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用举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使用举隅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敝帚自珍: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
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或绘画很坏。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

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

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

也作“愚者一得”。

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

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

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

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敬辞】: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

(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

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

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感情色彩易用错的成语
耳提面命(训):提,指引,提携。

面,当面。

命,教诲,指导。

附在耳旁提醒、指引,面对面地教诲、指导。

形容教诲殷勤恳切。

用于褒义。

雨后春笋:春天雨后冒出的竹笋。

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危言危行:危,正,正直。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殚精竭虑:殚,竭,竭尽,用尽。

用尽了全部的力量。

凤毛麟角:麟的角,凤的毛。

比喻稀有、难得的人才或事物。

用于褒义。

集腋成裘:腋,俗称夹肢窝。

此指狐狸腋下的皮毛。

裘,毛皮制成的衣服。

狐狸腋下的皮毛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作褒义用。

(近: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

比喻积少成多。


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蔚成风气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府。

指难于测度的心机。

比喻胸怀坦荡,没有心机。

置之度外:置,放,搁。

度,忖度,考虑。

把它放有自已所考虑之外。

意为不放在心上,不予理睬。

例,此刻,他早已将自己的安危~,奋不顾身地扑向持刀行凶的暴徒。

无微不至:微,细微之处。

至,到。

没有一外细微的地方不考虑到。

形容翔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例,广大青少年在党的~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中流砥柱:中流,河流中间。

磔柱,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北黄河中流,因屹立于急流中,形如柱,故名。

比喻英勇坚强的人,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担当重任,支撑危局。

也比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能起支撑作用的力
量。

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

炙,烤肉。

指美味人人都爱吃。

也比喻好的诗文人人称誉传诵。

也比喻好的事物为人所喜爱称道。

气吞山河:气,气概,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大河。

形容气势盛壮,气魄宏伟。

例,中国人民有志气,在困难面前从不垂头丧气,而是~,奋发图强。

(气壮山河)
名噪一时:某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的重视。

重振旗鼓: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
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

卓尔不群: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

不群,不同于一般。

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寻常。

叹为观止:叹,赞叹。

观止,看到这里便足够了。

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

例,挂在墙上的那幅画,色彩绚丽,线条流畅,令人眼界大开,~。

虚怀若谷:谷,山谷,胸怀宽广,犹如山谷。

形容谦虚不骄傲,能够接纳他人的意见。

有口皆碑(口碑), 人人称颂的人(只能用于褒义)
倾巢而出(出动):倾,全部倒出;巢,巢穴。

比喻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多用于由坏变好。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事不干的。

指什么坏事都干,多用于贬义。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也指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也形容极其周到,无微不至。

始作俑者:始,起初;俑,古代用于殉葬的土制或木制的人像。

最初制作俑的人。

比喻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存着某种念头。

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

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地盘算。

多用用贬义。

(近:挖空心思:用尽心机,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但它不含有蓄谋已久的意思。


蠢蠢欲动:蠢蠢,蠕动的样子。

原指爬虫缓缓蠕动。

后多比喻敌人开始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用于贬义。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乔装打扮、面目一新依然如故、原封不动
大腹便便:形容肥胖的样子。

形容官僚等满脑肥肠、心宽体胖
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

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例:有些犯罪分子一旦被抓住,就装出一副可怜相,痛苦流涕,如丧考妣。

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推波助浪、火上浇油随波逐流、息事宁人。

对他和恶劣行径,不可听之任之,更不可~。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趋之若骛:成群的人争着去。

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抱残守缺:抱,守住不放,残,残存的。

缺,不完整的。

死守着残缺或旧有的不肯放弃。

也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例,这位老工程师富于开拓精神,乐于接受新技术,从不~。

飞黄腾达:比喻一些人的地位提升得很快,多用于贬义。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别人的姿态出现。

兔死狐悲:因同类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

多用于贬义。

有恃无恐:恃,仗恃,依靠。

恐,害怕。

因有所依恃而无所畏惧或顾忌。

信口雌黄:信口,随便开口。

雌黄,古时用作涂抹错字的颜料。

后称任意窜改为雌黄。

形容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胡说八道。

例,说话要有根据,不要~。

无独有偶:不只这一个,还有另一个可以与之配对。

(贬义)
官样文章:原指适应官场需要、典雅堂皇的文章。

也指有固定套式的文章。

后用以指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例,写报告应该尽量反映出实际情况,而不要写成~。

昼伏夜出:白天潜伏起来,夜晚出来活动。

连篇累牍:累,堆积。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

形容篇幅冗长,文辞累赘。

例,大家都不喜欢看那些~的长文,喜欢看言简意赅的短文。

师心自用: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

自用,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

指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例,有这样一种人,自己不没有真才实学,却双偏偏喜欢 ~,独断专行。

评头品足:评,评论。

吕,体察好坏、优劣。

原指随意评论妇女的容貌。

现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

例,他这个人干不了什么事情,却喜欢对别人的工作~。

一团和气:现多指无原则地与人和气相处。

例,他是我们单位有名的“老好人”,对任何人都保持~,谁也不得罪。

57、闪烁其词:闪烁,光线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形容说话、写文章遮遮掩掩或吞吞吐吐,含糊不清。

例,他写文章每写到关键外,总是~,不知所去。

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褒义。

易误解为经过多次实验都没有成功。

例句:奶奶有一个治疗失眠的偏方,屡试不爽。

这一招真灵,我屡试不爽。

雷厉风行:形容声势猛烈,行动果断,也形容办事的严格和快速。

不能用来称赞坏人坏事。

例句:张局长办事一向雷厉风行,从不拖拉。

他做起事来总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例句:参加晚会的有曾经名噪一时的京剧演员。

这位总经理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

本词常被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例句:他经过三年苦练,已达到目无全牛的境地。

疱丁之所以目无全牛,是因为掌握了解牛之道。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变得很糟,贬义。

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

例句:这部小说被她改得面目全非。

经小弟弟一折腾,房间已是面目全非。

评头品足:贬义,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

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例句:几个人对着台上的演员指指点点,评头品足。

她总喜欢在背地里对人评头论足。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例句:春节临近,各地火车站人满为患。

正是上下班高峰,公交车里人满为患。

推波助澜:是贬义成语。

比喻助长别人的声势或推动事物的发展。

不能用在有积极意义
的事上,或用来称赞他人。

例句:遇到问题,他总是推波助澜,激化矛盾。

这篇报道无疑对事态的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例句:只见他挥毫落纸如云烟,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他稍做思忖,而后文不加点,疾书起来。

振振有词:贬义,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没完,其实是强词夺理。

常被误认为是褒义。

例句:他不承认错误,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面对指责,他不仅毫无歉意,反而振振有词。

常见“不”字成语运用错误举例
1、不名一文
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国家财产,他们的人格可以说是不名一文。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一文”,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是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2、不以为然
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当一回事”,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含轻视意味)。

然:对。

3、不刊之论
我们这个社会在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刊物不登的言论或文章,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是指不能更改的言论,是个褒义词。

刊:消除、刊正。

4、不可理喻
似乎有一种不可理喻的力量,将我一分为二,又将我合二为一。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可思议”,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愚昧。

5、不足为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得训斥、责备,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不能当做典范和法则。

训:典范、法则。

6、不忍卒读
这套书选题虽佳,但编辑水平却甚差,有几本简直有些不忍卒读。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读物没看头,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是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

7、罪不容诛
法庭认为,张师傅因防卫过当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虽然有罪但不应该杀,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是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8、情不自禁
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已多年不写东西了。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由自主,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是情绪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例中爷爷的手抖动,与情绪无关。

9、不可收拾
自从出版了《决战》这部长篇小说,他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续创作了几部历史题材的小说。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用来替代“一发而不可收”,如上例。

在“一发而不可收”之后加一“拾”字,便变褒为贬。

“不可收拾”的
含义为无法整顿,不可救药,也形容感情或行动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境地。

10、不胫而走
几天中,小区里的便民箱、井盖板接连被盗,名花名草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用于东西突然不见的语境,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是比喻不用宣传,就迅速传播,多用于消息传播得快。

例中的“不胫而走”应换成“不翼而飞”,“不翼而飞”才是比喻东西突然不见的成语。

11、良莠不齐
由于招生比例扩大,学生的成绩良莠不齐,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

此成语常被用错范围,表现人的成绩好坏不一、水平高低不一、能力大小不一等,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好苗和野草混杂在一起,比喻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主要指人的品
质。

例句中的
“良莠不齐”应换成“参差不齐”,“参差不齐”指一般属性不整齐。

12、不绝如缕
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络绎不绝”,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原是比喻形势危急得像即将断绝的一根细线那样,后来也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

如: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一些古老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真可谓不绝如缕。

还比喻声音的细微。

13、细大不捐
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什么东西都不肯捐献,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指大小轻重兼收并蓄。

捐:舍弃。

14、乐不思蜀: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泛用于任何乐的语境,其实它的含义是指乐而忘返,是个贬义词。

15、毫发不爽
“9·11”恐怖事件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安全感充斥了美国街头,人人毫发不爽。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与人体的“毫发
”有关系,形容人紧张害怕得毛发竖立,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爽:差错。

16、裹足不前
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不断发展的,绝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裹足不前。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停滞不前”,如上例。

其实它的含义是指自己有所顾虑,不敢向前。

例中并无顾虑之意。

17、乐此不疲
“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来雁荡是虚生。

”当游览到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时,人们真有种乐此不疲,不愿离去的感觉。

此成语常被用错范围,用于形容人的感觉,如上例,其实它是用于行动的。

它的含义为因酷爱于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
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18、大言不惭
不知为什么,如果求人帮助做别的事,我一定不好意思,而求别人帮忙看孩子,却张口而来,大言不惭。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泛用于所有不觉得难为情的语境,其实它的含义是指说大话而不觉得难为情。

例中的语境只有不觉得难为情的意思,没有说大话的意思。

19、格格不入
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互不相同,不能结合,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抵触不合,而不相同并不一定抵触。

20、果不其然
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结果不是这样,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果然如此,强调不出所料。

21、不速之客
他父亲80大寿之日,他邀请了许多客人,直到晚上8时,客人才陆续到齐,他不无埋怨地说:“等你们这些不速之客可真难啊!”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缓慢而来的客人,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不请自来的客人。

22、君子不齿
“巫医药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你看,古代的士大夫们对劳动人民都持有这样的态度,我们更不能鄙视劳动人民。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君子不耻”,如上例,其实它的含义为君子不屑与之并列。

齿:并列。

常见“不”字成语运用中还有下面一些成语容易写错(括号内为正确):
既往不究(咎)、弱不经(禁)风、慢(漫)不经心、迫不急(及)待、心照不喧(宣)、不容制(置)疑、穿(川)流不息、怙恶不俊(悛)、不落巢(窠)臼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举例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5.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6.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7.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8.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9.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1.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13.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14.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15.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6.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17.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8.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9.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0.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1.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
1.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2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3.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3.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5.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6.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7.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8.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9.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0.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1.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2.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3.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14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