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套的工艺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毛坯选择和基准的确定
三、拟定工艺路线
1 选择加工方法
φ40(IT10、Ra=6.3):粗车一半精车
φ30(IT6、Ra=0.8):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
R8球面: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研磨)
小锥孔:钻一铰一精铰一研磨
端面、轴肩、槽:粗车一半精车
2 划分工艺阶段
零件需热处理,可以热处理为界分为粗、精两个加工阶段;
3 确定划分工序原则
零件为单件生产,以工序集中的原则划分工序较好;
4 确定加工顺序
粗车端面、粗车φ40外圆(留余量)、粗车端面、半精车端面、钻φ4孔、粗车φ30外圆、退刀槽、半精车φ30外圆、退刀槽、铰锥孔(留研磨余量)、半精车端面(保证长度尺寸)、半精车外圆φ40、车R8球面、研磨锥孔、球面、磨φ30外圆
5 拟定工艺方案并比较其优劣
工艺方案一:
备料(锻、退火)—→车(粗车端面、粗车φ40外圆(留余量)、粗车端面、半精车端面、钻φ4孔、粗车φ30外圆、退刀槽、半精车φ30外圆、退刀槽、铰锥孔(留研磨余量)、半精车端面(保证长度尺寸)、半精车外圆φ40、车R8球面) —→检验—→热处理(硬度HRC60~64)—→研磨(研磨锥孔、球面)—→磨削(磨φ30外圆)—→检验
工艺方案二:
备料(锻、退火)—→车(粗车端面、半精车端面、钻φ4孔、粗车φ30外圆、退刀槽、半精车φ30外圆、退刀槽、铰锥孔(留研磨余量)、粗车端面、半精车端面(保证长度尺寸)、粗车φ40外圆、半精车外圆φ40、车R8球面) —→检验—→热处理(硬度HRC60~64)—→研磨(研磨锥孔、球面)—→磨削(磨φ30外圆)—→检验
比较:
方案一有三个安装,优点是大部分加工以精基准定位,装夹可靠,加工精度容易保证;方案二只有两个安装,虽然辅助工时减少,但大部分加工以粗基准定位,装夹不是很可靠,加工精度难以保证;本零件为单件生产,以保证加工精度为要,确定方案一为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6 确定工艺路线
四、查各工序加工余量
φ40(IT10、Ra=6.3):粗车(2)一半精车(1.4)
φ30(IT6、Ra=0.8):粗车(2)一半精车(1.3)一粗磨(0.12)一精磨(0.08)〔磨(0.2)〕端面:粗车(1〔锻件粗糙应适当加大余量至2〕)一半精车(1) 一磨(轴肩0.3)
R8球面: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研磨)
小锥孔:钻一铰一精铰一研磨
五、计算各工序尺寸并确定其公差
(2)侧型芯滑块的加工
1)结构:如图2-1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