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茶油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种茶油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陈灼娟
【摘要】酚类物质是茶油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该研究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不同加工程度的6种茶油中的4种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茶油中的酚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别较大,加工程度较小的毛油中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精炼油.6个样品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普遍存在,而3,4-二羟基苯乙酸和表儿茶素则因样品的不同,含量差异悬殊.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8(024)020
【总页数】3页(P30-31,34)
【关键词】茶油;酚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没食子酸
【作者】陈灼娟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9
茶油中的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1],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病毒、神经保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诸多药理功能。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对茶油品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茶油中酚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总酚含量测定和各酚类组分含量测定。
工业化生产的茶油,往往添加脂溶性酚类抗氧化剂叔丁基羟
基茴香醚(BHA)、3,5-二(七-丁基)-4-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2],以达到延长保质期的作用。
这些酚类物质的存在将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油中总酚含量的测定结果。
各酚类组分含量测定,往往需要以每种纯组分作为对照品来测定各组分的含量,目前经分离鉴定的茶多酚化合物高达400多种,测定每种茶多酚组分的含量工作量大而不切实际。
以茶油中常见的天然酚类物质作为参考,进行茶油酚类物质含量分析评价具有可行性。
相关研究表明[3-5],茶油中常见的多酚物质有3,4-二羟基苯乙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槲皮素等,将上述酚类物质作为测定标准,具有实践意义。
国外对橄榄油中酚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电泳法、气相色谱法等,其中液相色谱法最为常见。
国内对茶油中酚类物质测定也主要通过液相色谱法[3-5]。
本文建立了茶油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茶油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检测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本实验中的6个样品生产日期均为实验近3个月,精炼油购于超市,毛油购于各产地农家作坊。
样品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茶油样品信息编号1 2 3 4 5 6产地福建拓荣江西宜春浙江建德福建宁化福建永泰福建三明加工程度精炼油精炼油精炼油毛油毛油毛油
1.2 实验试剂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表儿茶素、槲皮素标准品均购于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醇、正已烷、乙酸乙酯、冰乙酸等购于国药集团化学有限公司。
1.3 实验仪器 WATTERS 2695-2998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资生堂CAPCELL PAK
C18mgⅡ(4.6mm×250mm 5μm)色谱柱;METTLER AE250 电子分析天平;WATTERS 二醇基固相萃取小柱(Diol-SPE)(500mg,6mL);岛津SEP 5010型萃取真空装置;METTLER Toledo FE20型pH计。
1.4 实验方法
1.4.1 标准溶液的配置准确称取没食子酸10.8mg、3,4-二羟基苯乙酸13.1mg、表儿茶素10.3mg、槲皮素14.4mg,分别用甲醇定容至10mL,得到各标准品的
标准溶液。
分别移取1.0mL上述标准溶液,用流动相2%乙酸-甲醇(85∶15)
定容至20mL得多酚混合标准贮备液。
使用时用流动相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标
准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待测。
1.4.2 茶多酚的提取茶油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本研究用二醇基(Diol)固相萃取柱进行样品预处理。
准确称取茶油
2.5g,溶于5mL正己烷中,分别用甲醇和正己烷各6mL活化固相萃取柱,将油溶液过柱,待样品全部吸收后,分别用6mL 正己烷和3mL正己烷一乙酸乙酯清洗柱子,最后用6mL甲醇洗柱,洗脱液室温
蒸干,残留液用甲醇和水(1∶1)定容至2mL,0.45μm滤膜过滤,待测[5]。
1.4.3 色谱条件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
流动相:A:甲醇,B:0.2%的醋酸水溶液。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2。
表2 HPLC梯度洗脱程序流动相B(%)90 80 65 50 35 0 90时间(min)0 5 1 8 22 36 40 45流动相A(%)10 20 35 50 65 100 10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采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200~400nm全波段扫描,得到
4种酚类标准溶液和混合酚标准溶液的吸收图谱。
如图1所示,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表儿茶素和槲皮素在280nm处均有较大吸收,因此选择检测波长为280nm。
在该色谱条件下,4种酚类物质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各峰峰型尖锐,
各酚类物质的出峰时间如图2所示,出峰时间在6~33min,在较短时间内能达到有效分离。
图1 4种酚类物质的紫外吸收图谱
图2 混合酚标准溶液的HPLC图谱
2.2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分别移取标准溶液,按照1.4.3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茶多酚的含量为横坐标,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各酚类物质的标准曲线。
结果表明,这4种酚类物质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高效液相色谱仪最低响应
值S=3N(N为仪器噪音水平),以S/N=3所对应的含量为检出限,结果见表3。
表3 4种酚类物质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及检出限检出限(μg/g)0.092 0.136 0.216 0.352组分名称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表儿茶素槲皮素
线性方程Y=67451X-5092 Y=24582X-6140 Y=14270X-2478 Y=18401X-14092线性范围(μg/g)0.432~4.320 0.524~5.240 0.576~5.760 0.412~
4.120相关系数R2 0.999 0.999 0.986 0.983
2.3 样品回收率取5号样品3份,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相应酚类物质的标准溶液,测定含量,计算回收率和平均标准偏差(RSD)。
由表4可知,4种酚类物质的回收率在80.5%~90.2%,RSD在5%左右(n=3),说明样品预处理过程损失较大,处理方法有待改进。
表4 4种酚类物质的回收率及RSD值组分名称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表儿
茶素槲皮素样品值(μg/g)1.621 1.227未检出1.124增加值(μg/g)1.728
1.048 1.152 1.236测得值平均(μg/g)3.022 1.842 0.927
2.039平均回收率(%)90.2 81.0 80.5 86.4 RSD(%)2.3 4.2
3.6 5.3
2.4 样品分析及结果由表5可知,6个茶油样品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样品4、5及6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种类较多。
这可能与茶油的加工方式有关,毛油加工步骤简单,对酚类物质的破坏较少。
而精炼油经过脱酸、脱色、除臭、去除水分以及除杂等一系列工艺后,其中的酚类物质氧化损失较大。
4种酚类中,没食子酸最为常见,几乎存在于所有样品中,在食用油保藏过程中,没食子酸通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使用,在精炼油中的没食子酸也有可能来自于生产过程添加。
另外,槲皮素在6个样品中也比较常见,该物质具有袪痰、止咳、降低血压等功效,是
茶油中重要的活性物质。
3,4-二羟基苯乙酸只在2个样品中出现,这可能与茶油籽产地品种及加工的方式有关。
表5 6个样品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μg/g)样品编号1 2 3 4 5 6没食子酸1.435 1.253 0.562 1.230 1.621 1.221 3,4-二羟基苯乙酸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1.227 0.736表儿茶素0.621 0.623未检出0.954未检出0.862槲皮素1.562 0.856 1.863 1.232 1.124未检出
3 讨论
茶油中的多酚影响茶油的品质、颜色、营养价值,不同产地的茶油由于品种、土壤、气候等原因造成茶多酚的组成和含量差别很大,而不同加工方式也会影响酚类物质的含量。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相比于精炼油,毛油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及种类更为丰富些,这可能是由于精炼油在加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氧化造成的。
毛油虽然营养物质含量较为丰富,但也存在着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从活性成分的保留方面来看,目前食用油的精炼方法以及保存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Yokozawa T,Nalc T,Kitanl K.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Green Tea Polyphenol in Chdestemlfed Ra[J].Agric Food Chem.2002,50(12):3549-3552.
[2]凌关庭.食品添加剂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303.
[3]王进英,钟海雁.RP-HPLC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茶油中的7种酚类物质[J].中国粮油学报,2014,29(09):107-111.
[4]廖义秀.茶油多酚分析及其抗氧化稳定性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5]罗凡,费学谦,方学智,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油中的多种天然酚类物质[J].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06):69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