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少卿,杂役,今日公案何时毕?”随着戏腔念白风格的片尾曲响起,国产动画《大理寺日志》第一季收官。

动画不仅收获了豆瓣8.6的评分和B站过亿的播放量,其中展现的唐代风俗文化,也让不少网友直呼“神还原”“细节赞”。

《大理寺日志》讲述的是在唐朝式则天时期,大理寺白猫少卿李饼带领众人侦破各种案件的故事。

动画一开始,就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繁华的洛阳城。

大到街景、建筑,小到服饰、器物,几乎都能从古时找到原型。

在剧中,李饼因受家族牵连被关押进了大理寺,后来又因大赦出狱,当上大理寺少卿。

这个在古装剧中出镜率极高的大理寺究竟是个什么“寺”?在唐代,大理寺是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判中央朝廷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

大理寺还与刑部、御史台合称“三法司”,经常会一起审理复杂疑难案件,后世所谓的“三堂会审”就是由此而来。

据《唐六典》记载,大理寺的主官叫大理寺卿,少卿则是寺卿的副手,因此李饼担任的是极为重要的职务。

剧中的大理寺评事、“歪果仁”阿里巴巴,因为一口“塑料”普通话成为笑点担当。

其实,在唐代,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留学生还真不少。

据史料记载,长安城里的留学生最多时达到上万人。

贞观元年,大唐对留学生开放科举考试,登科及第被称作“宾贡进士”,甚至可以成为大唐的官员。

因此,来自大食国的阿里巴巴能在大理寺任职也并不稀奇了。

(摘编自2020-7-29“人民网·文化频道”)材料二:
《大鱼海棠》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和情节,均借鉴于上古神话传说。

《庄子·逍遥游》有记载:“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些用典,不仅成为男女主角名字的来历,也暗示了他们的命运。

此外,影片中还出现了木神句芒、火神祝融等多位来自《山海经》的神仙异者,形成了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

除了名字,角色的造型也颇具文化含义。

比如樁的爷爷是神农后裔,长发和胡须都非常长,象征着长寿。

灵婆是负责掌管所有好人灵魂的神,有着头顶鲤鱼的造型,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鲤鱼是吉祥的象征。

从场景设计上,也能看出很多传统文化的影子。

比如椿居住的“神之围楼”,建筑外形参考的是福建永定的客家族土楼。

圆形的建筑结构和内部众多的木栏杆,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中式古典美感。

(摘自“中国日报网”)材料三:
《白蛇·缘起》取材于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白蛇传》,但又突破了原有的故事格局,对背景进行了延伸加工,永州,捕蛇村等重要情节均来自唐代柳宗元的《摘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中以毒蛇之毒类比苛政之毒,电影中产蛇而又大肆捕蛇的永州也遭毁城之灾,白蛇为了拯救同类去刺杀国师,才有后续认识许宣的故事。

这一处用典正是为了批判国师欺凌百姓、肆意索取的暴政。

在视觉效果上,影片中展现的江面上的一叶扁舟、汉字幻化的灯笼、地下神秘莫测的五行空间等场景元素,营造了一个具有东方古典美的世界。

另外,角色的服饰、建筑风格、生活习俗,也都力图真实还原了晚唐风貌。

(综合自《国家人文历史》)材料四: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虽然哪吒化身“烟熏妆”叛逆少年,剧情也较原本的传说有比较大的颠覆,但影片的许多地方还是与现实中的文物对上了号,堪称“细节控”福利。

影片中,太乙真人带着哪吒在《山河社稷图》中玩起了“激流勇进”,这是化用了“仙人乘槎”的典故。

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十》记载,据传天上银河与人间大海相通,有人乘船槎而去,发现了牛郎和织女生活的世外桃源。

这个典故也常见于竹木牙雕和彩绘瓷器等文物上,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著名银匠朱碧山所制的银槎。

两位看守哪吒的呆萌结界兽,让观众津津乐道的同时,可能还会觉得有些眼熟。

原来,他们的形象源于三星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乌首”,是殷商时期的古老文物,奇特的造型反映了古蜀文明浓郁的地城特色。

另外,太乙真人的酒坛子图案参考了马家窑文化涡纹彩陶罐、哪吒出生时的乐队是用铙、竽、排箫等古老乐器来演奏......这些细节,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了影片对古代文物的致敬。

这些“爆款”国漫不仅处处藏“彩蛋”,还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迸发出了新活力。

接下来,随着各地影院复工,《姜子牙》等新一批国产动画也备受瞩目。

(摘编自刘颖颖《这些国漫的传统文化“彩蛋”,你都get了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理寺日志》剧中在唐朝做官的大理寺评事、“歪果仁”阿里巴巴因登科及第被称作“宾贡进士”。

B. 《大鱼海棠》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和情节,如樁、灵婆、木神句芒、火神祝融等,均借鉴于上古神话传说。

C. 国产动漫《白蛇·缘起》取材于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和晚唐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D. 太乙真人带着哪吒在《山河社稷图》中玩“激流勇进”,这个典故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著名银匠朱碧山所制的银槎。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理寺日志》为观众呈现了大唐繁华的洛阳城。

大到街景建筑,小到服饰器物,几乎都能从古时找到原型。

B. 《大鱼海棠》里樁的爷爷是神农后裔,椿居住的“神之围楼”,建筑外形参考的是福建永定的客家族土楼。

C. 《捕蛇者说)运用类比来论述“苛政猛于虎”:电影用白蛇传之典批判国师欺凌百姓、肆意索取的暴政。

D. 后疫情时期,随着各地影院复工,《姜子牙》等一批国产动画备受瞩目,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推动。

3. 结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国产动漫应该如何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回家
马兰莲
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

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

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

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

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

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

男人一手楼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

男人放下手机,捡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

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刚好与她的目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
肖锦云显然没想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


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却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

肖锦云的脑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
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

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
“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

女人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


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


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


“你就是个馋猫。

”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

女人像饿狼扑食一样自顾自地吃起来。

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


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


“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

”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

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

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

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了?是不是吃得太猛了?”
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


“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

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

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
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


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


“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

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


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

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问道:“刚结婚吧?”
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


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

肖锦云看着女人。

男人笑了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
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奔走在边境线上,我们结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


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
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

他太累了,睡着了。


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肖锦云半天:“大姐,对不起。


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


“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男人把她揽进怀里。

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

肖锦云说:“我到站了。

”肖锦云抱着包下了车。

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肖锦云眼睛里流出一种不知喜的奇妙神色,脸上呈现出不知羡慕还是嫉妒的复杂表情,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

B. 列车上的年轻夫妻,生活中虽有小小的争吵,更多的却是宠溺与关爱、温馨与甜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C. “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这里既写出女人深切感受到肖锦云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也暗含着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重新认知。

D. “回家”一词意蕴丰富,既指肖锦云带着牺牲的丈夫回家,也暗示警察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能够回到温馨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单纯、率性、善良、内心充满幸福的新婚女子形象。

B. 肖锦云一家是英勇牺牲的缉毒警察家庭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小见大,突出主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C. 小说尾段叙写了两位老人在风雪中等待儿子回家的情景,既呼应了题目,又增强了小说的悲凉色彩。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对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进行全知视角的叙述,细致地展现两对夫妻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6. “雪”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淡谈它的丰富内涵。

7.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纪实摄影以其真实性和直观性发挥着直击现场、传播真相的巨大威力。

纪实摄影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优秀的作品必然尊重人性,体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在这个图像泛滥的高科技数码年代,我们见过太多体现高超摄影技巧的作品,它们固然是美的,但真正具有精神内核的纪实摄影作品还需具备某种超越美的内容,那就是唤醒社会良知,发掘人性之美。

这种美并非取决于夸张的视效、绚丽的光影,而是来自画面本身的深邃内涵和情感张力,体现出“充实之谓美”“人生之大美”。

这些影像诉说着人类生存中的美好、苦难和艰辛,以平凡而又发人深省的力量引来人们的深情注视。

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以真代美,它的魅力和立足点,在于真实呈现事物的本来形态,向人们提供一种确凿无疑的图像证言。

与纯美的风景摄影所不同的是,纪实摄影崇尚的是师法自然、朴实无华的风格,且具有一定指向性,需要摄影师本着对人类生存及命运的体恤、关切和共情,以人道主义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
度如实记录,在表明立场的同时揭示拍摄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因此不宜对客观事物进行夸大、粉饰和虚构,也切勿形式大于内容。

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一方面取决于客观呈现未加修饰的现实,揭示出矛盾和问题,做到不煽情、不冷漠、不取悦;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细节来表现。

细节就好比影像的细胞,它最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在文学界,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作家不重视细节描写。

摄影也是如此。

好的摄影人善于对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影像捕获,通过局部和小切口展示人们常常视而不见的丰富细节。

比如这次疫情中被摄影师拍摄的含泪的眼、粗糙的手、疲倦的面容和贴着创可贴的脸,它们构成了影像的血肉和肌理,成为最具典型化的象征性符号。

若干年后,也许人们会淡忘这场疫情,但白衣天使脸上的美丽印记却依然令人记忆深。

纪实摄影的精神内核在于展现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

相比较而言,当今的摄影界,有许多记录生活的人,却鲜有记录精神的人。

记录精神的照片不是像记录生活的照片一样,要把人拍得多么漂亮,刻意追求画面的光鲜,而是要拍出人的精神状态,揭示出事物的主旨和意义,同时展现出时代精神。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单是表现喜怒哀乐、嬉笑怒骂等人类普遍的精神,同时也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灵魂。

纪实摄影不止于具象的“见证”,也关乎抽象的“表达”,具有隐喻、象征等意味,寄托着艺术家深刻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

优秀的纪实摄影还贵在真挚的情感,而情感正是精神的外化和作品感染力的来源。

纪实摄影是关于人生的,好照片是拍摄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在瞬间擦出的情感火花,摄影师只有让自身拥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对世道人心感同身受,才能敏锐地捕捉人世间的冷与暖、情与理、爱与痛,拍出能在人们心中激起涟漪、烙下心痕的影像。

在如今这个随手拍的时代,便携式相机和手机为纪实摄影提供了更方便快捷和灵活自由的拍摄方式,影像正以一种更为贴心和亲密的方式在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和传递。

对于纪实摄影而言,温度胜过角度,情感胜过美感。

(节选自赵凤兰《温度胜过角度情感胜过美感——从防疫影像看纪实摄影的核心精神》)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实摄影直击现场、传播真相,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真实性与直观性的特点。

B.纪实摄影必须以人为本,通过表现生活中的美好,来唤醒社会良知,发掘人性之美。

C.真实是纪实摄影的本质与立足点,它要求纪实摄影客观地记录生活,不持主观态度。

D.纪实摄影寄托艺术家的人生追求、社会理想,其精神内核是展现时代精神、思想深度。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立足现实,从核心、本质、精神内核等不同层面论述了纪实摄影的相关问题,思路清晰。

B.通过与追求光鲜画面的记录生活的照片进行比较,文章论述了精神内核对于纪实摄影的重要性。

C.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纪实摄影的真实性的实施途径,着重论述了细节对于真实性的重要作用。

D.疫情中“含泪的眼”“粗糙的手”等摄影照片的例子,论证了纪实摄影关乎抽象“表达”的道理。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实摄影不必追求高超的摄影技巧,因为夸张的视效、绚丽的光影不能代替画面的深邃内涵和情感张力。

B.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既要求客观真实地呈现事物的本来形态,又要求揭示拍摄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时代意义。

C.纪实摄影的拍摄者要努力提高个人修养,拥有真挚情感,增加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对世道人心感同身受。

D.当今时代,便携式相机和手机使纪实摄影更方便快捷和灵活自由,更有利于影像在人们之间交流和传递。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

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

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

”光不以为然。

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

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1. 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12.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 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

C. 《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 《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才华出众。

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 苏轼勤政爱民。

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 苏轼敢于直言。

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 苏轼仕途坎坷。

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14.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①平湖南寇
宋•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

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

白羽②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鼪鼯泣。

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头客③。

浑未得,文章力。

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元自兜鍪出④。

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涪溪石。

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注】①王帅宣子:指王佐,王佐字宣子,1179年以潭州知州身份平定陈唄叛乱。

②白羽:裴启《语林》云“诸葛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③龙头客:指科举时代中状元的人,王佐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状元。

④貂蝉:指侍从贵臣所着冠上之饰;兜鍪:古时战士的头盔。

15.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笳鼓归来”既描绘了王佐得胜归来时军乐演奏的景况,也照应了本词题目中的*贺".
B. “貌虎噪""雜賠泣,巧用比喻和对比,着力表现了我军勇武强大和敌军的不堪一击。

C. “浑未得,文章力”写王佐建功却非凭文章,词人敬佩中也暗含对朝廷不识才的遗憾。

D. “笑驱锋铀”写王佐指挥情状,同“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写周瑜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本词上片“何如诸葛”'渡泸深入” “白羽风生”三处皆涉及诸葛亮,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北京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城市繁华,人才荟萃,真可用王勃《滕王阁序》里的“________,________” 来形容。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3)《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正如宋代诗人苏洄的诗句所描述的那样,刚入初秋,夏日的暑气还未完全消散,突如其来的阵阵微风带来了千金难买的舒适与惬意。

怡人的秋色慢慢铺陈开来,秋云飘逸,秋水如镜,秋阳透亮,伴随丝丝凉意,我们知道,处暑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