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γ能谱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表空气吸收剂量率 , 通过建立各特征放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 国内自 *E6" 年以来, 院等对就地高纯锗 !谱仪刻度与应用开展了研
[7 I #] 究 , 用该方法测定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活度 [J I 6] 。中山大学 浓度及环境 !空气吸收剂量率
*E6" 年采用就地 ! 能谱法测量了广东阳江高 本底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及照射量
’.B ’.’ "、 $% 系列和4* & 等产生的。地表空气吸收 剂量率的测定可采用高气压电离室或剂量率仪
式中, ! &、 ! "、 ! $% 分 别 为 模 型 上 谱 仪 实 测 的 钾 窗、 铀窗 和 钍 窗 扣 除 本 底 后 的 净 计 数 率, # &、 铀、 钍的活度浓度, # "、 # $%分别为模型中钾、 "$% 为响应系数矩阵。 在钾、 铀、 钍三个模型上的测量结果 (/ 个 方程) , 可求得 / 个系数。求其逆矩阵, 就可求 出换算系数, 见公式 (’) 。 (’) ! 0 &# 在实际测量中, 由各能量窗净计数率乘以 相应系数后, 即可求出钾、 铀、 钍的活度浓度, 公 。 式 (.) # 0 & 1#! (.) 标准体源刻度方法适用于土壤半无限几何 条件, 仅用于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测量。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 (项目编号 !))!*H*)))!") ; (项目编号 H)!JH)!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王南萍, 女, (北京) 地球物理工学博士学位, 副教授。 *E"J 年出生, *EE# 年获中国地质大学 # # 第一作者简介:
・ %HJ ・
辐射防护
第 !P 卷
第K期
辐射环境评价。!""! 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 研究 ! 能谱测量在电离辐射环境评价中的应 用, 并于 !""! 年 #" 月 $ !""% 年 #! 月, 选择了 我国高本底地区— — —广东珠海进行了大面积现 场放射性测量, 研究环境 ! 能谱测量技术及其 资料的开发利用。本文将介绍这项工作的主要 内容及其应用成果。
直接测定, 也可以利用就地 ! 能谱测量数据计 算求得。采用地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 度来计算地表 # , 高处吸收剂量率的方法相对源自 "0( ・辐射防护
第 !0 卷
典型的 ’() ( *+) ! 能谱仪实测 ! 全谱图如 !#H !"J 图 % 所 示。通 过 计 算 H" I、 64、 *+ 的 # & HK ( $#) 、 ( $!) 和 ! & K! ( $% ) # & LK 0/M 的特征 !射线 能量范围内的全能峰计数率, 可以求得地面土
!%J !%! (或用活度 壤 (或岩石) 中H" I、 N、 *D 的含量
# 空气吸收剂量率计算方法
#2$ 理论计算公式 当 !能谱仪的探测器距离地表高度 ’ 时 (图 ’) , 地下某一个单能、 单位体积放射性核素 源产生的初级光子注量率为: ( (, 0’ ") " !
’ " 3 *
! !
** [ ( )+] (’ ’ 567 1 $ )% % ’ )# 4 "(
[ 1 ,( ] ・ [ 1 ,( 89: 567 <(< "567 "] 8 ( 1 ’ )#) ; ’ )#) (4) 式中, ( 为土壤中单位体积元到探测器的距离, +,; ’ 为探测器至地面的高度, +,; + # 为 +=8 "; 为土 壤 中 取 单 位 体 积 元 于 地 表 以 下 的 深 度, 光 +,; - * 为土壤表面某放射性核素的面活度, 子数 8 1 # +, 1 ’ ; $ 为源活度浓度随指数分布的 张弛长度的倒数, ・+, 1 . ; +, 1 # ; > % 为土壤密度,
;(:47(8>4G/ G7+F</ @7F;8/ F?:/; 87?:4>47?@ 7= D(+=
5(<<( ;(A B/(9 7= >D;// ;(:47?F8+4:/@
[##] (*+)5(<<( @B/8>;7</>/; EA ’()
王南萍等: 环境 !能谱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 .4/ ・
第 !" 卷
第#期
辐射防护
$%&’ !"
(%’ #
+,-.,/.%0 12%/34/.%0 !))" 年 ** 月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环境 !能谱测量方法
仪器设备
(’() ( *+) 或 ,-./) 、 !能谱仪主要由探测器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012) 和其他电子学电路 (包括电源、 稳谱、 显示、 数据存储及传输电路 等) 组成。典型 ! 能谱仪的电子学系统原理方 框图见图 #。
345& #
图 # !能谱仪电子学系统方框图 6+789 :4(5;(< 7= /+/8>;7?48@ @A@>/< 7= ! @B/8>;7</>/;
&;、 &8 为空气和土壤对某一能量 !光子的线衰 减系数, +, 1 # 。 由土壤或岩石中放射性核素在地面 # , 高
处产生的 !空气吸收剂量率是全部核素总能量
[#’] 产生的, 可由下式计算 :
( ’) . "
・
・
( /) /</ & )% !!
* 0
3
(-)
式中, ( ’) 为地面 # ,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 . 率, ・ ( /) 为能量为 / 的光子注量率, :?@ % 1 #; ! 光子数・+, 1 ’ ; &0 A# 为 空 气 的 质 能 吸 收 系 数, ・ +,’ > 1 #。 因此, 可以通过全部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能 量全能峰来求得其空气吸收剂量率, 无论是天 然核素还是人工核素, 其中粒子注量率与发射 该能量的 !光子的源活度浓度成正比。该方法 要求对 !谱仪用一套点源 (不同特征能量的源) 做效率刻度, 适用于地表有较复杂的人工核素 分布情况。 #2! 空气吸收剂量率评价方法 在没有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地区, 地 表空气吸收剂量率主要是由天然放射性核素
! " # !能谱仪刻度 !能 谱 仪 的 刻 度 包 括 能 量 刻 度 和 效 率 刻 度。其中, 能量刻度是指确定能谱仪中多道脉 冲幅度分析器的道址与 ! 射线能量的关系; 效 率刻度则是在放射性计量站的标准模型上确定 谱仪对放射性核素单位活度浓度的响应。 就地 !能谱仪进行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 度定量刻度时, 选择中国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的标准体源模型。该标准体源模型由五个体源 模型 组 成, 分别为铀 ( !"# ) 、 钍 ( !$%# ) 、 钾 (!&’) 、 本底模型 ( !(’) 和铀、 钍、 钾混合 模 型 (!)#) 。每个模型由已知活度浓度的矿粉与基 质均匀混合而成, 用水泥固化, 侧壁用薄铁板围 成, 表面用环氧树脂密封。模型直径为 ’’* +,, 厚度 -* +,。 刻度时, 将仪器探头分别置于每个模型表 面中心, 根据模型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水平 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 进行数据采集。 从图 . 可以看出, 在每个模型上实测 (全谱 谱线) 各能量窗内的净计数率, 是由钾、 铀、 钍三 个放射性核素贡献的结果。因此, 每个模型上 各能量窗的计数率与核素活度浓度之间的关系 可用公式 (#) 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率 , 他们用 (,8 ( 9&) ( 多道 ! !J" ;; K J" ;;)
谱仪现场采集全谱曲线 (每个测点数据采集时 , 然后分别用全谱能量法和计算 间为 !) ;.0) 钾、 铀、 钍含量后再用 D34: 公式计算照射量率, 计算的结果与高气压电离室测量结果基本吻 合, 但文章没有介绍仪器刻度方法。中国科学 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用 (,8 ( 9&) 全谱仪测定了北 京玉泉路附近 !" 个测点地表 * ; 高处的吸收 剂量率, 该谱仪在核工业放射性计量站利用模
[*)] 型体源进行刻度 。采用全谱能量法计算吸
性核素的全能峰粒子注量率与吸收剂量率的关 系, 研究 !能谱仪的单位剂量率放射性核素活 度浓度转换因子。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 8F+G) “环境 ! 能 *EEH 年 "7 号报告书推荐了 [!] 谱学” 方法 。
收剂量率, 与高压电离室实测结果吻合很好。 我国在大面积环境 !能谱测量方面的工作 开展不多。核工业地质系统于 !) 世纪 6) 年代 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地面 ! 能谱测量, 主要 目的是寻找铀矿资源, 其资料尚没有用于电离
浓度表示) 。总计数率 %( 则为全部放射 * $总 ) 性核素放出的 ! 光子数的总贡献 (包括子体) 。
#%L 由于 ’() ( *+) ! 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较差, 1@
的 " & KK! 0/M 特征全能峰与!#H 64 的 " & K"O 0/M 和!"J *+ 的 " & PJ% 0/M 的全能峰重叠在一起。
环境 ! 能谱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 王南萍# 裴少英
"#
黄
英
肖
磊
刘少敏
高宝龙
程业勋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7) 摘 要 环境 !能谱测量是电离辐射环境测量中高效、 准确、 经济的方法。本文详述了 (,8 (9&) !能谱仪
由于环境!能谱测量是在温度变化的野外条 件下进行的, 无论 !能谱仪的稳谱功能至关重要, 是四道还是多道全谱!能谱仪必须有自动稳谱功 能, 以保证获取高精度、 高质量的实测数据。 !#! 就地 !能谱测量原理 就地 !能谱仪主要用来测定环境辐射场中 放射性核素的种类、 地表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 以及它们对总吸收剂量率的贡献。土壤表面半 无限空间体源分布示意图及变量如图 ! 所示。 ! 为土壤中单位体积元到探测器的距离, 8<; " 为探测器至地面的高度, 8<; # 为土壤中取单位 体积元于地表以下的深度, 8<; "为土壤中单位 体积元与探测器垂直地面方向的夹角。
图!
土壤中半无限几何条件放射源体源 分布示意图及变量 图% 345& %
[##] 典型的 ’() (*+) !能谱全谱图
345& !
C8D/<(>48 :4(5;(< 7= :4@>;4EF>47? 7= 4?=4?4>/ 5/7</>;A 4? @74+
*AB48(+ 5(<<(Q;(A @B/8>;F< @D7R4?5
! 引言
环境 !能谱测量方法是利用 (,8 ( 9&) 闪烁 探测器或高纯锗 ( >1?3) 探测器组成的 ! 能谱 仪为工具, 在现场直接测定环境土壤中放射性 核素活度浓度或 !总放射性。根据测量时仪器 的载带工具不同, 分为就地 !能谱测量、 车载 ! 能谱测量以及航空 !能谱测量。该方法早期主 要用于铀矿地质勘查, !) 世纪 6) 年代以后广 泛用于电离辐射环境评价, 以及寻找核动力燃 料碎片及丢失的放射源。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事故后, 航空和地面 ! 能谱测量技术有 了迅速的发展。 环境 !能谱测量在国外始于 !) 世纪 #) 年 代。@’ A’ B%C-32,>’ B’ D34:,早在 *E#! 年就 开始研究利用就地 !能谱测量方法确定土壤中 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 进而计算
在地表 !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中的仪器刻度、 活度浓度和剂量率计算、 数据处理和成图的方法技术。用 中国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的 " 个标准源模型对 * 台就地 (,8 (9&) 谱议进行了实验刻度, 采用三元素法 ! 和总计数率法对广东珠海市 **) :;! 的大面积环境地面 * ; 高处的吸收剂量率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表 明, 在满足半无限 (! ) 测量条件下, 按 !能谱数据计算的地表 * ; 高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高气压电离室 " 实测结果在 < *"= 以内符合。 关键词 !能谱 吸收剂量率 环境评价 珠海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 国内自 *E6" 年以来, 院等对就地高纯锗 !谱仪刻度与应用开展了研
[7 I #] 究 , 用该方法测定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活度 [J I 6] 。中山大学 浓度及环境 !空气吸收剂量率
*E6" 年采用就地 ! 能谱法测量了广东阳江高 本底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及照射量
’.B ’.’ "、 $% 系列和4* & 等产生的。地表空气吸收 剂量率的测定可采用高气压电离室或剂量率仪
式中, ! &、 ! "、 ! $% 分 别 为 模 型 上 谱 仪 实 测 的 钾 窗、 铀窗 和 钍 窗 扣 除 本 底 后 的 净 计 数 率, # &、 铀、 钍的活度浓度, # "、 # $%分别为模型中钾、 "$% 为响应系数矩阵。 在钾、 铀、 钍三个模型上的测量结果 (/ 个 方程) , 可求得 / 个系数。求其逆矩阵, 就可求 出换算系数, 见公式 (’) 。 (’) ! 0 &# 在实际测量中, 由各能量窗净计数率乘以 相应系数后, 即可求出钾、 铀、 钍的活度浓度, 公 。 式 (.) # 0 & 1#! (.) 标准体源刻度方法适用于土壤半无限几何 条件, 仅用于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测量。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 (项目编号 !))!*H*)))!") ; (项目编号 H)!JH)!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王南萍, 女, (北京) 地球物理工学博士学位, 副教授。 *E"J 年出生, *EE# 年获中国地质大学 # # 第一作者简介:
・ %HJ ・
辐射防护
第 !P 卷
第K期
辐射环境评价。!""! 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 研究 ! 能谱测量在电离辐射环境评价中的应 用, 并于 !""! 年 #" 月 $ !""% 年 #! 月, 选择了 我国高本底地区— — —广东珠海进行了大面积现 场放射性测量, 研究环境 ! 能谱测量技术及其 资料的开发利用。本文将介绍这项工作的主要 内容及其应用成果。
直接测定, 也可以利用就地 ! 能谱测量数据计 算求得。采用地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 度来计算地表 # , 高处吸收剂量率的方法相对源自 "0( ・辐射防护
第 !0 卷
典型的 ’() ( *+) ! 能谱仪实测 ! 全谱图如 !#H !"J 图 % 所 示。通 过 计 算 H" I、 64、 *+ 的 # & HK ( $#) 、 ( $!) 和 ! & K! ( $% ) # & LK 0/M 的特征 !射线 能量范围内的全能峰计数率, 可以求得地面土
!%J !%! (或用活度 壤 (或岩石) 中H" I、 N、 *D 的含量
# 空气吸收剂量率计算方法
#2$ 理论计算公式 当 !能谱仪的探测器距离地表高度 ’ 时 (图 ’) , 地下某一个单能、 单位体积放射性核素 源产生的初级光子注量率为: ( (, 0’ ") " !
’ " 3 *
! !
** [ ( )+] (’ ’ 567 1 $ )% % ’ )# 4 "(
[ 1 ,( ] ・ [ 1 ,( 89: 567 <(< "567 "] 8 ( 1 ’ )#) ; ’ )#) (4) 式中, ( 为土壤中单位体积元到探测器的距离, +,; ’ 为探测器至地面的高度, +,; + # 为 +=8 "; 为土 壤 中 取 单 位 体 积 元 于 地 表 以 下 的 深 度, 光 +,; - * 为土壤表面某放射性核素的面活度, 子数 8 1 # +, 1 ’ ; $ 为源活度浓度随指数分布的 张弛长度的倒数, ・+, 1 . ; +, 1 # ; > % 为土壤密度,
;(:47(8>4G/ G7+F</ @7F;8/ F?:/; 87?:4>47?@ 7= D(+=
5(<<( ;(A B/(9 7= >D;// ;(:47?F8+4:/@
[##] (*+)5(<<( @B/8>;7</>/; EA ’()
王南萍等: 环境 !能谱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 .4/ ・
第 !" 卷
第#期
辐射防护
$%&’ !"
(%’ #
+,-.,/.%0 12%/34/.%0 !))" 年 ** 月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环境 !能谱测量方法
仪器设备
(’() ( *+) 或 ,-./) 、 !能谱仪主要由探测器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012) 和其他电子学电路 (包括电源、 稳谱、 显示、 数据存储及传输电路 等) 组成。典型 ! 能谱仪的电子学系统原理方 框图见图 #。
345& #
图 # !能谱仪电子学系统方框图 6+789 :4(5;(< 7= /+/8>;7?48@ @A@>/< 7= ! @B/8>;7</>/;
&;、 &8 为空气和土壤对某一能量 !光子的线衰 减系数, +, 1 # 。 由土壤或岩石中放射性核素在地面 # , 高
处产生的 !空气吸收剂量率是全部核素总能量
[#’] 产生的, 可由下式计算 :
( ’) . "
・
・
( /) /</ & )% !!
* 0
3
(-)
式中, ( ’) 为地面 # ,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 . 率, ・ ( /) 为能量为 / 的光子注量率, :?@ % 1 #; ! 光子数・+, 1 ’ ; &0 A# 为 空 气 的 质 能 吸 收 系 数, ・ +,’ > 1 #。 因此, 可以通过全部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能 量全能峰来求得其空气吸收剂量率, 无论是天 然核素还是人工核素, 其中粒子注量率与发射 该能量的 !光子的源活度浓度成正比。该方法 要求对 !谱仪用一套点源 (不同特征能量的源) 做效率刻度, 适用于地表有较复杂的人工核素 分布情况。 #2! 空气吸收剂量率评价方法 在没有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地区, 地 表空气吸收剂量率主要是由天然放射性核素
! " # !能谱仪刻度 !能 谱 仪 的 刻 度 包 括 能 量 刻 度 和 效 率 刻 度。其中, 能量刻度是指确定能谱仪中多道脉 冲幅度分析器的道址与 ! 射线能量的关系; 效 率刻度则是在放射性计量站的标准模型上确定 谱仪对放射性核素单位活度浓度的响应。 就地 !能谱仪进行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 度定量刻度时, 选择中国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的标准体源模型。该标准体源模型由五个体源 模型 组 成, 分别为铀 ( !"# ) 、 钍 ( !$%# ) 、 钾 (!&’) 、 本底模型 ( !(’) 和铀、 钍、 钾混合 模 型 (!)#) 。每个模型由已知活度浓度的矿粉与基 质均匀混合而成, 用水泥固化, 侧壁用薄铁板围 成, 表面用环氧树脂密封。模型直径为 ’’* +,, 厚度 -* +,。 刻度时, 将仪器探头分别置于每个模型表 面中心, 根据模型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水平 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 进行数据采集。 从图 . 可以看出, 在每个模型上实测 (全谱 谱线) 各能量窗内的净计数率, 是由钾、 铀、 钍三 个放射性核素贡献的结果。因此, 每个模型上 各能量窗的计数率与核素活度浓度之间的关系 可用公式 (#) 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率 , 他们用 (,8 ( 9&) ( 多道 ! !J" ;; K J" ;;)
谱仪现场采集全谱曲线 (每个测点数据采集时 , 然后分别用全谱能量法和计算 间为 !) ;.0) 钾、 铀、 钍含量后再用 D34: 公式计算照射量率, 计算的结果与高气压电离室测量结果基本吻 合, 但文章没有介绍仪器刻度方法。中国科学 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用 (,8 ( 9&) 全谱仪测定了北 京玉泉路附近 !" 个测点地表 * ; 高处的吸收 剂量率, 该谱仪在核工业放射性计量站利用模
[*)] 型体源进行刻度 。采用全谱能量法计算吸
性核素的全能峰粒子注量率与吸收剂量率的关 系, 研究 !能谱仪的单位剂量率放射性核素活 度浓度转换因子。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 8F+G) “环境 ! 能 *EEH 年 "7 号报告书推荐了 [!] 谱学” 方法 。
收剂量率, 与高压电离室实测结果吻合很好。 我国在大面积环境 !能谱测量方面的工作 开展不多。核工业地质系统于 !) 世纪 6) 年代 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地面 ! 能谱测量, 主要 目的是寻找铀矿资源, 其资料尚没有用于电离
浓度表示) 。总计数率 %( 则为全部放射 * $总 ) 性核素放出的 ! 光子数的总贡献 (包括子体) 。
#%L 由于 ’() ( *+) ! 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较差, 1@
的 " & KK! 0/M 特征全能峰与!#H 64 的 " & K"O 0/M 和!"J *+ 的 " & PJ% 0/M 的全能峰重叠在一起。
环境 ! 能谱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 王南萍# 裴少英
"#
黄
英
肖
磊
刘少敏
高宝龙
程业勋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7) 摘 要 环境 !能谱测量是电离辐射环境测量中高效、 准确、 经济的方法。本文详述了 (,8 (9&) !能谱仪
由于环境!能谱测量是在温度变化的野外条 件下进行的, 无论 !能谱仪的稳谱功能至关重要, 是四道还是多道全谱!能谱仪必须有自动稳谱功 能, 以保证获取高精度、 高质量的实测数据。 !#! 就地 !能谱测量原理 就地 !能谱仪主要用来测定环境辐射场中 放射性核素的种类、 地表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 以及它们对总吸收剂量率的贡献。土壤表面半 无限空间体源分布示意图及变量如图 ! 所示。 ! 为土壤中单位体积元到探测器的距离, 8<; " 为探测器至地面的高度, 8<; # 为土壤中取单位 体积元于地表以下的深度, 8<; "为土壤中单位 体积元与探测器垂直地面方向的夹角。
图!
土壤中半无限几何条件放射源体源 分布示意图及变量 图% 345& %
[##] 典型的 ’() (*+) !能谱全谱图
345& !
C8D/<(>48 :4(5;(< 7= :4@>;4EF>47? 7= 4?=4?4>/ 5/7</>;A 4? @74+
*AB48(+ 5(<<(Q;(A @B/8>;F< @D7R4?5
! 引言
环境 !能谱测量方法是利用 (,8 ( 9&) 闪烁 探测器或高纯锗 ( >1?3) 探测器组成的 ! 能谱 仪为工具, 在现场直接测定环境土壤中放射性 核素活度浓度或 !总放射性。根据测量时仪器 的载带工具不同, 分为就地 !能谱测量、 车载 ! 能谱测量以及航空 !能谱测量。该方法早期主 要用于铀矿地质勘查, !) 世纪 6) 年代以后广 泛用于电离辐射环境评价, 以及寻找核动力燃 料碎片及丢失的放射源。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事故后, 航空和地面 ! 能谱测量技术有 了迅速的发展。 环境 !能谱测量在国外始于 !) 世纪 #) 年 代。@’ A’ B%C-32,>’ B’ D34:,早在 *E#! 年就 开始研究利用就地 !能谱测量方法确定土壤中 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 进而计算
在地表 !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中的仪器刻度、 活度浓度和剂量率计算、 数据处理和成图的方法技术。用 中国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的 " 个标准源模型对 * 台就地 (,8 (9&) 谱议进行了实验刻度, 采用三元素法 ! 和总计数率法对广东珠海市 **) :;! 的大面积环境地面 * ; 高处的吸收剂量率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表 明, 在满足半无限 (! ) 测量条件下, 按 !能谱数据计算的地表 * ; 高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高气压电离室 " 实测结果在 < *"= 以内符合。 关键词 !能谱 吸收剂量率 环境评价 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