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文化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文化的空间扩散教案
授课者:杨双指导老师:余承惠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化空间扩散的概念、类型和作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文化扩散及其意义。
2.运用文化扩散图,分析文化扩散的途径,认识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图形,分析其特点。
2.多举实例分析说明某种文化扩散的类型,并概括其扩散类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理解文化扩散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化就是在交流中发展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扩散和开放观。
2.从实例出发,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做到学有所用,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不同类型的文化扩散及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正确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扩散形式。
●教学方法
1.联系前面所学内容,首先明确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现象,是文化发展的反映,从文化源地到文化区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和扩散有着密切关系。
要明确文化扩散在不同的扩散过程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式,不可笼统下结论。
2.要多联系实际,从身边文化入手,思考、理解、分析其发展、变化过程,巩固对文化扩散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教大家一句日语。
今日は。
kong ni qi wa(译文:你好)。
发现这日文有什么熟悉之处么?
【学生回答】像中国的汉字
【教师提问】日本的文字与我国文字为什么有相似之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在7世纪中期,日本推行“大化改新”,当时正值中国盛唐时期,也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
一些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日本贵族和学者,向从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在大化改新的过程中,他们积极倡导吸收中国文化。
当时的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国学。
就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说到文化的传播,我们可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其分为文化传承和文化扩散。
【教师提问】那什么是文化的传承呢?
【学生回答】文化一代代传到至今的方式称为文化传承。
【归纳】对,在时间上,将文化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方式称为文化传承。
(板书)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5000年历史传颂至今,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民一直弘扬着这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教师提问】那什么又是文化扩散呢?
【学生回答】这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往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就叫做文化扩散。
【归纳】对,文化事物或现象从地方A通过各种形式传往地方B的过程就叫做文化扩散。
(板书)中国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发扬光大。
【板书】3.5 文化的空间扩散
文化传承:上一代
下一代(时间上)
文化传播
文化扩散:A地B地(空间上)
【承转】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我们的文化是怎么样扩散的。
【引导读图】读“图3.14 文明发源地及其推测的早期扩散路线”引导学生我们从图中发现什么?①世界文明发源地分别有哪些地方?(亚洲: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两河流域;非洲:尼罗河流域和西非;美洲:中美洲和安第斯美洲)②世界文明的发源地的分布都有什么规律?(在中低纬度的大河积平原上、气候暖热、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③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在一地产生后,首先从源地核心向外扩展,而后在进行长距离的、跨地区的扩散。
【归纳】从图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有的扩散是先近后远,有的扩散在空间上是跳跃的。
扩散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我们就根据这个规律将文化扩散分为两种——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教师提问】什么是迁移扩散?
【学生回答】迁移扩散是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
【教师提问】什么是扩展扩散?
【学生回答】扩展扩散是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就叫扩展扩散
【归纳】对,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是迁移扩散;如图3.14中的跳跃式的进行长距离、跨地区的扩散。
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就是扩展扩散;如图3.14中的先近后远的从源地的核心向外的扩散。
【演示】怎么理解呢?就像我们平常玩的击鼓传球。
球从第一位同学依次向下一位同学传,传到最后一位同学。
这就叫扩展扩散。
而第一位同学拿着球直接来到最后一位同学那,将球给最后一位同学。
这种就属于迁移扩散。
而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是人的迁移或移民。
【引导学生举例】那有什么身边的例子,我们来举几个让同学们一起联系现实来理解理论。
迁移扩散例子:欧洲移民涌入美洲、澳洲、(香港),他们将西方文化带到了这里;东南亚华侨居多,中国文化在东南亚随处可见;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派“遣唐使”乘舟渡海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扩展扩散例子:一传十,十传百;普通话的普及、手机、电脑、旗袍、马克思主义、中餐、服饰、语言、欧洲革命、国家的方针政策、佛教的传播、日本字、歌曲
【板书】一、文化扩散的分类
主体:人
依据:人的空间移动距离
1. 迁移扩散: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跳跃性)
2. 扩展扩散: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连续性)形式:人的迁移或移民
【承转】人们在进行接力式的扩展扩散过程中又分为三种类型。
哪三种类型?
【学生回答】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板书】(1)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3)扩展扩散
【教师提问】这三个类型怎么区分呢?看书中怎么定义。
(给学生2分钟时间看书)传染扩散怎么定义的?
【学生回答】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
【归纳】是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授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
所以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只要那人愿意接受,就能传染扩散。
没有等级之分。
谁能举个例子?
【学生举例】略(引导学生举例)(例子:(1)马列主义最初在中国的传播;(2)日本贵族、学者向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3)17世纪西欧文化向俄国的扩散;(4)1848年欧洲革命由意大利向法、奥、普等国扩散)【教师提问】那等级扩散呢?
【学生回答】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者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
【归纳】等级扩散的特点就是空间等级,有一定的层次,有明显的等级顺序。
举个例子?
【学生举例】略(引导学生举例)(例子:(1)国家方针、政策、会议精
神的层次传达、落实;(2)苏格兰威士忌酒从乡村流入城市;(3)日本“大化改新”时,从中央到地方推行大唐教育制度;(4)佛教最早在中国的传播;(5)1848年欧洲革命时“革命”由城市向乡村的扩散)
【教师提问】最后刺激扩散又是怎么定义的?
【学生回答】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另一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摈弃了具体形式的扩展过程。
【归纳】刺激扩散总的说就是实质不变,形式变的。
这个刺激扩散的例子又有哪些呢?
【学生举例】略(引导学生举例)(例子:(1)由滑冰到滑旱冰的扩散过程;(2)日本根据汉字的偏旁和草书发明了片假名和平假名;(3)日本“大化改新”时以中国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
【板书】
(1)传染扩散:目的性强,不分等级
(2)等级扩散:层次性,明显的等级
(3)刺激扩散:本质不变,形式改变
【承转】扩散的类型我们学完了,下面就是我们验收的时候了。
看看大家学习得扎不扎实。
【练习】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传染)
(2)摇滚音乐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风靡美国,开始接受的为青年人,而后扩大到中年人(等级)
(3)北方滑冰、南方滑旱冰、滑水、冲浪;(刺激)
(4)培训、学校教育;(传染)
(5)我国水稻专家培育的新型杂交水稻从研究所推广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等级)
(6)苏格兰威士忌从乡村传到城市(等级)
(7)西伯利亚人受南方驯牛的启发,开始在家乡驯鹿。
(刺激)
(8)随着欧洲移民涌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他们将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带到了那里。
(迁移)
(9)海尔在美国设厂的同时也将海尔文化传播到那里。
(迁移)
【小结】文化的扩散是有规律的,每一种扩散类型都有自己的规律,自己的标准。
文化扩散的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主要看人移动距离的长短来判定。
而扩展扩散中的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标准如何区分?目的性强的、没有等级之分的是传染扩散;有层次、等级之分的是等级扩散;实质不变,形式变的是刺激扩散。
【承转】文化扩散在我们的社会中无处不在,文化扩散在我们当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归纳】总之,①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传播者文化区中的文化。
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
②赋予地方文化新生命。
像南宁,讲的是南宁白话,自从人的流动,导致南宁的语言更加丰富,桂柳话、客家话等等充实了这个地方。
③有利于社会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时无刻地在参与着文化扩散。
例如,人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英语这种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或技术,属于物质文化扩散过程。
所以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承转】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文化的发展、地方文化的丰富以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说社会历史是一幕幕戏剧,而我们每个人则是戏剧中的众多角色之一。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在传播着文化,或者说文化在我们身边默无声息地扩散。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
大家留心观察自己身边都有什么样的文化扩散?
【学生举例】略(积极引导学生)
【承转】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两个版本的动画。
【总结】网络传播的特点使得这首歌曲得以迅速传播,可见文化扩散的效果和它的扩散形式有很密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要扩散某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扩散形式。
【讨论】设想你是下面的某一角色,要达到各自的目的,应该采取怎样的广告形式。
1、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扩大该产品的销售范围,将选择在更大的地区进行做广告;(等级扩散)
2、一个生产仪器仪表的企业进行的产品宣传;(传染扩散)
3、某石油行业跨国公司驻中国的总部,派骨干人员进入分公司。
(迁移扩散)
【总结】以上事例说明,商品宣传采用和广告形式和文化扩散的规律有一定关系。
【归纳】随着地区间交往联系的日益频繁,交往联系方式的多样化,文化扩散也越来越便捷,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如果借助了合适的文化扩散形式,它的扩散速度可能会加快。
无论是在精神文化扩散中,还是物质文化扩散中,我们都可以巧妙地利用文化扩散规律,促进文化的扩散。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扩散和文化扩散形式(类型)两部分内容,是继前面内容的一个深化,使我们明白了文化的发展、传播过程等内容,并通过分析一些实例来研究,加深理解,学有所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使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更好地发展下去。
【板书】
3.5 文化的空间扩散
文化传承:上一代
下一代(时间上)
文化传播
文化扩散:A地B地(空间上)
一、文化扩散的分类
主体:人
依据:人的空间移动距离
1、迁移扩散: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跳跃性)
2、扩展扩散: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连续性)主要形式:人的迁移或移民
(1)传染扩散:目的性强,不分等级
(2)等级扩散:层次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等级
(3)刺激扩散:实质不变,形式变
二、文化扩散的作用
1、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华。
2、文化扩散赋予了地方文化的新的生命
3、文化扩散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身边的文化扩散
1、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2、利用文化扩散规律,促进文化扩散
(1)选择适当的扩散媒体
(2)运用文化扩散规律,促进企业的发展
【教学后记】课程内容比较多,也易混乱。
因此要从身边事物进行入手,引导学生自己举例、总结,便于自己辨别。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从文化扩散的规律中学到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