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本次的探究思路自然而然地确定为两个方面: 一是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二是探究受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最后综合得出三者的关系。
方案一: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 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钩码、刻 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运动。 用天平测出 小车的质量m
从打点计时器打 出的纸带计算出 小车的加速度a
怎样改变小车的质量?
做实验 、得数据、填表格二、 作图象、交流分析、形成结论
1.0 0.8 0.6
a/m· -2 s
当 拉 力 不 变 时
次数 1 2 3 4 5
1 a/m · -2 m /kg -1 s 2.50 0.400 0.861 2.00 0.500 0.692 1.33 0.750 0.470 1.00 1.000 0.352 0.83 1.200 0.290
例2、一辆小汽车的质量 m1=8.0×102kg ,所载 乘客的质量是 m2=2.0×102kg ,用同样大小的牵 引力,如果不载人时小汽车产生的加速度是 a1=1.5 m/s2,载人时产生的加速度a2是多少(忽 略阻力)
解法一:由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可知牵引力的大小 F = m1 a1 = 8.0×102× 1.5 N =1.2× 103N
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力方向相同。
F1 F合 F2
解法2:先对两力进行正交分解,然后再求合力。
课后思考:一小球从竖直在地面上轻
弹簧正上某处自由落下,试分析小球从 刚接触弹簧到被压缩最短过程中小球 的速度、加速度怎样变化?
m/kg
0.4 0.2 1 /kg -1 0 0.5 1.0 0.4 0.6 0.8 1.0 1.2mm/ kg 0.2 1.5 2.0 2.5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图象法(图象处理技巧)
a
a
0
F
0
m
1 m
方案二:
比较法
方案二:以两只小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 板、粗线、砝码、钩码、天平、刻度尺、 宽口夹子为实验器材,研究小车的运动。
由于载人和不载人时牵引力是同样大的,故: F a2 = ——— m2+m1 =1.2 m/s2
解法二:比例法
例3、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0角的两个 力 F1 = 10 N 和 F2 = 10 N 的共同作用,这个物体产 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解法1:直接求F1和的F2合力,然
后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F1、 F2、F合 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故 F合 =10 N a = F合 /m =10/2 m/s2= 5 m/s2
砝码的总重力 G当作小车受 到的拉力F
思考:小车在运动方向上受几个力的作用?
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 吗?
例1、如图一个木块正在倾角为θ 为的 三角斜面上匀速下滑,试求斜面 的动摩擦因数。
N Gsinθ
mg cos N
θ
G
Gcosθ
sin mg sin N mg cos tan cos 问2:如果此时给物体加上一个沿斜面向 下的力F,那物体现在受到的合外 力是多少?
起动时运动状态相易改变
火车:
质量大,惯性大,动力大、 起动时运动状态相对难改变
猜想:
a、F、m三者的关系!?
加速度与力、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定量 的关系?
猜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a”与“F”、“m” 二个物理量均有关系,应该从何处入手 呢? 在初中阶段我们研究“欧姆定律”、“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 时都接触到一种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方案原理:如图所示
1、控制m相同,探讨加速度a与F的关系
F1, F2,在相 同的时间内:
1 x1= 2
F1
a1t2
1 x2 =2 a2t2
x2
x1
F2
a1/ a2=x1/x2
测量出x1 、x2
2、控制F相同,探讨加速度a与m的关系
小结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2.数据处理方法: 图象法
3.结论:a∝F a∝1/m
F a m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a
F m
或F kma
F=ma
等式: F=kma
当各物理量均选国际单位时,k=1 (3)1N定义: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叫做1N。
即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要注意:
1.同体性: 公式中F、m、a必须是同一研究对象 2.矢量性: 加速度a的方向与合外力F合方向相同。
3.瞬时性: (a和合外力F是瞬时对应关系) a与F合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4.独立性: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各力将独立地产生 与之对应的加速度,而物体表现出来的实际加速度是 物体所受各分加速度叠加的结果。
m/kg
0.4 0.2 1 /kg -1 0 0.5 1.0 0.4 0.6 0.8 1.0 1.2mm/ kg 0.2 1.5 2.0 2.5
1.0 0.8 0.6
a/m· -2 s
当 拉 力 不 变 时
次数 1 2 3 4 5
1 a/m · -2 m /kg -1 s 2.50 0.400 0.861 2.00 0.500 0.692 1.33 0.750 0.470 1.00 1.000 0.352 0.83 1.200 0.290
0.75
1 2 3 4 5
a/m· -2 s
0.10 0.146 0.20 0.302 0.30 0.428 0.40 0.592 0.50 0.751
如何更 处理数 据? 直观地
0.60
0.45
0.30
0.15 0 0. 1 0.2 0.3 0.4 0.5 F/ N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基本思路:保持小车所受合力相同,测量 不同质量的小车在该力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 度与质量的关系。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
纸
打点计时器 带 电源
砝 码
把木板一端垫高, 平衡小车受到的摩 擦力
实验探究
1.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实验基本思路: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 测量小车在不同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 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怎样改变合力?
做实验 、得数据、填表格一、 作图象、进行分析、形成结论
s 次数 F/N a/m · -2 当小 车质 量不 变时
应用举例
例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 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 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 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 答:没有矛盾,由公式F合=ma看,F合为合 外力,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 速度,这个力应是合外力。现用力提一很重 的物体时,物体仍静止,说明合外力为零。
1N 1kg.m / s 2
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 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 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F合 ma
思考:
1、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 = ma 中, 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
m 是标量,F 和 a 是矢量。 2、这两个矢量的方向关系是怎么样?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物体受力 方向决定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故力 F 的方向和 加速度 a 的方向是一致的。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力”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似 乎“促使”加速度的产生;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而惯性是保持运动状 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质量似乎“阻碍”加速度 的产生。
a可能与F、m有关系。
比较小汽车和火车:
小汽车: 质量小、惯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