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疑难知识点问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提示:无机盐、有机物、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清等。
12.什么是胚胎移植?有何优点? 提示: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 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 育为个体的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还可以 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目标个体。
6.理想的载体应具有哪些特征?常用的载体有哪些? 提示:理想的载体应具有下列特征:①含有复制起点,能够独立自主复制并 稳定存在;②含有一种或多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方便外源基因插入载体中; ③具有筛选作用的标记基因,以便能够通过表型鉴别含有载体的细胞。常用 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及噬菌体。
7.获取目的基因有哪些常用的方法?NA。

3.什么是核酸分子杂交?什么是核酸探针? 提示: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个不同来源核酸单链的核苷酸之间碱基互补配对 的过程。核酸探针是带有放射性或荧光标记的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DNA或 RNA。
4.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其大 致过程是什么? 提示:以目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为抗原,制备能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并能被 放射性或荧光标记的抗体。如果能探测到目的蛋白,则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 细胞内成功表达。
2.什么是灭菌?尿素和葡萄糖能否使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为什么? 提示: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物理、化学方法杀灭物体表面以及内部的一切微 生物的方法。尿素受热会分解,葡萄糖在115 ℃以上会焦化,因此不能使用高 压蒸汽法进行灭菌,通常采用过滤除菌。
3.分离纯化目标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测定微生物数量可用什么方法? 提示:分离纯化目标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微生物 数量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
9.什么是治疗性克隆?我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治疗性克隆是指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然后将之培养成人们所需 要的各种人体器官。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 人实验。
10.生物武器有何特点?我国政府对生物武器的态度是什么? 提示:特点:①传染性;②携带和投放相对简单;③研发门槛低,破坏力 巨大;④无差别的杀伤。中国坚决支持禁止生物武器的主张,奉行不发展、 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的政策,并反对扩散生物武器。
7.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 提示:初代培养是指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外植体的第一次培养。将初代培 养获得的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进行扩大培养称为继代培养。
8.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获得杂种植物细胞吗?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提示:不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两个来自不同种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 杂种细胞,并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细胞膜的 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发酵工程
1.培养基应该包含哪些主要成分?常用的“平板”和“斜面”分别属于何种类 型的培养基?有何用途? 提示:培养基中应包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 子等。“平板”和“斜面”都属于固体培养基,前者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 鉴定、活菌计数等,后者常用于菌种保存。
5.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其原理是什么? 提示: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体器官、 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生成完整植株或使其细胞增 殖并产生细胞代谢产物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6.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一般有哪两种途径? 提示:器官发生途径和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17.什么是电泳? 提示: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与其携带电荷相反的电极迁移 的过程。
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哪些条件? 提示:①适宜的温度(37±0.5 ℃)、湿度、pH和气体(5%CO2+95%空气)条 件;②无菌、无毒;③充足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 糖类、生长因子等)。
7.利用哺乳动物的乳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质类药物有哪些优点? 提示:①乳汁可以连续合成;②频繁采集不会对动物产生危害;③乳汁 成分相对简单、明确,便于药物的提纯。
8.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①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 殖能力,使其在很多方面都强于亲本或野生种。②在自然条件下,栽培作 物种内、栽培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间、栽培作物和杂草之间都有可能发生 基因漂移。
15.PCR技术需要什么条件? 提示:①模板:待扩增的DNA分子;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即 dNTP;③酶:DNA聚合酶;④引物:在体外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人工合成的两段短的单链DNA,分别可以与两条DNA模板链复制起始端互 补配对成小段双链。
16.PCR过程包括多次循环,每个循环包括哪三个步骤?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①变性:模板DNA双链在高温下(90~95 ℃)氢键断裂,解旋成2条 DNA单链;②退火:温度降低(50~60 ℃)后,2个引物分别与各自互补的 DNA单链结合;③延伸:分别以两条DNA单链为模板,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 为原料,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在适宜的温度(约72 ℃)下,以引物与模板形 成的小段DNA双链为起点,催化合成一条新的DNA互补链。
10.什么是电泳? 提示: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与其携带电荷相反的电极迁移 的过程。
1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什么?要用到的工具酶有哪些? 提示: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的DNA分子,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 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
12.限制酶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上特定的一小段核苷酸序列,并催化其中特 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水解,使得DNA双链在特定的位置断开。
9.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在用酶解法降解细胞壁之前,要用较高渗透压溶液 处理细胞,目的是什么? 提示: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有利于完整的原生质体的释放,防 止原生质体被破坏。
10.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电刺激、离心、振荡、聚乙二醇等。
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基因工程
1.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提示: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细胞常用感受态细胞法,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 注射法,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2.利用PCR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转入了目的基因,其简要 步骤是什么? 提示: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待检DNA为模板进行PCR, 再通过电泳或DNA测序技术鉴定PCR产物。
4.什么是选择培养基?为什么利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抗青霉素的 细菌? 提示:在培养基中添加(或减去)某种化学成分,使得只有某些特定的微生 物能够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这样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在 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后,只有对青霉素有抗性的细菌才能生长,对青霉 素敏感的细菌则不能生长。
4.什么是细胞克隆?基本要求是什么? 提示:把一个单细胞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 群体的技术,称为细胞克隆或克隆培养。细胞克隆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保 证分离出来的细胞是一个而不是多个,即必须肯定所建成的克隆来源于单个 细胞。
5.什么是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提示:动物细胞核移植是指将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使其 发育成动物个体的过程。利用该技术培育出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13.理想的载体应具有哪些特征?常用的载体有哪些? 提示:理想的载体应具有下列特征:①含有复制起点,能够独立自主复制并 稳定存在;②含有一种或多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方便外源基因插入载体中; ③具有筛选作用的标记基因,以便能够通过表型鉴别含有载体的细胞。常用 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及噬菌体。
14.获取目的基因有哪些常用的方法?NA。
2.什么是接触抑制? 提示:当细胞由于移动而相互靠近发生接触时,细胞不再移动,接触区域 的细胞膜皱褶样活动停止,最终细胞分裂停止,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
3.什么是细胞株和细胞系? 提示: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即成细胞系,其中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 胞系称为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不能连续培养下去的细胞系称为有限细 胞系。通过一定的选择或纯化方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 殊性质的细胞称为细胞株。可以连续多次传代的细胞株称为连续细胞株,可 传代次数有限的细胞株称为有限细胞株。
13.什么是胚胎分割技术?有何应用价值? 提示:胚胎分割是指借助显微操作技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份,再移植到 代孕动物子宫中发育,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应用:①快速繁殖优良种 畜;②培养遗传特性相同的动物群,为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动物;③胚胎分割 取样可用于胚胎性别鉴定及遗传检测。
8.PCR技术需要什么条件? 提示:①模板:待扩增的DNA分子;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即 dNTP;③酶:DNA聚合酶;④引物:在体外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人工合成的两段短的单链DNA,分别可以与两条DNA模板链复制起始端互 补配对成小段双链。
9.PCR过程包括多次循环,每个循环包括哪三个步骤?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①变性:模板DNA双链在高温下(90~95 ℃)氢键断裂,解旋成2条 DNA单链;②退火:温度降低(50~60 ℃)后,2个引物分别与各自互补的 DNA单链结合;③延伸:分别以两条DNA单链为模板,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 为原料,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在适宜的温度(约72 ℃)下,以引物与模板形 成的小段DNA双链为起点,催化合成一条新的DNA互补链。
5.基因诊断有何用途?主要涉及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提示:用途:①检测患者自身携带的缺陷基因;②诊断患者是否感染某种病 原体。用到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核酸分子杂交和PCR技术。
6.什么是基因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哪些疾病? 提示:基因治疗是指向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引入正常功能的基因,以纠正或 补偿基因的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基因治疗主要针对一些严重威胁人 类健康的遗传病,如血友病、恶性肿瘤等。
4.基因工程的核心是什么?要用到的工具酶有哪些? 提示: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的DNA分子,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 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
5.限制酶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上特定的一小段核苷酸序列,并催化其中特 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水解,使得DNA双链在特定的位置断开。
8.单克隆抗体有何主要用途? 提示:①作为特异性的探针,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 功能;②快捷、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③运载药物。
9.胚胎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提示: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 等。
10.什么是体外受精?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提示:体外受精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 精过程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人工模拟体内环境,包括营养、温度、pH等, 使初级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同时使精子获能,最终完成受精作用,并有计划 地保存胚胎等。
6.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 提示:由一个B淋巴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单一型抗体分子就称为单 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最大优点是:纯度高,可大量制备,在应用时具有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7.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两次筛选,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为了获得能 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