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攀 中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情 绪 。诗 词 的 前半 部 写 景 ,后半 部 将 情 、景 进 行 融 合 .表达 自 己 国破 家 亡 的感 伤 。而 以往 登 高望 远 的 兴致 盎然 进 一步 反衬 出了 后期 的悲凉 心 绪 。因 此在 教学 过程 中 .教 师可 组织 学 生对 诗词 进 行诵 读 .以 诗词 朗读 为 入手 点 .结 合 自读 、领 读 、带 读等 朗读 方 式 .为学 生 对 诗词 意 象 的 充 分 了解 提 供便 捷 的渠 道 。为 了保证 诵 读教 学可 以达到 良好 的效果 ,教师 在 开 展诵 读 教 学 时可 以要 求 学 生在 朗 读 过程 中保 证 正确 的诗 词节 奏 .同时带 有 感情 的诵 读 古诗 词 应根据感情表达的不同有相应的变化 。因此在朗读 教 学过程 中应加 大对 诗 词节 奏 的 良好控 制 .保证 学 生 朗读 诗词 语调 的抑 扬顿 挫 .为学 生理 解诗 词 意象 营 造一个 良好 的环境
古诗词教 学中的意 象教 学探 索
画 陆如兵
古 诗 词 中的 意 象 是指 诗 人 主 观 情 感 的 客 观物 象 .“意 ”是 诗 人 内 心 的真 实 情 感 .而 “象 ”则 是 表达 这种 情 感 的载 体 。在 古 诗词 教学 过程 中 ,只有 对 诗 词 中 的意象进 行详 细 的诠 释 .才能 保证 学 生对 相 关 知识 的深 入理 解 在 古诗 词 教学 中 .意象 教学 的方 法有 如下 几 种 :
三 构 建 情 景 感 悟 意 象 高 中 古 诗词 意 象 教 学 主要 是 为 了 促使 学 生在 感悟诗 词意 象 的 同时 。提 高 自身 的文 学素 养 。在教 学 中教 师 的合理 指 导是 非常 重要 的 .而通 过情 景式 教 学氛 围 的构建 .可 以将 学生 引入 相 应的 诗词 情境 中 。在 具体 的情 景氛 围 中 ,学 生 自然可 以更好 地 感 悟 诗词 情感 .并进 一步 将 诗词 情感 与具 体 情景 进行 结 合 ,为情 感教 学 提供 依据 。在教 学过 程 中 ,教 师 可 利用 多 媒体 教学 手 段 将平 面 化 诗 词 文 字转 化 为 具 体 情境 ,构建 情境 式教 学氛 围 。如 在进 行李 煜 的《虞 美人 》教 学过 程 中 。可 以将 关于 南 唐后 主李煜 的 电 影 、电视 片段进 行 归纳 .制作 成 一个 几分 钟 的短 片 . 然 后在 课堂 上进 行播 放 .在具 体 的情 景 中促使 学 生 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全面了解 ,深刻体会作者 对 故 国的思 念情 感 。通 过这 种 方法 ,可 以更加 直观 的感 受 到作 者对 往 昔 生活 的怀 念及 对 现 阶段 生活 状 态 的愁苦 失 望 。情 景教 学模 式 的创设 可以极 大 地 提 高教 学效 率 .为 学 生对 诗词 意 象 的感悟 提供 一 个 良好 的平 台 。通 过播放 相 关影 片资 源将 学生带 入课 堂 教学 内容 后 .教 师还 可 以在 课堂 的不 同阶段 播放 关 于 诗词 内容 的音 乐 .从 而为 学 生诗 词意 象学 习状 态 的 投入打 下 基础 。此外 .为了保 证 情景 式诗 词课 堂 教 学 的效 率 .教 师 应注 意根 据 实际 教学 内容 进 行 不 同情 境模 式 的构 建 .如 对于 具体 情 境描 写 的 古诗 词 .可 以 直 接进 行 情 境 再现 .为 学 生 深入 诗 词 意 象 提供支持。而对于一些潜在景象表达的古诗词 .教 师可 以在课 程 教学 开展 之 前进 行相 关 资料 的搜 集 . 如 诗 词 创 作 背景 、作 者 生平 事 迹 等 ,为作 品意 象情 景 的 良好把 握提 供 依据 .为学 生提 供 一个 良好 的古 诗 词 学 习氛 围 综上所述 .古诗词意象教学是高中古诗词教学 的重要内容 ,其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内涵的深入理
一 、 对 比 鉴 赏 体 会 意 象 由于 高 中课 文 内容 的丰 富性 .同 一作 者 的作 品 会 有 多篇 选 入 教 材 中 ,这 样 ,教 师可 以充 分 利 用这 些 教 学 素材 .进 行 对 比鉴 赏教 学 .从而 为学 生 对 诗 词 意象 的充 分 了解提 供依 据 。在 诗 人生 活 的不 同阶 段 .思 想观 念 及 创 作 风格 会 有 不 同 的变 化 .而 这 种 变化大多蕴含在诗人不同时期的诗词作 品中 .通过 对诗 人 不 同作品 进行 综 合分 析 .可 以为诗 词 意 象的 深入 了解 打 下 良好 的基础 .同时也 为 其他 诗 词意 象 的了解 提供 保障 。许 多诗人 随 着社 会环 境及 成长 经 历 的 不断 变 化 。其 思 想特 点也 不 断变 化 .而 诗 词 是 一 个 良好 的表达 平 台 。如在 对李 清 照诗 词作 品 的对 比学 习中 ,对其 诗词 的意 象进行 充 分 的 了解 ,如 《声 声慢 》《醉 花 阴》两 者 的 类 比鉴 赏 学 习 。其 中《声 声 慢》 是李 清照 在 经历 国破 家 亡 之后 创作 的文 章 ,而 《醉 花 阴》则是 在 其 少年 时期 创作 的作 品 ,两 者所 表 达 的情 感具 有明 显 的变化 .虽然都 是对 “愁 绪 ”的描 写 ,《醉 花 阴》主 要 是 生 活 中 的闲 愁 ,表达 的是 闺 中 少妇 闲暇 时 光 的无聊 愁 绪 ,而 《声声 慢》则带 有 明显 的 国仇家 恨特 征 .通 过对 这 两种 作 品 的 比较 分析 . 可 以促使 学 生在 了解 诗词 意 象 的 同时 .对 诗人 生 活 经历 及历 史 背景 有一 定 的了 解 。而 通 过这 些信 息 的 良好运 用也 可 以 为 学生 深 入 了 解 古诗 词 意 象 提 供 支持 ,从 而 全面 提供 学生 的语 文 素养 。 二 、反 复 诵 读 体 会 意 工 整 ,诗词 押 韵 。这种 特 点为 古 诗词 意 象诵 读教 学 提 供 了 良好 的条 件 。在 古诗 词 诵读 过程 中 ,学 生可 以 对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建立初步 的自我认识 .为诗 词意 象 的全面 探 究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如在 进 行杜 甫 《登 高》诗 词教 学 时 ,这 首诗 词 主要 是利 用 对登 高 所 见秋季 景 色 的描 写 ,表达 诗 人长 年 漂 泊 、愁苦 、悲 伤 的情绪 。这 是作 者在 长 年 的漂泊 生涯 中 表达 的愁 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