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高产栽培技术 白术种植新技术 - 药材种植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高产栽培技术白术种植新技术-药材种
植技术
白术是一种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药材,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
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
白术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茎,是中医"参、术、苓、甘"四大名药之一。
有健脾胃、燥湿、行水、安胎等作用。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白术高产栽培技术白术种植新技术。
(一)精心选地,适时播种选好地是白术获得高产优质的前提,白术具有"四怕三喜"(怕旱;怕湿喜燥;怕热喜凉;怕熟喜生)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严格,宜选择地势高燥,气候凉爽,阳光充足,海拔350m以上,土层深厚,地下水位lm以下,排灌方便的微酸性黄泥沙质松土及种过5年以上禾本科作物的田地或生地种植。
这不仅可减轻病虫危害,而且有利白术根系充分发育,为高产打下基础。
白术从"大寒"至"清明"均可种植,但过早种植,不但易受冻,而且还增加了病菌侵染、霉烂的机会;过迟种植,白术幼苗根茎不旺,抗逆性低,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和品质。
据试验证明:以"惊蛰"前后20天种植最为适宜,白术生长快,根系发达,吸肥吸水力强。
增产幅度大。
(二)合理密植,深浅适中白术要选长势旺盛、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香秆种或大叶种留种,进行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过稀,产量不高;过密影响通风透光、滋生病虫,根茎数量虽多,但个体不大,产量也不高。
一般以白术长大后茎叶互相不重叠为度。
可做畦种植,畦面宽1.2-1.3m,龟背形;畦沟宽23-27cm,深20-23cm。
每畦按25x20cm行株距种植,每667m2种白术11000-12000株。
播种
深度要适中,过浅保温差,前期易受冻,中后期易遭风害倒伏,土温升高快促发"蘖芽",以致术形差,产量品质低;过深发芽慢,术形细长,也不适宜。
一般以深度5-7cm,种后覆土3cm最佳,有利齐苗、壮苗,减少萌"蘖",增强植株抗逆性。
(三)施好"四肥"667m2产白术350kg,每667m2需氮24-26kg、磷15-17kg、钾13-15kg、硼砂0.5-0.7kg。
1、基肥。
要"肥多素全",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腐熟优质栏肥1500-2000kg、人粪尿750-1000kg、饼肥50-60kg、焦泥灰2000-2500kg、过磷酸钙30-40kg、硼砂0.5-0.7kg。
2、苗肥。
要早而轻。
一般在"谷雨"前后苗高l0cm左右,667m2施稀薄人粪尿300-400kg,或碳铵10kg促苗生长。
3、秆肥。
要适量及时,在"小满"前后苗高30cm左右时,667m2施人粪尿500-600kg或复合肥15-17kg,以满足白术繁殖器官形成前对肥料的需求。
4、根茎肥。
要重而全,在"小暑"前后根茎开始膨大时,667m2施腐熟菜饼25-30kg、人粪尿750-900kg、(或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25kg、碳铵40kg,以供足根茎膨大期的需肥量。
此期还要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2%硼砂混合液1-2次,促根茎膨大。
(四)精心管理,化控防倒白术管理总的要求是做到"四无":无病虫、无杂草、无蒲蘖、无积水,达到苗壮株健。
白术中耕除草,因根系接近地面,又是密植,中耕宜浅,次数宜少,在幼苗期结合培土进行1-2次即可。
茎秆形成后改为人工拔草。
干旱要及时浇水抗旱,清沟工作结合培土经常进行。
在追肥结束后,"大暑"前割草铺地以减少杂草生长和地面水分蒸发、避免雨水激溅泥土,减少土表的病菌传播。
为使术株养分集中供应根茎生长,促根茎膨大,要及时除"蘖"、剪除"分茎
"、铺地分枝;在现蕾至开花前、一般"夏至"后剪除术蒲、每隔6-7天剪一次,连剪3-4次,每次剪净,剪口要平,以利伤口"愈合"。
剪下的蘖、蒲、茎、枝要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为防止白术倒伏,还应在"芒种"前后喷施1-2次"白术灵"600倍液,促白术根深、根旺、秆壮、株健。
增强抗倒能力。
(五)综合防除,及时喷药白术病虫害是白术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白术主要有"四病":立枯病、根腐病、白绢病和铁叶病。
防治措施是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化学防治:播种前用:402"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术栽防"四病"的同时,立枯病在白术齐苗后用20%敌克松600倍液或77%稳杀得800
倍液喷洒预防;根腐病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前用"高综合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浇根防治;白绢病在5月下旬发病前用20%甲基立枯磷800倍液浇根预防,以上两病在第一次施药后,每隔15-20d施药预防一次,连喷4-5次,防效可达95%以上。
铁叶病在4月中旬喷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或"高综合剂"700倍液后、加强田间检查,出现发病中心及时喷药防治。
白术害虫主要有蚜虫、蛴螬、金龟子等。
蚜虫在每百株白术虫量达700头以上时,及时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
防治蛴螬,金龟子和根蚜等地下害虫,播种时每667m2用呋喃丹
2-2.5kg拌细泥施入种植穴底预防外、结合施秆肥和根茎肥时用50%辛硫磷、或50%甲胺磷1000倍液浇根防治,其它病虫害也要及时防治。
(六)适时收获,保质保量白术过早收获尚未成熟,含水量高,鲜干折率低,烘干时间长,影响产量与品质。
一般在经霜打后,茎叶枯萎,上部叶片硬化发脆,下部叶片发黄,"霜降"至"立冬"收获。
此时收获,
根茎已老熟,鲜干折率和产量均高、质量好。
如"立冬"后上部叶片与枝茎尚不枯萎,地下根茎尚未发生"蘖芽",可适当推迟收获,以利根茎充分老熟。
高产栽培技术整地施肥育苗地应选择肥力中等、排水良好、通风凉爽的微酸性沙壤土,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000千克,深翻耕,耙平整细,作1.2米宽的畦。
大田宜选择5年未种过白术的肥沃、通风、凉爽、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千克,配施50千克过磷酸钙作基肥,深翻20厘米,作成1-1.5米的畦。
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生产上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1)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新种,在30℃的温水中浸泡1天后,捞出催芽播种。
条播或撒播。
条播者,在播种前,按行距15厘米开沟,沟深4-6厘米,沟内灌水,将种子播于沟内,播后覆土,稍加镇压,畦面盖草保温保湿,然后再浇1次水。
每667平方米用种5-7千克。
播后7-10天出苗,出苗后揭掉盖草,加强田间管理。
至冬季移栽前,667平方米可培育出400-600千克鲜术栽。
(2)移栽: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即可移植。
以当年不抽叶开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杏核大者为佳。
移栽时剪去须根,按行距25厘米开深10厘米的沟,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将苗放入沟内,牙尖朝上,并与地面相平。
栽后两侧稍加镇压,栽后浇水。
一般667平方米需鲜白术50-60千克。
田间管理(1)术栽地的管理: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除草并按株距4-6厘米间苗。
如天气干旱,可在株间除草,以减少水分蒸发。
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早晚浇水抗旱。
生长后期如发现抽薹,应及时摘除。
(2)大田管理①中耕除草:幼苗出土
至5月份,田间杂草众多,中耕除草要勤,头几次中耕可深些,以后应浅锄。
5月中旬后,植株进入生长旺期,一般不再中耕,株间如有杂草,可用手拔除。
②施肥:现蕾前后,可追肥一次,667平方米于行间沟施尿素20千克和复合肥30千克,施后覆土、浇水。
摘蕾后一周,可在追肥一次。
③灌水排水:白术生长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根茎膨大时期更需要水分,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灌溉。
如雨后积水应及时排水。
④摘蕾:6月中旬植株开始现蕾,一般7月上、中旬在现蕾后至开花前分批将蕾摘除。
摘蕾有利于提高白术根茎的产量和质量。
应该注意的是除草、施肥、摘蕾等田间操作,均应在露水干后进行。
⑤盖草:7月高温季节可在地表撒一层树叶、麦糠等覆盖,调节地温,使白术安全越夏。
(3)病虫害:常见的有立枯病、叶枯病、白绢病(根茎腐烂)、根腐病、锈病、术籽虫、菌核病、花叶病、粘虫、蚜虫、根结线虫、小地老虎、南方菟丝子等。
病虫害防治白白术病虫害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立枯病低温高湿的易发,多发生于术栽地,为害根茎。
防治方法: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2)铁叶病又称叶枯病。
于4月始发,6-8月尤重,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清除病株;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后期用50%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
(3)白绢病又称根茎腐烂病。
发病期同上,为害根茎。
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清除病株,并用生石灰粉消毒病穴;栽种前用哈茨木霉进行土壤消毒。
(4)根腐病又称烂根病。
发病期同上,湿度大时尤重,为害根部。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栽种前用
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5-10分钟;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l000倍液浇灌病区。
在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区,可用
l000-1500倍液乐果或800倍液敌百虫浇灌。
(5)锈病5月始发,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
(6)术籽虫开花初期始发,为害种子。
防治方法,深翻冻垡;水旱轮作;开花初期用80%敌敌畏800倍液喷雾。
此外,尚有菌核病、花叶病、蚜虫、根结线虫、南方菟丝子、小地老虎等为害。
采收与加工术栽种植当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白术茎叶开始枯萎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时,挖出根茎,剪去茎秆,运回加工。
烘干时,开初用猛火,温度可掌握在90-100℃之间,出现水汽时降温至60-70℃,2-3小时上下翻动一次,须根干燥时取出闷堆“发汗”7-10天,再烘至全干,并将残茎和须根搓去。
产品以个大肉厚、无高脚茎、无须根、坚固不空心、断面色黄白、香气浓郁者为佳。
一般667平方米产干货200-400千克,折干率30%。
留种技术白术留种可分为株选和片选,前者能提高种子纯度。
一般于7-8月,选植株健壮、分枝小、叶大、花蕾扁平而大者作留种母株。
摘除迟开或早开的花蕾,每株选留5-6个花蕾为好。
于11月上、中旬采收种子。
选晴天将植株挖起剪下地下根茎,把地上部束成小把,倒挂在屋檐下晾20一30天后熟,然后晒回一2天,脱粒、扬去茸毛和瘪籽,装入布袋或麻袋内,挂在通风阴凉处贮藏。
注意白术种子不能久晒,否则会降低发芽率。
种植前景白术是一种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白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
白术内酯等,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原发性肝癌、美尼尔氏综合症、慢性腰痛、急性肠炎及白细胞减少症等有一定疗效。
白术用途广泛,除了医疗配方用药外,又是4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