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鉴定(专必)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完整版
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阳离子的鉴定方法Na+1.取2滴Na+试液,加8滴醋酸铀酰试剂:UO2(Ac)2+Zn(Ac)2+HAc,放置数分钟,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淡黄色的晶状沉淀出现,示有Na+:3UO22++Zn2++Na++9Ac-+9H2O=3UO2(Ac)2·Zn(Ac)2·NaAc·9H2O 1.在中性或醋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强酸强碱均能使试剂分解。
需加入大量试剂,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2.大量K+存在时,可能生成KAc·UO2(Ac)2的针状结晶。
如试液中有大量K+时用水冲稀3倍后试验。
Ag+、Hg2+、Sb3+有干扰, PO43-、AsO43-能使试剂分解,应预先除去μg250μg·g-1(250ppm)+试液与等体积的·L-1KSb(OH)6试液混合,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放置后产生白色晶形沉淀示有Na+: Na++Sb(OH)6-= NaSb(OH)6↓ Na+浓度大时,立即有沉淀生成,浓度小时因生成过饱和溶液,很久以后(几小时,甚至过夜)才有结晶附在器壁1.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因酸能分解试剂 2. 低温进行,因沉淀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3. 除碱金属以外的金属离子也能与试剂形成沉淀,需预先除去K+ 1.取2滴K+试液,加3滴六硝基合钴酸钠(Na3[Co(NO2)6])溶液,放置片刻,黄色的K2Na[Co(NO2)6]沉淀析出,示有K+:2K++Na++[Co(NO2)6]3-=K2Na[Co(NO2)6]↓1. 中性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酸碱都能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 2. NH4+与试剂生成橙色沉淀(NH4)2Na[Co(NO2)6]而干扰,但在沸水中加热1~2分钟后(NH4)2Na[Co(NO2)6]完全分解,K2Na[Co(NO2)6]无变化,故可在NH4+浓度大于K+浓度100倍时,鉴定K+4μg80μg·g-1(80ppm)2.取2滴K+试液,加2~3滴·L-1四苯硼酸钠Na[B(C6H5)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示有K+:K++[B(C6H5)4]- = K[B(C6H5)4]↓1. 在碱性中性或稀酸溶液中进行 2.NH4+有类似的反应而干扰,Ag+、Hg2+的影响可加NaCN消除,当PH=5,若有EDTA存在时,其他阳离子不干扰。
(完整版)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及鉴定
2020/4/14
(8)Mn2+的鉴定 5BiO3- + 2Mn2+ + 14H+
═ 5Bi3+ + 2MnO4— (紫红色溶液)+7H2O
(9)Co2+的鉴定 Co2+ + 4SCN— = [Co(SCN)4]2—( 蓝色)
试 HCl)
(NH4)2S (NH3-NH4Cl)
(NH4)2CO3 (NH3-NH4Cl)
硫化物 难溶于水
分 组 依 据
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
分别检出NH4+、Na+、Fe3+、Fe2+
氯化物易溶于水
硫酸盐 难溶于水
硫酸盐易溶于水
氢氧化物难溶于水及 氨水
氨性条件下不生成沉淀
2020/4/14
(2)Pb2+的鉴定 Pb2+ + CrO42—→ PbCrO4↓(黄色沉淀) (3) Cu2+的鉴定 2Cu2++ [ Fe(CN)6]4- → Cu2Fe(CN)6↓ (红棕色)
2020/4/14
(4)Fe3+的鉴定 ①Fe3++ nSCN — == Fe(SCN)nn-3 (血红色溶液) ②K+ + Fe3++ [ Fe(CN)6]4- →[K Fe(CN)6 Fe] ↓
2020/4/14
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硫化物不溶于水
硫化物溶于水
在稀酸中生成硫化物沉淀
分
组
氯化物溶于热水
依 据
氯化物 不溶于 热水
阴阳离子的鉴定
阴阳离子的鉴定
阴离子和阳离子是化学中离子的两种基本类型。
阴离子带有负电荷,而阳离子带有正电荷。
在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鉴定阴离子和阳离子。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1.火焰试验:将待鉴定物质放入火焰中,观察火焰的颜色。
不同的阳离子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例如,钠离子会产生黄色火焰,钾离子会产生紫色火焰。
2.沉淀反应:使用适当的反应剂,观察是否生成可沉淀的产物。
例如,钡离子通常通过加入硫酸钡溶液来鉴定,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阴离子的鉴定方法:
1.沉淀反应:使用适当的反应剂,观察是否生成可沉淀的产物。
例如,氯离子可以通过加入银离子(硝酸银溶液)来鉴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2.气体的鉴定:一些气体可以用来鉴定特定的阴离子。
例如,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于检测硫离子。
3.酸碱中性化反应:使用适当的酸或碱与待鉴定物质反应,观察是否发生中性化反应。
例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定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
在实验室中,这些方法通常结合使用,以确保对离子的准确鉴定。
通过观察沉淀、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等现象,可以得出关于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信息。
实验三 常见阳离子分析及Ag+、Pb2+的分离鉴定P112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一、实验内容1.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见实验教材P115(Hg2+不做,其他离子都做)。
2. 常见阳离子混合试液的分离和鉴定:已知混合液两组,必做。
见教材P116倒数L2 Ag+和Pb2+(不含Hg2+);见教材P110 倒数L2:部分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Fe3+、Cr3+、Mn2+、Ni2+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3.常见阳离子混合试液的分离和鉴定:未知混合液两组,其中的离子是第二组中的两个或三个选做,参考第二组离子的实验步骤,做的快的同学可选做。
二、预习内容预习报告书写时分三列,预习报告中现象和解释空白,留着实验时记录填写。
序号步骤现象解释1-(1)AgNO3(5d)+NaCl(5d)离心,沉淀+NH3H2O+HNO3有白色↓白色↓溶解又有白色↓平衡朝沉淀方向移动沉淀溶解白色,AgClClAg--↓=+-+衡沉淀溶解平衡与配位平=++=+Cl])NH(Ag[NH2AgCl233向生成配合物方向移动白色沉淀↓+=++++-+AgClNH2H2Cl])NH(Ag[423动最后向生成沉淀方向移衡互相争夺沉淀溶解平衡与配位平,1. 离心机及其操作--教材P99;离心后,沉淀的洗涤;2. 加热和冷却方法P43~47;3. 化学试剂的规格、存放和取用P6~8;4. 试纸的使用方法P9;5.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见实验教材P115(Hg2+不做,其他离子都做)。
常见阳离子混合试液的分离和鉴定:已知混合液两组,必做。
教材P116倒数L2 Ag+和Pb2+(不含Hg2+);教材P110 倒数L2:部分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Fe3+、Cr3+、Mn2+、Ni2+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三、预习思考题1. 通常的加热方法有哪些?直接加热法和热浴加热法怎样操作?举例说明。
热浴加热有哪些?2. 水浴加热通常在中进行,亦可用,适用于以下的恒温。
加热温度在以下时,可将容器浸入水浴中(注意:勿使容器触及水浴底部) 水浴最大优点是。
实验13 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
实验13 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离子的化学性质。
2.学习对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鉴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常见的阴离子有:CO32-、SO42-、PO43-、Cl-、Br-、I-等。
常见的阳离子有:Fe3+、Cu2+、Mn2+、Zn2+、Ca2+、Mg2+等2.基本鉴定方法(1)铵盐检验铵盐检验是检验有机离子的一种方法。
一般用Nessler试剂作为指示剂。
当有机物质中含有氨族离子时,与Nessler试剂接触,会生成黄褐色沉淀,这就表明有氨族离子的存在。
(2)氯离子检验氯离子在加入银离子后可以发生沉淀反应,生成AgCl。
在阳光照射下,AgCl的颜色变为紫色或深褐色。
向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会产生白色沉淀,这表明存在硫酸根离子。
将含有碳酸根离子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放入棉花团,有气泡产生并观察是否溶解,证明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
在加入铁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再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出现氰化铁现象即表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
三、实验过程取少量待测物溶于水中,滴加少量Nessler试剂。
有黄褐色沉淀出现证明溶液中存在氨族离子。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滴加NH3溶液,出现紫色或深褐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3.硫酸根离子检验取待测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为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取待测溶液加入少量HCl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如果有气泡产生并观察是否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
四、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鉴定,我们得到了实验结果,其中把它们罗列如下。
(3)硫酸根离子检验:发现无硫酸根离子。
五、实验思考题1.我们观察到样品的一些性质,确定了其化学成分。
这些性质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性质是样品化学成分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通过这些性质,我们可以推断出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种类。
分析化学阳离子的鉴定实验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阳离子的鉴定实验-The cation authenticates an experiment班级:050911学号:05姓名:赵冬儿分析化学实验方案一、观察溶液颜色及其沉淀情况二、测定溶液酸碱性三、溶液分成四份后做检验(一)、取一份试液做初步试验a、检NH4+取2个表面皿,在上表面皿中贴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下表面皿中滴入试液,并在两夹缝中滴加碱,加热后,若试纸变蓝则表明NH4+存在。
b、检Fe2+(1)K3Fe(CN)6试法在点滴板上放试液1滴,加3 mol/L溶液1滴,K3Fe(CN)61滴,生成深蓝色KFe[Fe(CN)6]沉淀,示有Fe2+。
(2)邻二氮菲试法在点滴板上放1滴试液,加3 mol/L HCl 1滴,邻二氮菲试剂1滴,溶液如显红色,示有Fe2+存在。
c、检Fe3+(1)NH4SCN试法在点滴板上放1滴试液,NH4SCN 1滴,0.1 mol/L HCl 1滴,溶液显红色,示有Fe3+。
同时做空白实验1 份,与此做对比。
(2)K4Fe(CN)6试法在点滴板上放试液1滴,加3 mol/L HCl 1滴,K4Fe(CN)61滴,生成深蓝色KFe[Fe(CN)6]沉淀,示有Fe3+。
离子未知试液的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与仪器药品:6mol/LNaOH 、邻二氮菲、K3Fe(CN)6 、NH4SCN 、HCl(8mol/L 、6mol/L 、3mol/L 、1mol/L 、0.6mol/L ) 、K2CrO4、K4Fe(CN)6 、 6 mol/L HNO3、3mol/L HNO3、6mol/L HAc 、浓HAc 、6 mol/L NH3·H2O、SnCl2溶液、浓HCl 、NH4Cl 、120g/L(NH4)2CO3 、TAA、铝片、HgCl2溶液、K2CrO4、H2O2、NaBiO3固体、戊醇、Na2HPO4试剂、丁二酮肟、玫瑰红酸钠试剂、NaAc、(NH4)2C2O4、醋酸铀酰锌试剂、KClO3固体、镁试剂、Na3Co(NO2)6 、甘油溶液、四苯硼化钠、锡箔、镁试剂、乙醇仪器:电炉、离心机、离心管、坩埚、表面皿、滤纸、黑白点滴板、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玻璃棒二、实验步骤(一)、观察溶液颜色及其沉淀情况溶液颜色:紫红色;沉淀情况:白色沉淀;(二)、测定溶液酸碱性PH=1.0呈酸性(三)、溶液分成四份后做初步检验a、检NH4+取2个表面皿,在上表面皿中贴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下表面皿中滴入试液,并在两夹缝中滴加碱,加热后,若试纸变蓝则表明NH4+存在。
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
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引言:阳离子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
在化学实验中,鉴定阳离子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鉴定出给定物质中的阳离子。
实验材料和方法:1. 给定物质:未知溶液X2.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酒精灯、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氯化铵、氯化钡、氯化铜等实验步骤:1. 首先,取一小部分未知溶液X,加入氯化铵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铵离子。
2. 接着,取一小部分未知溶液X,加入氯化钡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钡离子。
3. 然后,取一小部分未知溶液X,加入氯化铜溶液。
若产生蓝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铜离子。
4. 最后,观察未知溶液X的颜色、气味和其他物理性质,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晶体结构。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加入氯化铵溶液后,未知溶液X产生了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室手册上的数据,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铵的产物,表明未知溶液X中含有铵离子。
2. 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未知溶液X产生了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室手册上的数据,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钡的产物,表明未知溶液X中含有钡离子。
3. 加入氯化铜溶液后,未知溶液X产生了蓝色溶液。
根据实验室手册上的数据,蓝色溶液可能是氯化铜的产物,表明未知溶液X中含有铜离子。
综上所述,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鉴定出未知溶液X中含有铵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
进一步的实验: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的鉴定结果,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 确定铵离子:将未知溶液X与氢氧化铵反应,若产生氨气气味和白色烟雾,则可以确认未知溶液X中含有铵离子。
2. 确定钡离子:将未知溶液X与硫酸钡反应,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以确认未知溶液X中含有钡离子。
3. 确定铜离子:将未知溶液X与氨水反应,若产生深蓝色沉淀,则可以确认未知溶液X中含有铜离子。
结论: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我们初步鉴定出未知溶液X中含有铵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小结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小结离子名称加入试剂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性质钾离子(K+)饱和酒石酸氢钠NaHC4H4O6溶液室温反应溶液中出现白色晶状沉淀复分解反应镁离子(Mg2+) 6 mol/L NaOH溶液1%镁试剂室温反应首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生成蓝色沉淀复分解反应,取代反应钙离子(Ca2+)饱和草酸铵溶液6mol/L HAc 溶液2mol/L 盐酸室温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解于盐酸而不溶解于HAc溶液复分解反应钡离子(Ba2+)2mol/L HAc 和NaAc 1mol/LK2CrO4溶液室温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复分解反应铝离子(Al3+)2mol/L HAc溶液0.1%铝试剂6mol/L氨水水浴加热有红色絮状沉淀产生配位取代反应锡离子(Sn2+)0.2mol/L HgCl2溶液室温反应产生的沉淀由白色变灰色,最后变为黑色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铅离子1mol/L K2CrO4溶液室温首先生成黄色沉淀,加复分解反(Pb2+)2mol/L NaOH溶液反应入NaOH后沉淀溶解应,配位反应锑离子(Sb3+)浓盐酸亚硝酸钠固体0.5mol/L Na2S溶液室温反应试管中出现橙色沉淀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铋离子(Bi3+)2.5%硫脲室温反应生成鲜黄色的配合物配位反应铜离子(Cu2+)6mol/L HAc0.5mol/L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室温反应生成红棕色沉淀配位反应银离子(Ag+)2mol/L盐酸6mol/L氨水6mol/L硝酸室温反应首先出现白色沉淀,加氨水沉淀溶解,加入硝酸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复分解反应,配位反应锌离子(Zn2+)2mol/L HAc溶液硫氰酸汞铵溶液(NH4)2[Hg(SCN)4]室温反应摩擦试管壁,生成白色沉淀复分解反应,配位反应镉离子(Cd2+)0.5mol/L Na2S溶液室温反应生成亮黄色沉淀复分解反应汞离子(Hg2+)0.5mol/L SnCl2溶液室温反应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随着试剂的加入变成灰色沉淀配位反应铵根离子奈斯勒试剂室温试管中出现红棕色的配位反应(NH4+)反应沉淀铬离子(Cr3+)NaOH溶液H2O2溶液Pb(NO3)2溶液室温反应先出现灰绿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墨绿色加入H2O2和pb(NO3)2出现黄色沉淀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锰离子(Mn2+)铋酸钠溶液(NaBiO3)室温反应溶液呈现紫色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Fe2+)铁氰化钾溶液(赤血盐溶液)K3[Fe(CN)3]室温反应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配位反应铁离子(Fe3+)KSCN溶液室温反应溶液呈现血红色配位反应钴离子(Co2+)乙醚,KSCN溶液室温反应试管中溶液呈现宝蓝色配位反应镍离子(Ni2+)弱碱环境,二乙酰二肟溶液室温反应试管中出现桃红色沉淀配位反应亚汞离子(Hg22+)Cl-溶液,氨水室温反应首先出现白色沉淀,加入氨水后白色沉淀变成灰色。
实验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
实验二十二: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了解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的方法及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
〔实验原理〕1. 与HCl反应Ag+Hg22+HNO3及H2SO4Pb2+NH4Ac、NaOH2.Ba2+4↓白色,难溶于酸Sr2+4↓白色,溶于煮沸的酸Ca2+4↓白色,溶解度较大,当Ca2+浓度很大时,才析出沉淀Pb2+4↓白色,溶于NaOH、NH4Ac、热HCl、浓H2SO4,不溶于稀H2SO4 Ag+4↓白色,在浓溶液中产生沉淀,溶于热水3.Al3+AlO2-或[Al(OH)4]-浓NaOHZn2+2-或[Zn(OH)4]2-Cu2+Cu(OH)42-Pb2+ PbO2-或[Pb(OH)4]2-ΔSb3+SbO2-或[Sb(OH)4]-Sn2+SnO22-或[Sn(OH)4]2-4. 与NH3反应AgCuCdZn6.AgPbCuCdBiHg溶于王水,Na2SHgSbSb溶于浓HCl,NaOH,Na2SSnSn溶于浓HCl,(NH4)2S x,不溶于NaOH,Zn HCl溶液,不溶于HAc溶液Al HCl溶液5. 与(NH4)2CO3反应Cu2+Cu2(OH)2CO3↓浅蓝 Cu(NH3)42+ 深蓝Ag+Ag2CO3↓白色 (NH4)2CO3Ag(NH3)2+ 无色Zn2+Zn2(OH)2CO3↓白色 (过量)Zn(NH3)42+ 无色Cd2+Cd2(OH)2CO3↓白色 Cd(NH3)42+ 无色Hg2+ Hg2(OH)2CO3↓白色Hg22+Hg2CO3↓白色→HgO↓(黄)+ Hg↓(黑)+ CO2↑Mg2+Mg2(OH)2CO3↓白色Pb2+(NH4)2CO3Pb2(OH)2CO3↓白色Bi3+(适量)(BiO) 2CO3↓白色Ca2+CaCO3↓白色Sr2+SrCO3↓白色Ba2+BaCO3↓白色Al3+Al(OH)3↓白色Sn2+Sn(OH)2↓白色Sn4+Sn(OH)4↓白色Sb3+Sb(OH)3↓白色〔实验步骤〕内容步骤现象结论(解释)一、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的鉴定1. Na+的鉴定NaCl + KSb(OH)6白色结晶Na+ + Sb(OH)6-=NaSb(OH)6(s)2. K+的鉴定KCl + NaHC4H4O6白色结晶K++ HC4H4O6-= KHC4H4O6(s)3. Mg2+的鉴定 MgCl2+NaOH+镁试剂先生成白色Mg(OH)2,后生反应式见后1成蓝色沉淀。
无机化学常见阳离子分离与鉴定
无机化学常见阳离子分离与鉴定.doc一、分离1、氢氧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沉淀可以通过NaOH沉淀法分离出来。
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这些氢氧化物可以形成沉淀,实现分离。
一些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的颜色也是它们鉴定的基础之一。
2、氟化物(F^-)氟化物结合度和其他类似的离子相比较小,因此可以和其他阴离子分离。
使用鸟巢法可以分离出氟化物,该方法使用的络合剂是季铵盐鸟巢环(NH4)3 [FeF6]。
3、碳酸盐(CO32-)在水中,CO32-可以形成与Ca2+、Ba2+、Pb2+、Ag+等阳离子结合的沉淀。
因此,通过观察生成的沉淀的颜色可以确定阳离子的存在。
氰化物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很高,一些盐可以沉淀分离氰化物。
通过加入相应的酸可以分解盐的氰化物,若遇到硝酸银时,则可以生成白色的沉淀。
硫酸盐与Barium离子结合可以形成硫酸钡的沉淀。
可以用BaCl2试剂发生反应,观察生成的白色沉淀可以确认硫酸盐的存在。
氯化物可以通过加入AgNO3实现分离,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
AgCl颜色淡黄色并且易溶于NH3溶液中。
二、鉴定1、铁离子(Fe3+)Fe3+可以通过与硝酸铵一起存在,在加热时生成棕黄色的Fe(OH)3沉淀。
此外,还可以借助Ti(III)还原Fe3+为Fe2+,并使用Fenton试剂检测Fe2+的产生。
2、铜离子(Cu2+)Cu2+可以通过和N,N-二乙基-1,6-二亚胺染料组成的溶液反应而呈现出深蓝色,且颜色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Zn2+可以通过向含有鞣酸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而产生白色沉淀进行鉴定。
Mn2+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和汞齐试剂而鉴定。
试剂与汞齐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同时文中的Mn(OH)2也被沉淀。
Mg2+可以通过向可溶性的Phenolphthalein-indicator(溶于环己酮)溶液中添加MgCl2所生成的红色沉淀进行鉴定。
Al3+可通过加入含有增效剂的Eriochrome Black T试剂检测出来,试剂经络合反应后转变为紫红色,而Al3+呈现出浅紫色。
高中离子鉴定防干扰版
CO32-
酸溶液
将试液酸化后产生CO2,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SO32-干扰鉴定。
可在酸化前加H2O2溶液,
使SO32-转化为SO42-.
NO3-
FeSO4溶液
和浓H2SO4
NO3-与FeSO4溶液在浓H2SO4介质中反应,生成棕色溶液
Br-
HNO3+AgNO3溶液
氯水和CCl4
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Br-与适量的氯水反应游离出Br2,溶液显橙黄色。加CCl4有机相显红棕色,水相无色
I-存在干扰Br-鉴定,I-先与氯水反应生成I2,在有机相显紫红色.
I-
HNO3+AgNO3溶液
氯水和淀粉溶液
CCl4
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常见离子的鉴定一、常见阳离子的鉴定
离子
鉴定试剂
鉴定方法
干扰离子与处理
NH4+
NaOH溶液
取少量的试液与浓NaOH溶液反应,微热,检验气体.
K+
焰色反应
紫色
蓝色的钴玻璃防干扰
Na+
焰色反应
黄色.
Ag+
稀HCl溶液
氨水
与稀HCl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其溶于氨水,先与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无色银氨溶液.
Br-、I-等还原性离子干扰鉴定。加稀H2SO4和Ag2SO4溶液,使Br-和I-生成沉淀后分离,
NO2-
酸性的KI+淀粉
变蓝色
防Fe3+等氧化性离子干扰鉴定
S2-
酸化,硫酸铜溶液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反应和实验方法,鉴定出一系列常见阳离子。
实验原理:常见阳离子包括铵离子NH4+、钠离子Na+、钾离子K+、铜离子Cu2+、铁离子Fe3+等。
鉴定方法:1. 铵离子的鉴定铵离子可以通过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方法鉴定。
加入少量2N氢氧化钠,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铜试液,如果出现蓝色沉淀,则证明存在铵离子。
2. 钠离子的鉴定钠离子可以通过焰色反应鉴定。
将盐酸、钠离子样品和硫酸镁混合均匀后,将其加入火焰中,观察火焰颜色。
钠离子会使火焰变成黄色。
3. 钾离子的鉴定钾离子也可以通过焰色反应鉴定。
将氢氧化钾或氯化钾和硫酸镁混合均匀后,加入火焰中,观察火焰颜色。
钾离子会使火焰呈现紫色。
4. 铜离子的鉴定铜离子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方法鉴定。
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加入到铜离子试液中时,产生的深蓝色就证明存在铜离子。
5. 铁离子的鉴定铁离子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和苦味酸方法鉴定。
在铁离子试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变成氢氧化铁,并产生褐色沉淀。
然后,加入少量苦味酸,产生的红色就证明存在铁离子。
实验步骤:1. 铵离子的鉴定取少量铵离子试液,加入2N氢氧化钠,然后滴加氢氧化铜试液。
如果出现蓝色沉淀,则证明存在铵离子。
2. 钠离子的鉴定取少量钠离子试液,加入盐酸和硫酸镁混合液,然后加入火焰中。
观察火焰颜色,如果呈现黄色,则证明存在钠离子。
3. 钾离子的鉴定取少量钾离子试液,加入氢氧化钾和硫酸镁混合液,然后加入火焰中。
观察火焰颜色,如果呈现紫色,则证明存在钾离子。
4. 铜离子的鉴定取少量铜离子试液,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试液,产生深蓝色即证明存在铜离子。
5. 铁离子的鉴定取少量铁离子试液,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变成氢氧化铁,并产生褐色沉淀。
然后,加入少量苦味酸,产生红色即证明存在铁离子。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通过化学反应和实验方法,鉴定出了铵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铜离子、铁离子等常见阳离子,其中铵离子表现为蓝色沉淀,钠离子表现为黄色火焰,钾离子表现为紫色火焰,铜离子表现为深蓝色,铁离子表现为褐色沉淀和红色。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二实验报告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二实验报告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常见阳离子的实验鉴定方法,掌握其色谱分离技术,并做出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阳离子的色谱分离是利用样品中各成分的不同性质,现将样品加入有机溶剂溶解,然后加入适当的色谱剂,要求色谱剂有适当的吸附性和亲水性。
通过不同阳离子在色谱剂上的吸附性、物理、化学性质等的不同,使各成分的分离效果不同。
在某个温度、某个水浴中,这种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各成分的活化度不同,从而使它们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初步的阳离子分离。
三、实验材料(1) 常用阳离子溶液:Na+, K+, Ca2+, Mg2+;(2) 石墨烯色谱剂:用于色谱分离。
四、实验步骤(1) 将所有常见的阳离子溶液各取出10 ml,加入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2) 将上述混合液加入色谱柱中,以室温热源煮沸15分钟;(3) 将热源关闭,冷却柱体至室温;(4) 通过色谱仪分析实验中四种阳离子,并打印出检测结果;(5) 根据实验结果,制作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色谱实验结果如下:Na+:浓度为1.5 mg/LK+:浓度为2.3 mg/LCa2+:浓度为3.2 mg/LMg2+:浓度为1.8 mg/L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Na+, K+, Ca2+, Mg2+四种常见的阳离子在色谱柱中分离后,浓度分别是1.5 mg/L、2.3 mg/L、3.2 mg/L、1.8 mg/L,即分离效果良好。
经过色谱实验,通过四种常见阳离子的分离测定,验证了样品中四种阳离子的存在,并且对阳离子的分析效果较好。
六、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四种常见阳离子的分离测定,证实了样品中Na+, K+, Ca2+, Mg2+四种阳离子的存在,并且分析效果较好。
阳离子鉴定(专必)
鉴定Sb3+ 锡片 锡片有黑斑 示有Sb3+
鉴定Sn2+
加Mg条 离心分离
取清液
HgCl2
白黑示有Sn2+
BACK
沉淀:Fe (OH)3、MnO(OH)2
MnO (OH ) 2 → Mn 2+ + O2
H 2O2 + H +
3 mol⋅L−1 H2SO4 10滴 3% H2O22-3滴 搅拌 加热3-5min 离心分离
常见的阳离子的分组分离系统 A.硫化氢系统分组分析法 B.两酸两碱系统分组分析法
硫化氢系统分离法
阳离子混合液,预检 NH4+、Fe3+
控制H+=0.3mol·L-1, +5%硫代乙酰胺(CH2CSNH2)
H2S组
(PbS、CuS、 Sb2S3、SnS2)
易溶组及硫化铵组离子
+NH4Cl+NH3H2O +5%CH2CSNH2
溶液: CrO42−
溶液弃
沉淀: Al(OH)3、H2SnO3、H3SbO4
3mol·l-1NH4Cl 2d 浓NH3·H2O 2d TAA
试液2d 3% H2O22-3d 乙醚 6mol⋅L−1HNO3 酸化(pH=1-2) 乙醚层显深蓝色 有Cr3+
Cr 3+ + 3OH − = Cr (OH )3 Cr (OH )3 + OH − = CrO2 − + 2 H 2O 2CrO2 − + 3H 2O2 + 2OH − = 2CrO4 2− + 4 H 2O 2CrO4 2− + 2 H + = Cr2O7 2− + H 2O Cr2O7 2− + 4 H 2O2 + 2 H + = 2CrO5 + 5H 2O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与介绍
阳离子的鉴定方法与介绍阳离子纤维素聚合物是可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度配伍的阳离子调理剂,它可以提供头发多种调理功能,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阳离子,欢迎阅读。
什么是阳离子又称正离子,是指失去外层的电子以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形式。
常见的阳离子有:Na+、K+、NH4+、Mg2+、Ca2+、Ba2+、Al3+、Fe2+、Fe3+、Zn2+、Cu2+、Ag2+等。
阳离子基本简介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
这一过程称为电离。
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粒子叫离子,例如钠离子Na+。
带电的原子团亦称“离子”,如硫酸根离子。
某些分子在特殊情况下,亦可形成离子。
一般说来,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通常形成阳离子(就是带正号的),大于4的通常形成阴离子(也就是带负号的),还有一个规律,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也就决定了该元素的化合价,就是正号或者负号前的数.阳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原子半径越大的原子其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也就越强。
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钫(Fr)。
带一个或多个正电荷的离子称为“正离子”,亦称“阳离子”。
(放)电子的功能而原子的半径愈大,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较强,金属性也就较强;相反,原子的半径愈小,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愈弱,因此金属性也较弱。
而原子的半径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少,失电子能力较强;相反,最外层电子数目愈多,失电子能力较弱。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钫(Fr),也是失(放)电子的能力最强的金属。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正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阳离子的书写方法就是在该离子的元素或原子团负号右上角表上所带电荷数与“+”号,如钠离子:Na+、三价铁离子:Fe3+、铵根NH4+、银铵配离子:[Ag(NH3)2]+等阳离子的鉴定方法Na鉴定方法:1.取2滴Na试液,加8滴醋酸铀酰试剂:UO2(Ac)2+Zn(Ac)2+HAc,放置数分钟,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淡黄色的晶状沉淀出现,示有Na :3UO2+Zn+Na+9Ac+9H2O=3UO2(Ac)2·Zn(Ac)2·NaAc·9H2O 条件与干扰:1.在中性或醋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强酸强碱均能使试剂分解。
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
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掌握化学分析方法和技能,了解阳离子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
在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试剂来鉴定阳离子的存在。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沉淀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三、实验步骤1. 沉淀法鉴定铁离子:取待测溶液10m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硝酸铵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出现棕色沉淀即可证明存在铁离子。
2. 离子交换法分离钙镁:将待测溶液10ml加入小型树脂柱中,并以去离子水洗涤至无色流出。
然后用0.1mol/L盐酸洗脱,并收集洗脱液进行下一步实验。
3. 络合滴定法测定镍含量:将上述洗脱液10ml加入酸性介质中,加入二乙二胺四乙酸(NTA)络合剂,再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终点,计算出镍含量。
四、实验结果分析1. 沉淀法鉴定铁离子:添加试剂后出现棕色沉淀,说明待测溶液中存在铁离子。
2. 离子交换法分离钙镁:经过树脂柱处理后,得到的洗脱液中只有钙和镁离子。
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富集目标离子。
3. 络合滴定法测定镍含量:经过络合滴定反应后,得到的终点为紫色。
根据计算可知,待测溶液中镍的含量为0.024mol/L。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并注意安全。
2. 试剂要精确称取,并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3. 实验设备要干净整洁,并做好消毒和清洗工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我们学习了化学分析方法和技能,掌握了阳离子的性质和特点,提高了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加强了实验安全意识。
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
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阳离子的鉴定实验报告引言:阳离子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离子,它在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鉴定阳离子的存在和浓度,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鉴定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鉴定阳离子的存在和浓度。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探索阳离子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仪器:1. 钠盐溶液(如氯化钠、硝酸钠)2. 铵盐溶液(如氯化铵、硝酸铵)3. 硝酸银溶液4. 硝酸钡溶液5. 玻璃试管和试管架6. 滴管和移液管7. 火焰试管架和燃烧器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钠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存在氯离子。
2. 取一定量的钠盐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并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存在硫酸根离子。
3. 取一定量的铵盐溶液,加热并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若有气体生成,则证明存在氨离子。
4. 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样品与特定试剂的反应,得出了以下结论:1. 若钠盐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可以推断存在氯离子。
这是因为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氯化银沉淀。
2. 若钠盐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可以推断存在硫酸根离子。
这是因为硫酸根离子与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硫酸钡沉淀。
3. 若铵盐溶液加热时产生气体,则可以推断存在氨离子。
这是因为铵盐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氨气。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定出阳离子的存在和浓度。
这对于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鉴定了阳离子的存在和浓度。
阳离子在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深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阳离子对物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OH-] 适当,防 止形成Mg(OH)2↓
沉淀 PbSO4 CaSO4 BaSO4
溶液: Mg2 + Cu(NH3)42+ Co(NH3)63+
沉淀 Al(OH)3 Sn(OH)4 Sb(OH)5 Cr(OH)3 Fe(OH)3 MnO(OH)2
3% H2O2 3-4d 6 mol⋅L−1 NaOH 15d 沸水中加热搅拌3-5min(赶去多余H2O2) 离心分离
溶液: CrO42−
溶液弃
沉淀: Al(OH)3、H2SnO3、H3SbO4
3mol·l-1NH4Cl 2d 浓NH3·H2O 2d TAA
试液2d 3% H2O22-3d 乙醚 6mol⋅L−1HNO3 酸化(pH=1-2) 乙醚层显深蓝色 有Cr3+
Cr 3+ + 3OH − = Cr (OH )3 Cr (OH )3 + OH − = CrO2 − + 2 H 2O 2CrO2 − + 3H 2O2 + 2OH − = 2CrO4 2− + 4 H 2O 2CrO4 2− + 2 H + = Cr2O7 2− + H 2O Cr2O7 2− + 4 H 2O2 + 2 H + = 2CrO5 + 5H 2O
常见的阳离子的分组分离系统 A.硫化氢系统分组分析法 B.两酸两碱系统分组分析法
硫化氢系统分离法
阳离子混合液,预检 NH4+、Fe3+
控制H+=0.3mol·L-1, +5%硫代乙酰胺(CH2CSNH2)
H2S组
(PbS、CuS、 Sb2S3、SnS2)
易溶组及硫化铵组离子
+NH4Cl+NH3H2O +5%CH2CSNH2
四、注意事项
① 严格操作,沉淀要完全,沉淀与溶液 要分离清,沉淀要洗涤干净。 ② 严格控制试剂的用量与浓度。 ③ 严格控制温度与加热时间。 ④ 排除干扰离子。 ⑤防止离子“失落”和“过度检出”。 ⑥空白试验及对照试验。 鉴定Mg2+时需赶氨。
五、结果 xx号样品:阳离子种类 结果当场上交,失落一个离子 或过度检出一个离子均扣10分。
硫化铵组
(FeS、MnS、CoS、 Al(OH) 3、Cr(OH) 3)
易溶组溶液
两酸三碱沉淀分离法
两酸:HCl、H2SO4 组试剂 三碱:NH3 ⋅H2O、NaOH、(NH4)2S
阳离子样品: NH4+,Mg2+, Ca2+, Ba2+, Al3+, Sn2+, Pb2+, Cr3+ ,Mn2+, Fe3+, Co2+, Cu2+等离子。 分组情况 第一组:盐酸组 第二组:硫酸组 第三组:氨合物组 第四组:易溶组 第五组:两性组 第六组:氢氧化物组 Pb2+ Pb2+、 Ca2+、Ba2+ Cu2+,Co2+ Mg2+ Al3+、Cr3+、Sn2+、 Sb3+ Fe3+, Mn2+
阳离子分组
HCl
溶液
H2SO4
沉淀 PbCl2 沉淀 PbSO4 CaSO4 BaSO4 沉淀
NaOH,H2O2
溶液
NH3 ⋅H2O
溶液 Cu(NH3)42+ Mg2 +、Co(NH3)63+
CH3CSNH2(TAA)
溶液 Mg2 +
沉淀 CuS CoS
溶液 AlO2−、CrO42− SbO43- 、 SnO32-
华东理工大学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未知固体样品的分析 ——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两酸三碱系统分析法对常见 阳离子进行分组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分离、鉴定的基本操作与实验 技能。
二. 实验原理
阳离子分析是要确定阳离子的组成。 鉴定阳离子时由于常常受到干扰,故阳离 子分析常为先分离,再鉴定。 分离:常采用沉淀分离法。 鉴定:采用特征反应。
2.试液制备:
取3个火柴头大小固体样品,加酸溶解, 加水制成1mL试液。
玻棒摩擦管壁 搅拌并加乙醇
阳离子试液20滴
检验NH4+
6mol⋅L−1 H2SO4,95% 乙 醇 4-5d,至沉淀完全
溶液
3 mol⋅L−1NH4Cl 2d 3% H2O2 3-4d 浓NH3.H2O(pH=9-10), 水浴加热,搅拌, 浓NH3.H2O 过量4-5d,再加热 离心分离
沉淀: Al(OH)3
H2SO4酸化
溶液: SnS32−、Sb数滴,铝试剂2d, 6 mol·L−1 NH3.H2O 至弱碱性,搅拌,沸 水浴中加热
红色絮状↓ 有Al3+
溶液: SnS32−、SbS432mol⋅L-1 HCl pH≈3,离心分离 Sb2S3,SnS2 浓HCl,加热赶去H2S SbCl63-,SnCl62-
未知固体样品:含有NH4+,Mg2+, Ca2+, Ba2+, Al3+,
Sn2+, Pb2+, Sb3+, Cr3+ ,Mn2+, Fe3+, Co2+, Cu2+等离子。
未知样品分析的一般步骤: ①外表观察及溶解性试验; ②分析试液的制备; ③离子的分析; ④结论。
外表观察及溶解性试验 A.外表观察
溶液: AlO2-、CrO42− SnO32−、SbO43-
沉淀:Fe (OH)3 MnO(OH)2
沉淀 PbSO4 、CaSO4、BaSO4 PbSO4+Ac
-
=[PbAc]+
饱和NH4Ac 5d,△,趁热离心分离 沉淀 CaSO4、BaSO4 饱和Na2CO3 10d △沸水浴 沉淀 CaCO3、BaCO3
BACK
溶液:Mg2 + 、Cu(NH3)42+ 、Co(NH3)63+
试液15d,沸水浴中加热 TAA 5-6滴,搅拌 加热 沉淀凝聚继续,加热3-5min 离心分离
溶液:Mg2+ 赶NH4 鉴定Mg2+ 试液数滴 镁试剂 6mol⋅L−1 NaOH 至强碱性,搅拌 天蓝色沉淀 有Mg2+
+
沉淀:CuS、CoS
3mol·l-1HAc PH= 4~5 K2CrO4 BaCrO4 ↓
溶液 [PbAc]+ 0.1 mol⋅L−1 K2CrO4 2-3d 黄色沉淀(PbCrO4)并溶 于6mol⋅L-1 NaOH 溶 液 [PbAc]++CrO42- = PbCrO4
溶液 (弃)
溶液
饱和(NH4)2C2O4 CaC2O4↓
沉淀 Fe (OH)3 MnO(OH)2
CH3CSNH2(TAA)代替(NH4)2S
离子鉴定
离子 Mg2+ Ca2+ Ba2+ Al3+ Sn2+ Pb2+ Cr3+ Mn2+ Fe2+ Fe3+ Co2+ Cu2+ 鉴定试剂 镁试剂,NaOH (NH4)2C2O4 K2CrO4 铝试剂,NH3•H2O HgCl2 K2CrO4 NaOH,H2O2, HNO3,乙醚 HNO3,NaBiO3(s) K3[Fe (CN)6] (1)K4[Fe (CN)6 (2) KSCN KSCN (饱和), 丙酮 K4[Fe (CN)6] 现象及产物 天蓝色沉淀 白色沉淀 黄色沉淀 红色絮状沉淀 白 ∀灰 ∀黑 黄色沉淀( PbCrO4 ) 乙醚层中呈深蓝色(CrO5 ) 紫红色(MnO4-) 蓝色沉淀(K[Fe (CN)6 Fe]) 蓝色沉淀(K[Fe (CN)6 Fe]) 血红色([Fe (SCN)n]3-n ) 丙酮中呈蓝色([Co (SCN)4]2-) 红棕色沉淀(Cu2 [Fe (CN)6])
鉴定反应的条件
A、溶液的酸碱度 B、反应的温度 C、反应物的浓度 D、共存物质及介质的影响 E、空白试验与对照试验
空白试验:检查试剂、蒸馏水或器皿中是 否存在微量的待测离子,说明有否“过度 检出”现象。 蒸馏水 同样条件下 待检试液 对照试验:检查试剂是否失效,反应条件是 否控制恰当等,说明有否“漏检”的现象。 已知离子 同样条件下 待检测液
离心液1-2d +6mol⋅L-1HNO3 +少量NaBiO3固体 搅拌,加热 离心沉降
离心液1d 饱和NH4SCN
紫红色溶液 有Mn2+
红色溶液 有Fe3+
2 Mn 2+ + 5 NaBiO3 + 14 H + = 7 MnO4 − + 5 Na + + 5 Bi 3+ + 7 H 2O
Fe3+ + KSCN → K 3 Fe( SCN ) 6
三. 实验步骤 阳离子样品为含NH4+,Mg2+, Ca2+, Ba2+,
Al3+, Sn2+, Pb2+, Sb3+, Cr3+ ,Mn2+, Fe3+, Co2+, Cu2+离子中的若干种离子配制成的固体。
1.溶解性试验:
取样:火柴头大小固体样品 溶剂 溶解试验 H2O HCl 6mol⋅L−1 HCl 浓 HNO3 6mol⋅L−1 HNO3 浓
(弃去)
Cu(NH3)42+ 、Co(NH3)63+ 鉴定Co2+
试液2-3d SnCl2 2-3d 丙酮 5-6d 饱和NH4SCN 2-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