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的语义语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囧”的语义语用分析
伴随着“囧”的复活与流行,它的词性和词义都发生了变化。
本文从“囧”的初始义入手,归纳总结了“囧”的新义及用法。
标签:“囧” 语义语用
一、引言
“囧”,音为“jiǒng”,酷似人脸的字形和与“窘”“炯”相同的读音,使它承载了许多新义。
“今天发生了一件囧事。
”“今天你囧了没?”等成为网络聊天的常用问候语,阿囧、囧客官方等“囧网站”也吸引了不少会员,“一日一囧”视频的点击率更是超过百万。
“囧”文化席卷了整个网络,在商业领域也战绩颇佳。
湖北大学附近的“囧”字奶茶店生意兴隆;上海天游软件有限公司推出了游戏《囧网球》,吸引了大批女性玩家;台湾导演杨雅喆拍了《囧男孩》,上映三周后,票房便突破了二千万;2008年7月初推出的李宁牌“囧”鞋,上市一个多月便断货了……
报纸、杂志、网站,“囧”无处不在。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囧”,能找到约16,800,000篇相关网页,令人不禁感慨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
那么“囧”这个词究竟来自何方,最初的意思是什么,现在又产生了怎样的新义呢?
二、“囧”的来源
“囧”最早见于甲骨文,关于“囧”的词义,可谓是众说纷纭。
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明亮。
许慎《说文·囧部》:“囧,窗牖丽廔,闿明也”,《汉语大字典》的解释是古同“冏”,本意是光明。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囧”表示明亮的例子:
(1)“妙质则囧若珠明,环姿则朗犹玉荧。
”(北齐佚名《临淮王造像碑》)
(2)“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
”(《文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张廷尉〉》)
(二)仓廪。
屈万里先生认为:“囧”为仓廪一类之物。
在“米囧”一词中作动词用,意为新米已入仓廪。
[1](P3412)
(三)祭名。
于省吾先生提到:“囧为祭名,契文亦作,通盟。
即《周礼》诅祝盟诅之盟……囧米连文,盟谓要誓于鬼神。
”[1](P3412)
(四)地名。
李孝定先生于“囧”字取形赞成窗说,于辞义则认为是地名:“卜辞囧为地名,且多与米字同见。
”[2](P2271)姚孝遂、肖丁先生在《小屯南地
甲骨考释》一书中类似意见,认为“囧”在卜辞中是地名的意思:“卜辞囧字正象窗牖丽廔、闿明玲珑之形,而均用为地名,无例外。
”[3](P47)赵诚先生则说:“‘囧’构形不明。
甲骨文用作地名。
”[4](P127)
上述四种说法中,最流行的是第一种。
“囧”作为一个形容词,表示明亮的意义被保留下来,并在网络中广泛传播。
如:
(3)韋小宝睁开囧囧有神的眼睛,为接近美女boss而奋斗啦。
(http:///article/A1120081022048.html)
例(3)中的“囧囧有神”实际上就是“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但是直接用“炯炯有神”,难免落于俗套。
例(3)介绍的是一款游戏,采用同样有明亮意义的“囧囧”,既吸引眼球,又显得新鲜活泼,迎合了广大玩家的口味。
三、“囧”的新义
在词汇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沉寂多年的“囧”所表示的仓廪、祭名、地名的意思已经消失。
“囧”从字典中复活,仅保留了“明亮”的意思,但在“囧”流行传播的过程中,网民们把“囧”里面的小“八”字视为耷拉的眉眼,把“口”视为合不拢的嘴,整个“囧”就像一张受惊郁闷的脸,网民们通过联想,给它赋予了无奈、强大等新的含义。
(一)形容面貌、行为、穿着、语言等很怪异、奇特
(4)在早期的香港影视界,诸多女明星都是才貌双全,很多女艺人都是港姐出身。
唯独吴君如,限于外形,一反常态,常扮演被消遣挖苦的角色。
如粗鲁的女警花、被嫌弃的主妇等。
她的自毁形象,搞笑登场为她赢得了“女周星驰”的称号。
凭借此举,她荣获了“台湾金马奖影后”“香港金像奖影后”等称号。
这也算是对这位“最囧女星”的最高褒奖吧。
(http:///a/20081114/324130.html)
(5)而最让她(杨二车娜姆)盛名四起的,是在湖南卫视《快乐男声》的“红花教主”造型,她的“大嘴”“麻辣”让她位居“囧女星”行列应该不为过。
(http:///a/20081114/324130_2.html)
(6)做俯卧撑练叉腰肌,葛优追女,很囧很噱头(《钱江晚报》2008年11月13日)
例(4)和例(5)是对“囧女星”的评价。
杨二车娜姆喜爱头戴红花,吴君如有“大笑姑婆”之称,她们的走红打破了才貌双全的女星一统江山的局面,“囧”是她们面貌、行为、穿着、语言等方面的共同特点。
例(6)则介绍了葛优在今年贺岁档电影中的造型情况。
在这里,“囧”作为一个形容词,既可修饰“女星”这个名词,又能被程度副词“很”修饰。
结合具体语境来看,“囧”的感情色彩也不尽相同,在例(4)中是偏褒义的,在例(5)中含有贬义色彩,在例(6)中则不含
褒贬,为中性词。
(二)表示尴尬、无奈、为难
(7)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去茅房,结果碰到一个男人误闯女茅房,囧迫的男人尴尬看了她一眼,就赶忙出去咯。
(http:///littlericemm/blog/item/88a3c7c378481152b219a872.html)
(8)原来和菜头属于反韩派的,不过这次实在是自己没道理了,到最后难堪地死不认帐地尴尬地囧迫地发表了一些奇怪言论,什么有167个人评论的话题就不应该是一个应该评论的话题,总之就是在自我安慰了。
(http:///s/blog_473da0ca01009i4h.html)
(9)华尔街“灾民”过上囧生活(《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10月30日)
以上的“囧迫”和“窘迫”同义,表示十分为难。
例(7)说的是一个男人误闯女茅房,被一个小女孩撞见,可想而知当时男人的情况是多么尴尬。
例(8)是博主对菜头在与韩寒笔战失败后发表的言论的看法。
博主认为,最后和韩寒笔战的人都输了,不是被韩寒打败了,不是被韩寒的粉丝打败了,是被认为韩寒是有道理的人打败了。
把“囧”想象为一张十分为难的脸,“囧迫”一词表示为难,比“窘迫”显得传神多了。
例(9)介绍的是金融危机对华尔街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这里“囧”不但带有无奈、为难的意思,也有穷困的含义。
在上述例子中,“囧”依然作为形容词使用,聪明的网友们用“囧”替换了“窘迫”的“窘”,用“囧迫”来表示尴尬、无奈、为难的意思。
(三)表示很特别、很好、很强大
(10)囧到极限就是爽(《新京报》2008年10月31日)
(11)很囧很强大——英雄2超雷搞怪头饰上线(http:///zh_cn/onlinegame/news/10003534/20081022/15148549.html)
(12)囧科技:震动马桶圈(网易·数码,2008年11月18日)
例(10)是对流行日剧《爱无罪》的评论。
《爱无罪》的剧情安排很出位:少女的家被烧,少女爱上一个弹钢琴的阳光少男,这个万人迷少男还有一个男的追求者,更复杂的是,阳光少男深爱的对象是一个不会说话也不会动弹的植物人。
以上还不够,少女的哥哥爱着的正是自己的亲妹妹。
这样糅合了生死恋、兄妹乱伦和同性恋的复杂剧情,加上演技派人物的配角演出,因此“囧”用在这里无疑是称赞这部日剧在剧情安排和角色选择上的特别及强大。
例(11)的意思显而易见,把“很囧”和“很强大”并列使用,表示《英雄2》头饰的特别。
值得注意的是,“囧”在例(10)和例(11)中作为形容词使用,除了表示很特别、很好、很强大的意思以外还有致使义,有使人无语、郁闷的意思。
在例(12)中,“囧”的致使义更为明显。
例(12)介绍的是一个新的科技发明——可以震动的马桶圈。
密西西比
的一位工程师Johnny Henry发明了震动马桶圈,在人们上厕所时发出震动,据说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以加快和畅快排泄的过程。
“囧”不仅是震动马桶圈的特点,也应该是人们对这个发明的反映。
(四)表示佩服
(13)米纳斯的维纳斯……喷了……
不囧一下就太对不起自己了,让我囧着喷一下吧……(http:///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48469&PostID=11066245)
(14)俺写的那么辛苦,你们居然都光顾着囧他了……(http:///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48469&PostID=11066245)
(15)武侯祠发现囧人一幕不得不佩服诸葛先生(http:///topic/main/readSubMain_8893533_0.html)
在例(13)和例(14)中,“囧”作为动词使用,表示佩服。
例子是对博客评论的回应。
有个评论者提出博客里面的汇丰大厦其实是刚铎首都“米纳斯的维纳斯”。
这一富有想象力的言论让其他评论者都佩服不已。
“囧”用在宾语“他”的前面,体现了明显的动词的语法特征——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其前能够加副词“不”,“囧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例(15)中表示了对诸葛先生的佩服。
作者表示住在武侯祠旁边三年,最近第一次進去朝拜传说中史上最聪明的人。
发现“苑明孔”写作“苑朙孔”,“孔明”的“明”中的“日”写作了“囧”,于是感叹:“诸葛先生早就预料到‘囧’字的真理”。
作为动词的“囧”在例(15)中是使动用法,“囧人”意为“使人囧”,表示使人佩服的意思。
四、结语
综合分析上述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囧”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囧”作为名词所表示的仓廪、祭名、地名的意思已经消失。
作名词在特定语境中可以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也已不再使用。
“囧”在流行传播的过程中仅保留了明亮的意思,也仅限于替代“炯炯有神”等本身含有明亮意义的词,使用范围比较小。
而人们通过联想的方法给“囧”赋予的郁闷、强大、佩服等新义,则体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网络语言和新闻标题中的“囧”多数作为形容词使用,有时也作动词。
“囧”在作形容词或动词时都有使动用法。
正因为“囧”在表义上的模糊性和多样性,“囧”才得以迅速地从网络语言进入新闻语言甚至日常口语,成了大众流行语。
当遇上无可奈何又无法言说或者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事情时,大众自然地选择了用含义丰富的“囧”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囧”从古字典中复活,以网络作为载体红遍了大江南北,不但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表达,也迎合了大众在用词上求新求异、追求时尚活泼的心态。
至于“囧”究竟能够走多远,是再次沉寂还是进一步发展,语言的发展规律自会检验一切。
本文在成稿过程中得到了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程娟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
[3]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88.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汉语大字典[Z].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蒋瑞.甲骨文“囧”形义新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9]沙玉伟. “囧”字新用[J].汉字文化,2008,(5).
(陈皛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100083; 张英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