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豆豉(gǔ)盛筵(yàn)猥以微贱(wěi)窨井(yīn)
B.矜育(jīnɡ)迁徙(xǐ)刘病日笃(dú)晦朔(huì)
C.浸渍(zì)祈求(qí)过蒙拔擢(zhuó)呜咽(yè)
D.形骸(hái)湍流(chuān)气息奄奄(yǎn)埋怨(mái)
2.下面句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中医强调因人制宜,合理用药才是关键。
我们不能盲目信服药物的疗效,并且直接服用药物,这样做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B.目前,柏峪休闲渡假村建设正在筹划中,将成为集住宿、观景、采摘、登山、感受古文化于一体的高档休闲旅游区,将大幅度带动柏峪的经济发展。
C.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怀有一种文化理想情怀和艺术责任感,应该不断丰富主旋律的内涵,努力在艺术创新中增强其亲合力。
D.小公司没有足够多的职位供一些老员工晋升,许多人在升职空间狭小的职位上对工作开始显得意兴阑姗,而这又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无意间,有一种隐隐心动的心绪却似乎依然心头,不曾随南燕归去。
(2)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
让她上法院解决问题.她又找借口不去。
(3)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呢?
(4)没有人比我更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
A.缭绕推托作壁上观佩服B.萦绕推托袖手旁观钦佩
C.萦绕推脱作壁上观钦佩D.缭绕推脱袖手旁观佩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一届中国政府将致力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方针,将改善民生,为民谋利,努力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眼下炙手可热的目标。
B.诸侯纷争打破了天下的安宁。
这时,在秦这块土地上,孕育着一股亘古未有的强大力量,也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平息战乱,海晏河清。
C.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OK版权费,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D.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具体而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墨子以艰苦的生活方式和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
直到他去世之后,不仅这种感召力没有消散,而且还表现得更加强烈。
B.面对周朝日益紊乱的政治局面,老子消极悲观,提出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
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误,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D.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准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然而,在今天的国产动漫作品中,观众却很难“重温旧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进而使作品成为失去精神根系的空中楼阁②更遑论带来深刻的思考③作品与观众之间难以产生心灵呼应的根本原因④正是那种充满中国元素的想象力被稀释了⑤无法在感情上打动观众
A.②③④①⑤B.③④①⑤②C.④①③⑤②D.⑤②③④①
7.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电脑处理器广告: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
②保健品广告: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
③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比喻反语拟人夸张B.比喻夸张双关拟人
C.双关反语双关拟人D.反复夸张拟人比喻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联的一项是()
A.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B.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C.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C.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例句:赵强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A.之二虫又何知B.非我也,兵也
C.以勇气闻于诸侯D.而刘夙婴疾病
1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到千里之远的地方去,三月份就开始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B.①去千里之远的地方,须三个月前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C.①去千里之远的地方,须三个月前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得着它往南飞九万里呢?
D.①到千里之远的地方去,三月份就开始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得着它往南飞九万里呢?
13.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
“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B.列坐其次次:地方、旁边
C.终期于尽期:期望
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理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足以畅叙幽情臣以供养无主
B.夫人之相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快然自足而宋荣子犹然而笑之
D.后之览者楚之南有冥灵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
作者肯定庄子的生死观,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其经世致用、有所作为的人生观。
C.“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D.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不愧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9分)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
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
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
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顺帝末,为侍御史。
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
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
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
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梵辞屈,不敢对。
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
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
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
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
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
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辅,不克,吏人多被伤害。
冀因此陷之。
传逮皓、承。
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
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
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阻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
”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
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
”后迁
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
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迁使匈奴中郎将。
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
坐事免归。
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
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
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
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
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延熹四年,迁司徒。
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
并、凉边人咸为发哀。
匈奴举国伤惜。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慷慨:大方、爽快
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B.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案:查办
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
C.吏人诣阙请留之诣:到……去
抢榆枋而止抢:触、碰
D.会匈奴寇并凉二州寇:侵略
且庸人尚羞之且:况且
【2】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种皓“好立功立事”的一项是( )
①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②宣恩远夷,开晓殊俗
③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④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⑤先宣恩信,诱降诸胡⑥去烽燧,除候望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皓为人为官胆大心细,在监护太子时,为国家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质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
B.种皓担任刺史时,敢做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来太守伺机报复种皓,种皓被免官。
C.种皓由凉州剌史任上升迁时,官民不愿他离开,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许。
调任汉阳太守时,凉州民众一直送到汉阳地界。
D.种皓被提拔为度辽将军,到任后先礼后兵。
边境地方的百姓因为种皓而感念朝廷,诚心顺服汉朝,边地平安无事。
三、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
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城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
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
幸福或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
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
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
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
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
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
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
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8月7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B.《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公众的这些争议值得反思,引起争议之处需要改进。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因而赢得了公众。
D.选秀节目对“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
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B.《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C.《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这些年来公众对干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中国好声音》中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观众的一些争议。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
我忘不了那一天。
我对他说:
“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
“对不起,它响了。
”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
”
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像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
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
【1】当我强调说明靴子的问题之后,他“蹙蹙眉头”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3分)
【2】“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
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这句话表现了格斯拉怎样的性格?(3分)
【3】“我”为什么“忘不了那一天”?(4分)
四、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1)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3)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4)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5)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6)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2.文学常识填空。
(2分)
许多古代的文学家也是当时文坛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的韩愈倡导了运动,而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则是唐代的(人名)。
五、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对不起,”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注意: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注:这首诗写于1917年秋冬间,诗人当时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团结了一批追随者,致力于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1】本诗中“鸽子”象征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2】胡适在新诗创作上强调“诗体的大解放”,请简析本诗在哪些方面明显冲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束缚。
(3分)七、语言表达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
请任选一个角度,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5分)
一审被判死刑,二审即将开庭,2014年6月,就在“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等待法律的生死判决之际,他的177位复旦同学将一封联名信寄往上海市高院,请求给林森浩一个生的机会。
在同学们看来,林森浩平日里并非极为凶残之人,他的投毒恶行必须严惩,但他们不忍看到这场悲剧再带走一个同窗的生命。
然而,学生们的这一举动却随即引起巨大争议。
有反对者认为,如此求情无异于纵容恶行,除了被害人父母,没人有资格奢谈原谅与宽容,罪行必得严惩。
这场舆论之争显然不能影响法律最终作出公正的判决。
然而,无论最终命运如何,林森浩的罪与罚已注定发人深省。
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豆豉(gǔ)盛筵(yàn)猥以微贱(wěi)窨井(yīn)
B.矜育(jīnɡ)迁徙(xǐ)刘病日笃(dú)晦朔(huì)
C.浸渍(zì)祈求(qí)过蒙拔擢(zhuó)呜咽(yè)
D.形骸(hái)湍流(chuān)气息奄奄(yǎn)埋怨(mái)
【答案】C
【解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A.豆豉chǐ,盛筵yán,窨井yìn。
B.矜育jīn,笃dǔ。
D.湍流tuān,埋怨má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下面句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中医强调因人制宜,合理用药才是关键。
我们不能盲目信服药物的疗效,并且直接服用药物,这样做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B.目前,柏峪休闲渡假村建设正在筹划中,将成为集住宿、观景、采摘、登山、感受古文化于一体的高档休闲旅游区,将大幅度带动柏峪的经济发展。
C.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怀有一种文化理想情怀和艺术责任感,应该不断丰富主旋律的内涵,努力在艺术创新中增强其亲合力。
D.小公司没有足够多的职位供一些老员工晋升,许多人在升职空间狭小的职位上对工作开始显得意兴阑姗,而这又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答案】A
【解析】解答字形题可以运用下列方法,1.据义辨形。
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形、义三者统一,根据字义辨析字形,简单可行,尤其适用于形近的形声字。
2.结构推断。
无论双音节还是四音节词语,构词方式都具有规律性,
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的结构特点对字形的正误进行推断。
B.度假村 C.亲和力 D.意兴阑珊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无意间,有一种隐隐心动的心绪却似乎依然心头,不曾随南燕归去。
(2)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
让她上法院解决问题.她又找借口不去。
(3)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呢?
(4)没有人比我更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
A.缭绕推托作壁上观佩服B.萦绕推托袖手旁观钦佩
C.萦绕推脱作壁上观钦佩D.缭绕推脱袖手旁观佩服
【答案】B
【解析】B.萦绕着重于盘旋往复,多用于音响、情绪、念头等抽象活动,也用于声音;缭绕着重于回环旋转,一
般用于云雾、延期等具体事物,也可用于声音;此处语境是“心绪”,应选萦绕。
推脱是借故拒绝,推托仅指推卸,
本句说她“找借口”,自然选前者。
袖手旁观喻指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作壁上观是说人家交战,自己作为第三方,站在营垒上观看,而本句说的是自己一方,故选前者。
钦佩是敬重佩服,佩服是感到可敬而心服,前者语意重,文中选前者更显作者的讽刺意味。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一届中国政府将致力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方针,将改善民生,为民谋利,努力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眼下炙手可热的目标。
B.诸侯纷争打破了天下的安宁。
这时,在秦这块土地上,孕育着一股亘古未有的强大力量,也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平息战乱,海晏河清。
C.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OK版权费,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D.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
露得具体而微。
【答案】B
【解析】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贬义词。
B.海晏河清是黄河水
清了,大海没有浪了,借以比喻天下太平。
C.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D.具
体而微意指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形状和规模比较微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