ❖ 2〕肠痈:~牡丹皮等。〔大黄牡丹汤〕 ❖ 3〕烧烫伤:~地榆等。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1、补血调经—用于血虚证,配当归、白芍;月经后期或量少
色淡,配黄芪、阿胶。 2、滋阴填髓—肾精不足,配山茱萸、山药;肝阴不足,配枸
杞子、菊花。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清热凉血用鲜地黄;滋阴生津用 生地黄;养血填精用熟地黄。
【使用注意】本品甘润黏腻,凡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用。
预防感冒。 3.益气利水—气虚水肿,配白术、陈皮。 4.益气摄血—气不摄血所致出血,配人参、白术。 5.益气活血—气虚血瘀所致中风,配地龙、红花。 6.托毒生肌—脓成不溃,配穿山甲、当归;溃久不敛,配人参、
当归。
【用量用法】煎服10~15g。补气升阳宜蜜炙。
熟地黄
玄参科植物地黄块根的加工品。
熟地黄
人参
【用量用法】 煎服,5~10g,救脱15~30g。另煎。 【使用注意】 反藜芦。畏五灵酯。
黄芪〔生黄芪、炙黄芪〕
豆科植物内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主治】 1.补气升阳—中气下陷,配人参、升麻。 2.益卫固表—气虚自汗,配麻黄根、浮小麦;易感人群,单用,
生军、生川军、生锦纹、 生大黄 酒川军、酒洗大黄 制军、制川军、制大黄
弘景“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 也。” 李东垣:“推陈出新,如戡定祸乱以至太平,所
退出
三、性能特点:
功效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逐瘀通经 利湿退黄
大黄
退出
大黄
【临床应用】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Nhomakorabea临床应用】
❖ 4. 用于瘀血诸证 。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 1〕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桃仁、地鳖虫等 〔下瘀血汤〕
❖ 2〕妇女瘀血经闭:~桃仁、桂枝 〔桃核承气汤〕
❖ 3〕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桃仁、红花等〔复元 活血汤〕
【临床应用】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行瘀通经 清热利湿
2.大补元气—用于元气不足,配鹿茸、巴戟天。
3.益气活血—血行无力,配川芎、瓜蒌;淤血阻络所致偏瘫, 配当归、黄芪。
4.益气摄血—气虚出血,配黄芪、白术。 5.益气健脾—脾虚证,配白术、茯苓;脾气下陷,配升麻、柴胡。 6.益气补肺—肺气虚,配黄芪、桑皮。 7.益气生津—热病伤津,配石膏、知母。 8.益气安神—心气不足,配酸枣仁、夜交藤。
常用中药
饮 食
劳 倦
痰 饮
瘀 血


消导药、泻下药、补益药、祛痰药、 理血药
注:七情作用于人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人的 适应力与耐受程度不同。
七情致病与六淫之别
六淫:自外而入,初起多为表证——外感致病 因素
七情:刺激耳、目感官,直接影响相应内脏,
引起气机紊乱——精神致病因 素
〔三〕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因素——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 运行紊乱——疾病
〔肾气下却〕 四肢
甚那么虚脱——面色苍白、
冰冷
心无所依
气机郁结
思那么气结 脘
食欲不振、
〔脾气郁结〕
腹痞满、
中焦阻滞
大便泄泻 等
注:
* 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故 七情致病往往首先伤及心、再累及他脏
* 七情内伤五脏,临床上以心、肝、脾三 脏最为多见
2、情志波动,可加重病情
一、可致病 情志太过
用量:10~15g。 用法:冲入药汁内或开
水中溶化后服,不入汤剂。
芒硝
退出
火麻仁
药用来源:
本品为大麻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
药用来源:
本品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的成熟种子。
郁李仁
【相似药物比较】
火麻仁 甘平
脾胃大 肠
润肠通便
兼能滋养补虚,治疗津血不足 的肠燥便秘。
郁李仁 辛苦
甘平
脾大肠小 肠
肠燥便秘
当归〔~、全~ 、酒~ 、 归身、归尾 〕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当归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主治】 1、补血调经—血虚证,配白芍、熟地。 2、活血止痛—跌打损伤肿痛,配乳没、桃红;风寒湿痹疼痛,
配羌活、防风 3、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便秘,配肉苁蓉、牛膝。
【用量用法】煎服,5~15g。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
【概述】
1. 定义 ❖ 凡以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2. 性能特点
1〕性味归经: 本类药物多苦,咸,甘。寒,凉。入大肠经为
主。
2〕作用 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退肿的作用。
掌叶大黄
大黄
蓼科植物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根及根茎
退出
大黄
二、处方用名:
大黄 将军 锦纹
【用量用法】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剂量宜小,逐渐加量,不可骤用大量,发热当忌。
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生用或盐水炒用。
杜仲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1、补肾助阳—用于肾阳虚,配人参、巴戟天;下元虚冷,配 山药、益智仁。
2、强筋健骨—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痛、无力,配牛膝、续断。 3、补肾安胎—肾虚不固所致胎动不安,配续断、桑寄生。
兼能行大肠气滞,治疗大肠气 滞之肠燥便秘;
又利水消肿,治疗水肿胀满, 脚气浮肿。
药用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
大戟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主治: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煎服,1.5-3g;入丸散,每次服1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过量服用易中毒。醋制可减轻毒性。 孕妇忌用。反甘草。
❖ 1. 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燥结便秘〕。
❖ ~大黄〔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临床应用】
芒硝 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
❖ 2. 用于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 。
❖ 1〕目赤肿痛:玄明粉配置眼药水
❖ 2〕口疮、咽痛: ~硼砂、冰片、朱砂 冰硼散

或西瓜霜
❖ 3〕肠痈初起: ~大黄
五、用量用法:
致的癫痫、中风、惊厥。
疬、
④局部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主治瘰
瘿瘤、痰核。
3.注意:①分清不同痰证 。 ②据成痰之因进展配伍。
❖ 〔1〕病情较轻者,单味研末服即有效;
❖ 〔2〕配山楂、麦芽等,可增强消食导滞作用, 治疗食积较重者。
❖ 〔3〕小儿脾虚疳积,可与白术、山药、使君子 等同用。
❖ 2.固精缩尿止遗,用治:

遗精、遗尿。
❖ 3.化坚消石,用治:

结石症块。

砂石淋证或胆结石,现代常与金
钱草等利尿通淋药物同用。
第十章 泻下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