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3章)
第Ⅰ卷
(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期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恢复国民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
2.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
A.国际工人协会 B.第二国际 C.第三国际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5.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杜鲁门指的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7.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④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⑦④
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1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
A.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B.维持外蒙古现状
C.战后成立联合国D.废除美英在华治外法权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三题,共52分。


13.(32分)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研究“二战史”的著述很多。

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都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的认识。

(6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
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8分)
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结合历史背景说明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12分)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
14.(8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控制石油成为遏制法西斯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概括指出西方大国在这一问题上对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不同的态度和产生的不同影响。

15.(1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世界局势日趋紧张,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

(1)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上有何不同?(2分)
(2)指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对基本矛盾。

(3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矛盾与一战相比有何不同之处?(3分)(3)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单元检测卷(五)答题卡
武汉市第三十中学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单元检测卷(五)
参考答案
第Ⅱ卷
13、(32分)
(1)主要原因: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日法西斯上台,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德意日法西斯向外侵略扩张是挑起大战的主要原因。

(6分)
(2)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社会主义苏联,在与英、法构筑安全保障体系失败后,采取避战自保政策;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

上述反法西斯力量未能联合起来,致使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

(8分)
(3)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英美苏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尖锐化。

(6分)
1941年8月美、英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6分)
意义: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6分)
14、(8分)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未将石油列入对意人利的禁运范围。

结果助长了意大利侵略的气焰;(4分)
日本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损中了英、法、美利益。

为此,英、美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输出石油。

结果,日本为取得战争土动权,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一战规模扩大。

(4分)
15.(12分)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基本矛盾:一战: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二战:法西斯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3)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的事实,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

对欧洲的影响:一战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使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