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挑战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挑战杯
大学生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
它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很荣幸能在09年参加广西赛区的挑战杯比赛,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建议。
比赛可以分为编写策划书和策划书答辩两大部分组成。
编写策划书的时间大概有4个月时间(以下达文件为准),而策划书答辩则是在确定策划书入围(策划书总得分排名省前50名)后,到南宁市参加的答辩赛。
策划书编写
1、确立主题
在编写策划书之前,必须要确立策划的主题。
主题要求要新颖独特,能吸引到评委老师的注意,这也是迈向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确立自己主题之前,可以参考历届挑战杯的主题,从而创出属于自己的新颖独特的主题,但千万不要受到历届挑战杯主题的影响是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
2、编写策划书
编写策划书是一份非常庞大的工作,一本完整的策划书,页数要在70页以上,里面囊括了策划书的大纲、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方案的风险等等。
所以编写策划书需要多人的分工合作,每个组参加挑战杯的人数最多为6人,所以只要分工合理,就能最大效率的编写好策划书。
策划书编写时可以下载历届获奖的策划书,进行参考,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一些内容。
大部分策划书的基本内容都是差不多的结构,我们可以按照那样的结构来编写我们自己的策划书。
在编写策划书过程中,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比如有些地方需要用到专业的词语,那就要不嫌麻烦的上网去搜索,或者请教老师等。
写策划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有耐心毅力。
等你写好策划书后,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出来的成果,心里肯定有很大的自豪感、成就感。
3、策划书的修改
写好策划书之后,要仔细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或者一些疏漏的地方,评委老师如果碰巧看到书中有错别字,那对你的那份策划书印象肯定大打折扣了,检查时,可以由几个人合作检查。
写好策划书之后,仔细的看看书中的内容,有时会偶尔灵光一现,脑海里有了新的想法,这时就可以补充到策划书中,这也是策划书修改的一部分。
通过自己的仔细检查之后,觉得可以了,就可以把修改好的策划书交给老师,让老师花时间帮我们修改,因为老师的经验和见解,往往比我们丰富,给老师修改之后,我们的策划书肯定会更加的完美。
4、打印策划书
打印策划书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封面是非常重要的,封面的设计,要体现出书本的内容并且要突出挑战杯的主题。
策划书打印出来,则应该要是文印室的老板
帮我们把封面装订好,糊好每一页,保证成一本书的样子。
这样评委老师可以非常方便的阅读,也就自然而然的给我们分数高一点。
总结:确立好自己策划书的主题之后,就按照主题慢慢的补充相关的内容,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
细节决定成败,写策划书一定要做到细致,每一段文字,每一个点都要写好。
策划书答辩
策划书答辩,主要是由答辩者陈述策划书亮点、特点和评委老师提问策划书中老师存在不解的地方两部分组成。
因此则需要我们把策划书的内容了解透彻,并能适当的把策划书的亮点扩大化。
1、利用ppt答辩
策划书答辩时,可以利用ppt图示来展示自己的策划书亮点。
通过ppt,可以更生动的展示策划书内容,节省许多的时间。
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利用ppt,避免一些如语言表达不准确,因慌乱而忘记要表达的内容这些尴尬问题。
个人觉得,可以制作精美的ppt,使策划书答辩时,更加华丽完美。
Ppt的内容要求简洁突出重点,答辩的时间是二十分钟(视文件而定),则ppt所涵盖的内容则必须在这个规定的时间内能展示完。
同时利用ppt答辩,有许多的优点,评委老师也喜欢通过看ppt来简单轻松了解我们所表达的东西。
答辩时可以一个人答辩,也可以所以的成员都参加答辩。
个人建议3-5名成员参加答辩,这样可以互相补充答辩中一些疏漏的地方。
如果人数过少的参加答辩,可能一个人应付不了那么多评委老师(4-5为评委老师)的问题。
答辩时,如果是多名组员参加答辩,则需要分工合作,A组员负责策划书的A 部分,B组员负责策划书的B部分,这样更具效率。
2、普通答辩
答辩过程中,如果选择用其它的辅助工具答辩,则可能没有很好的效果。
总结:在答辩过程中,不需要过分的紧张,老师提出的问题其实都是挺简单的,因为我们本身是写这策划书的作者,我们比他们更了解策划书的内容,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关于商业方面的超出我们知识范畴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不能不懂装懂,只需大胆的承认自己不清楚即可,切勿不懂了却瞎掰,在专家面前耍小聪明,导致留下不好的印象。
以上就是本人参加09届挑战杯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