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0月化学月考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10月化学月考
(考试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
1.(3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2.(3分)2.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A.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B.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C.Cu与浓硫酸能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D.N2与 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3.(3分)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酶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B. CH3COOH+KOH CH3COOK+H2O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4.(3分)4.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1>0,ΔH3<0
B.ΔH2>0,ΔH4>0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
5.(3分)5.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B.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C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D.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6.(3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7.(3分)7.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S(s,正交) ΔH=+0.33 kJ·mol-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
8.(3分)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
H2(g)+ 1/2O2(g)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吸热2.4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
9.(3分)9.已知:H2(g)+F2(g) === 2HF(g) △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
10.(3分)10.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
C .υ(B)=0.6 mol / (L·s )
D .υ(A)=0.15 mol / (L·s )
11.(3分)11. 在2L 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 和6molB ,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 后,剩下的A 是2.5mol ,则B 的反应速率是( )
A .0.45 mol / (L·s )
B .0.15 mol / (L·s )
C .0.225 mol / (L·s )
D .0.9 mol / (L·s )
12.(3分) 12.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
A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 .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 .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13.(3分)13. 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 <0,m +n >q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 .X 的正反应速率是Y 的逆反应速率的m/n 倍
C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 .若平衡时X 、Y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 、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14.(3分)1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 C(s) + 2NO(g) CO 2(g) + N 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H>0
B .若该反应在T 1、T 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
C .若状态B 、C 、
D 的压强分别为P B 、P C 、P D ,则 P C =P D >P B
D . 在T 2时,若 反 应 体 系 处于 状 态D ,则 此 时
15.(3分)15.氢气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CO (g )+H 2O (g )CO 2(g )+H 2(g ) △正v 逆v >
H<0,为了提高氢气在平衡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 C.更换催化剂 D.减小CO的浓度
16.(3分)16.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T1、T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a—b)/t1 mol/(L.min)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52分)
17.(12分)17.(12分)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1)试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19.9 kJ·mol-1
已知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1
试比较相同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
(3)氢气是未来的能源,除产生的热量多之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4)1.00 L 1.00 mol·L-1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热量,
该反应的中和热ΔH为。
(5)在25 ℃、101 kPa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 kJ的热量,C6H6的燃烧热
为kJ·mol-1,C6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10分)18.(10分)工业上采用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反应体系同时发生两步可逆反应,其能量变化情况如下:
(1)总反应,△H = _______。
(2)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v正(CO) = v逆(CO) B.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1molH2O
C.c(CO2) = c(CO)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在相同压强条件下,CO2用量和温度条件对乙苯脱氢反应
()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经实验测得,三组实验中乙苯的转化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其中未知曲线代表的是实
验_____(填“Ⅱ”或“III”)。
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条件改变对乙苯转化率产生影响的原因:______。
19.(14分)19.(14分)(1)8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维持恒温,
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①反应在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O)=_______________。
②800 ℃时,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__。
③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把0.3mol X气体和0.4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4X(g)+5Y(g)nZ(g)+6W(g),
2min末生成0.3mol W。
若测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 -1。
计算:
①2min内用Y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②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C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相同时间内消耗2n mol 的A的同时生成4nmol 的C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20.(16分)20.(共16分)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溶液.请完成下列填空:(6分)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______→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需称量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
(3)在一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NO2 (g)N2O4 (g) △H<0,
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先变(深或浅);后变__________;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N2O4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则T1 T2(填“>”、“<”或“=”); B、C两点的平衡常数B C(填“>”或“<”)。
(10分)
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
1.(3分)C
2.(3分) B
3.(3分) D
4.(3分) C
5.(3分) D
6.(3分)D
7.(3分) B
8.(3分) B
9.(3分) C
10.(3分) B
11.(3分)C
12.(3分) D
13.(3分)B
14.(3分) D
15.(3分)B
16.(3分)C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52分)
17.(12分)17.12分
(1)C+H2O(g)CO+H2
(2)7.8
(3)来源丰富,产物无污染等
(4)-57.3 kJ·mol-1
(5)3260.4 C6H6(l)+15/2O2(g)6CO2(g)+3H2O(l) ΔH=-3260.4 kJ·mol-1 18.(10分)18.10分
(1)-166 kJ/mol
(2)BC
(3)① ② Ⅲ 通入CO 2,CO 2与H 2反应,c(H 2)下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苯的转化率提高
19.(14分)19.14分
(1)①0.075 mol ·L -1·min -1 ② 1 ③ 增大
(2)①0.0625 ②4
(3)①A+3B 2C ②AD
20.(16分)20.16分
①转移 定容
②0.4
(3) 深;浅;正(或右),<,
> 每空2分
)
()()(2乙苯苯乙烯C H C C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