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果农投诉案件谈药害的发生与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农之友
2019.8
现身说法
近日,果农陈某投诉,他在某农资店购买农药防治冬枣炭疽病及其他病虫时出了问题,其用药情况如下:水量150千克,混配的药剂有25%(质量分数,后同)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毫升1瓶,40%唑醚甲硫灵悬浮剂100毫升1瓶,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克1瓶,1.8%阿维菌素乳油100毫升1瓶,30%四螨联苯肼悬浮剂100克1瓶,5%甲维盐水乳剂100克1瓶,0.5%噻苯隆粉剂9克3包,叶面肥(花果王精)450毫升1瓶,有机水溶肥200毫升1
瓶。
用药后第三天,发现药痕处出现黑斑或者深青色(图1)。
那么,果树常见的药害有哪些呢?药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药害的发生?药害发生后的的应急措施是什么?现在,正进入果树生长盛期,果农频繁用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把近年来处理的果农投诉的药害案例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分析总结(表1),供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参考。
1
果树常见的药害
果树芽子药害表现发芽推迟,
从果农投诉案件谈药害的发生与预防
宋民斗
(大荔县果业局发展中心陕西大荔715100)
表1
近三年来果农药害发生种类统计表
发生次数比例
部分实例农药品种过多1639.0%
药肥品种合计13种药剂敏感
49.8%
樱桃上使用嘧霉胺敏感、冬枣果实白熟期对三唑磷敏感、早中熟苹果对醚菌酯敏
感、部分葡萄品种生长期对毒死蜱敏感
超范围使用1126.8%
随意加大浓
度、不看注意事项除草剂误用37.3%
麦田除草剂误做叶面肥操作环节有误512.2%
高温期用药、
重复喷药
其他原因24.9%农药质量
差、过期药等
不能正常发芽,严重时部分芽变黑枯死。
花瓣药害表现为花瓣点状或片状褐斑。
叶部药害发生在药后次日或数天,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药斑,叶尖、叶缘变褐干枯,严重的全叶焦枯脱落或叶片部分不规则变黄,严重的全叶变黄脱落(图2)。
果实药害发生在药后当天或数天,幼果果面或药液残存处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图3),随果实发育膨大成不凹陷黑斑,不脱落;有的喷药后变成畸形果(图4),不脱落;有的药后7~10天,幼果大量脱落,严重的全树落光。
枝干药害从地面沿树干向上树体韧皮部变褐,严重的延伸到2年生或3年生枝;有些药用后5~7天叶片变黄脱落或干焦在树上,轻的部分主枝变黄枯死,
重的整株变黄枯死。
图2
樱桃叶片喷嘧霉胺后变为褐色
图3梨幼果期用药不合理
出现锈斑和气孔变粗、
变大图4
冬枣乱用调节剂后变畸形
2药害发生原因
从表1可以看出,药害发生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1
农药方面的因素
一是农药本身的质量问题。
农药中添加隐性成分、过期药、劣质药等。
二是新农药品种没有经过试验,便应用于未经登记的农作物及
果树上。
图1冬枣喷药后药痕处变为黑斑
32
果农之友
2019.8
现身说法
2.2
作物及环境因素
一是作物对药剂敏感。
如樱桃上使用嘧霉胺、冬枣果实白熟期使用三唑磷、早中熟苹果使用嘧菌酯、部分葡萄品种生长期使用毒死蜱等,使用后造成的叶片受害、果实受损。
二是作物的敏感期。
一般果树幼果期,特别是梨、苹果、油桃、葡萄,对药剂比较敏感,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果面受损,产生果锈,影响果实的商品率。
三是温度、湿度。
温度较高(大于35℃)果实的耐药性较差,湿度较大(大于60%)时,药液容易在果实底部残存,在高温期、无风、空气潮湿时用药,提高了药害发生的几率。
2.3
人为因素
一是图方便,买药不看使用说明。
每种农药的使用浓度和适用范围都是做过试验的,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操作,不要超出说明范
围。
比如,矿物油说明书中有一项,不能和高活性金属离子混用,稍不注意,混用后,就会造成果树叶片脱
落等。
二图省事,多药混用。
如案例中防治冬枣炭疽病,吡唑醚菌酯、唑醚甲硫灵、苯醚甲环唑只要选择其中之一就可,
经销商(或果农)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就把三个药剂混配。
另外防治红蜘蛛,既用阿维菌素、又用四螨联苯肼,叶面肥同样也选择了两种。
三是施药图快,不管效果。
配药不采用二次稀释,农
药混配不均;喷药时随意扩大喷孔,雾化差;
喷后不清洗用药器械。
这些都给药害发生提供了条件。
3如何预防药害的发生
第一要对症用药,合理混配。
如案例中,防治冬枣炭疽病及其他病虫,比较理想的防治方案是吡唑醚菌酯(或唑醚甲硫灵、苯醚甲环唑)+阿维菌素(或四螨联苯肼)+甲维盐+叶面肥。
有什么病,就选什么药,不能头疼治脚,脚疼治头。
第二
一定购买规范农药。
买农药时,
必须选用合格农药,看“三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并注意看农药使
用说明。
第三,重视喷药的过程和质量。
配药时采用二次稀释,让药
液均匀一致;喷药时注意器械使用要规范,提高施药技术,喷药要均匀周到;喷到为止,不杀回马枪。
第四,要学习一些基本知识。
了解哪些果树或农作物对什么药剂敏感,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
要知道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期,比如果树的幼果期,一般尽量不要使用含金属离子的药剂,避免使用剂型为粉剂、乳油的药剂等,防止发生药害,影响商品性。
4药害发生后如何应对
一是清水喷淋。
轻微的药害及
时发现后,要用大量的清水喷洗受害的叶面,反复2~3次,冲刷叶面的药液,让果树充分吸水,提高自身的修复能力。
二是喷施植物调节剂和叶面肥,缓解药害,注意浓度不要过大,少量多次,间隔7~10天喷2~3次。
如芸薹素、细胞分裂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等。
(作者联系电话:138****6525)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第一辑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果树产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经过几代果树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果树科研工作也取
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果树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诚邀我国果树界一批知名专家,组织编写了《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套书。
本书以果树产业技术为主线和统领,结合各树种的特点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梳理、确定若干主题,在对技术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着重于对现有技术成就和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与提炼,同时提出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全套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既体现学术价值,也兼顾实际生产应用价值,以期对未来技术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
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目前第一辑已出版面世。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第一辑,从酝酿到出版历经近5年的时间完成,共10册、涉及11个树种,印制精美、图文并茂。
以应用性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层面的重要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主要论述内容,对高校、科研单位和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果树产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也有重要借鉴作用。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苹果》,主编赵政阳,定价116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核桃》,主编郗荣庭,定价56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杏》,主编张加延,定价82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李》,主编张加延,定价75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榛》,主编梁维坚,定价52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葡萄》,主编翟衡,定价82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山楂》,主编董文轩,定价68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板栗》,主编沈广宁,定价65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石榴》,主编苑兆和,定价100元《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阿月浑子、扁桃》,主编李疆,定价70元其他树种我们将在该套书的第二辑和第三辑中陆续推出。
以上书目价格包含邮寄费,另每包加3元挂号费。
邮购时请在备注栏标明书名。
请注明联系电话以便核实!邮购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收款人:杂志社;电话: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