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之慢性肝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肝炎
【病因】
慢性肝炎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症状】
以往根据其症状体征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
性活动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变均不严重,常
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区轻微疼痛,偶尔出现黄疸,肝脏轻度
肿大,质地可中等硬,轻微压痛。

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

ALT升高或反
复升高,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蛋白代谢大致正常。

其主要病理变化特点
为汇管区的细胞浸润,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中性粒
细胞很少。

肝实质内可见少量肝细胞变性或点状坏死。

但肝小叶完整,没有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因而不发展或肝硬变,一般预后良好。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症状较重,病程经过以病情反复加剧为
其特征。

乏力、厌食、腹胀、肝区痛等症状明显,中等度黄疸,肝肿大,脾脏常可触及,肝病面容,有蜘蛛痣及肝掌。

及有肝外系统表现,关节炎、脉管炎、皮疹、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蛋白代谢异常,白/球
倒置,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并可有贫血。

其病理特征为汇管区的慢
性炎性细胞浸润及其向周围肝实质内侵入发展,破坏肝小叶界板,肝
细胞变性坏死和小叶内间隔形成,随后逐渐出现肝细胞再生结节,病
变逐渐向肝硬变转化。

一般认为慢活肝容易导致肝硬变。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慢性肝炎的饮食调理
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助于促
进消化功能。

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
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

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
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

高蛋白饮食要包括植物和动物蛋白,如
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动植物蛋白质要各半搭配。

摄入蛋白
质在消化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然后在肝脏制造成人类最重要
的肌肉和血液成分的蛋白质。

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
由外源供给。

当动植物蛋白质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各
自的不足,明显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

适量的植物蛋白质能抑制动物
性脂肪量,减低对动脉硬化的影响,保证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

挑食对肝病康复是不利的。

食量要恰当
肝损害时消化功能减弱,进食过饱常导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脏
负担。

吃饭八成饱最好,暴饮暴食对肝脏、胃肠功能都不利。

饮食清淡
炒菜应清淡,少放油,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戒烟戒酒。

合理应用中药补药
肝炎患者不提倡过分服用补药,正常饮食即可提供足够的营养。

服用补药最好征求中医医生的意见,盲目进食补药没有益处。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不宜过高,因为蛋白质
易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产生氨气,而氨是导致肝昏迷的重要因素之一。

急性肝炎或重症肝炎恢复期的病人要低糖饮食,否则易发生脂肪肝。

肝炎及康复期患者应选用哪些食品以补充糖、脂肪和蛋白质呢?
五谷杂粮等含淀粉类食品以及各种水果类、蜂蜜等,能供给糖,
有补充日常生活所需热量、增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芝麻、花生、大豆、菜子、玉米、葵花子、椰子等食品及植物油、蛋黄、牛奶等,可为肝
炎患者提供脂肪酸,补充热量,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鱼、虾、
贝类,牛、羊、猪的瘦肉、禽蛋类等,可补充蛋白质的食品,它们都
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补充机体代谢消耗,提供一定热量。

【检查】
不同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显然不同。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急性期过后,疾病自限,预后良好,不
发生病毒持续携带状态,亦不转变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
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约20%发展为肝硬化,约0。

6%发生肝癌;
丙型肝炎亦约有36%(26%~55%)转变为慢性肝炎。

【鉴别】
根据国际工作小组1994年底在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建议的原则,我
国肝病专家在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上,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
案进行修改。

对无论是乙型、丙型、丁型或新型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均被划分为轻度、中重、重度3类。

①轻度相当于原先认识的慢性迁延型或轻型慢性活动型,临床上
病情较轻,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

②中度相当于原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中等病理改变者,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居于轻、重度之间。

③重度有明显而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及便溏等,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血管痣和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临
床上无门脉高压症证据,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白/
球比值异常,蛋白电泳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凡白蛋白<329/L,胆红素>855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3项中只需一项达标者,即
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并发症】
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

任何药物都不曾显
示其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明确而肯定的疗效,因此目前仍在进行各种
试验治疗。

鉴于本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毒力,受感染细胞的
数量和患者免疫系统的效应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其治疗药物大体分三类:①抗病毒药物:包括人白细胞干扰素、人体纤维细胞干扰素、人
免疫干扰素、阿糖胞苷、磷酸阿糖胞、无环鸟苷、病毒唑、磷羧基甲酸、聚肌胞苷。

其中以干扰素疗效较为肯定。

②免疫调节剂:乙肝免
疫球蛋白、左旋咪唑、乙肝疫苗、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卡介苗、免疫抑制剂、胸腺肽、猪苓多糖等,其中以免疫核糖核酸较为有效。

③改善肝细胞功能药物:如肌苷、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促肝细胞生长素等。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