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
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⑴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
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
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
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
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
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
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
庸俗化、低俗化。
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
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悦”。
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
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
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⑵,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
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
效益可以完全撇开。
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
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
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
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⑶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
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
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201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依据文意,依次填入文中三处划横线的空缺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A.等同创造性和主动性消费主体及其趣味
B.等同主体性和自主性艺术品位及其格调
C.照搬主体性和自主性消费主体及其趣味
D.照搬创造性和主动性艺术品位及其格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D.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文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相比之下,社会的原因对文化低俗化的形成影响更大
B.文章列举了“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会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其中,主要的两个误区分别是:文艺
是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就要放弃精神坚守;“文化产业”只需追求经济效益,可以完全撇开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
C.鲁迅认为,如果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
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意思即文艺“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
D.文艺大众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
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高手
吴宏庆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
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他下来做帮手,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
帅子的家乡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
几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府宅遍地,现在败落了,但那些文物却是不会消失的。
就有人来找他鉴定古玩。
来人自报姓名,叫李土方。
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
帅子知道,这种人手中往往有好货。
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
帅子打开,里面是只青铜酒杯。
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
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吗用这么大的力?”
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
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
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
上面的八条
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
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
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
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
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如果你蒙我,随便给两个我也会卖给你的。
可是你既然说出这
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
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
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
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
帅子知道他等待的东西要出现了。
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
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
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
个字。
帅子定了定心,幸好不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否则心脏怕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
玉玺的把手是一条独角龙,形态怪异,造型古朴,隐约可见帝王之气。
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三代而亡。
广德国的图腾就是独角龙。
这个
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
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
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
“这玩意儿你想怎么卖?”帅子眼盯着金鼎问。
“那这个呢?”李土方指着玉玺问。
“不管那个,我是问这个!”
“这个嘛,我用秤称了称,有一斤二两重,十万元怎么样?”
帅子笑了:“这是包金而不是赤金,哪有用秤称的道理?最多两万元!”
李土方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好,两万就两万吧!这个呢?”他又指着玉玺。
帅子不回答,从屋里拿出两万元,就要送客。
“别别!有话好说,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
帅子重新坐下来,吸了根烟说:“这玩意真是个古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但古董就一定值钱吗?我看未必。
实
话对你说,这玉质不算太好。
你看,上面还有瑕垢疵洼的。
”帅子又对李土方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
李土方听得头
都大了。
最后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不会太骗我。
这样吧,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
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
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
”帅子撒了个谎。
他想卖给大师。
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
我说的是这假玉玺的手艺,而这玉玺本身大约也就两百元左右。
”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
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
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
”
大师又拿起“玉玺”,感慨地摇摇头,“玉是老玉,字是新刻的。
这造赝人真是高手,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高手!连我也几乎被骗了!”
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的题目很有特点,一语双关。
“高手”既指小说中的帅子,又指李士方。
B.小说中“李士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这里的“哆哆嗦嗦”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李士方当时紧张的心理。
C.帅子故意不买李士方的玉佩,是他用的一计。
他是想让李士方拿出更好的宝物,而这也正中李士方的下怀。
D.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小说第一段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李土方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表达效果更好,你认为如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
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
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
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将在军,
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 使者大惧。
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
”乃斩其仆,车
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
三日而后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B.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C.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D.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中而贾不至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即患秦兵之来
C.旦日日中会于军门不拘于时
D.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卑贱,却深受皇帝赏识。
穰苴为报君王之恩,在齐国连遭败绩时,请缨抗敌,主动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
B.穰苴治军严厉。
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驰入军中,也被处置。
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
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者关怀有加,穰苴率兵抗敌,士卒都争先出战。
D.穰苴威震敌军。
穰苴起兵后,晋国知道了,就把军队撤了回去;燕国军队知道后,也渡过黄河向北撤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
②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柯子
吴潜
池水凝新碧,栏花驻老红。
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
秋千庭陇小帘拢,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1】“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本词的内容分析。
【2】上阕前两句和下阕描绘了三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
四、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多情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羽扇纶巾,谈笑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苏轼《定风波》)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五、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
②2014年11月29日,第51届“金马奖”颁奖礼上,喜剧电影《一个勺子》剧组在京召开答谢会。
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奖得主陈建斌感谢8年来爱人的,不离不弃。
③家具市场产品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添砖加瓦竭尽全力鱼目混珠
B.添砖加瓦鼎力相助鱼目混珠
C.添枝加叶竭尽全力良莠不齐
D.添枝加叶鼎力相助良莠不齐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代神话虽然具有玄幻瑰奇的特点,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C.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群体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根本原因是没有树立起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原则所致。
D.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
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 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 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答案:
六、语言表达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
①,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
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诗歌,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
但在我们心底深处,②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③。
2.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
(1)以上表格内容反映出的现象是:(不出现具体数据)。
(2)针对以上现象,请从不同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当你“自我作践”地把日子看成破铜烂铁时,你的日子也将是锈迹斑斑的;当你“珍而重之”地把日子视为金
银珠宝时,那么你拥有的日子将会是金光灿烂的。
这说明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是相关的。
当然,这话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未必就会有很好的生存状况,何况人生态度是变化的,生存状况也处于变化之中。
对此,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呢?
请联系实际,围绕“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湖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
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
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⑴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
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
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
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
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
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么将这
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
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
这样一来,文艺审
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
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
成庸俗化、低俗化。
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
大众。
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悦”。
大众的精神文
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
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
真
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⑵,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
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
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
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
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
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
消费。
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⑶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
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
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
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201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依据文意,依次填入文中三处划横线的空缺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A.等同创造性和主动性消费主体及其趣味
B.等同主体性和自主性艺术品位及其格调
C.照搬主体性和自主性消费主体及其趣味
D.照搬创造性和主动性艺术品位及其格调
【答案】C
【解析】①文艺毕竟不能⑴生活,根据搭配只能是“不等同生活”或“不能照搬生活”所以选C和D;②大众本来应拥有⑵,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根据下文的“自主权”可知空格上只能是自主性的相关内容,只能选择B和C,综合选择此题选择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学生要具备分析句群的能力,在搞清句与句、句群与句群的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准确概括出语段的层意了。
做此类题目:一、以字为主,加强积累。
任何词语都是由字组成的,很多的词语,其意思也能由构成词语的字义组合而成,因此,要引导学生多看字典,了解汉字在字典中的各个义项,加强积累,形成关于汉字意思的知识储备,这样,遇到新词的时候,就能根据每个字的意思对词语的意思进行初步判断。
二、强化阅读,形成感悟。
任何词语的意思都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适当的改变,因此,要充分强化阅读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章,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在结合此前对单个汉字
的理解,一定能对词语的意思给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了。
三、大胆替代,用熟知的词语来解释新词。
大部分词语,
都有意思相近或相同的其他词语,对于一些新词,可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试着用一些其他的词语来替代这个新的词语,如果替换过后读来意思没有太大改变,就可以用这个词语的意思来解释这个新的词语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D.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
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答案】D
【解析】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
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比较原文的内容,文中阐明的是健康有益的艺术作品对大众的影响力,在这里显然扩大了艺术作品的范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警示】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不符合原
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找出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
明确要求之后,应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文字,然后
进行比对辨析。
找到这些内容的所在区域之后,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进行分析,比如选D项中,““艺术对象创造
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考生
就要重点看一下原文内容,判断分析。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文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相比之下,社会的原因对文化低俗化的形成影响更大
B.文章列举了“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会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其中,主要的两个误区分别是:文艺是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就要放弃精神坚守;“文化产业”只需追求经济效益,可以完全撇开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
C.鲁迅认为,如果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
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意思即文艺“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
D.文艺大众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
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
【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文艺自身的原因,
也有社会的原因,相比之下,社会的原因对文化低俗化的形成影响更大”,比较原文会发现没有“社会原因影响更大
这一信息,属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