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二模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C.检测苹果汁是否有还原糖时,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2. 稳定性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后者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
下列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发展影响,桦尺蠖黑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桦尺蠖变异的不定向性导致该种群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
B.桦尺蠖黑化现象对该种群来说一定属于有利的变异
C.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稳定性选择
D.单向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
3.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能在同一生物体内进行
C.与精原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是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均分到两个细胞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4.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下列标记处理最合理的是()
A. 在唾液腺细胞中注入14C标记的氨基酸
B. 在性腺细胞中注入14C标记的氨基酸
C. 在胰腺细胞中注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D. 在口腔上皮细胞中注入3H标记的氨基酸
5. 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若将其中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①
①
①
①
①
A.3、3、2
B.4、3、3
C.2、2、2
D.3、4、2
6. 下图表示的是某动物细胞内三种生物膜结构在某过程前、后的面积变化,那么该过程产生的物质很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A. 肠脂肪酶、生长激素、性激素
B. 抗体、血浆蛋白、固醇
C. 生长激素、抗体、唾液淀粉酶
D. 抗体、胃蛋白酶、血红蛋白
7. 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液面差为m。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
B.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等于溶液S2的浓度
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
D.平衡后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同初始S2浓度相等的蔗糖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
8. 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毁坏切叶蚁的菌圃。
一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
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制约
D.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共同进化
9.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是科研人员绘制的蛙的坐骨神经中一条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受膜外界生理盐水中不同K+和Na+浓度的影响柱状图,据图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外Na+的浓度对静息电位的大小影响很大
B.动作电位绝对值大小与受刺激强度的大小有关
C.K+和Na+由膜外进入到膜内都是以主动转运的方式来进行的
D.根据坐标图判断a组为对照组,d、e变化是因为生理盐水中Na+浓度升高了
10. 关于生物的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成年人排尿量会相应增加,逐渐消瘦,体重减少
B.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协同作用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有利的
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会减少
D.摄盐过多后再增加饮水量,不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恒定
11. 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调节速度较缓慢,但作用时间比较长
B.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
C.体液调节的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12. 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产生一个水分子,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
B.R基
C.氨基和羧基
D.羧基
13. 给SARS患者注射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给婴幼儿重复多次注射某疫苗、给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注射药物以降低其免疫能力,以上三种措施的原理分别是( )
A.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二次免疫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B. 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吞噬细胞可将病原体吞噬、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避免移入的器官被病原体侵染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 鹅掌柴是我国多地重要的园林绿化材料,其移栽成活的关键是生根状况。
某研究者利用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插条,进行了扦插生根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应用相应溶液处理插条基部
B. 插条生根状况最佳的处理组合是2,4-D浓度1①1000、处理时间4h
C. 实验之前,需要提前设计预实验进行摸索以便设计出更合理的浓度梯度
D.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营养物质,但与肥料混合施用作用效果更好
15.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太湖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C.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稻鳅共作就是在水稻田里放入泥鳅为主,虾、黄鳝、蚯蚓等为辅的自组织模式,形成“水稻护鳅,鳅吃虫饵,鳅粪肥田”的天然营养关系,体现了一田多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稻与杂草因争夺共同的生活资源和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
B. 泥鳅、虾、黄鳝、蚯蚓等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鳅粪肥田”实现了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多级利用
D. 该共作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17. 下图表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主要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及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位置关系
B. 该实验违反了对照原则,应另外设置对照组
C. 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越能更快地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 该实验也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8. 人类红绿色盲和蚕豆病是X染色体连锁的两种隐性遗传病,分别由色盲基因(b)和蚕豆基因(g)控制。
根据双杂合母亲所生儿子中有关性状的重组情况,可以计算重组率,从而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而母亲X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可以由外祖父的表型得知,该方法称为“外祖父法”,是遗传学上进行X染色体基因定位的一种重要方法。
调查发现,双杂合母亲所生儿子有正常、只患一种病和两病皆患等表型。
双杂合母亲的基因型可能为下图中的甲或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外祖父正常,则母亲的基因型为甲
B.若外祖父正常,则其外孙表现为两病皆患的原因是:外祖父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产生了含X bg的精子
C.若外祖父为蚕豆病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
D.若外祖父为色盲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
19. 人体肝细胞中葡萄糖可以()
A.合成肝糖原
B.转化成脂肪
C.水解
D.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
20. 下图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液泡体积和细胞吸水能力的相关曲线。
不考虑细胞失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点时,细胞液浓度小于此时的外界溶液浓度
B. 若适当增大外界溶液浓度,则A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C. 液泡体积为V1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 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科学家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①、COP①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
回答下列问题:
(1)COP①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
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
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2)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
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器乙产生的囊泡在物质精确投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示中乙产生的囊泡可以将物质投送到________________。
物质投送到细胞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细胞器乙对集中在其中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发送的的作用。
能实现精确投送说明囊泡膜上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成分)。
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在细胞内囊泡繁忙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4)丙与吞噬泡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特点。
22. 番茄的花是两性花,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现让一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植株自交,得F1,F1中紫茎缺刻叶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种,此类型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F1中紫茎缺刻叶番茄植株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期F2中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分离现象导致形成了一基因型为AaaBb的变异番茄植株,让该植株自交(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随机分配且子代成活率相同),理论上,后代中紫茎缺刻叶与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植株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纯合紫茎番茄植株(2n)作父本与绿茎番茄植株(2n)进行杂交,在所得子代中偶尔发现一绿茎番茄植株。
请对此现象给出2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A TP是细胞内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l)A TP的合成一般与_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关联。
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但细胞内ATP的含量较少,细胞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的含菌多少进行检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腊肉进行一定的处理后放入发光仪(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
第二步: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第三步:测算出细菌数量。
①荧光素接受_______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①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A 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①根据ATP含量可大致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________________。
24.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正链RNA可直接指导蛋白质合成),HCV-RNA的5'编码区(NCR)有319至341个碱基,3'非编码区有27至55个碱基,在5'非编码区下游紧接一开放的阅读框(ORF),其中基因组排列顺序为5'-C-E1-E2-p7-NS2-NS3-NS4-NS5-3',能编码一长度大约为3014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前体,后者可经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蛋白酶作用后,裂解成10种病毒蛋白,包括三种结构蛋白,即核衣壳蛋白(Core)和两种糖蛋白(E1蛋白和E2蛋白)。
非结构蛋白部分则包括NS2,NS3.NS4A,NS5A和NS5B,它们对病毒的生活周期非常重要。
NS2和NS3具有蛋白酶活性,参与病毒多聚蛋白前体的切割;NS5A可以与多种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对于病毒的复制起重要作用;而NS5B则具有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参与HCV基因组复制。
(1)由材料推知,丙型肝炎病毒RNA可能由不少于__________个核苷酸构成,其在细胞内复制的场所最可能为__________。
(2)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从而造成肝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_____(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3)HCV具有高度可变性,HCV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其具有高度可变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已知全部基因组序列的HCV株进行分析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
并表现HCV 基因组各部位的变异程度不相一致,在HCV的编码基因中,C区最保守、非结构(NS)区次之,编码囊膜蛋白E2/NS1可变性最高。
因此,研究HCV的同源性可以比较其基因组的________区。
HCV核苷酸序列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5. 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环境中生存若千天,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无氧呼吸产物不同,下图表示金鱼缺氧状态下,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已知乳酸(C3H6O3)可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C3H4O3)。
请分析回答:
(1)物质X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2)①~①过程中有ATP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有[H]产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
(3)物质X经过①过程产生酒精,同时还产生________________物质。
(4)写出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5)金鱼肌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严重缺氧环境中,金鱼肌细胞将乳酸转化成酒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4. A
5. C
6. C
7. B
8. A
9. D
10. A
11. C
12. C
13. A
14. D
15. B
16. ABD
17. AC
18. ACD
19. ABD
20. BC
21.
(1).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
(2).COP①
(3).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上
(5).分类、包装
(6).糖被
(7).高尔基体(乙)
(8).流动性(或一定的流动性)
22.
(1).4
(2).8/9
(3).1/9
(4).9:1
(5).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基因A突变为基因a;某一雄配子形成时,缺少一条含基因A的染色体;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23.
(1).放能
(2).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
(3).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4).ATP
(5).正比
(6).大致相同且相对稳
24.
(1).9388
(2).细胞质
(3).细胞坏死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5).HCV的遗传物质RNA为单链,分子结构不稳定
(6).C
(7).密码子的简并性
25.
(1).丙酮酸
(2).C、H、O
(3).①
(4).①①
(5).CO2
(6).细胞质基质
(7).细胞质基质
(8).呼吸酶种类不同
(9).严重缺氧时,金鱼的肌细胞将乳酸转化成酒精后可通过鳃血管排出体外,防止酸中毒,以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