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氨基酸粉对奶牛育成牛及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氨基酸粉对奶牛育成牛及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15~16月龄的荷斯坦育成奶牛和泌乳后期的奶牛为对象研究了复合氨基酸粉的使用效果。

结果表明:用4%的复合氨基酸粉替代豆粕用量的50%,育成奶牛的增重有提高的趋势(p>0.05);在泌乳牛精料补充料中使用1%的复合氨基酸粉替代豆粕,泌乳量和乳脂率都有提高趋势。

关键词复合氨基酸粉;奶牛;泌乳;生产性能
氨基酸是瘤胃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一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可受到氨基酸的刺激(Hungate,1966),同样一些瘤胃细菌的生长也需要氨基酸(Smith,1979)。

用等量氨基酸氮代替尿素氮,可增加MCP的合成量和微生物的生长效率(Clark等,1989)。

但是,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一般仅限于高产奶牛等,如过瘤胃保护性蛋氨酸(李恒鑫等,2006;王建华等,2007)。

一些毛发、血粉等蛋白质原料水解,转变为游离的可被动物利用氨基酸,可应用于各种动物日粮(吴刚等,2007)。

本文研究了奶牛日粮中复合氨基酸粉的添加效果,为其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一些有益的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为15~16个月的育成和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

育成牛选择:①产犊牛为2~3胎的母本;②出生的犊牛在15~16月龄之间;③没有配种;④体重在300kg左右。

泌乳牛选择:①泌乳年为2~3年;②试验前无乳房炎等疾病;③体型相似,体况评分2.5分左右;④每日产奶量相近;⑤在干奶期之前2.0~2.5个月。

1.2试验设计
(1)将育成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

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添加4%复合氨基酸粉组(日粮精料补充料配方见表1)。

日粮精粗比20∶80。

牛只日饲喂量:精料补充料3.5kg;粗饲料中羊草(早、晚)5~6kg,玉米秸秆(晚)3~4kg;玉米青贮饲料(晚)6~7kg。

(2)将所选择的泌乳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3头。

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添加1%复合氨基酸粉组(日粮精料补充料配方见表2)。

日粮精粗比为45∶
55。

牛只日饲喂量:精料补充料15kg,粗饲料中羊草(早)4~5kg,玉米秸秆(晚)3~4kg;青贮(早、晚)13~4kg。

本试验在吉林农业大学奶牛基地进行,试验时间为2007年11月16日至12月20日,共36d。

1.3试验牛饲养管理
育成牛、泌乳牛每天饲喂3次,分别为早5时,中午10时30分,晚4时30分,饲喂方式采用先粗后精,粗饲料主要以青贮、羊草与玉米秸秆为主,青贮与玉米秸秆混合饲喂。

1.4测试指标
育成牛:在试验起开始和结束称重,试验期间记录粗饲料的采食量以计算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

泌乳牛:每天于5时10分、10时40分、16时40分共3次记录泌乳牛产奶量。

1.5数据处理
将各试验参数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育成牛试验
(1)育成牛的采食量见表3。

可以看出,使用复合氨基酸粉后,牛只采食量有提高趋势。

(2)育成牛的增重结果见表4。

可以看出,用4%的复合氨基酸粉替代豆粕用量的50%,牛的增重有提高的趋势(p>
0.05)。

2.2泌乳牛试验
(1)由表5可知,在泌乳牛精料补充料中使用1%的复合氨基酸粉替代豆粕,试验牛的采食量无显著改变。

(2)由表6可知,使用复合氨基酸粉后,泌乳牛泌乳量和乳脂率都有提高
趋势。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粉替代豆粕用于奶牛育成牛和泌乳牛生产,对其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可以用于奶牛日粮。

4参考文献
[1] 李恒鑫,龚月生.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26(15):20-22.
[2] 王建华,戈新,王洪荣,等.日粮对奶牛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和调控途径[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7):40-43.
[3] 吴刚,杨兴春.“都兴隆”氨基酸原粉介绍[J].湖北畜牧兽医,2007(8):36.
[4] 刘国信.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J].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5):200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