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2020,Vol.3l,No.7 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 年第 31 卷第 7 期doi: 10.3969/j.issn. 1673-5013.2020.07.012
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陈秋红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分析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1月〜2019年6 月本院接诊的宫颈癌筛查患者150例,分别进行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术诊断、T C T(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将 病理穿刺活检作为金标准,对比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术诊断、T C T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术诊断准确率(98.67%)显著比T C T诊断(86.67%)高,P<0.05 (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D N A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00%、100.00%、100.00%、100.00%。
T C T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8.33%、94.20%、96.30%、46.67%。
D N A检 查法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比T C T检查法高,f><0.05。
结论:细胞D N A定量分析 技术可显著提高宫颈癌准确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明显降低了宫颈癌漏诊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并将其推广。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细胞D N A定量分析;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一种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多见于30〜55 岁的女性,分原位癌以及浸润癌两种,前者在30~35 岁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后者在45~55岁女性中发病率较高m。
近年来,在我国人们生活、饮食方式及生 活环境不断变化之下,宫颈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 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现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2]。
TCT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在宫颈癌早 期筛查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我国临床对宫颈 癌的不断深人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 基因调控、长时间、多阶段的结果,从遗传学水平评 估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具有重 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纳人本院2019年1月~2019 年6月本院接诊的宫颈癌筛查患者150例,现将研究 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从2019年1月〜2019年6月,且得到 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人该时间段内本院接诊的 宫颈癌筛查患者150例,年龄在32~58岁,年龄均值为(45.58 ±6.47)岁;体重在44~86k g,体重均值为 (65.52 ±5.84) kg。
纳人标准:①均具有2年以上性生活史。
②具备正 常交流、沟通能力。
③未使用类固醇等影响研究结果的 药物。
④患者、家属均签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处于月经期的女性^②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
③合并其他肿瘤者。
④存在急 性感染性疾病者。
⑤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
⑥合并免 疫系统疾病者。
⑦中途从此次研究退出者。
⑧存在严 重认知、心理、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在阴道窥器的辅助下,采用宫颈刷采集宫颈脱落 细胞,将其放置固定液中,进行固定以及离心处理,将上清液抛弃,取细胞悬液制成2张薄层细胞学涂 片,风干之后,以0.95%浓度的乙醇作为固定物,分 别进行DNA检查以及TCT检查。
对照组:巴氏染色 阅片结果分为5类:a.正常(良性)。
h.未被确定诊断 的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HSIL(高级别鳞 状上皮内病变)的ASCUS。
c.LSIL(低级别鱗状上皮 内病变)。
fi重度鱗状上皮不典型增生、HSIL(原位 癌)。
e.鳞状上皮浸润癌。
a为阴性,h、c、d、fi 均为
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 年第 31 卷第 7 期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2020,Vol.31,No.7•49 •
阳性。
观察组: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型号:Tam m5200;生产企业: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进 行图片处理,分类以及计数受检细胞。
将打印出的 细胞点阵分布图、DNA倍体分析直方图做检测报告。
DNA倍体异常细胞阳性判定标准:a.共检出5C(倍 体)非整倍体细胞1~2个,即细胞DNA指数大于等 于2.5判定为“少量”。
1>.共检出5C(倍体)非整倍 体细胞3~10个,判定为“中量”。
c.共检出5C(倍 体)非整倍体细胞至少10个,判定为“大量”%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将病理穿刺活检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 确率、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敏感性计算方法是真阳性除以真阳性与假阴性之和;特异性计算方法是真阴性除以假阳性与真阴性之和。
阳性预测值计算方法是真阳性除以真阳性与假阳性 之和。
阴性预测值计算方法是真阴性除以假阴性与 真阴性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阳件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数据 以M%)]表示,进行X2检验,丨〇.〇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病理穿刺活检结果
150例患者均经病理穿刺活检确诊。
2.2对比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TCT诊断准确率
诊断准确率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98.67%) 显著比 TCT(86.67%)高,P< 0.05,见表 1。
表1对比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TCT诊断准确率M%)]
组别诊断准确率细胞DN A定量分析技术(n=150)148(98.67) TCT(n=150)130(86.67)
x215.8927
P0.0000
2.3对比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TCT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DNA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 预测值分别是100.00%、100.00%、100.00%、100.00%3TCT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8.33%、94.20%、96.30%、46.67%。
DNA检查法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 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比TCT检查法高,P<0.05, 见表2、表3。
表2 DNA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M%)]
病理诊断
DNA诊断
阳性 阴性
合计阳性1480148
阴性022
合计1482150
表3 TCT诊断特异性、
阴性预测值[n/(%)]
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病理诊断
TCT诊断
合计
阳性阴性
阳性1308138
阴性5712
合计13515150
3讨论
宫颈癌是目前危害我国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妇科 恶性肿瘤。
据流行病学显示:目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 总人口、死亡总人口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并且发 病人群逐渐趋向于年轻人1\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 一个长期过程,大部分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 型,容易被忽视,确诊时往往疾病已经发展至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及早做好宫颈癌癌 前病变筛查,对于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意义重 大气临床有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细胞DNA含量是固 定的,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但对于癌症患者,癌细胞 基因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染色体倍体发生异常,因此可将恶性肿瘤患者DNA结构、含量等改变作为宫 颈癌早期筛查的一个切人点%
TCT检查法虽然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且已发展 较为成熟,应用范围广泛,但是仍旧存在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等不足。
本研究显示:DNA检查法诊断准 确率、诊断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 值均显著比TCT检查法高,P<0.05。
本研究结果与 闻明m等研究结果接近,提示DNA检查在宫颈癌筛查 中准确性更高。
现对DNA筛查的优势做出如下分析: 细胞DNA定量检查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细胞吸光度 对比、图像分析技术对细胞核DNA进行定量分析,完整的评价细胞整体的生长情况,达到对恶性肿瘤
• 50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2020,Vol.3l.No.7 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 年第 31 卷第 7 期
患者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严谨的参考依 据:在细胞DNA定量检查中,不论是何种细胞,在 生长以及繁殖过程中,DNA结构以及含量等均会发 生明显变化,依靠细胞f)N A定量检查技术测定D N A,可以较好的评价细胞的生长、繁殖情况,一旦 发现异常D N A,则应高度警惕患者机体组织发生病 变,应及时联合其他诊断方法,有效、准确的对患者 病情做出诊断。
结合实践经验认为,在宫颈癌早期筛 查中,必要时可将D N A以及TC T检查方法联合,或 及时进行病理检查,避免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宫颈癌筛查T.作中采纳细胞DNA定 量检查,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为治疗方案 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T C T检查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丨1]史盼影,林温文,张保国.m iR-101对宫颈癌H eL a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⑴.中华放射医学 与防护杂志,2016,36(12):888-892.
丨2]王佳华,吴正,吴琼水,等.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宫颈
癌T B S与细胞D N A定量分析联合筛查方法研究U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37(2):545-550.
[3]谭景浪,陈琼,乔莎莎,等.细胞1)N A定量分析联合
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UI.河北医学,201_6,22(2):261 —264.
丨4]项艳,杜晓东,徐凤秋.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 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⑴.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 5751-5752.
[5]赵立仙,田林波,茶金艳,等.细胞D N A定量分析技
术联合T C 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L)].大理学院 学报,2016,1 (4):74—77.
[6]王飞霞,杨瑞利,韩双.细胞D N A定量分析联合HR
-H P V、SC C A、CYFRA21—1检测在早期宫颈癌筛 查中的价值U].肿瘤学杂志,2018,24(3):281-284. [7]韩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 P V-D N A检测、阴道
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UI.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4-46.
间闻明,田德明,杨小苗,等.宫颈细胞D N A定量分析 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 35(4):371-373.
(上接第13页)
丨13]马文,龙启忠,杨卉,等.老年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 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的表达及意 义Q].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3(12):1445-1447.
丨14]代龙文.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 测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U].实验 与检验医学,2018,36(06):922-924.
丨15]庄金宝,刘天明,刘彩红,等.不同肺炎患儿降钙素 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 义U丨.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11):196()—1962.
|丨61宋荟琴.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老
年肺炎患者抗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U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8):2744-2746.
[17】杨敏.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 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JI.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
(18):63—65.
[18]方荣,王倩,欧阳洋,等.乳酸清除率与降钙素原及C
反应蛋白和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急 诊杂志,2018,l9(07):4f)3-467.
丨19]李秀姿,廖衍强,吕庆良.发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 超敏C反应蛋白意义的临床分析[JI.泰山医学院学 报,2(>18,39(08):92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