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污染菌校正因子的测定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麦瑞科林科技有限公司
初始污染菌校正因子确认报告
文件编号:___________
版本号:___________
受控状态:___________
分发编号:___________
持有部门:___________
2010-06-03发布2010-06-10实施编制:审核:批准:
目录1 概述
2确认依据
4 确认过程
3.1洗脱液的制备
3.2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3.3 接种
3.4 培养
3.5 菌落计数
5 校正因子的计算
6 确认结论
7 再确认
1 概述
公司制定的《初始污染菌检测作业指导书》是用于描述产品中的活微生物群体。

但准确地确定初始污染菌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实践中,采用校正因子将活菌计数转换成产品中初始污染菌评估,此因子用于补偿洗脱效率。

2 确认依据
ISO 11737.1-2006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3 确认过程
3.1 洗脱液的制备:分别选取三支新制备的样品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宫颈采样拭子,在净化工作台上,用无菌剪刀将每支样品剪碎,称重,放入事先灭菌的具塞三角瓶中,加入约(样品重量×10)ml的pH7.0 氯化钠-蛋白胨灭菌洗脱液,加塞,充分震荡,使样品得到充分的洗脱,然后将洗脱液转移到另一个无菌的具塞三角瓶中,立即盖好备用。

3.2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将市售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产品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然后在121℃高压蒸气消毒器内灭菌15min,放入50℃左右的水浴中备用。

3.3 接种:在净化工作台上,用移液管吸取1ml上述制备的洗脱液注入经过灭菌的平皿内,将约15-20ml已融化的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到平皿中,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同样方法每组洗脱液做12个平行试验,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1ml灭菌洗脱液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内作为空白对照。

3.4 培养:待上述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低面朝上,置于36±1℃恒温箱中培养48±2h。

3.5 菌落计数:记录各平皿中的菌落数,取平均值,然后再乘以洗脱液总体积数(ml),即得到洗脱液中的全部菌落数。

重复3.1-3.5步,分别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洗脱,其中第五次洗脱为直接将四次洗脱后的产品接种于培养基内,将五次洗脱后所得的菌落数分别填入数据表1、表2。

5校正因子的计算
用第一次洗脱液得到的菌落数除以五次洗脱得到的总菌落数,得到第一次冲洗去除率,取三套样品的第一次冲洗去除率的平均值,平均值的倒数即为校正因子。

6确认结论
由表1、表2可知,照此检查方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宫颈采样拭子的校正因子的测定,其结果分别为1.34、1.24。

7 再确认
a)洗脱液的组分发生变化时,其校正因子应重新确认;
b)产品的组分或原灭菌工艺发生变化时,其校正因子应重新确认。

表2一次性宫颈采样拭子校正因子测定数据表
检测人/日期:刘晓琴2010-05-20 复核人/日期:朱德明2010-0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