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动画角色塑造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动画角色塑造要素
系(院):动画学院
姓名:陈延昊
学号:1035090115
专业:动画
年级:1002ZB
指导教师:张准
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2年4月15号
摘要
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衍生的新兴技术、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
三维动画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三维动画制作的时候一般需要平面软件和三维软件以及后期软件等多方面的电脑软件,最终以立体的视觉形式,又称3D动画。
三维动画角色是一部三维动画作品的灵魂,优秀的动画角色凭借其离奇夸张的造型设计、鲜明的性格特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深受各个年龄阶层人们的喜爱。
关键词:三维动画;动画角色;角色建模;模型布线
Abstract
3D animation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erivative of the emerging technologies, is a kind of art 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art form. Animation is a relatively vague concept, 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 when general need graphic software and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softwa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uter software, ultimately to stereo visual form, also known as3D animation. 3D animation role image is a 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 work spirit, outstanding animated character with its strange exaggerated modelling design,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the rich connotations of the humanities and by all ages of people love.
Keywords: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 animation role;
Role modeling;Modewiring
目录
1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 (1)
1.1 三维动画的简述 (1)
1.1.1 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 (1)
1.1.2 三维动画制作的关键技术 (2)
1.2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概念与分类 (2)
1.3 三维角色设计的特性 (3)
2 动画角色在三维动画中的重要性 (4)
3 动画角色建模的原则 (5)
3.1 确定动画角色性格基调 (5)
3.2 突出角色的性格 (5)
3.3 将角色的内在性格格式化 (6)
3.4 动画角色建模布线 (6)
4当代中国动画造型的创新意识 (8)
5 三维动画的发展前景 (9)
总结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1三维动画角色造型
1.1 三维动画的简述
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衍生的新兴技术、是一件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
三维动画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三维动画制作的时候一般需要平面软件和三维软件以及后期软件等多方面的电脑软件,最终以立体的视觉形式,又称3D动画。
1.1.1 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
(图1)让动画开启了三维时代的初期阶
段,直到2001年梦工厂的崛起,皮克斯
与梦工厂使三维动画进入迅猛发展时期。
从2004年开始,三维动画迎来了其全盛
时期。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推出《极地特快》
(图2)、福克斯则再次携手在三维动画领
域与皮克斯、梦工厂的PDI齐名的蓝天工
作室,为人们带来《冰河世纪2》。
梦工厂
则制作了《怪物史瑞克3》。
亚洲三维动画
联盟机构--花鸦影视中国城,是动画行业
的
全球技术权威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三维
产业成立的联盟机构。
随着计算机三维影视的不断发展,三维动
画在视觉上特点,更能给观赏者以身临其境的
感觉。
三维动画从简单的几何体模型到复杂的
人体模型;从简单的静态个体到动态、复杂的
场景三维动画、三维漫游、三维虚拟城市及角
色动画等。
动画都能依靠强大的技术实力为您
图2
实现。
如今三维动画的运用更为广泛,由初期动画电影领域跨向了建筑、规划、
园林、广告、产品演示、模拟动画等众多领域。
1.1.2 三维动画制作的关键技术
三维动画相对于二维动画就流程上而言,三维动画总体上可以分为前期制作、动
画短片制作和后期制作三个部分。
1、前期制作是指在使用计算机制作前,
对动画片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文学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创作、造型
设计、场景设计。
2、片段制作根据前期设计,在计算机中通过相关制作软件
制作出动画片段,制作流程为建模、材质、灯光、动画、摄影机控制、渲染等,这是三维动画的制作特色。
3、后期合成影视类三维动画的后期合成,主要是将之前所做的动画片段、声音等素材,按照分镜头剧本的设计,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编辑,最终生成动画影视文件。
从纯粹的制作角度上看,主要涉及到集合造型和图像处理技术。
重点是运动控制技术。
运动控制技术是机遇骨骼的控制来使驱动模型跟随运动的专业技术。
骨骼技术是三维动画动画领域比较高级的技术、所以要想让画面中角色的动作更加生动逼真,就必须在骨骼装配上花费精力。
这里就牵涉到了前期模型的制作一定要合理。
不然后面装配骨骼和动画调试时极易出现穿帮镜头,进而决定了前期动画模型制作的重要性。
1.2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概念与分类
角色造型是指对动画片中所有的角色形象、服装服饰、常用道具等进行创建于设定,它能够充分表现动画角色的特征,三维动画角色主要一般有人物、动物、或是将本没有人性的物体人性化,并赋予人的感情,这些是动画角色设计的常见手法。
而在三维动画中,由于制作形式的多样性,令三维动画角色风格呈现多样化。
就角色造型上可谓是千奇百怪。
与相对二维角色造型比较,三维动画角色造型需要的是创作着要有更好的造型能力及空间感,要求以立体的概念去创作,三维动画也更接近人们的观看方式。
在创作三维动画角色时需要用体积的概念去塑造角色形象。
三维动画中的所有角色形象都不是像简单的二维角色那样,以平面的概念用绘制手段来进行造型,三维动画角色建模就像雕刻雕塑一样。
不管是二维还是三维都有自己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更好更准确的表达主题和独特的审美观,让丰富的动画艺术得到更多的发挥。
1.3 三维角色设计的特性
二维角色设计是三维角色设计的基础,三维角色设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动画角色的前期要根据剧本通过二维软件绘制出平面效果图,但其制作方法、创作流程、表现形式等方面缺有很大不同,二维角色运用的是传统的绘制动画制作的,先纸上勾画出角色的动势、定稿、修线、补景来绘制好画面。
二维角色设计主要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作品。
动画角色线条的美感、弹力、力度、等视觉要素都要有所表现。
在二维动画中实现角色的动作,造型就不能太复杂化,在结构要
尽量简单化的刻画。
动作不能反复使用,镜头换就重画,而且场景大多不能多次使用,工作量比较大。
三维动画角色的制作过程与拍电影更像似:“建模”就像导演选演员;“附材质”就像服装;“打灯光”就像灯光师调节灯光。
制作方式的不同以致艺术风格的差异。
三维动画则是近十几年来的新的动画制作形式。
与二维最大的区别就是三维动画里面的角色模型都是由创作者在电脑里虚拟生成的,三维软件建立的三维数据生成的角色是三维立体的,在三维软件立还可以打灯光、架摄像机、调镜头、赋各种材质、而且这些操作在三维软件里难度小多,立体感,真实感模拟都可以通过三维软件实现。
而且三维建模可以反复的使用,在扑捉角色动作时可以从任何角度调试,进而选取最好的动作镜头。
因此3D动画被广泛的运用到影视、游戏中。
就如前几个月刚上映的国产3D武侠电影《龙门飞甲》(图3),里
图
3
面很多外景,危险镜头都是运用3D技术
合成,及减低了演员的拍摄过程中的危
险,加入3D特性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不仅降低了影片拍摄难度,更节省了
影片拍摄成本,并加强了影视的艺术表
现力,很多无法用传统形式拍摄的镜头
和视觉效果都可以通过3D软件实现。
而游戏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最终幻想》(图4)系列和《魔兽世界》。
图4
2动画角色在三维动画中的重要性
动画角色形象是一部动画作品的灵魂,优秀的动画角色凭借其离奇夸张的造型设计、鲜明的性格特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深受各个年龄阶层人们的喜爱。
一部影片的成功首先必须是角色塑造的成功,随着人们记忆的流逝,或许片中的情节会渐渐模糊和淡去,但造型生动有趣、性格独特的动画角色却能够牢牢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角色造型设计与其他美术设计元素共同支撑着整个影片的美术风格并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
伴随着动画的产业化进程,动画角色形象的价值逐渐被提升到商务运作的高度。
拥有独特性格魅力的动画角色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涵着巨大的市场与利润,它拓宽了动画持续盈利的后续空间,由动画角色形象衍生出来的产品蕴藏着比传统商品更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在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创作环节中,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影片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主导着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趋势等。
动画片中角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动画影片本身,类似于电影明星的广泛社会影响,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同样有着独立于影片之外的意义和价值。
通常在常规的商业动画创作流程中,角色造型设计是在完成商业策划、创意和剧本创作之后重要的创作环节,是动画前期创作阶段的起点和美术设计工作中最先开始的、最重要的部分。
角色造型设计不仅是后面创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决定了影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进而影响影片的制作成本与周期。
3 动画角色建模的原则
3.1 确定动画角色性格基调
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动画创作的重要内容,所有,形象设计一定要准确定位,深入的挖掘动画角色的个性,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动画角色形象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技法与计算机技术创作出来的,是可以产生动作和表现生命的模型。
动画形象的创作的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形与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收集,最终概括及动画形象创作的过程。
过程中对形象素材的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
它是一个将模糊的意识表现出来的过程,动画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它同样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气质因素。
因此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形象的性格。
动画角色的形体各异,有怪癖的、天真活泼的、聪明伶俐的、迟钝的、浪漫风情的等等。
在设计形象之前首先要从素材中经过反复的筛选和提炼,然后开始形象设计。
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元素素材,进行反复的修改,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的形象。
3.2 突出角色的性格
动画的生成与制造具有分阶段、分群组作业的性质,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是集体创作过程中参考依据,具有数据化和模式化的特点。
没有标准造型设计就没有统一的动画形象,没有统一的动画形象就不能创造出完整的动画作品。
标准的造型设计是动画角色表演的标准样式,它保证了动画作品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性。
其中包括确定各种比例关系,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比例、形象与场景之间的比例,形体构造关系,以及角色的服饰和色彩设计等。
动画角色的造型分漫画风格类型的动画造型与写实风格类型的动画造型。
漫画风格类型的动画造型一般没有可供参考的设计原形,是设计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形式美的造型法设计出来的动画角色,具有夸张、唯美、幽默、虚拟、神秘等特点。
写实风格类型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因其形态、设色、服饰、性格等设计都更接近角色的真实状态,因此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要想充分突显一个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它的服饰必须与其所处环境一致。
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还要遵循动画设计的法则,在形式简单、色彩鲜明的上增加必要的时尚流
行元素。
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的色彩与其性格也是息息相关的。
具体色彩设计人员确定的色法和色彩指定,设计人员和观众在动画角色的性格与色彩的关系方面具有共同的认知和判断。
针对特定的性格,色彩设计有相同的色彩习惯,这显示出角色的色彩蕴含性格意义具有共通性。
3.3 将角色的内在性格格式化
动作设计是指对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
角色的常规和特殊运动状态、常规和特殊表情动作是动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角色的常规动作和表情具有普遍性,符号观众的视觉经验和自然规律,观众通过角色的常规角色的常规动作和表情,可以轻松地体验到角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角色的特殊运动状态是角色在某种突变情况下瞬间的动作状态,强调动作的张力,通常采用瞬间夸张的形式来表现。
角色的特殊表情动作是角色在经历感情转折或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和表情或夸张的动作,角色的性格动作是针对角色特有的个性而设计的动作,是角色的招牌动作。
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具有夸张幽默与戏剧性的特点,角色的动作设计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与生活,是经过创作者的反复思索运用动画的形式表现给观众,动作设计的风格设计和造型风格的设计必须要统一,常见的某种表情简化夸张成为一个特殊的视觉符号。
动画作品中的大多角色是拟人化的,虽然它们的形象各异,但就情感的表达都趋向于人性化。
这也是动画作品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最后呈现到观众面前。
令观众记忆犹新的动画作品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表情、语言或动作符号。
3.4动画角色建模的布线
有人认为在能够刻画出角色结构的同时,越简单越好,这种想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线过少的会导致肌肉变形的可超控性下降。
模型布线不是以定型为目的、布线方法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疏密安排的不同而已。
基本上可以参考这样的规律。
首先布线的密度要看被编辑位置运动的幅度大小而定:运动幅度大的地方布线要密,运动幅度较大的地方一般包括关节部位、表情活跃的肌肉群,密集的线有两点用途;除了用了表现细节、使伸展更加方便外,伸展线必须要整齐有一定密度的排列。
如果伸展线不够用的画就必须要加线,不然很容易导致模型在运动中出现变形或撕裂,使得镜头穿帮。
运动幅度较小的地方布线要疏。
包
括头盖骨、背部、部分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链接处。
布线疏并不是说布线简单;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作者的技术要求更高,因为要用有限的线条来准确表现动画角色的形体,在技术上要求创作者对角色形体结构有深刻的了解,线条越是对形体的控制就越强,并通过三维软件表现出来实属不易。
这个需要不断的长期练习。
在运动幅度小的位置,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角色形体的结构,只要能够固定角色的形体就好,而在布线比较密集的地方主要考虑的是:怎样使模型在运动的时候形体的变化更小,避免角色运动时形体的变形。
在建模过程中,只有将这两种情况紧密结合到一起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专业制造水平,使我们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状态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技之长最为重要。
角色布线的方法大概有平均法、结构法、综合法。
平均法要求布线的时候线条要均匀的分布,每个单位形状要相似。
面与面之间的大小均匀有序的排布,使得在给角色蒙皮和添加肌肉变形等方面更方便,平均的布线方法一般是遵循骨骼的大方向走的,即纵线要与相对应的骨骼垂直。
伸展空间要大,变形比较复杂的地方要采用平均法才能够保证线条数量的充沛合理的伸展,减小运动幅度过大而导致的形体变形,伸展性上考虑的不太周全。
结构法是根据动画角色形体结构的走势来进行布线的方法,在进行模型布线的时候,线的方向要紧贴着结构走,在形体结构转折明显的地方,布线应适量的添加,充分表现出形体的转折。
在一些结构平稳的地方适当减少布线,这样可以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建模的速度,例如大腿、小腿、手臂、胸大肌等处,这些地方结构起伏较小,运动幅度较小,所有布线不应太密。
但用结构法制造的模型不适合做动画,会给动画制造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当进行到蒙皮和肌肉变形的时候,如果布线不工整、不规则、模型的可操作性就会大大的降低。
角色在运动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变形。
所以我们在创建角色模型的时候应该根据模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综合法就是将平均法与结构法结合大一起综合使用的布线方法。
因为单纯的平均布线有时候很难将模型的结构表达清楚,对于一般创作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而过多的面海会加大系统的负担,尤其是在一些骨点和细节的出来上,要具有丰富的制作经验才能做出理想的模型。
平均法在造型上没有结构法直观,所有一般情况我们要平均法与结构法结合到一起,并灵活的运用这两种技术。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一定的熟练度,积累丰富的经验,我们才可在建模中取长补短游刃有余。
4 当代中国动画造型的创新意识
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有新奇富有创新的画面才会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才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由于动画市场的日趋繁荣,近些年来中国的动画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
相关动画专业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相继红火起米。
但目前投放市场的优秀作品还不多,尤其是原创性、艺术性较强的动画作品非常少。
虽然有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但从根本上来看,仍是动画造型方面存在着问题。
制约中国原创动漫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几个因素是:模仿太多,原创力不够,资金不足,投入不够,营销手段落后,品牌影响力不够,政策配套不够等。
形象设计直接体现动漫产品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对于受众或玩家有着直接的吸引力。
如何通过形象设计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在动漫市场中独具一格,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我们仍然可以从我国原有的动漫经典中得到帮助。
纵观中国动画造型设计近20年来的历程,不难发观我们的动画形象没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缺乏创新,轻视市场,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相比都出现了严重的倒退现象。
我们需要走出模仿抄袭美日欧的怪圈,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本土传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一种备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我们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创新的动画语言,中国的动画造型将大有前途,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本土艺术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和艺术生命力,其造型形象有待继续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
在制作三维动画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动画故事的主旨,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部优秀的动画不管它是2D动画还是3D动画,剧情都是它们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好的剧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来说突出、鲜明的主题,就是吸引人的地方,其次就是人物与场景的精美程度了。
因此我们在制作三维动画前要先详细地构思好动画的剧情、符合故事情节的人物造型与能够体现出人物特征的生动动作。
再来就是绘制分镜头草图了,绘制草图就是将构思进一步视觉化的重要一步。
这体现了制作者的创作设想和艺术风格,分镜头草图是由图画加文字组成的,其表达的内容包括镜头的类别和运动、人物与场景的构图和光影、运动方式和时间、音乐与音效等。
其中每个图画都代表着一个镜头,使用文字来说明镜头的长度、
人物台词及动作等内容。
在人物设计初期,需要在纸上画出人物的大概形态,包括人物或动物的外型与动作设计、器物造型等设计,造型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包括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道具服装分解图等,通过角色的典型动作设计(如几幅带有情绪的角色动作体现角色的性格和典型动作),并且附以文字说明来实现。
超越建筑多媒体提倡造型可适当夸张、要突出角色特征,运动合乎规律。
若在制作的过程中无法想象出人物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时也需要进行纸上创作,然后再进行绘制。
其中场景是整个动画片中景物和环境的来源,在比较严谨的场景设计中要绘制的包括平面图、结构分解图、色彩气氛图等,通常用一幅图来表达。
5 三维动画的发展前景
尽管中国动画业目前尚与世界水平
有较大差距,但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
中国的本土动画制作从未放弃过努力,尤
其在3D动画领域,佳作不断,呈现了一
派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景象。
虽然国内不
少动画企业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
MOTIONCAPTURE机器(三维动作捕捉器),
但是在如何让动作流利、细节生动、短期
内大量制作方面都存在弊端,所以这也使
得国内在3D动画方面几乎空白一片,而
灵彩数码制作过国内最早播映的三维动
画片《反斗天庭》(图6),填补了这一空
白。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图6
、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动画产业市场的不断成熟,并伴随着众多热爱动画的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中国的动画业必将迎来另一个新的高峰。
总结
通过上述对三维动画的制作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三维动画技术的复杂性,可以说就连最优秀的3D设计师也不大可能精通三维动画的所有方面,所以热爱CG动画的爱好者们虽然可以利用3Dsmax来制作动画小短片,但想要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