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Cl-35.5 Na-23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必修2模块考试
第Ⅰ卷(共60分)
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A B C D
垃圾分类
废易拉罐不可再生废纸废电池废塑料瓶
2. 许多城市都限制燃放烟花爆竹,除噪声污染外,爆竹燃放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A. N2
B. SO2
C. CO2
D. C12
3. 目前人类已发现几千万种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下列关于物质的类别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类别)
A. Al2O3(两性氧化物)
B. H2SO4(含氧酸)
C. CH3COOH(烃)
D. 食醋(混合物)
4. 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 NaOH
B. HCl
C. Na2O
D. KCl
5. 某核电站的泄漏物质中含有碘-131(131
54I)。
131
54
I核内的中子数是
A. 54
B. 77
C. 131
D. 185
6.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 左下方的金属元素
B.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C. 稀有气体元素
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7. 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 H2XO3
B. HXO3
C. H3XO4
D. H2XO4
8. 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 HCl
B. HI
C. NH3
D. HF
9.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
...的是
A. 酸性强弱:H2SiO3<H2CO3<HNO3
B. 原子半径大小:Na>S>O
C. 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 非金属性强弱:I>Cl>F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C.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
D. 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燃煤发电是煤的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无关
12. 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
A. H2O(气)H2O(液)
B.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
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kJ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1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措施不能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升高温度
C. 增大压强
D. 增大反应物浓度
14.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则反应速率为
A. v(H2/(L·min)
B. v(N2/(L·min)
C. v(NH3/(L·min)
D. v(NH3/(L·min)
15. 把纯碘化氢气体装入密闭容器中,它将按2HI H2+I2反应进行分解(正反应吸热),当系统在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碘化氢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B. 碘化氢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C. 加催化剂不会影响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升高温度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
16. 如图所示,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上的反应为:Cu-2e-=Cu2+
B. 锌片上的反应为:2H++2e-=H2↑
C. 锌片是负极,铜片是正极
D.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小
17. 实验室常用锌片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下列措施中能使生成H2的速率加快的是
A. 向试管内加入水
B. 将1mol/L的H2SO4
C. 将锌片改为锌粉
D. 向试管内加少量K2SO4溶液
18. 下列金属的冶炼中,通常是通过在高温下加入还原剂来完成的是
A. Na
B. Al
C. Fe
D. Ag
19. 下列物质易溶于水的是
A. 葡萄糖
B. 油脂
C. 苯
D. 乙烯
20.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12
6C与13
6
C B. O2与O3
C. 与
D. 与
21. 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甲烷
B. 乙烯
C. 苯
D. 乙酸
22.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 苯和植物油
B. 碘和四氯化碳
C. 酒精和水
D. 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
23.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
B. 苯、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共热
C. 用乙醇销毁金属钠
D.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4. 小华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小华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 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C. 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
D. 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25. 能一次区分乙酸、乙醇、苯三种物质的是
A. 水
B. 碳酸钠溶液
C. 溴水
D. 汽油
26. 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 淀粉溶液和稀H2SO4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 把生鸡蛋煮成熟鸡蛋
D. 油脂与NaOH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
27. 维生素C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化学式为C6H8O6,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维生素C对人体有多种功能,如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能使溴水褪色
B. 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
C. 维生素C可发生水解反应
D. 维生素C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28.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A. 配制银氨溶液:向氨水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B. 银镜反应:向银氨溶液中滴加葡萄糖溶液后,热水浴
C.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先加碱中和,再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加热
D. 淀粉水解: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唾液,加热
29. 将0.2mol某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慢通过盛有2mol/L的NaOH溶液中,生成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则该烷烃为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烷
30. CHE=CH-COOH能发生的反应是:①加成②酯化③氧化④银镜⑤置换⑥加聚
A. 除④以外
B. 只有①③⑥
C. 只有①④⑤⑥
D. 全部
第一部分Ⅱ卷(共40分)
二、填空题
31. (8分)将氯水滴入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若进一步证明有I2生成,需要加入的试剂是,现象是。
32. (12分)乙酸是白醋中的主要成分。
(1)白醋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2)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在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和冰醋酸。
在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导管不伸入溶液中的原因是。
(3)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方法是。
33. (8分)Na、Mg、Al是第三周期3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1)Na、Mg、A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或“减小”)。
(2)3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3)比较Na、Mg金属性时,可观察分别与水反应情况。
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比较Mg、Al金属性时,所需试剂是。
34. (12分)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A元素是,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C单质的电子式是。
(4)B和C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弱的是。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考试
I卷(共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35.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CH4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
A. 难溶于水
B. CH2C12只有一种结构
C. 易燃气体
D. 不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36. 在①Al ②SiO2③A1(OH)3④NaHCO3⑤CH3COONH4⑥H2N-CH2-COOH六种物质中,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 只有①③④
B. 只有②⑤⑥
C. 只有①③④⑥
D. 只有①③④⑤⑥
37.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s>Cl>P
B. 热稳定性:HCl>AsH3>HBr
C. 还原性:As3->S2->Cl-
D. 酸性:H3AsO4>H2SO4>H2PO4
38. 1mol Al分别与足量下列物质反应,所得金属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WO3
B. Fe3O4
C. MnO2
D. Fe2O3
39.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向海带灰浸取液中滴加硫酸、过氧化氢和淀粉后,溶液变蓝,说明海带中含碘
B. 向浓缩海水中通入氯气,再吹入空气,可以将溴从海水中提取出来
C. 埋入地下的铁制管道用连接镁的方法加以防护
D.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Ⅱ卷(共35分)
二、填空题
40. (8分)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排放前需要进行处理。
(1)SO2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向煤中加入石灰石,燃烧中SO2可转化为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1. (15分)乙醇(C2H6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
(1)根据乙醇分子式和可能结构推测,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可能是mol。
事实证明反应的乙醇与产生的氢气物质的量比值是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
(3)用下图装置实验,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有无色液体产生。
能否据此说明一定有氢气产生,判断及简述理由是。
(4)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平缓的多,原因是。
42. (12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过程。
已知:①将l mol O2拆成原子后,需要能量498kJ。
②Cl形成l mol Cl2时,放出能量243kJ。
(1)H2O的电子式是,HCl中的化学键类型是。
(2)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反应:4HCl+O2=2Cl2+2H2O,4mol HCl被氧化时放出115.6kJ热量。
则断开l mol H-O键与断开l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水中H-O键HCl中H-Cl相比,更稳定的化学键是。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
1-5 DBCBB 6-10 DDDDD 11-15 DDAAB 16-20 CCCAD 21-25 BDDBB 26-30 CDABA
31. Cl2+2I-=2Cl-+I2Cl2淀粉溶液变蓝
32.
(1)红(2)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3)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4)分液
33.
(1)减小(2)Na
(3)2Na+2H2O=2NaOH+H2↑ (4)稀盐酸
34.
(1)氮HNO3(2)第三周期,ⅥA族
(3)(4)H2S
第二部分
35-39 BDCAD
40. (1)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SO2+2OH-=SO32-+H2O (3)2CaCO3+2SO2+O2=2CaSO4+2CO2
41.
(1)0.5、2.5、3 2C2H5OH+2Na→2C2H5ONa+H2↑
(2)羟基(3)不能,因为氢气中会含有乙醇
(4)乙醇中羟基的氢原子比水中氢原子活泼
42. (1)共价键(2)32kJ (3)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