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刘口乡中心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商丘市刘口乡中心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参考答案:
AD
解析:A.AlO2﹣、MnO4﹣等酸根离子中含有金属元素,所以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故A 正确;
B.H2、CO、SO2等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判断是氧化剂还是氧化剂需从化合价的变化角度分析,故B错误;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2I﹣→I2,是被氧化的过程,Cu2+→Cu是被还原的过程,故C错误;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如2Fe3++Fe=3Fe2+,故D正确.
故选AD.
2. 2016年1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又有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被载入元素周期表.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Uuo,“294”是指该原子的()
A.原子序数B.电子数C.中子数D.质量数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子构成.
【分析】根据原子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分析,“294”是指该原子的质量数.
【解答】解:原子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294”是指该原子的质量数,质量
数=质子数+中子数,Uuo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294﹣118=76,
故选D.
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SO2表现还原性
B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
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
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D
试题分析:A、SO2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O2表现还原性,A 正确;B、浓HNO3在光照条件分解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溶解在硝酸中变黄,B正确;C、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为氨气,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C正确;D、铝片放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D错误,答案选D 。
4. 某可逆反应:a A(g)+b B(g) c C(g)+d D(g) △H = -Q kJ/mol(Q为正值),达平衡状态后,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a+b=c+d,则往含有w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w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w mol
B.若平衡时,A、B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加入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b C.在相同条件下,两相同容器中分别加入amolA、bmolB和cmolC、dmolD,达到平衡状态后,前者放出热量Q1 kJ,后者吸收热量Q2 kJ,则Q1+ Q2 = Q
D.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A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a+b<c+d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Fe2O3、Al2O3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灼烧
B.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C.配制氯化铁溶液,是将FeCl3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D.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析】A.Fe2O3、Al2O3均不溶于水;
B.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溶解、过滤不能除去;
C.氯化铁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D.Na、K为活泼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解:A.Fe2O3、Al2O3均不溶于水,利用物理方法溶解、过滤不能分离,故A错误;
B.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溶解、过滤不能除去,还需加化学试剂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故B错误;
C.氯化铁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是将FeCl3溶于蒸馏水,加少量盐酸抑制水解,故C错误;
D.Na、K为活泼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从实验安全角度可知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溶液配制及实验安全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胆矾、苛性钾、冰醋酸、氧化钠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硅酸盐:正长石、水晶、玻璃、水玻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C
略7.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断裂l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l60kJ、330kJ.又知:S(s)=S(g) △H1=+280 kJ/mol,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为( )
A、-770 kJ/mol
B、-l220 kJ/mol
C、-1500kJ/mol
D、-2740kJ/mol
参考答案:
B
略
8.
参考答案:
D
9.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
入100mL 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 )
A.b≥40y(2-) B.b≥80y(2-)
C.b≥40y(1-) D.b≥80y(1-)
参考答案:
C
略
10. FeCl3(aq)与KSCN(aq)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
Fe3+(aq)+SCN-(aq) Fe(SCN)2+(aq)。
已知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c[Fe(SCN)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aq)与KSCN(aq)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3+(aq)+SCN—(aq) Fe(SCN)2+(aq)ΔH >0
B.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υ正>υ逆
D.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大
参考答案:
C
略
11. 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D.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原子,表示所有的碳原子,既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
14C,故A正确;B.二氧化碳分子为直线型结构,二氧化碳的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中,当n=16时,表示的为硫离子,硫离子能够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故C错误;D.只能表示羟基,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A。
12.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 =O2↑+4H+
B.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23-+3H2O
C.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
D.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H2PO2-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阳极应该是酸根离子放电,A错误;;B、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OH-= H2PO2-+H2O,B错误;C、次磷酸(H3P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被氧化为H3PO4,C错误;D、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2-,D正确,答案选D。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B.Cl2溶于水: Cl2+H2O=2H++Cl-+ClO-
C.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
3H2O
D.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 参考答案:
C
略
14.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
A. 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丙烷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3-丁炔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SiO2 CaCl2 CBr4 CF4 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欲在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操作现象
I 先向2 mL 0.1 mol/L FeCl2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II 先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 mol/L KI溶液。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滴加KI溶液后,红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的现象为。
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II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操作现象
III 向2 mL 0.1 mol/L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
溶液。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
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
变成红色。
根据实验III,甲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
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
(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根据实验III中现象得出的结论。
请补全下
表中的实验方案。
编号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IV 向2 mL 0.1 mol/L KI溶液中滴加1
mL0.1 mol/L FeCl3溶液,。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
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III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参考答案:
(1)① 滴加KSCN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
② 2Fe2+ + Cl2 === 2Fe3+ + 2Cl-
(2)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I2(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
编号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IV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
4
;或铁氰化钾溶液)预期现象:溶液变蓝(或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色;或生成蓝色沉淀),结论:Fe3+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或Fe2+)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4)2Fe3+ + 2I-2Fe2+ + I2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3分)有机物H是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G为合成涤纶。
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以下信息:
①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其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2种
②G为C和F一定条件下1:1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③
(-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A的化学名称为;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
为。
(2)H的结构简式为;A→D的反应类型为。
(3)写出C和F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
式。
(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有苯环结构③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参考答案:
(1) 乙烯羧基(2)加成反应
(3)
(4) 4
18. 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
D.+5价砷转化为+3价砷时,失去电子
参考答案: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压轴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5价砷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则+5价砷类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一转化是维生素C参加反应的导致的,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解答:解:A、+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则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反应中含化合价降低元素的物质为氧化剂,则+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故C正确;
D、化合价降低,元素得到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信息的利用及元素化合价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来解答.
19. (7分)地球表面约70%以上是海洋,全球约95%的生物物种在海洋中,由此可见海洋拥有极其丰富的天然资源,是有待开发的天然宝库。
从某种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A,用质谱法和元素分析法测得A的化学式为
C15H28O4。
在苯溶液中,A可与等物质的量的Pb(OAc)4反应,生成物经酸水解得乙醛酸和另一化合物B。
B遇热失去一分子水得化合物C。
将C与KMnO4溶液共热得草酸和十一酸。
1.请写出化合物A、B和C的结构式。
2.A可能存在多少种光学异构体?
3.已测得化合物B为S一构型,请写出化合物A最稳定的构象式。
4.写出A的3-羟基与D-甘露糖形成的α-单糖苷的构象式。
D-甘露糖的结构式如下:
参考答案:
每个1分
2.存在23=8个光学异构体(1分)
3.最稳定的构象式:(1分)
以椅式表示,3个取代基均应处于平伏键(e键),其中2位烃基为S-构型,3位烃基为R-构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