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
度
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时对员工造成伤害,我们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及项目经理部发生的伤亡、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
该制度的依据文件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建设工程安全条例条例》等。
我们制定了应急响应预案,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抢救。
公司机关由安全部负责,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负责组织义务抢救小组并进行业务研究。
每年进行一次伤亡、伤害事故演,以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应变和处理能力。
在发生工伤事故时,我们需要有组织地处理,妥善处理被伤害对象,尽量减轻伤害程度。
对于一般的磕、碰工伤,当事人应该报告工长,工长安排专人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除执行应急预案外,主管领导应组织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将中毒者抬到临近道路的房间内,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在发生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时,我们需要依据自救原则进行抢救。
观察伤情、避免二次伤害,将受伤害者抬至平坦处进行处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
对于伤害严重的情况,我们需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在发生坍塌事故时,我们也需要依据自救原则进行抢救。
先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抢救时不能使用工具,只能人为用手搬、扒、刨,以免二次伤害。
对于伤害严重的情况,我们需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在发生重大伤亡或伤害事故时,应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首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立即呼叫并报告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
人。
其次,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作为总指挥进行抢救。
安全员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伤亡情况、联系电话、报警人姓名,并派专人接车。
如果医院较近,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以缩短时间减少伤害程度。
总指挥负责组织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并以最快捷的方式上报公司安保部。
按照“事故原因没有分析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找出问题根源,总结经验。
对应急场所的工作人员和广大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训。
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一般程序及基本要求如下:相关职能处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分管局长或局长汇报,并以最快速度赶赴事故现场。
在核清事故类别、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及主要原因情况下,及时通知法规信息处。
同时填写《立案审批表》(一式两份,职能处室自存一份,一份转法规信息处),由处室主要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分管局长或局长签署审批意见。
由法规信息处填写“事故快报”,经分管局长或局长签字后,报市委、市政府和省安监局。
“事故快报”自事故发生时24小时内报出。
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事故调查组由XXX组织牵头,安监、监察、公安、工会和有关主管部门的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
1人死亡事故由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任
调查组组长,2人死亡事故由分管局长任调查组组长。
事故调
查组应认真开展调查取证。
调查时统一使用《调查询问笔录》文书。
事故调查组在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的基础上撰写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抢救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划分以及对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教训和应当采取的防范措施建议,以及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事故调查报告经调查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由调查组成员在调查报告上签字。
事故调查报告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经局主要领导批准可延长30日。
事故调查报告完成后,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及时发出《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一式两份,职能部门自留一份,另一份交给事故责任单位),并告知事故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所做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享有的陈述和申辩权利。
如果事故责任单位对事实、理由和依据提出不同意见,应进行复核,并采纳成立的意见。
7、对于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职能处室
应当认真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澄清,进行充分的听证和调查取证,对有关证据进行鉴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明确事实、理由、依据和处罚种类、数额、期限等内容。
对于事故责任单位所提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相关职能部门应认真研究,澄清相关问题,并进行充分的听证和调查取证,对所涉证据进行鉴定,最终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应明确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处罚的种类、数额和期限等内容。
8、对于事故责任单位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
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如果事故责任单位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