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野下对学前教育价值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学前教育价值的研究
作者:张媛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7年第01期
【摘要】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

但当前国内教育体系的分级定位并不明确,导致学前教育的效果始终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下文将从生命教育事业进行思考,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价值进行探究,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前教育价值研究
前言:我国教育领域始终都是阶段式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并没有明确体现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及重点,在当前的教学发展阶段下,教学应当考虑到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以生命成长的角度去考虑教学规划,才能发挥出教学的实际作用,达成教学目标,因此下文将着重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进行思考分析,为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以生命教育视角探讨学前教育内涵
我国教学体制始终是倾向传统的,是以知识的灌输与传达为主,但以学生作为主体来进行思考,教学是与个人的成长过程密切相关的。

人在每个成长阶段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及需求,因此每个阶段的教学如果得不到明确规划,无法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便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特别是学前教育,是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阶段,更应加强重视。

可见从生命教育视角去思考学前教学才能进一步体现出学前教学的内涵,起到针对性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重视,才能走向更好的发展方向,这正是生命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生命教育视角的学前教育改革措施
生命教育理念,是以学生每个生命阶段的特点及需求为主题的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在各阶段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会对教学成果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教学体制始终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所以生命教育理念在各个教学阶段中的应用也始终没有得到重视,这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教育改革的推进。

下文将以生命教育的视角进行思考为学前教育提供更合理的改革策略。

1.重视学生成长特点
学生每个成长阶段思考方式、个性与思维习惯都有一定的区别,学前时期,使学生初步接触外界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都在初步成长阶段,思维倾向图像化,依赖性强,因此教师在对这阶段教学规划时,不应只跟着固定教学模式走,应当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生命成长的需要进行思考分析,才能确保教学实效性的体现。

例如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的特点,教师应当对教学进行更具趣味性的设计规
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更投入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小游戏等趣味性环节,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再开始后续的教学环节更加有效。

尊重学生成长需求,才能确保教学更具实效性。

2.注重教学内容改革,关注成长需求
对于学前阶段的教学来说,理论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视觉、听觉、运动及社交等系统都处在初步成长状态,所以引导其各项基础的建立,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关乎学生后续的成长,甚至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曲线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要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成长基础。

例如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可以融入更多对学生体质强化有帮助的运动、对学生互动有促进作用的游戏以及对思想有引导作用的内容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揣摩学生心理,帮学生建立起思想基础,助力学生的身心成长。

为帮助学生建立好的视觉基础,可以在课上设计更多辨别颜色应用颜色进行创作的环节,让学生多看颜色,刺激视觉神经元的增长。

为让学生有更优秀的听力及辨音能力,教师应当更多利用各类乐器,帮助学生认知各种声音,学会辨认音色和音阶。

为确保学生体质的强健,让运动神经更发达,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借助跳舞、比赛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动起来,促进运动神经的发展。

社交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关乎学生未来个性的形成,教师要借助辩论会、小短剧演出等方式,让学生多与他人交流,形成更加积极开朗乐观的性格,才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每项内容的规划,都有决定性作用,教师需要更严谨的去设计,才能真正发挥出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引导作用。

3.渗透生命理念,促进理念形成
生命教育核心要点是体现出对学生个人理念及需求的尊重,并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理念,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观念。

这无疑是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当更注重对这一原则的体现,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更正面、更积极的观念,懂得尊自身,尊重他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小短剧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要教导学生学会敬老爱老,教师可以扮演成一位过马路的老人,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情境,这位老人现在已经十分年迈,路上有很多车,老人又拿着很多东西,走路也走不快,之后提问学生,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去讨论,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逐渐明确,得到思想上的成长。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理念应当是在各个阶段都贯彻始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要遵从生命教育原则去进行规划,对教学进行改革完善,让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重视,身心全面成长,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成长基础,才能保证学生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武.“对话”型课堂形态分析—以语文课程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2):47-48.
[2]董汀丰.师生:特殊的对话者[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01):68-69.
[3]周慧琴,王颖.知识经济时代与人才培养模式[J]. 辽宁财专学报. 2001(05):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