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机遇并存,荆棘中蜕变的华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与机遇并存,荆棘中蜕变的华为
2019-08-13
【摘要】经济危机与欧债危机打乱了全球经济市场的节奏,对中国的企业产⽣的不⼩的影响。

华为作为中国电信领域的航母,既⾯临巨⼤的危机也迎来⾮常⼤的机遇。

本⽂通过经济危机对⾏业的影响,竞争对⼿的问题,分析华为需要做出的改变。

【关键词】蜕变,危机,机遇
⼀、经济危机和美国封锁带来的影响
当新年的时钟敲响之时,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仍未完全缓解,欧债危机的更是打乱了全球经济市场的节奏,对中国的出⼝产⽣的不⼩的影响。

⽽在电信⾏业,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尤其是80%收⼊来⾃海外市场的华为,遭遇到的困难⽐较⼤。

对于华为来说,最⼤的问题还是在美国市场折戟沉沙,⽆法打⼊美国市场,也是华为公司永远的痛。

2008年,华为拟收购美国电信企业3COM公司,后来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宣布对该交易启动国家安全调查,最终3COM被迫主动撤回申请,3COM公司后来被惠普收购。

2010年8⽉,美国移动电话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发起⽹络升级的招标,华为提供的⽅案可为运营商节省⾄少8亿美元成本。

但8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致信总统奥巴马及财长盖特纳,要求对华为供应设备⼀事全⾯调查,以评估可能的“国家安全威胁”之后,这块50亿美元的⼤蛋糕由爱⽴信、阿尔卡特朗讯和三星分⾷。

2011年2⽉,同样是在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的压⼒之下,华为不得不放弃以200万美元收购3Leaf公司的交易。

2011年10⽉,美国商务部阻⽌华为参与国家应急⽹络项⽬招标。

⼆、华为⾯临的两⼤危机
仔细分析,就能看到,⽬前有两⼤危机笼罩着华为,倒逼着华为蜕变。

⾸先是资⾦危机。

华为⼀直在利⽤低价的优势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利润率并不⾼。

再加上抢占市场后需要更多的员⼯,在⼀年内扩招了3万多名员⼯,导致其持有的现⾦必然有限。

尤其是近三年时间⾥,⼏乎每年均有上百亿的配股融资,以⽀撑其规模的迅速扩张。

⽽这部分资⾦,很⼤程度上都是银⾏贷款,⽽⾮员⼯⾃有资⾦。

随着银⾏信贷的紧缩,深圳四⼤银⾏已经取消了对华为员⼯的“助业贷款”并开始着⼿清贷。

这是对华为的考验,也是对华为员⼯的考验。

如果是员⼯主动参与华为的投资,并且在企业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取得“双赢”的局⾯。

第⼆是转型的危机。

在进军美国市场失败之后,华为开始了转型的尝试,分拆出了企业和终端两⼤业务集团,⽽且在⼀年内招了 3万多名员⼯,⼈数扩张了三分之⼀。

这完全有悖于任正⾮坚持多年的谨慎和专注的原则。

转型是需要投⼊巨⼤的资⾦和精⼒的,但是,华为在这次转型过程中,不仅违背了谨慎的⽂化传统,⽽且还是从熟悉的领域⾛向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难度⾮常之⼤。

阿尔卡特、西门⼦和爱⽴信等电信设备商都倒在了这个门槛上。

⽬前看来,华为在终端⽅⾯的表现还不错,2011年华为终端全球销售收⼊突破67亿美元,发货量突破1.5亿台,均较去年⼤幅提⾼,其中智能⼿机发货量超过2000万台。

三、竞争对⼿的烦恼
华为⾯临成长的烦恼,但是他的竞争对⼿们也都遇到不同程度⿇烦。

华为正努⼒在美国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同时,也正积极从思科、惠普、戴尔以及IBM等美国科技巨头⼿中抢夺业务。

以华为主要的竞争对⼿IBM为例,IBM近来⽇⼦不好过。

营收连续8个季度下滑之后,IBM还可能⾯临中国⼤批银⾏客户的流失。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官⽅正在研究和评估IBM⼤型服务器在国内⾦融领域的垄断性地位是否会对国家⾦融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将采取措施,逐步扩⼤国产⼤型服务器在商业银⾏的应⽤。

据第⼀财经⽇报的报道,此次评估涉及中国⼯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央⾏、银监会等多个政府部门。

鉴于美国“棱镜门”事件等因素,中国官⽅对⾦融机构普遍使⽤IBM 服务器是否会影响国家⾦融安全感到担⼼。

中国政府正在呼吁国内银⾏放弃由IBM公司开发的⾼端服务器产品,并⿎励这些银⾏更多地采⽤本⼟品牌服务器。

如果这⼀消息属实,那么IBM在中国的业务将受到较⼤影响。

四、蜕变中的华为
华为频频出⼿,异常活跃。

尤其是在消费业务⽅⾯频频有⼤举措,CES上推出了最薄⼿机;在MWC上⾯更是推出了基于⾃主研发芯⽚的四核智能⼿机和平板电脑。

⽽在企业级市场⽅⾯,华为也是齐头并进,屡屡有重拳出击。

华为服务器从2002年开始投⼊研发,在2008年以前,华为做的都是电信级服务器,尤其是华为T8000,成功应⽤于很多运营商。

2008年,华为开始⾯向企业级客户做深度定制,最初只选择了互联⽹客户,⽤了不到三年时间全⾯进⼊百度、阿⾥巴巴和腾讯。

到2011年,华为服务器在国内互联⽹领域取得了40%―50%绝对领先的份额。

事实上,华为从2010年底开始全⾯进军企业市场,X8000数
据中⼼机柜级服务器,2011年华为企业业务集团成⽴。

截⾄⽬前,华为服务器2013年上半年在企业级市场的出货量已超过2012年全年。

今年⼀季度,华为国产服务器发货量超过惠普,在中国进⼊前三。

这不仅仅是华为的骄傲,也是国产服务器的⾥程碑。

华为的主攻⽅向有三个。

第⼀,以⼤客户为主,中国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服务器的采购量来源于⼤客户,占70%左右。

第⼆,对于合作伙伴渠道开放,开放形式多样灵活。

第三,海外服务器正步⼊快速增长期。

在中国,运营商和互联⽹这两个强项市场,华为会继续保持增长。

此外,今年会在政府、电⼒、⾦融这三个市场扩⼤规模。

海外市场,华为基本聚焦在西欧、拉美、中东、亚太和⾮洲。

华为服务器的核⼼竞争⼒在于研发设计、制造控制,包括最下层的器件和核⼼部件的控制。

华为已真正实现了全流程的端到端的国产化:所有领域都是⾃主研发,全部⽣产都在华为⽣产基地完成,整个交互由华为端到端负责。

在微服务器⽅⾯,华为的技术已准备好。

华为存储的⾼密框架构基于UBS产品,每个硬盘项⽬有⼀个ARM。

现在,微服务器和ARM服务器仍存在问题:⾸先,ARM产业链何时成熟;第⼆,微服务器⽣态链不成熟。

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才是本质。

不管是ARM服务器,还是微服务器,华为都在跟踪。

⽬前,华为已有⼀些原型机,业界产业链⼀旦成熟,可以马上将其产业化。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危机与机遇并存,荆棘中蜕变的华为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