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7题;共26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翩然(piān)缄默(jiān)草长莺飞(yīng)
B . 连翘(qiáo)劫难(jié)天衣无缝(fèng)
C . 褶皱(zhě)踪迹(zōng)销声匿迹(nì)
D . 腐蚀(shí)雾霭(ǎi)目空一切(kòng)
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绿草如茵水乳交融精兵简政越俎代庖
B . 铤而走险立案侦查司空见惯明火执仗
C . 以逸代劳乔妆打扮磬竹难书珠联璧合
D . 势利小人含垢忍辱众志成城貌合神离
3.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B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写出了春草冲破严冬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
C .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悄悄”“绵绵”的叠词使用,既反映了“风很轻”“草很软”的含义,又具有生动的表现力,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柔软可爱。
)
D .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一个“闹”字表示了许多蜜蜂的无序竞争,流露作者对此种情状的不满。
)
4. (2分)(2016·南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分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 .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D . 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5. (8分) (2017九上·姜堰期中)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盛名之下,________。
(2) ________,恒兀兀以穷年。
(3)窈窕淑女,________。
(4) ________,鸡犬相闻。
(5)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________”(《浣
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范仲淹实现“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的努力中。
6. (5分) (2016八上·环翠期中) 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
(1)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下列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
(只填序号)
A . 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 . 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 . 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 . 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2)
【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下列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
A . 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
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 . 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
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7. (5分) (2018七上·宁波期中) 三江中学团委想在下周一下午三点在校多功能厅举办中国共青团知识讲座,由各班团支书选派六名入团积极分子参加,请你代替校团委给各班团支书写一份通知。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8. (25分)课内重读。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
我捡起小青石榴。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
选文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里活动?
(2)
这段文字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
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两处来。
(3)
“我”是不是真正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结合原文回答。
(4)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象征__________________
(5)
对于“长高了变成大人”,你是喜欢还是害怕?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说说你的想法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水乡茶居(节选)
杨羽仪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
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20来个茶客。
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
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竹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
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
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
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
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
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
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
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
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
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
在那“史无前例”的年月,因为《爱莲说》的作者是士大夫,于是“糯米鸡”外面的荷叶也被取消了,糯米饭中裹的也不是鸡肉而变成猪肉,“糯米鸡”变成了“裸裸糯米猪”。
现在,水乡茶居的糯米鸡,不但恢复了传统的荷叶包裹,而且糯米饭里头的确裹着鸡肉,还拌以虾米、冬菇、云耳等珍品,色香味均属上品,百啖不厌。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
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
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
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
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
倘在早晨,茶客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蒙、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
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看榕阴、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
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
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
……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老”的茶客。
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1)
找出文中能够概括全文的句子。
(2)
水乡茶居有什么特色?
(3)
茶居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4)
在语言运用上,本文和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
(5)
文章结尾说“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应怎样理解?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10. (17分)(2014·莆田)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止有剩骨止:________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
④屠自后断其股股: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
①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
理解填空
①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________﹣﹣御狼﹣﹣_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②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
(4)
从屠户与狼的关键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11. (7分)(2015·十堰)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 . 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C . 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
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D . 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
”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
(2)
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做点赏析。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2019·随州)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材料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研学之旅、成长之旅活动。
材料二: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
(《傅雷家书》)
材料三: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
——于漪(教育家)
要求: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一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7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5-4、
5-5、
6-1、
6-2、
7-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9-5、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