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7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7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公布日期】2019.05.27
•【字号】内银保监函〔2019〕125号
•【施行日期】2019.05.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017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格力格代表提交的第017号建议交由我局负责协办。
格力格代表聚焦养殖户经济基础薄弱、信贷融资难、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给予金融政策扶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基础母牛补贴力度、完善肉牛养殖保险政策等建议,促进肉牛产业发展,非常有意义。
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专题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一、内蒙古银行保险业创新扶持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活畜抵押贷款试点。
2019年,银保监会内蒙古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自治区农牧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活体
牲畜抵押贷款的指导意见》(蒙银发〔2019〕54号),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畜牧业养殖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
二是积极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两权”抵押贷款,对于符合条件的优质龙头企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采取“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帮助缓解企业压力。
三是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探索“保险+信贷”实践模式,为解决中小微企业以及农牧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新途径,为农牧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地方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同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及相关信贷业务提供风险分担。
二、政策性肉牛、肉羊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情况
2017年,原内蒙古保监局与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厅、林业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财政资金支持深化自治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的通知》(内财农〔2017〕299号),明确在锡林郭勒盟全境和呼伦贝尔市4个牧业旗县启动牧区肉羊、肉牛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主要保障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疫病、狼灾造成的牲畜损失,由自治区财政、盟市旗县财政、牧户按照4:3:3的比例进行保费分担。
今年,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的肉羊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工作、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政策性肉牛试点工作都已启动。
受限于自治区财力,肉牛保险试点暂未覆盖至赤峰地区,有望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逐步扩大试点区域。
与此同时,自治区积极鼓励试点地区以外的盟市、旗县积极开展肉牛、肉羊保险,为羊、牛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三、自治区商业性肉牛养殖保险开展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保险业针对我区畜牧业发展特点,创新开发了商业性肉牛养殖保险产品,保险责任为因疫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保险标的的死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的生产风险。
2018年,全区共承保肉牛51233头,同比增长144%,承担风险保障3.56亿元,支付赔款138.46万元。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相关厅局的协调配合,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扩
大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区域。
与此同时,我局将指导内蒙古银行业和保险业继续围绕全区农牧业产业化和涉农涉牧优势产业,扩大支农惠农贷款支持力度,积极创新农牧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在更广范围发挥保险融资增信功能,助推我区农牧业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签发人:余利民
承办人:王盾
联系电话:************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201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