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2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采
问名
男方托媒人向女方提亲求婚
获得同意后,由媒人问女方的生辰及姓氏
纳吉
纳征
占卜纳得吉兆后携带礼物将结果告知女方
由媒人代男方向女方缴纳聘金、财礼 用占卜的方法求取结婚吉日并告知女方 男方到女方家迎亲,婚姻关系正式成立
请期
亲迎
史料分析(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 哉! ——《诗经〃卫风〃氓》
黄帝
黄帝,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又说姓公孙,名轩 辕,据传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远古 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 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 (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 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 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 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肩负起安定天下的 责任。其与蚩尤战于涿鹿,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 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取代炎 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 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 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因此,蚩尤被尊为战神。 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颛顼(zhuānxū)、帝 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 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因此黄帝被奉为 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正室) (14岁)
嫡次子
嫡 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妾一
二哥
庶次子
(侧室) (18岁)
五哥
(12岁)
庶四子
妾二
大哥
庶 庶长子 子
(侧室) (20岁)
三哥
(16岁)
2.刑的起源
(1)刑的起源:战争
(2)刑的使用:死刑——肉刑;对外——对内
(三).礼与刑的关系
1.礼与刑的共性
第一. 评价标准一致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第二. 礼是刑的基础,刑是礼的保证 “没有任何强制力的法律徒有名”
2.礼与刑的区别
第一.作用不同
礼:“禁于将然”,“礼以劝善”;刑“制于已然”,“刑以惩恶”
史料分析(1):
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 水者,群臣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 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 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 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之子禹, 而使续鲧之业……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 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 四海会同,六府甚修。 ——《史记〃夏本纪》
宗法制度世袭表
妻妾 普通 宗法 继 称谓 称谓 承
妻 四哥 六哥
(10岁)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嫡长子
大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嫡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国王 国王 国王 国王 国王 国王 国王 小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庶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公爵 公爵 公爵 公爵 公爵 公爵 小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庶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侯爵 侯爵 侯爵 侯爵 侯爵 小宗 大宗 大宗 大宗 (庶子) (嫡子) (嫡子) (嫡子) 伯爵 伯爵 伯爵 伯爵 小宗 大宗 大宗 (庶子) (嫡子) (嫡子) 子爵 子爵 子爵 小宗 大宗 (庶子) (嫡子) 男爵 男爵 小宗 (庶子) 平民
禹帝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 的开国君主。《史记》说他名文命,姓姒,但一般称作夏禹。 禹受命治水,并有益和后稷作助手,发愤治理水患。他聪慧机敏,勤恳 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作为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躬亲劳苦, 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竟至于形容憔悴。 《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冀 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各州的山川方位 和走向、土壤、物产,贡赋的等级和物品等以及进贡经行的路线,也都有记 载。九州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无论其可信程度如何,人们总是习惯把中 国称为九州。因为是大禹划分九州,故古代人又常把中国称为禹域。 大禹勋劳卓著,受到天下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帝舜禅位于他。禹的时 代,天子的权威比尧舜时更大。传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禹不但大会诸侯,而且还有对诸侯的生杀之权。《韩非子〃饰邪篇》说: “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刻画出禹严厉暴烈 的一面。 禹在年老时,选择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先死,禹后来东巡死于会稽, 授政于益。益让天下于禹子启,而诸侯都去朝见启,启遂登上天子之位。但 另说是禹传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益要与启争夺最高权力,结果 失败被杀。无沦如何,从禹启传承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的时 代。启继禹位,掸让制终结,表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基本结束,奴 隶制国家形成。禹是部落联盟阶段的最后一位英雄人物,也是世袭王权时代 的第一位君主。
舜帝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 华,舜又称虞舜,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 称有虞氏。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 舜的家世寒 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 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 为人称扬。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 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 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 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舜执政以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 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即位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 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 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 地方的统治。 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 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 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 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最终使得天下人心悦诚服。
第二讲 法制的萌芽期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关于我国法律起源的几种说法
1.黄帝说
(《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 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 兵。”) 2.尧舜说 (《尚书〃 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竹书纪年》:“帝舜 三年,命咎陶造律。”) 3.夏代说 (《左传〃 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汉书〃 刑法 志》:“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始制肉刑。”)
史料分析(2):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 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帝祖庚崩, 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帝甲崩,子帝 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 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帝武乙无道,为偶人, 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 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 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 帝乙立,殷益衰。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 辛,天下谓之纣。 ——《史记〃殷本纪》
第二.适用对象不同 礼:主要适用贵族,使其获得特权;庶人从之主要得到义务 刑:锋芒主要针对庶人、平民和奴隶,贵族针对刑罚有特权
3.认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教材P.31-33)
(四).主要的法律形式
1.礼
2.王命
(1)誓:又称“誓命”,是军队出征时的“誓师之词”,相当于今天的军令 (2)诰:王或大臣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告,是商周时期重要的法律形式 (3)训:王对臣、民的训示与警戒,具有法律强制力 (4)命、令:商朝所谓令,周朝所谓命,专指王所发布的命令
1.夏——禹刑 2.商——汤刑 3.周公制礼 4.编订刑书
(1)“九刑 ” 墨、劓、刖、宫、辟、 鞭、扑、流、赎
(2)吕侯制刑——《吕刑》(《甫刑》)
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兄 侄 (成康之治) 弟 叔 周公(姬旦)
三.法制的基本内容
(一).民事法律制度 1.土地所有权: 2.债权:傅别(借贷关系)、质剂(买卖关系)
尧帝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 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他 德高望重,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 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 野菜汤。得到人民的爱戴。 传说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人们就能够依 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对此《尚书〃尧典》有 详细记载。 尧的时代,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 。于是尧任命鲧去治 理水患。鲧冶水九年,毫无功绩。这是关于尧的传说中,政治 上的一次失误,类似的不足之处也还有,总之尧的时代也不是 尽善尽美,故又有舜继起的一番励精图治。 尧的时代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时期,此时血缘 性的氏族部落已结成部落联盟,尧是由部落联盟议事会推举产 生的联盟首领。传说中尧与四岳讨论治水人选和继任人选,在 一定程度反映了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情景;尧禅位于舜,是原始 民主作风的遗存。恩格斯曾指出,在这个阶段每个文化民族都 要经历自己的英雄时代。尧及舜、禹正是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
(二).重要的立法活动
周公制礼是我国第一次对于“礼”进行加工和改造。他开始 用“德”字来概括原始礼的全过程,以德代替礼。这样 “礼”不仅包含了主观方面的修养,也包含了客观方面的行 为规范。周公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从政治角度 看,他是以德政作为操持政治的机柄。后来的孔子更提出 “仁”和礼相辅而行。法家起来后,遂改变周、孔道德范畴 的“德”“仁”而为政治范畴的“赏”,并改“仪”为 “刑”;于是“赏、刑”成为法家操持政治的“二柄”。
3.刑书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左传〃昭公六年》
二.立法
(一).立法指导思想
1.夏、商 天罚、神判观
——《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2.西周 以德配天
敬天保民
明德慎罚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旧制度废, 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王国维)
3.婚姻: (1)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 (2)目的:“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嗣” (3)成立要件: 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必须履行“六礼”程序
4.继承: 夏:父死子继 商:前期——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并行;中后期——父死子继 周:嫡长子继承 (立嗣以嫡不以庶,立嫡以长不以贤)
六礼
史料分析(2):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致,禹杀而戮 之。 ——《国语〃鲁语》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 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 夏本纪》
(二).我国法律的起源
1.礼的起源
(1)礼的起源:祭祀
(2)礼的内容:吉、凶、军、宾、嘉
(3)根本原则:“亲亲”、“尊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