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
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

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

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
[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

(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
[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
[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
[投影]出示目标
[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
[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
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
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板书]水由固→液→气时
[1] [2] [3] [4] 下一页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西海晶
(辽宁抚顺第十中学)
一、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小组抢答”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抢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小组合作及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
情景激学、学案导学、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小组抢答等。

五、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六、教具
多媒体、个性签名、化学药品(自榨苹果汁、维生素C)、透明水杯、矿泉水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记分板
1.从得失氧角度春队夏队秋队冬队
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
3.从电子转移角度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实录及反思中职学校二氧化碳薄板焊接教学浅谈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 T模型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
解电子云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3、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教学重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导学题纲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2.它的运动的是否有如卫星一样有特定的轨道?3.我们看到的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演示意图中有多少个电子。

4.总结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1.什么是电子云,2.是一种物质?7.能量大稳定还是能量小稳定?原子希望自己稳定还是不稳定?8.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9.总结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引言]我们知道在原子内原子核的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犹如足球场上的一粒沙就集中了足球场的质量一样,而电子的质量很少。

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提示;人造卫星为何不跌回地球,人又如何把卫星召回地形学生活动:电子高速运动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熟悉的最快的卫星与的电子的运动情况比较一下速度半径(m)质量Kg 卫星 7,9 6400 n吨电子 2200 10--10 9.11*10-31 (我们享受到的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飞机n*102(m/s)我们电子的速度一下子就到北京了在那么小的范围,高速度运动,1秒钟电子要转多少个圈,2.它的运动的是否有如卫星一样有特定的轨道?[仪器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分析](,而我们的肉眼只能接受0。

几秒的事物变化就如看电影我们都已经分析不出它的不连续性。

学生必须记住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只有一个电子在运动)3、学生活动:总结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师生共同活动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运动空间小。

高速运动。

(1)运动时没有固定的轨道。

(2)在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少,(3)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

再次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引出电子云的概念4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的一定范围内出现,好象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观察书本P124页强调(1)图中只有一个电子(2)每个小黑点的意义(3)小黑点的稀、密代表的含义5. [分析]如卫星一样离子地球远的运动速度大,还是近的速度大?运动速度大运动能大,则相对能量较大。

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能量高分别叫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或K、L、。

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大稳定还是能量小稳定?原子希望自己稳定还是不稳定?(1)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2)再排能量高的。

[分析]就如同一个国家生活安定的地方当然大家都想去,但这是不现实的每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是有限的,所以每个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数也是有限的。

[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3)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4)最外层不(5)能超过8个(6)次外层不(7)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8)能超32个电子。

{练习}东方高考配套,第一题。

第二题。

写出Br,S 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K,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老师分析---有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较复杂,我们主要学习主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1~~18号,日后再详细分析)[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1.外电子运动的特征:高速——无固定轨道——(多出现于)离核近处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

(2)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3)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4)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能超32个电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电子云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3、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教学重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导学题纲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2.它的运动的是否有如卫星一样有特定的轨道?3.我们看到的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演示意图中有多少个电子。

4.总结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1.什么是电子云,2.是一种物质?7.能量大稳定还是能量小稳定?原子希望自己稳定还是不稳定?8.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9.总结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引言]我们知道在原子内原子核的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犹如足球场上的一粒沙就集中了足球场的质量一样,
而电子的质量很少。

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提示;人造卫星为何不跌回地球,人又如何把卫星召回地形学生活动:电子高速运动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熟悉的最快的卫星与的电子的运动情况比较一下速度半径(m)质量Kg 卫星 7,9 6400 n吨电子 2200 10--10 9.11*10-31 (我们享受到的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飞机n*102(m/s)我们电子的速度一下子就到北京了在那么小的范围,高速度运动,1秒钟电子要转多少个圈,2.它的运动的是否有如卫星一样有特定的轨道?[仪器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分析](,而我们的肉眼只能接受0。

几秒的事物变化就如看电影我们都已经分析不出它的不连续性。

学生必须记住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只有一个电子在运动)3、学生活动:总结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师生共同活动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运动空间小。

高速运动。

(1)运动时没有固定的轨道。

(2)在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少,(3)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

再次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引出电子云的概念4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的一定范围内出现,好象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观察书本P124页强调(1)图中只有一个电子(2)每个小黑点的意义(3)小黑点的稀、密代表的含义5. [分析]如卫星一样离子地球远的运动速度大,还是近的速度大?运动速度大运动能大,则相对能量较大。

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能量高分别叫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或K、L、。

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大稳定还是能量小稳定?原子希望自己稳定还是不稳定?(1)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2)再排能量高的。

[分析]就如同一个国家生活安定的地方当然大家都想去,但这是不现实的每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是有限的,所以每个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数也是有限的。

[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3)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4)最外层不(5)能超过8个(6)次外层不(7)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8)能超32个电子。

{练习}东方高考配套,第一题。

第二题。

写出Br,S 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K,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老师分析---有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较复杂,我们主要学习主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1~~18号,日后再详细分析)[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1.外电子运动的特征:高速——无固定轨道——(多出现于)离核近处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

(2)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3)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4)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能超32个电子。

[1]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