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网课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
1
【单项选择题】初次提出“美学”一词是在(B) 年。
A、1850 年
B、1750 年
C、1900 年
D、1050 年
2
【单项选择题】“象如日 , 创化万物 , 明亮万物”这是 (A) 的
名言A、宗白华
B、朱光潜
C、丰子恺
D、蔡元培
3
【单项选择题】朱光潜的美学着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C)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文艺对话录》
D、美学原理》
4【多项选择题】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较大的包含(ABD)
A、梁启超
B、王国维
C、康有为
D、蔡元培
5【判断题】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辩的高度议论美学的哲学家。
v
6【判断题】“美学大议论”的主题是美的本质。
v
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1
【单项选择题】国内美学界以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美
B、艺术
C、美感
D、审美活动
2
【单项选择题】现代形态美学系统的重要标记是(B)
A、学术精神
B、文化大综合
C、历史主义
D、理性主义
3【多项选择题】美学学科的性质是(ABC)
A、人文学科
B、理论学科
C、交错学科
D、成熟的学科
4【多项选择题】美学的特点是(ABCD)
A、美学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
B、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亲密的联系
C、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亲密的联系
D、美学和现实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
5【判断题】美学是审盛情识。
(X)
6【判断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 , 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
V 为
何与怎样学习美学
1
【单项选择题】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C)
A、冯友兰
B、张岱年
C、王朝闻
D、王夫之
2【多项选择题】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是(AC)
A、学习美学可完美自己人品涵养
B、学习美学可增添自己的魅力
C、学习美学可完美自己理论涵养
D、学习美学可实现人生目标
3【多项选择题】美学的学习方法(ABCD)
A、立足于中国文化
B、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想能力
C、艺术赏识的直接经验
D、侧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4【判断题】学习美学的必需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天性决定的。
V 5【判断题】写意与儒家美学有亲密联系。
X
6【判断题】写意就是虚构。
X
对于美的本质的议论
1
【单项选择题】狭义的“美”是(A)
A、古希腊式的美
B、包含全部审美对象的美
C、完好美
D、崇敬美
2
【单项选择题】蔡仪在《新美学》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C)
A、真切性
B、广泛性
C、典型性
D、规律性
3
【单项选择题】在美学中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是(D)
A、吕荧
B、高尔太
C、蔡怡
D、李泽厚
4【多项选择题】朱光潜伏美学大议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包含(CD)
A、认识美学的本质
B、区分生活“美”和美学“美”
C、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一致性
D、对美的社会性做出合理解说
5【判断题】朱光潜以为美是主客观的一致。
V
6【判断题】在美学大议论中多半学者支持朱光潜。
X
美的本质的定义
1
【单项选择题】“慧能”重申的是(C)
A、心物分别
B、心的主观性
C、心物不二
D、物的客观性
2
【单项选择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 (A) 提出的。
A、张璪
B、席勒
C、马祖道一
D、柳宗元
3【多项选择题】“象”被中国古代艺术家称为(AB)
A、物色
B、风景
C、颜色
D、形式
4【多项选择题】美带有历史性, 主要表此刻 (AD)双方面。
A、共同性
B、层次性
C、阶段性
D、差别性
5【判断题】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指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 , 这类体验是一种创建和交流。
V
6【判断题】“物”就是知觉的世界。
X
审盛情象与审美活动
1
【单项选择题】中国传统美学以为“美”是美在(B)
A、情形
B、意象
C、情形
D、意义
2
【单项选择题】中国传统美学用(D) 来说明意象的性质
A、情形分别
B、主客观一致
C、心物不二
D、情形交融
3【判断题】最早提出“意象”这一看法的是刘勰。
V
4【判断题】朱光潜以为美感的世界不是纯粹的意象世界。
X 意
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切世界
1
【单项选择题】在中国美学里“真”就是(D)
A、人物
B、真切
C、事物
D、自然
2
【单项选择题】 (A) 提出“生活世界”的看法
A、胡塞尔
B、尼采
C、柏拉图
D、海德格
3【多项选择题】尼采以为“真切的世界”的表现形态是(ABD)
A、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B、基督教的此岸世界
C、佛教的大爱世界
D、康德的“物自体”世界
4【多项选择题】意象世界一方面是(C), 另一方面是 (D)
A、自我
B、本然状态
C、超越
D、复归
5【判断题】在中国美学看来, 我们的世界就是物理的、有生命的世界, 人不用活在此中。
X
6【判断题】意象世界“展现真切” , 是指照亮天人合一的本然状态 , 是回到自然的乐的境地。
V
美感是体验而非认识
1
【单项选择题】审盛情识是人与(B) 的交融。
A、事物
B、世界
C、别人
D、情形
2
【单项选择题】对于怎样鉴赏油画, 埃尔金斯的建议是 (C) 。
A、整体构造
B、意象
C、裂纹
D、色彩
3【多项选择题】当人为主体 , 世界万物为客体 , 这样的关系称为主客关系 , 其特点是 (BCD)。
A、针对性
B、外在性
C、对象性
D、认识桥梁性
4【判断题】美是超越与复归的一致。
V
5【判断题】美感就是认识。
X
6【判断题】审美活动是要经过体验来掌握“生活世界”。
V 审
美态度
1
【单项选择题】美感是 (B) 。
A、认识
B、知识
C、体验
D、经验
2
【单项选择题】王夫之用 (C) 来定义美感。
A、体验
B、比量
C、现量
D、感觉
3
【单项选择题】西方的“审美态度”就是中国美学的(A) 。
A、审美气度
B、审美胸怀
C、审美精神
D、审美能力
4【多项选择题】现量的含义包含(BCD)。
A、现实
B、此刻
C、现成
D、展现真切
5【判断题】“庭前柏树子”的意义就在“庭前柏树子”自己 , 就在其自己展现的理性世
界。
X
6【判断题】美感的直觉性就是美感的超逻辑、超理性的性质。
V 美
感、快感、顶峰体验
1
【单项选择题】顶峰体验中的认知是(B) 。
A、正确认知
B、存在认知
C、理性认知
D、感性认知
2
【单项选择题】存在认知假如不停重复, 感知会愈来愈 (C) 。
A、贫乏
B、敏感
C、丰富
D、复杂
3
【单项选择题】马斯洛以为个体处于顶峰体验时常常会失掉(B) 。
A、时间的感觉
B、时空的感觉
C、真切的感觉
D、伤心的感觉
4【多项选择题】美感主要依靠于(A) 、(C) 两种器官。
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嗅觉
5【判断题】美感是超适用, 超功利的。
V
6【判断题】美感的本质是情形交融, 物我同一 , 美感不必定要有审美的意象。
X
7【判断题】处于顶峰体验的人有一种比其余任何时候都更为整合的自我感觉。
自然、社会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V
1
【单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看法和方法研究艺术
发源的成功之作是 (D) 。
A、《马克思主义美学》
B、《艺术的发源》
C、《艺术心理学》
D、《没有地点的信》
2
【单项选择题】 (C) 作为主体审美价值标准的表现, 限制着主题的审美行为。
A、审美目的
B、审美风俗
C、审美兴趣
D、审美动机
3【多项选择题】美和美感拥有社会性是由于(AD) 。
A、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在审美过程中会与别人接触
C、美和美感在社会活动中产生
D、任何的审美活动都是在必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4【多项选择题】社会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集中表此刻(CD)双方面。
A、审美风俗
B、时代风采
C、审美兴趣
D、审美风格
5【判断题】一个时代的审美兴趣和审美风俗 , 是在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 因此到处表现着时代精神微风俗习惯。
V
6【判断题】个体性是审美兴趣重要且独一的特点。
X
审美兴趣和审美风格
1
【单项选择题】 (D) 是指一个社会在一准期间中流行的审美兴趣。
A、审美高潮
B、审美时髦
C、审美潮流
D、审美风俗
2
【单项选择题】在中国倡导美育的第一人是(C)
A、王夫之
B、墨子
C、孔子
D、老子
3【多项选择题】审美兴趣、审美风格是一个人在长久的生活实践中渐渐形成的, 因此带有(B)和 C()。
A、真切性
B、
稳固性C、
守旧性D、
多样性
4【多项选择题】促进审美兴趣或风格发生改变的要素是 (AB)
A、生活环境改变
B、人文修养作用
C、家庭修养方式
D、风俗习惯
5【判断题】一个人的风格、品尝、气质, 主假如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
V
6【判断题】时代风采是一个社会在短期内所显示的相对稳固的审美风采。
X
审美风俗和时代风采
1
, 是那个期间【单项选择题】 (B) 是一个社会在较长期间中所显示的相对较稳固的审美
风采
意象世界所显示的时代特点。
A、时代风俗
B、时代风采
C、时代兴趣
D、时代风格
2
【单项选择题】“扬州人学京师穿衣戴帽 , 才赶得上他又变了。
”郑板桥的这句话表现
了时髦的 (C) 特点。
A、影响面广
B、时间性
C、浸透力和扩充力强
D、快速性
3【多项选择题】时髦的特点是(ACD)
A、影响面广
B、历史性
C、浸透力和扩充力强
D、时间性
4【判断题】时髦的扩充和流行 , 对于社会中好多人来说 , 常常要经历一个“装模作样”
或“惺惺作态”的过程。
V
5【判断题】上层精英分子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兴趣和生活民风。
X
6【判断题】时髦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候会区分阶层和性别。
X 自
然美的性质
1
【单项选择题】自然美的性质本质是(D)
A、真切性
B、自然状态是什么
C、美学中的自然
D、“美是什么”
2
【单项选择题】“美是生活”这一看法是(B) 提出的。
A、黑格尔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列夫托尔斯基
D、哈格诺夫
3【多项选择题】自然美是 (B) 与(C) 而产生审盛情象。
A、自我实现
B、情形交融
C、物我同一
D、心物不二
4【判断题】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自己的属性。
V
5【判断题】朱光潜以为“假如把自然美理解为客观自然物自己存在的美 , 这就是自然
美”。
X
6【判断题】自然美有等级的区分。
X
自然美和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1
【单项选择题】黑格尔支持以下哪一种看法?(C)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自然美和艺术美是同样的
C、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D、自然美和艺术美不可以做比较
2
【单项选择题】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建的这些意象世界 , 当今我们可称之为 (D)
A、自然美
B、审盛情识
C、情形交融
D、生态美
3
【单项选择题】宗白华的“全部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 没居心灵的映照是无所谓美的。
”这句话支持一下哪一种看法 ?(A)
A、自然美和艺术美是同样的
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D、自然美和艺术美不可以做比较
4【判断题】从美作为审盛情象这个层面来看,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X
5【判断题】“各适其天”是指万物能够依据他们的自然天性获取生计 , 作为和万物同类
的人也能获取真切的快乐。
X
人物美
1
【单项选择题】《海伦的故事》、《法庭上的芙丽涅》等作品都说明() 对古希腊人有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B
A、人品美
B、人体美
C、人的风韵
D、自然美
2
【单项选择题】宋明理学家重视(A) 的鉴赏。
A、人品美
B、人体美
C、人的风韵
D、艺术美
3
【单项选择题】经过 (D) 能够认识魏晋期间的审美风俗。
A、《行状》
B、《容止》
C、《赏誉》
D、《世说新语》
4【多项选择题】人物美的三个层面包含(BCD)
A、人品美
B、人体美
C、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的美
D、人的风韵与风神
5【判断题】社会美更能引起人物对命运的思虑与体验。
V
6【判断题】魏晋期间侧重赏识人的人品美。
X
平时生活的美
1
【单项选择题】“春季的河水 , 奔腾下山 , 河的两岸 , 长出了青草 , 再没有人记得 , 也没有人知道, 冬季的风 , 哪里去了。
”这首诗表现了 (B) 格律。
A、押韵
B、半逗律
C、工整对齐
D、长短律
2
【单项选择题】“千里不一样风, 百里不一样俗”这句话表现了(C)
A、食
B、平时生活美
C、风俗风情美
D、节庆
3
【单项选择题】当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的时候就称为(B)
A、节庆
B、风情
C、狂欢活动
D、食
4
【单项选择题】《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都出色的描绘了明朝末年南方城市的风俗风情, 其作者是 (C)
A、王夫之
B、吴祖湘
C、张岱
D、林庚
5【多项选择题】西方的咖啡文化包含了(CD)
A、审美风俗
B、时代风采
C、文化意蕴
D、审美情味
6【判断题】社会美的领域包含百姓的平时生活。
V
风俗、节庆、休闲文化中的美
1
【单项选择题】休闲文化的中心是(B)
A、乐
B、玩
C、物质享受
D、精神享受
2【多项选择题】休闲的本质和价值, 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 (C) 和 (D) 。
A、个人涵养
B、文化底蕴
C、精神世界
D、文化世界
3【多项选择题】 (ABCD)属于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
A、茶文化
B、酒文化
C、文物古玩的珍藏和玩赏
D、旅行文化
4【判断题】不论时代怎么变化风俗风情一直保持不变。
X
5【判断题】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平时生活的超越。
V
6【判断题】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盛情义的生活。
V
艺术是什么
1
【单项选择题】 (B) 支持“诗即审盛情象”这一看法。
A、刘勰
B、王夫之
C、孔子
D、老子
2
【单项选择题】美学对艺术的研究, 一直指向一此中心即 (C)
A、审美兴趣
B、审盛情识
C、审盛情象
D、审美风俗
3【多项选择题】王夫之区分了两条界线分别是(AD)
A、“诗”和“志”的界线
B、“志”和“史”的界线
C、“诗”和“词”的界线
D、“诗”和“史”的界线
4【判断题】“诗言志”也就是说“志即诗”。
X
5【判断题】广义的美就是审盛情象。
V
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分
1
【单项选择题】波普艺术发源于(C)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意大利
2
【单项选择题】艺术的本体是审盛情象, 所以艺术创建一直是 (B) 的问题。
A、意象创建
B、意象生成
C、审美创建
D、审美过程
3
【单项选择题】艺术的生命是(C)
A、感情
B、物
C、象
D、美
4【多项选择题】艺术创建过程的两个飞腾分别是
(BC) A、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B、从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C、从“胸中之竹”
到“手中之竹”D、从“手中之竹”到“眼中之竹”
5【判断题】看法艺术以为真切的艺术作品其实不是由艺术家创建成的物质形态 , 而是作者的看法或看法的组合。
V
艺术创建与艺术作品
1
【单项选择题】 (A) 设计了自由女神像
A、巴托尔迪
B、巴陶
C、伊泽尔
D、克利夫兰
2【多项选择题】艺术赏识之所以有差别性和丰富性 , 其依据在于诗歌意蕴的 (A) 、(D) 的特点。
A、宽泛性
B、多样性
C、时间性
D、多义性
3【判断题】一件艺术作品的创建 , 不论有多少复杂的要素 , 此中心一直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
V
4【判断题】艺术作品也能够用逻辑判断和命题形式“说”说来。
X 什
么是境界
1
【单项选择题】 (D) 就是境界的特别规定性。
A、境外之境
B、境之中境
C、象之中象
D、象外之象
2
【单项选择题】中国美学界用情形交融来定义(C) 。
A、意蕴
B、审美
C、意象
D、情形
3
【单项选择题】特别的意象是(B) 。
A、情形
B、境界
C、意蕴
D、情形
4【多项选择题】老子哲学思想中的(BD) 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A、道法自然
B、“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
C、无为
D、“道”是有无、虚实的一致
5【判断题】境界就是境生于象外。
V
6【判断题】每件艺术品都要存心境。
X
理解文化家产
1
【单项选择题】最早明确提出“创业家产”的国家是(C) 。
A、德国
B、北京市
C、英国
D、美国
2
【单项选择题】 (A) 和世界市场以及高新技术有密切的联系, 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A、文化家产
B、服务业
C、农业
D、电子商务
3【多项选择题】人类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形态是(ABD)
A、农业经济形态
B、工业经济形态
C、文化经济形态
D、大审美经济形态
4【判断题】人类经济将在2080 年进入大审美经济时代。
X
5【判断题】体验功效就是反应快乐和幸福的功效。
X
红学、红学家
1
【单项选择题】《红楼梦》从亘古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真切的反响了 (C) 先期的社会相貌和人情社会。
A、明朝
B、东汉
C、清朝
D、宋朝
2
【单项选择题】 (A) 属于长篇小说中的英豪传奇。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3
【单项选择题】 (D) 的美学思想的创新之处在于追求人性的解放。
A、叔本华
B、施耐庵
C、曹雪芹
D、汤显祖
4【多项选择题】“脂评”受红学家重视的原由是(AD) 。
A、流露了曹雪芹的一些资料
B、流露了好多时代背景的真切状况
C、流露了好多作者的真切感情
D、流露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一些状况
5【多项选择题】鲁迅称《金瓶梅》为(BC)
A、家庭小说
B、人情小说
C、世情小说
D、街市文字
6【判断题】蔡元培以叔本华的“原罪—解脱”说和“第三种惨剧”说作为议论《红
楼梦》的立足点。
X
7【判断题】《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V 《红楼梦》的意蕴
1
【单项选择题】 (B) 用“凄凉之雾”来形容《红楼梦》。
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曹雪芹
2【多项选择题】《红楼梦》惨剧性的主题表此刻(CD)
A、人物的凄惨结局
B、时代背景的表现
C、美的毁坏
D、有情之天下的毁坏
3【多项选择题】《红楼梦》人生感悟表现为(AC)
A、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
B、对当时封建统治的嘲讽
C、对命运的体验和叹息
D、是当时人民民众的生活神往
4【判断题】曹雪芹和汤显祖的美学思想中心是同样的。
V
5【判断题】《红楼梦》浸透着作者罗贯中对整个人生真理性的感悟。
X
6【判断题】脂砚斋以为《红楼梦》是让天下人一同来哭这个“悲”字。
X 对改编古典文学作品的评析
1
【单项选择题】贾宝玉由石头幻形入世意味着(A)
A、短暂、有限的人生
B、无穷、永久
C、尊贵、崇高
D、神话色彩
2
【单项选择题】“无可云证 , 是立足境。
”此中“证”是(D) 之意。
A、容身之处
B、凭证
C、证明
D、觉悟
3【多项选择题】《红楼梦》的意蕴是(ACD)
A、惨剧性
B、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望
C、反响当时社会相貌和人情世态
D、浸透着对人生的真理性感悟
4【多项选择题】 (BD)表现了贾宝玉对人生的真理性的感觉。
A、无立足境 , 是方洁净
B、暴风落尽深红色
C、人比黄花瘦
D、花褪残红青杏小
5【判断题】贾宝玉、林黛玉的郁闷难过都意味着对生命、人生以及存在而产生形而
上的体验。
V
6【判断题】“人生易老天难老 , 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
”表现了一种人生感悟。
V 审美范围与审美形态
1
【单项选择题】 (B) 是道家文化的代表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王夫之
2
【单项选择题】以禅宗文化为内涵的审盛情象的狂风格是(C) 。
A、沉郁
B、俊逸
C、空灵
D、自然
3
【单项选择题】《俄狄浦斯王》是古(D) 惨剧的模范作品。
A、印度
B、中国
C、罗马
D、希腊
4【多项选择题】在中国文化史上, 受(ACD)的影响形成了独到的审美形态。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佛家
5【多项选择题】亚里士多德对惨剧的看法包含(BC)
A、惨剧是两种片面的
B、惨剧是人的行为造成的
C、惨剧惹起人的同情和惧怕而令人获取净化
D、日神精神
6【判断题】《安提戈涅》揭露的是三种理想矛盾。
X
7【判断题】尼采以为惨剧是日神和酒神的联合 , 但本质上是酒神的精神。
V 惨
剧、优美和崇敬
1
【单项选择题】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B) 就是指惨剧英豪的独立自主保持自己人品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质量给观众以巨大的震惊 , 使得观众的精神境地获取升华。
A、觉解
B、净化
C、意蕴
D、命运
2
【单项选择题】从《俄狄浦斯王》能够看出(D) 是惨剧的中心。
A、责任
B、人物
C、灾害
D、命运
3【多项选择题】惨剧的最正确表现形式包含(BCD)
A、音乐
B、戏剧
C、小说
D、影视艺术
4【多项选择题】美学里“大”的特点是(ABD)
A、崇敬
B、广大
C、优美
D、有光芒
5【判断题】《俄狄浦斯王》的意蕴包含人的“知识”, 造成人的“错误”。
V 6【判断题】崇敬的特点是纯真、静默、和睦。
X
美育的人文内涵及功能
1
【单项选择题】 18 世纪末 (A) 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看法。
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柏拉图
2
【单项选择题】中国20 世纪初 (D) 在全国范围内鼎力倡导美育。
A、朱光潜
B、孔子
C、胡适
D、蔡元培
3【多项选择题】《审美教育书柬》提出人的自然要求包含(AC)
A、感性激动
B、内容
C、形式
D、理性激动
4【多项选择题】以为美育是感情教育其根源是康德的(ACD)三分法
A、知
B、行
C、情
D、意
5【判断题】若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其目标应是发展圆满的人性。
V
6【判断题】席勒以为游戏激动不可以等同于审美激动。
X
7【判断题】美育的根天性质是指引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圆满。
V 美
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单项选择题】审美能力是 (B) 的能力。
A、体验生活
B、体验人生
C、认识自我
D、认识美
2
【单项选择题】美育是经过保护每一个人(A) 的和睦来保护人际关系的和睦。
A、精神
B、素质
C、认知
D、行为规范
3【多项选择题】美育的功能是(ACD)
A、培养审美气度
B、培养审美素质
C、培养审美能力
D、培养审美兴趣
4【多项选择题】美育是 (C) 的教育 , 内容是 (D) 。
A、礼
B、序
C、乐
D、和
5【判断题】美育能够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修养联合在一同进行。
V
6【判断题】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相关系 , 且能够互相变换。
X
美育的宽泛性
1
【单项选择题】人生第一阶段的美育是(B)
A、孕妇的美育
B、胎儿的美育
C、少儿的美育
D、小学阶段的美育
2
【单项选择题】美育的第五个阶段是(C)
A、青少年的美育
B、学龄前的美育
C、老年人美育
D、大学生美育
3【多项选择题】美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表此刻(BCD)
A、美育对一个人成就大事业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B、德育不可以包含美育
C、增强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
D、增强美育是 21 世纪经济发展的急迫要求。
4【多项选择题】青少年的美育需要侧重(ABCD)的教育。
A、审美兴趣
B、审美风格
C、审美理想
D、审美风格
5【判断题】审美活动对一个人成就大事业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V
6【判断题】美育只好贯串在学校的所有教育之中。
X 人生境地与品位
1
【单项选择题】美学最根本的任务是 (C)
A 、丰富自我知识
B 、提高自我地位
C 、提高人生境地
D 、自我价值的实现
2
【单项选择题】 (A) 以为人生境地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A 、冯友兰
B 、王阳明
C 、冯骥才
D 、张世英
3
【单项选择题】中国先人称“一个人的精神境地表现为他的内在心理状态”为 (B)
A 、气象
B 、胸怀
C 、格局
D 、气质
4【多项选择题】“境地”的涵义包含 (ABD)
A 、学识、事业的阶段、品尝
B 、审盛情象
C 、物境一致
D 、人生境地
5【判断题】张世英的“境地”限于主观的“觉解”这是其看法的一个不足。
X
6【判断题】处在道德境地的人全部行为都是为了行义。
V
人生境地与审美的人生
1
【单项选择题】人生的中心层面是 (C)
A 、平时生活层面
B 、审美层面
C 、工作、事业层面
D 、诗意层面
2
【单项选择题】蔡元培所说的“享受人生”是 (B)
A 、美的人生
B 、诗意的人生
C 、创建的人生
D 、爱的人生
3
(B) 的人生。
【单项选择题】中国先人说“生生不息”其实就是
一个
A 、美
B 、创建
C 、爱
D、诗意
4【多项选择题】审美的人生也就是(BCD)
A、美的人生
B、诗意的人生
C、创建的人生
D、爱的人生
5【判断题】人生的三个层面能够互相变换, 而且互相浸透。
V
6【判断题】《谈美》一书中提到“人生的艺术化”其实就是审美的人生。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