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商品养护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十物流商品养护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商品物理性质主要指挥发性、吸湿性、水溶性、导热性等。

( √ )
2.氮气可以加速金属商品锈蚀。

( X )
3.日光能够加速受潮商品的水分蒸发,杀死杀伤微生物和商品害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的保护;但是另一方面,某些商品在日光的直接照射下,又会发生质量变化。

( √ )
4.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脂肪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 X )
5.密封是仓库温湿度管理的基础措施,可收到防潮、防霉、防溶化、防热、防冻、防干裂、防虫、防锈等方面的效果。

( √ )
二.单项选择题
1.有些商品,它们的主要成分虽然相同,但由于含有某种(A),而使商品的质量、性能和用途完全不同。

A.特殊成分
B.杂质
C.特殊外观
D.结构
2. 空气中约含有78%左右氮气,(C)左右的氧气,氧气非常活泼,能和许多商品发生反应并对商品质量变化影响很大。

A.19%
B.20%
C.21%
D.22%
3.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在生产、加工、储存、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其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以致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种变化称为(D)。

A.退化
B.变色
C.分化
D.老化
4.(B)主要指商品在干燥环境中失去水分,开裂、干缩的现象。

A.老化
B.干裂
C.风干
D.变质
5.香蕉、芒果、柿子等需要采摘下来后放置一段时间才能食用,但一旦(D)完成后,则容易发生腐烂变质,难以继续长期储存。

A.腐烂作用
B.储藏作用
C.分解作用
D.后熟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内在因素有(A B C D)
A.商品的化学成分
B.物理化学性质
C.结构形态
D.机械及工艺性质
2.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形态是(B C D)
A.中间态
B.固态
C.液态
D.气态
3. 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空气中的(A B C D E)等其它因素。

A.氧气
B.日光
C.温、湿度
D.仓库害虫、微生物
E.卫生条件和有害气体
4.食品变质的主要现象有(A B C D)
A.霉变
B.虫蛀、鼠咬
C.串味
D.吸湿溶解
5.影响商品质量变化因素控制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B C D)等方法。

A.物流控制
B.密封
C.温度控制
D.湿度控制
四.简答题
1.简述环境温、湿度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1)环境温度
气温是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温度能直接影响物质微粒的运动速度:一般商品在常温或常温以下,都比较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某些商品产生不良影响,高温能够促进商品的挥发、渗漏、熔化等物理变化及各种化学变化;而低温又容易引起某些商品的冻结、沉淀等变化;温度忽高忽低,会影响到商品质量的稳定性。

此外,温度适宜时会给微生物和仓库害虫的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商品腐败变质和虫蛀。

因此,控制和调节仓储商品的温度是商品养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2)环境湿度
空气的干湿程度称为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对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最大,大部分的商品怕潮湿。

空气湿度的改变,能引起商品的含水量、化学成分、外形或体态结构等的变化。

湿度下降,将使商品因放出水分而降低含水量,减轻重量。

如水果、蔬菜、肥皂等会发生萎蔫或干缩变形,纸张、皮革制品等失水过多,会发生干裂或脆损;湿度增高,商品含水量和重量相应增加,如食糖、食盐、化肥等易溶性商品结块、膨胀或进一步溶化,钢铁制品生锈,纺织品、竹木制品、卷烟等发生霉变或被虫蛀等。

湿度适宜,可保持商品的正常含水量、外形或体态结
构和重量。

所以,在商品养护中,必须掌握各种商品的适宜湿度要求,尽量创造商品适宜的空气湿度。

2.简述霉变现象和其产生的内外因素。

商品霉变主要是由霉菌引起的。

由于霉菌在商品中进行新陈代谢作用,把商品中的营养物质变成各种代谢物,从而降低商品的物理机械性能,产生霉臭气味,甚至出现长毛现象,严重者丧失其使用价值。

(1)影响霉变的内在因素
1)商品带有霉菌孢子
商品的原材料带有霉菌孢子;生产未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未在生产中加入防霉剂,产品未经消毒灭菌;包装未采取无菌密封,在运输、储存中受到霉菌孢子的污染。

2)商品含有营养物质——碳源营养、氮源营养、矿物质营养与水分等
(2)影响霉变的外在因素
1)商品含水量与空气湿度:水对霉菌孢子的萌发,营养物质的吸收、新陈代谢与酶的生化作用等都有一定作用,而水分的主要来源是商品本身所含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
2)库房的温湿度:大多数霉变微生物属于中温型中湿性,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摄氏度,在相对湿度75%以上可以正常发育。

库房的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在25~28℃时,霉菌体内酶的活性最强,代谢便随着加速,生长繁殖也旺盛。

3)适量的氧气:在无氧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均不易发生霉变。

霉菌的种类很多,对工业品商品危害较大的有毛霉、根霉、青霉、曲霉、木霉等。

不同的霉菌
能产生不同的酶,如毛霉、根霉能产生淀粉酶,木霉能产生纤维酶等。

这些酶可以分别对含淀粉、纤维素等有机体进行分解。

但商品的霉变往往不是由单一霉菌引起的,而是由若干种霉菌相互促进造成的。

3.简述通风的方法和时机
通风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库内温湿度的目的。

库内外温差越大,空气流动就越快;若库外有风,借风的压力更能加速库内外空气的对流。

但风力也不能过大(风力超过5级,灰尘较多)。

正确地进行通风,不仅可以调节与改善库内的温湿度,还能及时散发商品及包装物的多余水分。

按通风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利用通风降温(或增温)和利用通风散潮两种。

通过通风手段,可以降低库存商品的含水量,还可以通过低温空气降低货物温度。

通风还具有消除货物发出有害气体的作用。

当然,仓库通风必须选用恰当的方法,如果方法使用不当会将空气中的水分、尘埃、海边空气中的盐分等带入仓库,对货物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仓库通风主要选择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通风方式。

长期的实践表明,在考虑库内不会结露的条件下,在库外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比库内低或相等时,就可以不计库内外温度而进行通风;反之,在其他条件下,就不宜通风或通风效果不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