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word版)《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2006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其前导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组态软件和触摸屏作为电子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特别是近几年,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在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从事电子专业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了解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是必须的。
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设备显然对从事维修工作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
故传统的企业培养经验型技师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许多紧缺的、新的、技术技能含量较高工作岗位的要求。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通过对电子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企业真实的岗位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任务,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及教师演示指导相结合;实施项目化实训:以任务为驱动,基于现
代工业控制自动化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应用于教学中,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行动导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结合,使学生锻炼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并且,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能直接进行取证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课程目标
1.1总体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知识、较强的设计能力、拓展能力以及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达到维修电工技师相关要求,为毕业后参与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及三到五年内达到高级技师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1.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一)能力目标:
⑴掌握课程中组态软件和触摸屏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⑵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组态原理及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学会制作简单工程的组态。
⑶对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发展趋势及所介绍的现代接口技术有所了解。
(二)知识目标:
⑴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学习组态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逐步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把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整体知识结构,发展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三)素质目标:
⑴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领悟各个不同场
合使用的情况下组态的思想,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⑵感悟计算机技术在工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
在实际工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学习
项目
课程内容
学习
要求
活动
设计
参考
学时
1
触摸屏
基础1、触摸屏的发展和分类
2、触摸屏的结构及功能
3、触摸屏的技术参数
4、触摸屏的性能比较
了解触摸屏的应用领
域、发展和类型,掌握
触摸屏的结构和技术参
数以及各种触摸屏的性
能比较。
10
2
触摸屏
工作原理1、触摸屏的基本工作原理
2、电阻式触摸屏
3、表面声波触摸屏
4、电容式触摸屏
5、红外线触摸屏
了解触摸屏的基本工作
原理,掌握电阻式、表
面声波式、电容式和红
外线式触摸屏的结构及
其工作原理。
12
3 组态软件
的发展和
特点
组态软件的发展和特点
了解组态软件的发展趋
势和特点、了解MCGS
组态软件的功能、掌握
五大工作平台的功能、
了解组态软件的专用术
语
组态工程
演示
14
4 水位控制
工程
水位控制工程模拟设备
的连接、控制流程的编
写
掌握模拟设备的功能及
调试、掌握编写控制流
程的方法
水位控制
工程设备
模拟运行
14
5
电机正反
转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的文本
界面设计
熟悉TD220文本界面的
编辑、TD220与下位机
PLC的连接调试
电机正反
转,按停
延时停
止,带有
指示灯
14
合计64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⑴选用高职高专规划类教材,要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
⑵教材有相应的实训章节,强调对触摸屏设备的操作和使用的能力的培养。
⑶教材应适合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常用
触摸屏设备的认识。
⑷教材中涉及的活动设计,应尽可能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在教材中体现。
⑸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尽可能地将最新的触摸屏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
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岗位的情况。
4.2教学建议
⑴本课程以实训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本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教”与“学”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典型的设备,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识别不同的设备,同时熟练地使用,以及能快速进行基本维护。
⑶教学中应让学生反复操作熟练使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⑷实训中要求学生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并以对员工管理方式来管理实训学生,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⑴建议本课程采用考查课制度
⑵本门课的成绩由平时课堂思考题的回答和课程末设计成绩两部分组成。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工具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为课程课堂教学及实训教学服务。
4.5其它说明
本课程以64学时为宜,在具体执行时可根据实际学时调整学时安排,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尽可能以综合实训环境进行教学。
在我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建议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
每周4学时,讲授32学时、实际上机及设备训练32学时,可达到实践学时比例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