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cDNA-AFLP技术初步鉴定两种方法合成的cDNA的指纹图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cDNA-AFLP技术初步鉴定两种方法合成的cDNA的指
纹图谱
史胜青;张守攻;李春秀;汪阳东;齐力旺
【期刊名称】《分子植物育种》
【年(卷),期】2006(4)1
【摘要】在植物基因克隆以及构建cDNA文库时,都需要合成高质量的双链cDNA,并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然而研究者经常受到试验样品量的限制。

特别是比较稀少的植物材料,例如植物的根尖、茎尖或花的雌、雄蕊等,难以获得足够的RNA,以致影响cDNA的合成量,无法开展下游的实验。

以PCR为基础合成第二链cD-NA的Smart技术(LD-PCR),能够以50ng的总RNA为反转录模板合成高质量的双链cDNA。

但研究者对第二链采用PCR方法是否有些基因信息丢失或丰度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存有疑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置换合成和长距离PCR(LD-PCR)两种方法合成3个月的梭梭幼苗茎尖双链cDNA,EcoRI和MseI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用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对两种cDNA进行cDNA-AFLP的指纹图谱分析。

结果表明,置换合成和LD-PCR两种方法合成的cDNA指纹图谱中,分别有条带约495条和470条。

其中,相同的条带共计433条,不同的条带分别有62条和37条,分别为各自合成方法总指纹数的12.5%和7.87%,相同的指纹信息达87%以上。

这说明两种方法合成的cDNA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合成方法对cDNA合成质量的影响较大,为研究人员选用何种cDNA合成方法提供了借鉴。

【总页数】4页(P79-82)
【关键词】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置换合成法;LD-PCR法;cDNA-AFLP
【作者】史胜青;张守攻;李春秀;汪阳东;齐力旺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S565.4
【相关文献】
1.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菊花品种‘紫荷’的抗白锈病相关基因 [J], 黄河;王顺利;戴思兰
2.用cDNA-AFLP技术构建白菜转录图谱 [J], 范淑英;乐建刚;成广杰;吴才君
3.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甘蓝显性核不育基因相关表达序列 [J], 娄平;王晓武;Guusje.Bonnema;方智远
4.用cDNA-AFLP技术构建基因组转录图谱 [J], 付凤玲;李晚忱
5.cDNA-AFLP技术在植物耐盐基因鉴定上的应用 [J], 胡淑英;张春红;王小敏;黄涛;吴文龙;李维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