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知识问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知识问答
1、什么是法定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都是职业病。
2、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共几大类?多少种?
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0大类,共计115种。
3、1.耐火砖生产的职业危害
耐火砖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破碎、筛分、配料运输、出窑等均有粉尘产生,粉尘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矽肺发病率亦高。
窑工接触高温和强热辐射。
制沥青砖作沥青加热时,有沥青蒸气散发。
供隧道窑燃烧的煤气发生炉,可有一氧化碳逸出。
各种机器设备均可产生噪声。
2.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
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
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
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3.电镀作业的职业危害
电镀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接触多种有害气体和溶液。
用有机溶剂去油时,有汽油、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蒸气逸出。
使用强酸的工序均有酸雾逸出,浸蚀时酸雾逸出量最大,对粘膜有刺激腐蚀作用,并可引起牙酸蚀病,强酸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引起灼伤。
铬电镀时镀槽周围空气中铬酸浓度较高,长期接触可发生鼻中隔穿孔、皮肤溃疡、皮炎、湿疹,有些人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镀镍时接触硫酸镍也可引起皮炎和湿疹。
采用碱性铬盐电镀时,可有氰化氢逸出,若镀液中的氰化物遇酸,可产生高浓度氰化氢,能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4.水泥生产的职业危害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
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
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9.0%,成品水泥含期间1.2-2.6%。
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
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
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
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可损伤听力。
5.印染工业的职业危害
印染工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高湿及染料中的毒物。
烧毛气温高。
煮炼、漂白、干燥、染印等过程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夏季室温可达40T。
用次氯酸钠漂白及最后酸洗都有氯气产生。
染色中使用强酸、强碱可引起酸碱灼伤和酸雾刺激,在调配和使用苯胺染料时,可接触苯胺液体或蒸气。
在不溶性偶氮染料重氮化过程中,有氮氧化物逸出。
此外苯胺类染料和荧光增白剂可能有致癌
作用。
6.砖瓦生产的职业危害
砖瓦的原料主要是粘土,粘土中二氧化硅含量达55.5一71.6%,其次含有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和少量氧化钙、氧化镁。
砖瓦生产基本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搅拌、成型(制坯)、干燥、焙烧门。
型砖瓦厂多用圆窑)、出窑。
在破碎、过筛、搅拌直到焙烧出窑的过程中都有较高浓度的含二氧化硅的粉尘产生。
焙烧、干燥工序有一氧化碳产生,并有高温和热辐射存在。
用机械作砖瓦坯成型和切砖,可产生较强噪声。
7.铸造作业的职业危害
粉尘是铸造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砖型铸造中的碾碎。
筛砂、混砂、造型、开箱、清砂、喷砂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粉尘产生。
长期吸人铸造粉尘可引起铸工尘肺。
熔炉、熔化的金属和热铸件都是热源,熔炼工和浇铸工均会受高温、强热辐射影响。
熔炼和浇铸过程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
用酚醛树脂或脱醒树脂作型芯粘结剂时,可产生甲醇和氨。
蜡型铸造也能产生大量的氨。
铸黄铜时有氧化锌烟尘产生,吸入后引起铸造热。
造型机、捣固机、喷砂机、落砂机、风动工具和砂轮,可产生噪声、振动。
8.锻造作业的职业危害
锻造作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热辐射。
旧式锻炉是敞开式的,温度可达800-900℃,危害较大。
现在广泛使用的加热炉,周围是密闭的,条件较好,但打开炉门投入或取出锻件时热辐射强度亦大。
锻炉也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但在通风良好的车间内,浓度一般不高。
使用各种锻锤时,都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
锻造作业易发生设备事故和烫伤,以锤打时铁渣飞溅引起的外伤多见。
9.热处理作业的职业危害
热处理的职业危害是高温,各种加热炉和盐浴槽都是热源。
用高频加热时,有高频电磁场产生。
使用氰浴槽时可逸出氰化物蒸气。
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气体渗碳时,可逸出苯、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蒸气。
10.焊接作业的职业危害
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吸入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
氧化锰是电焊烟尘中的重要毒物,长期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慢性锰中毒。
焊接时弧区周围还会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可产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
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能产生中、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需借助高频振荡器激发引弧,在引弧的瞬间(2-3秒)有高频电磁场存在。
等离子喷焊可产生90-123分贝的强噪声。
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钍钨棒电极,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11.蓄电池生产的职业危害
主要职业危害是铝烟、铅尘。
熔铅、浇铅球和栅板有大量铅烟逸散,球磨制粉(特别在出料、装卸和混料时)可有大量铅尘飞扬,涂板、修板和焊接也可产生大量铅尘、铅烟。
极板化成是将干燥后的铅板放入比重1.05—1.15的硫酸化成槽中充电,有硫酸雾产生。
熔铅、浇铸、极板干燥有高温和热辐射。
12.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危害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成型原料为聚氯乙烯粒子,要加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等。
增塑剂中毒性较大的有磷酸三邻甲苯醋及苯二甲酸酯类。
硬脂酸盐类(如硬脂酸钡、锌、钙、镉)和无机铝盐(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磷酸铅)是常用的稳定剂,在配料、捏和过程中有上述有毒粉尘飞扬。
吹塑和注塑成形时,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有热解的烟气产生,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也有致敏作用,有些人接触后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聚氯乙烯粒子中有时可残留少量氯乙烯单体,加工时逸出。
13.服装加工的职业危害
服装加工主要有裁剪、缝纫和熨烫三个工序,成批生产多采用流水作业。
缝纫机转动产生噪声,
机器愈密、噪声愈强。
缝纫工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
熨烫工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的工人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
如照明不足,可影响视力。
14.印刷工业的职业危害
印刷方法可分为凸印、平印和凹印。
其基本生产过程包括熔铅、铸字、排版、打纸型、浇版、修版、镀铜或镀铬、装机印刷、装订等。
熔铅、浇版、铸字都有铅烟产生,可引起铅中毒。
印刷油墨多用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作稀释剂,或用来洗刷版面、胶辊,其蒸气可污染车间空气。
轮印机有噪声产生。
平印和凹印在晒版、腐蚀过程中,使用苯酚、甲醛、间甲酚、冰醋酸、氧氯化磷、氨水、苯甲醛、醋酸乙酯、氯化亚矾等多种化学物,有一定刺激腐蚀作用。
15.制革工业的职业危害
制革包括准备、鞣制和整理三大过程、准备阶段常用醋酸苯汞、五氯酚、对硝基酚等。
鞣革广泛采用铬化合物(重铬酸盐、铝矾、碱式硫酸铬)鞣制,可有铬粉尘飞扬。
在处理皮革过程中,如浸灰要接触生石灰、硫化钠、氢氧化钠,脱灰、浸酸接触硫酸、盐酸,均可引起化学灼伤。
准备和鞣制工作环境潮湿,劳动强度也大,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痛。
多个工序与水和碱溶液接触,易引起皮肤干燥、领裂。
原料皮如消毒不严,可带有炭疫杆菌、布氏杆菌。
16.棉纺工业的职业危害
用棉花纺纱、织布的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开棉、混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整经、上浆、穿综筘、织布。
开棉、混棉、清棉、梳棉有棉尘产生,吸入棉尘可引起棉尘病。
多个工序有噪声产生,织布车间噪声最大,可损害听力,纺织车间在夏季如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强烈的太阳辐射作用于屋顶和墙壁,也能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可出现中暑。
纺织厂中视力紧张的工作很多,如果采光照明不合要求,可引起视力疲劳和近视。
此外,纺织工人来回走动和站立作业多,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易生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毛纺织工业生产过程基本同棉纺织工业,但原毛中可能含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必须注意消毒。
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指因吸进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4、患了尘肺病如何预防?
尘肺病多发于粉尘浓度高,劳动防护条件差的工作场所(如煤矿、水泥厂等),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和操作方法,使工作场所粉尘浓度降低;使用防尘口罩、面罩;尽早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
5、什么是电焊工尘肺?
电焊工尘肺是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焊接烟尘所引起的一种混合性尘肺。
电焊烟尘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铁。
电焊工尘肺发生的快慢和频率的高低有关,与焊接环境、粉尘浓度、气象条件、通气状况、焊接种类、焊接方法、操作时间以及电流强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在通风良好、粉尘浓度低的环境中作业发病率低,发病工龄长。
一般为10—20年以上;反之,发病率高,发病工龄短,有的3—5年即可发病,而且病程进展也快。
6、如何预防电焊工尘肺?
搞好作业场所的通风防尘设施,尽量降低粉尘浓度;改革工艺,充分利用自动焊接;尽量用低毒、低尘焊条;在焊接操作时,要戴好防尘口罩,如在罐内焊接,应戴送风口罩和送风头盔,定期拍胸片检查身体。
7、防尘口罩(面罩)的正确用法?
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能从脸和防尘罩的缝隙间进入;必须按规定使用防尘口罩(面罩),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勤换滤膜。
8、接触粘胶剂的作业工人主要工作在什么领域?
接触胶粘剂的工人主要工作在制鞋、箱包、建筑、包装、服装、机械制造、运输和邮电等领域。
它主要危害人的皮肤、肺、肝脏、胃肠、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
9、粘胶剂职业危害如何预防?
胶粘剂的主要有害成分有: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正已烷和三氯乙烯。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改革生产工艺;加强通风;加强工人的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工作场所吃、住或休息;使用低毒、无毒的胶粘剂;使用其它替代物;在岗时定期进行体检。
10、皮鞋行业、油漆行业苯作业工人发生急性苯中毒如何处理?
急性苯中毒迅速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的场所,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皮肤,注意安静和保温。
急性期应注意卧床休息。
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可给于葡萄糖醛酸,以增加苯代谢产物的结合和排出。
11、皮鞋行业、油漆行业苯作业工人发生慢性苯中毒如何处理?
慢性苯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
一经确定诊断,立即调离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患病期间根据病情安排工作和休息。
12、职业性噪声聋是如何发生的?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机械的转动、撞击、摩擦、气流的排放,运输车辆的运行等而产生噪声。
长期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下工作,早期会出现听力下降或听阈升高,产生听觉疲劳。
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础上,继续长期地接触强噪声,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
这是由于内耳感音器官受噪声的作用,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推行性病变,即职业性噪声聋。
13、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有哪些?
健康保障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职业卫生管理义务。
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还应通过合同、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和提供说明书等方式告知劳动者。
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落实职业病患者待遇义务。
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育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4、如果当事人对职业病的诊断结果有异议怎么办?
应在30日内向做出诊断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
鉴定后仍有异议的,可在15日内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省级职业病鉴定为最终鉴定。
15、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了怎么办?
按职业病人的工伤社会保险待遇里的规定办理。
16、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怎么办?
劳动者的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
17、如果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怎么办?
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18、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职业病病人待遇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者患有法定职业病。
劳动者所患的法定职业病经过职业病诊断或鉴定。
必须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