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喝水环节幼儿常规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
【幼儿园必备】幼儿喝水环节--卫生保健的要求

幼儿喝水环节---卫生保健的要求幼儿喝水环节,也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老师们又如何有效的组织幼儿喝水,成为了极具价值的生活教育课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幼儿在园喝水的现状:(涉及到老师、家长和幼儿三方面)一是,老师对幼儿喝水量的把握不好。
他们不清楚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每一天、每一次该喝多少水;对幼儿喝水环节的组织比较随意,缺乏关注;有的老师为了迎合家长,一味强调幼儿喝水越多越好。
二是,家长普遍存在“宁多勿少”的心理。
家长从来不担心幼儿喝水过量,唯恐喝水不足。
不少家长认为幼儿在园的喝水量不够,因为他们觉得班上的小朋友比较多,老师关注不到每个人喝水的情况,所以幼儿一旦生病家长就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喝水太少了。
三是,幼儿少主动喝水,多被动喝水。
曾经做过调查,发现在自然情况下,90%以上的幼儿处于被动的喝水状态,在老师提醒、督促之下才去喝水,或者看到同伴去喝水,才想起自己要喝水;只有不到10%的幼儿有主动喝水的行为,能主动喝水或主动告诉老师自己要喝水。
针对以上老师、家长、幼儿三个不同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喝水环节的目标应设定为以下三个:一是,让幼儿知道喝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喝水的基本常识,喜欢上喝白开水;二是,让幼儿能逐渐做到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主动喝水,适量喝水;三是,让幼儿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能及时、有序地喝水。
接下来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说喝水环节对幼儿的要求:首先是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会辨认标记,正确取放自己的口杯。
喝水时不玩水、不喝生水,不把手伸进杯口。
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
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的小朋友不推、不挤。
口渴了会自己喝水,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好习惯,水杯用后能放回原处。
在了解了喝水环节对幼儿的要求后,我们来说说对老师的要求:老师需每天为幼儿准备足量的温度适宜的白开水。
保证水杯在幼儿使用前已消毒,专人专杯,摆放在标有名字的水杯格里或消毒柜中。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大班常规培养重点有:正确入厕、养成洗手习惯、喝水习惯、科学合理进餐、学会正确使用筷子和勺子、养成正确的刷牙和漱口习惯、培养正确的睡姿和睡眠习惯、独自穿脱衣物等。
一、入厕环节幼儿常规要求:1.养成男女分组入厕的习惯。
2.能动作正确地入厕。
3.知道安全有序地入厕。
4.了解定时大便对健康的好处,并基本养成在园定时大便的习惯。
5.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6.发现大便异常能主动告知老师。
二、洗手环节幼儿常规要求: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自觉洗手的良好习惯。
2.能熟练的用“六步洗手法”洗手。
3.有初步的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三、喝水环节幼儿常规要求:1.知道喝白开水的好处,爱喝白开水,口渴了会自己倒水喝。
2、.一日活动中,上午、下午各安排两次喝水,每次多半杯。
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随渴随喝,多关注生病幼儿饮水需求。
四、进餐环节幼儿常规要求:1.愉快地将饭、菜吃完,吃饱吃好。
2、.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不挑食、不偏食,懂得要爱惜粮食。
3.熟练使用筷子进餐,学习自己独立盛饭。
五、筷子使用环节幼儿常规要求:右手同时握住两支筷子。
四个手指放筷子外侧,大拇指握在里侧。
上面一支筷子靠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下面一支筷子靠在无名指上。
中指和食指夹住上面的筷子,大拇指搭在两只筷子的中间偏上部分。
靠中指和食指夹住上面的筷子,上下夹动。
六、漱口环节幼儿常规要求: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正确漱口的方法。
七、刷牙环节幼儿常规要求:1.养成餐后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2.逐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增强保护牙齿的意识。
八、午睡环节幼儿常规要求:1.能准确按照标记取放拖鞋。
2.知道将身上的不安全物品交给教师。
惯。
5.养成睡前大小便的习惯,在睡眠中如有大小便能够主动告知老师。
九、穿衣服环节幼儿常规要求:能熟练、迅速地穿好衣服。
能独立检查衣服是否穿对。
建议家长为幼儿购置棉织品服装,不穿有金属、亮片等装饰物的衣服。
安全饮水教案幼儿园

安全饮水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安全饮水的重要性;2.学习正确的饮水方法;3.学会饮水时的基本卫生知识;4.学习饮水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安全饮水的重要性讲解饮水的重要性,可能涉及的内容包括:•人体需要水;•需要饮用卫生水;•每天饮水量的标准等。
2. 正确的饮水方法可配合实物或图片演示以下内容:•饮水时用杯子;•不要借食具喝水;•不要随便喝人家的饮用水;•不要用手接住流下来的水;•不要跟别人分享喝水的工具。
3. 饮水时的基本卫生知识•吃饱喝足;•每次饮用前要洗手;•喝不完的水不要倒回去;•饮用过程中感觉不适要停止喝水。
4. 饮水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会正确打开、关闭饮水器具;•会正确加水、清洁饮水器具;•知道饮水器具出现故障该怎么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饮水的重要性,正确的饮水方法,饮水时的卫生知识,饮水器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进行讲解和普及。
特别注意讲解时要对幼儿的理解能力做出适当降低。
2. 示范法对于使用饮水器具的操作进行具体演示,让幼儿亲自操作、尝试,以帮助幼儿加深理解。
3. 游戏法适当的游戏和互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加深对饮水教育的印象。
4. 实践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操作,帮助幼儿进行技能提高和卫生意识加强。
五、教学评估在课堂结束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包括:1.对于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幼儿是否理解,能否表达出自己的理解;2.幼儿是否掌握了饮水时的基本卫生知识;3.幼儿是否能够熟练使用饮水器具。
六、教学反思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调整和准备下次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幼儿园科学饮食教案:透彻掌握正确喝水的方法和要点

幼儿园科学饮食教案:透彻掌握正确喝水的方法和要点在幼儿园里,健康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健康的基础就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喝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让幼儿科学喝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科学喝水的方法和要点,以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一、为什么喝水对身体健康重要?1. 维持身体水平衡。
水是身体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人体的含水量约为60%左右。
通过喝水,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使血液循环更加畅通,保持身体水平衡。
2. 支持和帮助身体新陈代谢。
身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水分来支持。
通过喝水,可以输送养分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代谢废物也会通过水的流动性排出体外,保持身体的健康。
3. 保持皮肤水润。
水分对皮肤有着重要的作用。
饮水可以保持皮肤水分充足,从而使皮肤更加健康、光滑和水润。
二、科学喝水的方法和要点1. 不应过量饮水。
过量饮水会导致低钠血症,这是因为过量饮水会稀释体内的钠离子含量。
同时过量饮水还会导致尿量增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
2. 喝清水或淡盐水。
对于幼儿,应尽量避免喝含糖饮料、酸奶等冷饮,这些食物的养分含量较低,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糖分或者脂肪摄入量。
清水则是体内补充水分的最佳选择,可以让身体迅速吸收水分。
淡盐水可以为身体补充盐分,同时改善身体的口味。
3. 喝温水或室温水。
冰水会使身体受到刺激,同时也会影响身体的消化道运动。
有些人认为喝冰水可以消耗身体的热量,但这是十分错误的观念。
温水或室温的水可以更好地输入身体,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4. 喝水分次。
过量暴饮的饮水方式不仅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同时还可能引起身体反应不良,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建议幼儿要分次、分量逐渐地喝水。
5. 注意饮水时间。
不应在进食前、在进食时、在睡前大量饮水。
在进食前和进食时,过量饮水会影响食欲,让孩子失去食欲,长此以往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在睡前大量饮水会导致夜间排尿频繁,影响睡眠质量。
三、结论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饮食活动,喝水应该是科学的、正确的。
教师随笔培养中班幼儿的饮水习惯

教师随笔培养中班幼儿的饮水习惯饮水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良好的饮水习惯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正常运作。
然而,由于幼儿尚未完全发展出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中班阶段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造适宜的环境来引导幼儿养成饮水的习惯。
教室中应当设置清晰可见的饮水区,摆放一些幼儿容易使用的水杯和水瓶。
可以在这个区域的墙上挂上一些跟饮水有关的图片和饮水口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另外,还可以在教室中放置一些可用的饮水杯,方便幼儿随时获取水源。
其次,教师需要亲身示范和引导幼儿正确的饮水姿势和方法。
教师可以定期给幼儿进行如何正确使用水杯和水瓶等的示范,向幼儿解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用水漱口和刷牙。
关于饮水姿势,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坐直身体,将水杯或水瓶接近嘴唇,慢慢地喝水,不要倒水到嘴巴或面前。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正确的用水方法。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培养幼儿的饮水习惯。
比如,可以设置“喝水比赛”,让幼儿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喝水,然后记录每个孩子的喝水量,鼓励他们争取喝到更多的水。
还可以组织一些和饮水有关的小游戏,如“拾水杯”游戏、用画纸做的水杯拼图等,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健康饮水的讲座,给幼儿们讲解饮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方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饮水习惯的奖励机制,以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可以制作一些饮水习惯的奖励卡片,每当幼儿喝够一定数量的水,就获得一张奖励卡片,集齐一定数量的卡片后可以换取一些小奖品。
教师还可以定期将表现良好的幼儿表扬和表彰,鼓励他们在班级中成为良好的榜样。
最后,家长的参与也是培养幼儿饮水习惯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向他们传达饮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方法,提醒他们在家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一些家长会或亲子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幼儿在学校的饮水情况,并与教师共同关注幼儿饮水的问题。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活动要点

保证每个幼儿有充 足的时间进行活动 ,避免时间过短或 过长
根据季节和天气情 况,合理调整活动 时间,保证幼儿舒 适度
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活动场地 合理布局活动设施,方便幼儿使用 保持环境整洁、美观,营造温馨、愉悦的氛围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活动设施
根据幼儿年龄特 点设计活动内容, 确保适宜性。
XX,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 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 水活动的注意事项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 活动的评价与反馈
01.
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培养幼儿不喝生水、不喝自来水的习惯
添加 标题
分析反馈意见:对收集到的家长反馈意见进 行分析,找出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 相应的改进措施。
添加 标题
制定改进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方 案,包括调整活动时间、改善设施设备、加强教师 培训等措施,以提高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活动的质 量和安全性。
添加 标题
实施改进方案:将改进方案付诸实践,并对 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的 有效性和可行性。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
促进幼儿身体发育:通过盥洗、入厕、喝水等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 健康发育。
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完成盥洗、入厕、喝水等任务,培养其 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分析家园共育目标的达成情况。
4.喝水环节幼儿常规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

4.喝水环节幼儿常规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喝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幼儿能够正确地喝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常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本文将从常规要求和教师指导要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常规要求1. 给予幼儿饮水的必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需要了解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2. 饮水时间的安排:创造定期的饮水环境,一般来说,可以在活动课间和户外活动结束后安排饮水时间,以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
3. 饮用容器的选择:选择适合幼儿使用的杯子或水瓶,容量适中,材质安全卫生,且易于握持。
4. 水源的选择:保证饮用水的源头安全,可以选择经过过滤或煮沸的水,避免给幼儿饮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二、教师指导要点1. 倡导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向幼儿灌输正确的饮水习惯,比如饭前饭后喝水、口渴时及时补充水分等。
2. 帮助幼儿掌握喝水的技巧:教师可以向幼儿示范正确的喝水动作,比如正确地握杯、抬起杯子喝水、咽下水之后轻轻将杯子放下等。
3. 加强对幼儿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在幼儿喝水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同时,教师还需注意及时制止幼儿玩弄水杯、将水洒出等不良行为。
4. 注重饮水环境的营造:教师可以通过装点饮水区域,让幼儿感受到愉悦和舒适的氛围。
此外,饮水区域应保持整洁,幼儿可以自主取水倒水。
5. 鼓励幼儿分享喝水的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喝水环节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通过对幼儿喝水环节的常规要求和教师指导要点的阐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喝水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还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和身体成长。
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喝水环节,并精心指导幼儿正确地喝水。
幼儿喝水礼仪导入教案设计

幼儿喝水礼仪导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懂得喝水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2. 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懂得在喝水时要注意礼貌和卫生。
3. 能够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懂得在喝水时要互相尊重和帮助。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2.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意识。
3. 如何引导幼儿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喝水的图片、喝水的视频、喝水的故事、喝水的歌曲等。
2. 教学工具,喝水的杯子、喝水的水壶、喝水的水杯等。
3. 教学环境,整洁、明亮、安静的教室环境。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喝水的游戏。
利用喝水的游戏来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喝水接力赛”、“喝水比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喝水的乐趣和重要性。
2. 情境导入,喝水的故事。
讲述一个关于喝水的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经历,了解喝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喝水方式。
3. 视频欣赏,观看喝水的视频。
让幼儿观看一些有关喝水的视频,比如喝水的动物、喝水的小朋友等,引导幼儿关注视频中的喝水情景和喝水的姿势。
4. 歌曲欣赏,唱一首喝水的歌曲。
通过唱一首有关喝水的歌曲,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喝水的快乐和幸福,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和愿望。
5. 示范操作,喝水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老师向幼儿示范喝水的正确姿势和方法,比如端正坐姿、拿起杯子、轻轻抿一口水、擦嘴巴等,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
6. 合作实践,小组合作喝水。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轮流倒水、倒茶、递水杯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礼仪意识。
7. 游戏互动,喝水的游戏。
组织一些与喝水相关的游戏,比如“水杯接力赛”、“水壶倒水比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喝水的乐趣和重要性。
六、教学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到喝水的重要性,掌握喝水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和礼仪意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幼儿园管理)第五章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

2.进餐中 (1)教师 ①指导幼儿学习餐具的使用方法,指导托、小
班幼儿使用小勺进餐,指导中、大班幼儿使用 筷子进餐。 ②引导幼儿懂得主食与菜、干点与稀饭搭配着 吃。 ③指导幼儿学习带皮、带壳、带核食物的吃法; 帮助幼儿学习鱼、排骨等带刺、带骨头的食物 的吃法。 ④提醒幼儿安静进餐、细嚼慢咽,调整身体不 适、胃口不好的幼儿进餐量,必要时帮助他们 进餐;及时纠正个别幼儿偏食、挑食、暴食及 汤泡饭等不良的进餐习惯。
1.洗手环节
(1)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认真有序洗 手的良好习惯。
(2)洗手时能不湿衣袖,不玩水,懂得节约 用水。
(3)了解洗手的必要性,饭前、便后、手脏 时能及时洗手。
2.漱口
(1)知道漱口的好处,养成每餐后用正确方 法漱口的好习惯。
(2)会用鼓漱的方法漱口。
3.擦嘴
(1)养成每餐后用口巾 擦嘴的习惯。
3.掌握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常见问题 及解决对策。
【情境导入】
晨检埋下的隐患
一天早晨,幼儿园小(3)班的小朋友贝贝从家里出来时, 偷偷地将妈妈给她新买的小玻璃球装进了上衣口袋。 这些玻璃球五颜六色,漂亮极了,贝贝想带给好朋 友瑶瑶看一看。贝贝和妈妈走到幼儿园大门口时, 正巧碰到李医生站在大门边在和一个家长聊着身上 的时装。贝贝大方地向李医生问好,可李医生聊得 太投入,根本就没有听到。贝贝妈妈见状,拍了拍 女儿,说道:“我们先进去吧,医生阿姨正忙着呢。” 到了班级,带班的郑老师正忙着给小朋友分发玩具, 见贝贝来了,便招呼贝贝过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玩 具。……整个一上午的活动被郑老师安排得满满的, 贝贝一直也没有机会向瑶瑶展示她的玻璃球。
(5)关注幼儿的盥洗过程,发现有打闹、玩 水等情况,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
【必备收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饮水环节的指导要点

不同年龄段幼儿饮水环节教师指导要点不同年龄段幼儿在饮水环节的表现和需求不同,教师的指导重点也会有所侧重。
1、托、小班年龄阶段指导要点托、小班幼儿在入园初期,会因为在不同家庭中的教养方式不同,出现不能使用口杯饮水、不喝没有味道的白开水等情况。
同时,部分幼儿容易出现因为参与游戏活动而忘记饮水,从而导致饮水量不足。
另外,幼儿取水、饮水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拿错水杯、洒水、玩水的现象。
那么,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饮水环节,我们需要重点指导:(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水杯,不错拿水杯,会使用口杯饮水;(2)能够主动发现并表达自己口渴了,需要喝水;(3)按照要求取放水杯,接水时眼睛看着水杯,不浪费水,接完水握好杯把,端稳杯口,轻轻走到喝水区,一口一口慢慢喝,提醒幼儿不把水洒到衣服或地面上。
(4)通过接水、喝水感知水的多少等量的特征;(5)引导幼儿安静有序饮水,不打闹、不推搡,取放水杯时不随意挥舞水杯;(6)通过健康故事、儿歌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喝白开水与健康的关系,爱喝白开水,逐渐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
2、中、大班年龄阶段指导要点中、大班幼儿大部分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饮水需求,集体饮水时能够有秩序地自取适量的水,知道了喝白开水的好处。
但部分幼儿仍然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饮水,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尽快参与游戏,会在接水时减少水量。
为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培养幼儿主动饮水、科学饮水的意识,教师需要重点指导:(1)进一步规范饮水常规,提升幼儿自我服务和规则意识。
能够自主自觉完成取水杯、接水、喝水、放水杯的步骤;(2)能够安静有序饮水,不争抢,不打闹,不浪费水;(3)如遇洒水情况,中班幼儿能够及时告知教师,大班幼儿能够尝试清理地面,保持地面干燥;(4)幼儿能够自己统计饮水量,知道自己一天、一周的饮水量;(5)知道根据身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
比如,感冒发烧、小便发黄等情况下要增加喝水量;饭前半小时之内不要喝水;大量活动后需要休息一会儿再喝水等。
幼儿园喝水环节教案

幼儿园喝水环节教案
教案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喝水的重要性,养成正确的喝水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学习内容
1.喝水的重要性
2.正确的喝水方法
3.提醒幼儿不乱扔垃圾
学习活动
1.热身:讲述为什么要喝水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图片、实验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让幼儿感受到身体在不同情况下都需要喝水来补充水分。
2.正文:正确的喝水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演示来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喝水方法,包括:
•喝水前要先洗手,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干净双手;
•品尝一下水的温度,确认安全性并调整水温,以避免烫到嘴巴;
•用杯子盛水,注意不要太满,以免流到衣服或地上;
•站立或坐下喝水,不要同时走路或进行其他活动。
3.结束:提醒幼儿不乱扔垃圾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提醒幼儿,在喝完水后,不要随意把垃圾扔在地上或者桌子上,应该找到垃圾桶扔进去。
总结
本节课让幼儿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喝水方法,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的基础课程。
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将正确的“喝水”习惯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
如何培养幼儿的喝水常规教研

如何培养幼儿的喝水常规教研在幼儿园和家庭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喝水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和发展非常重要。
正确的喝水常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助于维持幼儿的水分平衡和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喝水常规教育。
1. 创造良好的饮水环境幼儿园和家庭应提供适宜、安全的饮水设施,如干净的饮水机、个人水杯等。
确保饮水设施的卫生清洁,每天定时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幼儿喝到清洁安全的水源。
2. 教育幼儿了解喝水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幼儿了解喝水对健康的重要性,可以提高他们对喝水的意识。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幼儿解释身体需要水分来维持健康,以及喝水对皮肤、眼睛、消化系统等的益处。
3. 定时喝水并建立喝水习惯根据幼儿的活动和作息情况,合理制定定时喝水的规定。
例如,可以在每个上课间隙或活动之前,提醒幼儿喝水,并建立喝水的习惯。
此外,可以通过鼓励家长在家中也按照规定时间提醒幼儿喝水来加强这一习惯的形成。
4. 提供多样化的饮水选择为幼儿提供多种选择,例如白开水、淡盐水、果汁等。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对喝水的兴趣,并适应不同口味的需求。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果汁等甜饮料的摄入量,确保幼儿摄入适量的水分。
5. 要给幼儿树立榜样通过成年人的行为示范,给幼儿树立饮水的榜样。
成年人应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注重自己的饮水健康。
这样,幼儿会觉得喝水是一件好事,会更愿意去模仿。
6. 给予正面奖励和鼓励对于能够遵守喝水规则的幼儿,我们应该及时给予正面的奖励和鼓励,如口头表扬、鼓励卡等。
这样能够增强幼儿对良好喝水习惯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更好地培养和坚持这一习惯。
7. 和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幼儿的喝水习惯不仅在幼儿园中培养,也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幼儿的喝水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共同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
总结起来,要培养幼儿的喝水常规,需要从创造良好的饮水环境开始,教育幼儿了解喝水的重要性,并定时喝水,建立喝水习惯。
水分摄入环节幼儿常规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

水分摄入环节幼儿常规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引言水分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幼儿的水分摄入环节需特别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幼儿水分摄入环节的常规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以期能为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健康提供一些启示。
幼儿水分需求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2岁以下婴幼儿每天应保证水分摄入量为1000毫升以上,3-8岁儿童每天应保证水分摄入量为1200毫升以上,9岁以上少年每天应保证水分摄入量为1500毫升以上。
因此,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每天至少需要喝够800毫升以上的水。
幼儿水分摄入环节的常规要求幼儿水分摄入环节的常规要求如下:* 每日供应新鲜饮用水,并保证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 定期检查饮用水器、水壶等饮水器具的卫生状况,每周进行至少一次彻底清洗和消毒。
* 每日记录幼儿的水分摄入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摄水不足或过量的问题。
* 每日不定时鼓励幼儿喝水,注意防止干渴感或口腔干燥。
教师指导要点幼儿水分摄入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如下:* 在示范和激励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指导,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和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如口头指导、肢体示范、小游戏等,提高幼儿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觉饮水。
* 常常和幼儿交流,听取幼儿对喝水环节的需求,挖掘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喝水环节的安排和教学内容。
* 强化家校协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喝水情况和特点,提供家庭喝水的指导建议和方式。
结论幼儿水分摄入环节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幼儿园教师要加强幼儿的饮水教育和指导,提高幼儿的饮水能力、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加强家庭的饮水环节和健康管理,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入园晨检解便洗手喝水自主活动的目标以及指导措施

入园晨检解便洗手喝水自主活动的目标以及指导措施晨检是幼儿园必须做的一项重要的保健措施,也是保健医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很明显晨检的目的就是防止幼儿将传染病及危险物品带入园所,具有维护幼儿健康、保障安全的双重意义。
我们首先来看看幼儿园规范的晨检是如何做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健医对厨房人员进行的晨检:每天早晨检查厨房工作人员的身体状态,发现患有感冒、发烧、打喷嚏、鼻炎、角膜炎等或急性、慢性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以及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要及时隔离与调离,病愈后才可恢复工作。
二是,保健医对幼儿进行的晨检:标准的幼儿晨检工作流程需完成五大步:第一步:晨检前准备:(需要三方面的准备)1、保健医提前到岗,换好工作服,洗干净手,戴上一次性专用口罩,保持仪表整洁,不留长指甲,不带戒指。
2、备好晨检物品,如压舌板、手电筒、晨检牌及筐、消毒巾、测量体温用具等。
并将专用晨检桌椅摆放在合适的。
3、备好《晨检记录簿》和《幼儿服药申请表》及药箱。
第二步:晨检过程:运用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是摸幼儿的额头和手心,初步辨别孩子有无发烧。
二看:是看幼儿面色和神态,有无疾病和传染病的迹象,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咽喉、皮肤有无异常。
三问:是问询家长幼儿在家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从而判断幼儿是否健康。
四查:是查幼儿手里及身上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第三步:晨检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常见的有四种情况)第一种,发现幼儿生病:首先了解幼儿生病的原因,有无到医院就诊,这种情况下要说服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诊或回家好好休息。
第二种,发现传染病:发现疑似传染病的幼儿,应立即隔离观察,并请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第三种,发现幼儿携带危险的物品或幼儿不宜吃的食品:例如:小珠子、玻璃、金属片、带尖的玩具、瓜子、口香糖、果冻等。
发现上述物品和食品应交由家长带回,或暂时让老师保管,离园时再交给家长。
第四种,家长给孩子带药的情况,首先请家长填写《幼儿服药申请表》并将表中的日期、姓名、班级、药名、剂量、服药时间、方法填写清楚并签字,应亲自将所带药品及《申请表》交保健医,保健医核对后也要签字,并将药品放入药箱分别保管。
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喝水环节

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喝水环节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日常饮水安排。
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喝水环节不仅可以保证他们的水分摄入,也能培养他们正确的饮水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为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喝水环节,让他们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一、合理设置喝水时间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合理设置喝水的时间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一日中的饮水时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在早晨起床后,可以让幼儿饮用一杯温水,帮助他们清洁口腔并促进肠胃蠕动。
在上午和下午的课间,也要允许幼儿适当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
而在晚饭后到睡觉前,要适度控制饮水量,以免影响夜间休息。
在这些喝水的时间段内,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让他们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量下进行饮水。
也要注意孩子是否主动要求喝水,如果有,要及时让他们满足。
二、提供安全可靠的饮水除了合理设置喝水时间外,提供安全可靠的饮水也是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喝水环节的重要部分。
在幼儿园或学校中,应该配备过滤净水器或矿泉水等安全可靠的饮水设施,以保证孩子们的饮水质量。
还要教育幼儿不随意饮用未经检测的水源,以防范水质造成的意外伤害。
家长也应该在家中保证安全的饮水供应,如给孩子准备煮沸后的自来水或者经过净化的饮用水。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也能培养他们对健康饮水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引导幼儿正确饮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引导幼儿正确饮水。
要注意饮水的温度,夏季可以适当饮用冷水,而冬季则需避免过冷的饮水,以免刺激肠胃。
要适量饮水,不要喝得太快或太多,以免引起不适。
也要注意饮水的方式,不要绞尽脑汁喝水,应该端坐或站立慢慢品尝,避免呛咳或呕吐。
在引导幼儿正确饮水的也要注重饮水的卫生问题。
教育他们用小口杯喝水,避免用公共水杯或直接用嘴把喝水池,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以上几点,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喝水环节,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喝水环节常规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
幼儿在园是否具有喝水的意识,是否能够喝足量的水,不仅意味的幼儿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深层次反映出班级的心理氛围及师幼关系的质量。
因此,幼儿在喝水环节呈现出的状态成为衡量班级工作质量的显性指标之一。
结合幼儿园喝水活动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提供喝水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要点。
一、喝水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1.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3.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
4.能独立喝适量的水。
5.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
6.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习根据身体需要适量喝水。
7.知道安全喝水,遇特殊情况能及时喝水。
二、喝水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型水平和具体的个体差异,或细致周到地帮助、吸引幼儿,或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指导幼儿实现喝水环节中的自主管理,逐步提高幼儿主动喝水的意识和能力。
(一)小班幼儿
1.保育员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度(30℃左右)的白开水,在小班幼儿入园前为每个幼儿的口杯制作不同的标记,比如小花、太阳、草莓、樱桃等。
在摆放幼儿口杯时,注意要露出标记,且口杯把手朝外,
方便幼儿取拿。
2.保育员在幼儿喝水前观察盥洗室的地面是否干燥,为幼儿喝水提供安全的环境。
幼儿手脏时,帮助幼儿洗干净手。
3.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组织幼儿分组轮流喝水,每4-5名幼儿一组。
4.提醒幼儿端取自己的口杯喝水,指导小班幼儿有序、独立接水、提醒幼儿接水时眼睛看着口杯,接半杯或三分之二杯水。
5.指导幼儿握好杯把,端稳口杯,轻轻走到喝水区,一口一口慢慢喝,提醒幼儿不把水洒到衣服或地面上。
6.随时提醒幼儿安静喝水,并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
喝水行为,对说笑、打闹的幼儿给予指正和纠正。
关注幼儿嘴巴或衣服的胸前部位是否有水迹,及时用毛巾帮助幼儿擦干或更换晾晒。
7.鼓励幼儿喝完杯中的水,注重发挥教师自身与幼儿同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喝水困难的幼儿共同喝上足量的水。
将口杯放到固定位置。
8.准确把握幼儿的喝水量。
通常情况下,每位幼儿每天在园大约喝水600ml。
特殊情况时,比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给予个别照料,适当增加喝水量。
对于每天未达到喝水量的幼儿及时督促。
9.注意把握喝水时机。
在上午10点左右、户外活动后、午睡起床后、下午15:00—16:00,及时组织幼儿喝水。
10.幼儿不小心洒水时,及时擦拭地面,避免幼儿滑倒、摔伤。
11.在盥洗室用不同标记或图案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喝水区、培养幼儿有序喝水的常规。
12.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喝水情况以及喝水量,提出指导建议。
同时,倡议家长在清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提醒幼儿适
量喝水。
(二)中、大班幼儿
1.保育员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足量的白开水,(30℃左右)。
2.保育员提前擦拭,整理盥洗室,保持室内干燥和整洁。
3.提醒孩子手脏时洗手后再喝水。
4.关注幼儿喝水情况,对聊天、打闹、拿着杯子乱跑的幼儿及时提醒和引导,以及表扬幼儿有序等待以及在固定的区域安静喝水等良好喝水行为。
5.帮助幼儿了解喝水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习根据身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比如,感冒发烧,小便发黄、天气炎热、吃了比较干硬食物后要增加喝水量,饭前半小时之内不要喝水,运动休息一会儿再喝水等。
6.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端取口杯,接适量的水,幼儿喝完杯中的水后将口杯轻轻的放在固定位置。
7.引导中班幼儿知道地上有水时,及时告知教师;指导大班幼儿尝试清理地面,保持地面干燥。
8.提醒幼儿及时用毛巾擦拭嘴上的水迹或更换被洒湿的衣服。
9.引导幼儿讨论、自定喝水规则,使幼儿愿意遵守喝水规则。
10.与幼儿充分沟通,以保证幼儿在“最佳喝水时机”适量喝水,使幼儿逐步养成在“最佳喝水时机”及时喝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