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美_简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美
——简阳
1.地理简介
2.历史沿革
3.文化风景
4.风情习俗
5.风味美食
14级工程造价4班
曾珂
140320406
·地理简介
简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素有“天府雄州”、“蜀都东来第一州”之美誉,东邻乐至县,南接资阳市雁江区,西连双流县和仁寿县,北倚成都市龙泉驿区和金堂县。
全市面积2215平方公里,辖55个乡(镇)、841个村(居),总人口148万,是全国粮油、肉类、水果主产区和四川粮经作物主产区之一,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市、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市、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省级平安城市、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是四川成都天府新区资阳片区所在地和成都第二机场首选场址。
2011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173个参评县(市、区)第17位、59个扩权县第3位、67个丘陵县第5位,连续三年进入丘区“类区先进县”行列。
2012年实现GDP310.8亿元,6项主要经济指标列全省类区和扩权县前10位,其中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列扩权试点县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列第2位,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历史沿革
简阳从汉武帝元鼎二年设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灿烂历史。
古为蜀国地,秦时属蜀郡。
南朝宋(公元420-479年)称牛革卑县,隶益州蜀郡(郡治今成都)。
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改牛革卑县为阳安县,并置武康郡(郡,县治今简城镇),以阳安山得名。
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置简州,以境内有赖简池得名(州治今简城镇绛溪北岸),辖阳安、平泉、金水(今金堂县淮口镇一带)三县。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简县。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升简县为简州辖资阳县。
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资阳县复归资州。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摘取简州和阳安之首字,命名简阳县,属川西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资中)。
1953年撤销川南区属四川省内江行政专员公署。
1976年又将简阳县所辖的洛带区9个公社划归成都市。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简阳市,由地级内江市代管。
1998年2月属资阳地区代管,2000年6月由地级资阳市代管。
·简州八景
1.一塔凌云:指简阳城南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圣德寺白塔。
2.金绛流虹:指的是如今的简阳人民公园鱼嘴绛溪河汇入沱江处,每当夏季绛溪河涨水之时,含有大量泥沙的绛溪河河水涌入沱江,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色:一边是青绿的沱江水,一边是赤红的绛溪水。
3.四崖泛月:指的是原来的老简阳城四面都是悬崖,环列城郊,面临江水。
但如今,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只能看到东崖,就是如今的螯山,其他的悬崖已经堆掉了。
4.朝阳曙阁:指的是朝阳洞,也就是如今的五皇洞。
5.龙门锦浪:因宋代的状元许弈在这里读书而闻名,但具体地址不详,但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就是如今的夜月洞。
6.应地莲池:指的是如今简阳市人民公园里的瑞莲池,据说原来科举的时候,只要有人中举,莲池里面的荷花就会开。
7.鱼村暮艇:指的是古时候,在人民公园鱼嘴处住了有很多渔家,到了晚上,渔家纷纷点灯,就舟火通明,形成一幅美丽的渔舟江夜景。
8.印螯拱壁:指的是简阳城区沱江东岸的印、螯二山,两山相对,现已被简阳新城列入中央公园范围。
风情习俗篇·简阳舞狮舞龙传统
·端午划龙舟
·石桥九连莲灯
简阳舞狮舞龙的传统
二月初三是杨彭村每年一度的村节。
这一天各地年青人们便以舞狮、舞龙来游村,并和观围热闹的乡民一起走上大坪去。
大坪是杨彭村后山腰的开阔地带,可容纳万来人的场地。
乡民们舞的龙是由民间艺术小师们用竹蔑编织的。
龙身被有点象蛇的样子,是由一节节的笼把用几条绳子拴一起的东西,在上面披上各种色彩的面料,龙尾也有点象鱼尾,唯独龙头十分凶猛,眼如铜铃,鼻如野狗鼻,血含大嘴张开着,露出悬在口中的大舌头,一副凛不可犯的傲气状。
龙头十分沉重,一般由几个较有力气的棒小子来扛,每一次把龙头由空舞到地都使龙身弯曲狂摆,如蛇身盘卷。
龙头的前面有一个挥舞龙珠的人,他要走到哪里龙头便要跟到哪里。
这是根据龙抢珠的传说进行的,有趣味的是只要持龙头的人在前面急速走2米宽的小圆圈,后面挥舞龙尾的人便要飞快的跑着,而且
还要举起龙把带走,所以跑在后面的小伙子要大吃苦头,有时还要一边抓着裤头,一边跑以防脱落,叫苦不堪。
一埃下来,后面的小伙子少不得汗流甲背,有气无力,如果此时碰上相好的其它龙队来嘻戏,这一条龙又要马不停蹄地跟上,互相之间龙头轻轻点头致意,倾刻双龙便要一块狂欢起来。
只有这时看舞龙才有趣味,民间的舞龙人,对双龙狂舞是极有造诣的。
让观众不忍离去。
舞得最起劲时,在一块空地中间只见两个龙头高高在上,两龙身时而两合为一,时而一分为二。
相对来说,舞狮队的看法简单多了。
狮子固然造的也象非洲狮子好样凶猛,由于一目了然,看的也乏味。
在舞狮、舞龙休息的空余又是开辟第二节目的时候,各舞狮舞龙队便要腾出一块地方来表演武术。
端午划龙舟
建国前,县内沿沱江河岸场镇,稍大者都有龙船会组织。
县城每年端午节前,由会首和执事人等雇请巧匠扎制龙头、龙尾,分别装置大木船两端。
船身用绸、布、彩纸和柏树枝丫装饰,象征龙鳞。
这只龙船即为参加活动一切船只的旗船,进退回旋唯龙首是瞻。
另有彩船多只,由各机关、法团、学校和豪绅等自备,均彩扎美观,并备有茶点、酒席。
座唱玩友或锣鼓师也被邀请上彩船。
还有一种划船,表演者用以进行速划比赛,及抢鸭子后休憩之用。
通常有10至20只。
普通观众则聚集两岸,时而随着龙船去向蜂涌往来。
也有人临时合租一船到河中观看。
县城每年划龙船活动的中心地段,是城北绛溪河上万安桥附近至与沱江合流处鱼嘴一带河面。
活动节目,主要有抢鸭子和猪尿泡。
备有花红喜封奖给抢得者。
速划比赛偶尔为之,划龙船时间从下午2时左右开始,薄暮结束。
建国后,划龙船逐渐转变为体育性质的水上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