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高分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
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2、如图2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
A.透镜成像
B.色散现象
C.日食现象
D.雨后彩虹
4、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黄色的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黄色的光
5、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用遥控器对着墙壁也能控制电视
C.沙漠中形成的"海市蜃楼"D.太阳光下人和物体的影子
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7、(2013•荆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D.夜视仪
8、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夹角,则()
A.反射角是6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
C.入射角是3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
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0、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
A.小于6mB.等于6mC.大于6mD.无法判定
11、国庆假期,在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B.绿色C.红色D.白色
12、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
13、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
14、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15、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A.水面"折"枝
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
C.手影
D.拱桥倒影
16、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1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小
B.平面镜的高度小于人的高度时,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C.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与镜子的大小无关
D.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虚像
18、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C.日食与月食的形成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如图6,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蕊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引起的。
20、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 __的原
理,光在__ 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21、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
照射鼠标垫(如图5所示),并被反射到鼠标内的光学感应器.当
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
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
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22、阳光射到镜子上,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
到刺眼的光,这是光在镜子表面发生_______反
射,而光照到白纸上,无论在哪个方向,都不会
感到刺眼,这是因为光在纸面发生________反
射。
2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m.
24、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平行的(选填"可能是""仍是""不")。
在光反射时光路是.
25、小明测得看到闪电与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为t,如果光速为c,声速为v,则打雷地点与小明之间的距离s=______,由于______,所以可取s≈vt。
26、如图光线AO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过10°,则反射光线将绕O 点沿______方向转过______°;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27、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
28、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
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是(选填"虚"或"实")像,距水面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5.0
6.0
7.0
8.0
物距U
(cm)
4.5
5.5
6.5
7.5
像距V
(cm)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填"物距U"或"像距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30、"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1)将纸板沿ON向前折或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1)利用它观察蜡烛的成像时,孔对着______,膜对着______,(以上两格选填"蜡烛"或"眼睛")可观察所成的像;
(2)该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3)将蜡烛靠近针孔照相机少许,蜡烛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成三角形小孔,可以在照相机上看到光斑的形状是______(选填"三角形"、"圆形"或"烛焰")。
32、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物距的关系图像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
u/cm
相同
物高
h 1/cm
相同
像距
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2.0 4.1 6.0 8.0 9.9 12.0
h
/cm
2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4)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
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______;不足______.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
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34、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
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
性。
如图13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
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
理原理或规律。
图13
35、为了探究同一个物体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小明利用器材:两个相同的飞机模型、手电筒、白墙进行实验,如图2-1-3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进行探究呢?你会找到什么规律呢?
36、白天,小明站在家中室内感到阳光明媚,非常明亮;但室外的人看到室内光线比较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 A
2、 C
3、 C
4、B
5、 C
6、略
7、略
8、 A
9、分析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内容.
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
故选BC.
10、 C
11、略
12、
13、 D
【解析】
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点睛: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4、 C
15、 C
16、 D
17、 C .
18、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文字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色散(折射),折射
20、
21、漫反射实像
22、镜面漫
23、虚,6
【解析】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
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平面镜,小鸟通过湖面成像,则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而此时小鸟距水面3m,则像距水面也为3m,所以像即“倒影”距小鸟为
3+3=6m,故答案为:虚,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24、仍是可逆的
25、
26、 50 顺时针 20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
(1)光线AO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光线AO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入射角为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50°。
(2)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过10°,则反射光线将同样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入射角此时为
则反射角也为60°。
转平面镜之前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夹角为
转动平面镜之后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夹角为
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
(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7、镜面漫
28、虚 12 24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 1 ) P ( 2 )不能( 3 )像距V
(4)薄(5)像的位置替代
(6)不转向自己
30、(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1、蜡烛眼睛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变大烛焰
【详解】
(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光线通过小孔后在膜上成倒立的实像,则孔应对着蜡烛,膜对着眼睛。
(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由于膜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物体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光经过小孔后发散程度更大,则所成像变大。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小孔成像与物体形状有关,与小孔无关,则像的形状不变,故可在照相机上看到倒立烛焰的像。
32、暗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方便改变像距像高不方便测量
【详解】
(1)本实验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发光二极管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4)另一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像距;外筒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不受外界实验环境亮暗的影响,便于观察所成的像;但是由于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在外筒里面,不方便测量像高.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略
34、解:由光的折射现象可知,当把勺子斜插入饮料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从外面看勺子好像在液面处被折断了,而图中的勺子看起来是直的,它违背了光的折射规律。
点拨: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如:凸透镜成像,斜插入水中的筷子被“折断”,海市蜃楼,彩虹等。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
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水中的物体我们看到的是它在水中的像。
35、方法是:当两飞机和白墙保持相同距离时,比较两手电筒到飞机不同距离时的影子的大小(其他方法也可)。
规律是:当屏幕位置固定时,被照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离光源越远,影子越小。
3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