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处理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一、麻醉意外与并发症预防
(一)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实施《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统计单由专员管理。
(4)加强对进修医师管理, 定时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照本院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
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 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 反之, 对于立刻发觉并纠正隐患者, 给予表彰及奖励。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 必需遵照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 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逐层上报制度。
(二)加强科室人员业务培训
(1)制订新职员阶段性培训计划, 并由专员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阶段性考评。
(2)定时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时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激励科室人员参与中国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 提升本身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三)多种麻醉操作预防方法
(1)加强术前随访, 制订适宜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根据每日手术麻醉排班表, 进行术前随访工作。
随访时医师依据病人病史、手术方法, 估量手术难易程度和病人耐受情况, 并结合自己对多种麻醉方法掌握和熟练程度, 必需时咨询上级医师意见, 制订适宜麻醉方案。
(2)要求: 术前随访认真负责, 具体了解病人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验和影像学检验汇报, 如有疑问, 立刻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络, 包含手术方法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影响。
访视病人时深入口头复习病史, 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 解除病人对麻醉顾虑, 为麻醉方案最终决定提供依据。
随即, 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眷谈话统计。
假如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制订有困难, 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 共同处理。
二、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步骤
(一)医疗事故和纠纷汇报要求, 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刻组织抢救, 并立刻逐层上报, 不得延误、隐瞒。
凡医疗事故需按要求逐层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
发生医疗事故后, 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刻汇报科室领导并与相关科室医师协商处理, 处理有困难, 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二)成立麻醉科应急教授小组, 并将其工作职责要求以下: 应急教授小组由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各位副主任医师担任。
每次能到现场教授组成教授组对患者抢救和处理全权负责。
教授组责任人由能到场参与抢救上述次序中排列在最前位教授担任。
负担麻醉工作麻
醉医师应一直参与应急处理工作并服从教授小组指挥, 处理过程统计于病历/麻醉单中。
事件后果由上级医师负关键责任, 住院医师负次要责任。
(三)凡已经有或估计有麻醉(包含疼痛诊疗)造成关键脏器和系统功效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刻向当日值班教授组组员寻求帮助, 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 并通知当初在科应急教授小组组员参与抢救。
(四)接到抢救通知应急教授小组组员在确定自己管理患者安全前提下应立刻赶到现场参与抢救。
(五)参与抢救全体医护人员应在教授组责任人领导下分工合作。
应急小组教授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六)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病例应立刻通知医务处及主管领导, 汇报意外事件、患者现实状况和可能问题, 并邀请她(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七)在病情基础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 由教授组责任人召集在场教授小组组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患者所在科室主管医生和医务处及主管领导商议继续诊疗方案指定负责对患者家眷谈话教授和患者家眷谈话基调和关键内容, 审核医疗统计等处理事宜。
(八)对围术期发生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麻醉科不良事件汇报表》。
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造成关键脏器和系统功效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②因为任何原因所致危险情况如
不立刻处理可能产生上述后果不良事件(含非麻醉原因)。
此表与麻醉前探视单和麻醉统计单复印件一并交专员搜集管理, 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定时组织应急教授小组组员讨论, 以提升临床麻醉质量为防范风险提供关键依据。
(九)处理过程要完整统计于病例或麻醉单中。
(十)对发生医疗事故要进行调查, 对确定医疗事故应在一个月内认真讨论, 严厉处理总结教训, 改善工作。
并填写《医疗事故汇报表》上报医院。
(十一)严禁麻醉科和相关科室任何人员私自给患者家眷及相关人员介绍事件经过和交代病情, 严禁在患者家眷前谈论事件责任问题。
不然一切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