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分身术-五年级科学-六村小学-王明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分身术”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三单元生,物的生殖与繁殖第14课教学目标:
1、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殖植物。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能够自主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的结果。

4、在参与植物繁殖的学习研究中体验创造生命的乐趣,使学生懂得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知道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通过实践,会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难点是提出自主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把它付诸于行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植物营养繁殖的资料(照片、图片、文字材料、带马铃薯、大蒜等植物生长过程的课件);常见的可供营养繁殖的植物;月季、葡萄的枝条;马铃薯、大蒜头;柳树或荚枝桃等适合压条法繁殖的植物;枝剪、刀等工具。

学生准备:花盆、土、剪刀、塑料袋、水、杯子;自带的植物、如土豆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俗话说道:“无心插柳柳成荫。

”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通过这个俗语,你知道了哪些植物繁殖后代的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这是说,只要折下柳枝插在土里,便会生根发芽,长成成片的新柳,这可谓是植物的“分身术”。

刚才我们了解了柳树繁殖后代的方法,很多植物都有自己的绝招,事实上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植物的“分身术”。

二、实施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认识茎繁殖、叶繁殖、根繁殖。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各种植物的繁殖方式是不同的,那么你们认识这些的植物吗?你能说出它们是怎样繁殖的吗?教师出示月季、马铃薯、葡萄、大蒜等的图片)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的有关植物的繁殖方式的图片等材料,让我们大家交流探讨探讨,好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归纳。

并把交流的结果记录在交流表上。

教师提前准备好记录表发给各组。

教师巡视
组织各小组的汇报一下交流的结果。

各小组进行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整理板书。

教师播放马铃薯、草莓、月季、大蒜的繁殖的课件,让学生观察验证。

通过观看课件,你对植物的繁殖的方式方法又有了哪些新认识?(学生独立回答)
我们通过收集资料,交流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有些植物是用自己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我们把这些繁殖的方法叫做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教师相机板书。

见附件3(教师整理的补充资料)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用根、茎、叶来繁殖的?(学生举例回答,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评价)
活动二:自主设计实验计划
刚才我们对植物的繁殖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但书上得来总觉浅,那事实是不是象我们了解的资料是一样的呢,那就需要我们进行试验验证。

请大家开动小脑筋,把某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你们的实验计划。

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分工合作,把问题尽可能考虑细致些。

教师巡视指导,给出意见和建议。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师提出有关问题:你们小组打算选择培育哪种植物?你们小组成员是怎样分工的?你们准备哪些实验材料?你们用什么方法进行繁殖等。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的提醒学生要注意细致和安全,并对方案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给出的实验计划样表
探究学习小组实验计划表
活动三:动手实验,见证植物生命的奇迹
1.实验指导。

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都很合理,让我们动手来做一做吧。

学生动手实验。

2.学生汇报与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请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教师及时启发:你们组是怎样进行繁殖的?
采用了哪些繁殖的方法?你们认为这个小组的植物繁殖实验怎么样?其他小组有要补充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互相评价探究的成果。

刚才,同学们都很投入,对自己的设想进行了验证和实践,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还不能一下就看出成果,请大家在课后继续关注自己的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看看哪个小组的实验最成功。

三.巩固应用,抽象提升。

实际上有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

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
1.学生结合课本图片资料分组讨论、猜想这些有关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我们大家交流一下吧
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植物是怎样繁殖方式的。

全班交流,教师评价、补充。

学生介绍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海棠、月季、马铃薯、葡萄、大蒜等的图片小结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
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

可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

(板书: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2.既然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有信心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吗?
讨论:你打算选择培育什么植物?它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繁殖?
3、教师收集的补充资料:
扦插
扦插的方法因扦插材料不同,可分成枝插、叶插、根插。

(1)嫩枝扦擂。

嫩枝扦插又叫绿枝扦插;常绿木本花卉、草本花卉、仙人掌类、多肉植物等常采用嫩枝在生长季节进行扦插繁殖。

嫩枝扦插的方法:在花
卉植物的生长旺季,丹采当年生心发育充实的半木质化枝条,按2~4节一段剪开,每段长旺季,采当年生、发右9保留上部工1~2枚叶片。

如果叶片过大可剪去叶片的1/2~1/3,然后用利刀在基部节下1.5~3.0亳米处削平成马蹄形,不要造成韧皮部剥离,随即插人事先已消过毒的湿润基质中5扦插的深度因花卉的种类不同而异,能从节间发出根的可深插,上面留出工1~2个侧芽即可。

(2)硬枝扦捅。

多用于落叶木本花卉,一般在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的休眠期进行。

插条应采取1~2年生枝条,剪去叶片和叶柄,插条长20厘米左右,将插条的大部分插人苗床,上面只留侧芽1~2枚。

为防止插条抽干,应埋土保护越冬,至来年萌芽前再将土扒开。

(3)叶插。

叶插是从叶脉伤口处产生愈伤组织,然后萌发出新的不定根或不定芽,从而长成一棵新的植株。

一般多用于叶片主脉粗壮的多年生草花、景夭科和龙舌兰科的多肉植物。

叶插需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否则叶片容易腐烂。

直插法。

将虎皮兰的革质多肉叶片切成小段,每段长4~6厘米,然后浅浅地插人素沙土中,经过一段时间,基部伤口即发生须根,并长出地下根状茎,由根状茎长出一棵新的植株。

燕子掌、落地生根等都可以用整个叶片或一段叶片直插繁殖。

叶柄插。

大岩桐带叶柄扦插后,可从叶柄基部长出小球茎,然后把小球茎另栽,可以成一棵新苗。

(4)根擂。

一些具有肥大肉质根或直根的花卉,如紫藤、芍药等可以迸行根插,使根上的不定芽萌发而长出新苗。

根插时间一般在春季结合分株迸行,把主根截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粗根可斜栽人表土下面,覆土不要太深。

此外,苗床的表土应保持湿润,以提高土壤湿度。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学习完这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请给自己一个评价。

(让学生成所欲言,谈收获,谈感受。

教师发放评价表,进行自主评价。


2.你还想再多研究植物的繁殖方法吗?请在家里种植一棵课堂自己有特别喜欢的植物,繁殖成活后把它搬过来,并且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大家
共同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针对科学课的特点,因此小学科学的评价应通过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
学习和发展状况,改善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提高每名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14.植物的“分身术”
种子繁殖-—常见的繁殖方法
营养繁殖——特殊的繁殖方法(根、茎、叶)
【使用说明】
一、本教案亮点:
本课探究的两个活动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突破。

活动一、观察教材提供可以用一些叶繁殖、地下茎繁殖、根繁殖和茎繁殖的植物种类,使学生对植物繁殖方法有一个总的认识。

课上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搜集资料、总结归纳及合作能力。

真正的实现了“我动手做,我就会记住。

”活动二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前设计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选用植物的根、叶进行繁殖。

教师应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繁殖进行尝试,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活动三,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记
录表达探究成果,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二、存在的不足:
学生在探究植物的繁殖方法,由于没有找到此类视频,只是利用课件简单演示在对学生理解方面相对困难。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会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方法。

对于五级的学生来说,学生自制力、自学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加以培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就会逐渐增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学生有了自学能力,老师就轻松了许多。

四、使用建议
1.注重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对于探究性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

2.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这些素材,适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分析资料时,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王明亮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刘村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