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州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
公示稿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3)
第二章停车发展战略及停车需求 (4)
第三章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 (7)
第四章路内停车规划 (8)
第五章配建停车场指标制定 (9)
第六章城市停车管理 (10)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13)
附表1 老城区2017年停车场(库、楼)建设规划配建表 (14)
附表2 老城区2018年停车场(库、楼)建设规划配建表 (16)
附表3 老城区2019年停车场(库、楼)建设规划配建表 (17)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所确定的凉州城区范围,总面积177.8平方公里,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天马湖东区、武威工业园区以及武南镇区五个片区,其中老城区为重点研究范围。

二、规划对象
规划对象包括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以及配建停车场。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0年。

四、规划目的
通过本规划,落实凉州城区各类停车场用地,大力推进配建、公共停车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切实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满足城市居民交通出行需求。

五、规划思想与原则
城市停车总体上坚持“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发展思想。

其中,配建停车指标的设置应体现“区域差异化”原则;公共停车场选址应采取“存量盘活、增量预留”的原则;
路内停车应遵循“统一规划、科学设置、合理收费、加强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停车发展战略及停车需求
一、停车发展战略
1、城区层次划分
本规划将城区分为三个层次: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

一类区为严格控制区,即老城区;二类区为适度控制区,包括新城区和天马湖东区;三类区为适度满足区,包括武威工业园区和武南镇区。

2、发展战略
(1) 总体战略
提高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执行严格停车配建政策,适度建设公共停车场,在有条件路段实行路内停车。

停车供应从空间、时间和指标上实行差别化的停车设施供应政策。

逐步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健全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统一的停车管理体系。

加大停车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建立智能化多功能停车诱导系统。

推动停车发展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实现武威城市停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建立完善的停车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停车形象。

(2) 具体策略
策略一:差异化策略
空间上,在规划目标年(2030年)一类区采取低水平的停车供应政策,停车泊位供给满足停车需求的80%-85%,辅以较高的停车收费并严格执法,禁止乱停乱放。

二类区采取一般性停车控制政策,停车泊位供给满足停车需求的95%-100%,采用适当中等的停车收费。

三类区提供相应充足的停车供应,停车泊位供给满足停车需求的100%-105%,执行较低停车收费标准。

时间上,一类区近期停车场建设以增加供给为主,弥补历史欠账;中远期以停车需求管理为主、停车场建设为辅。

二类区近期以扩大停车供应为主、停车需求管理为辅;中期停车场建设和需求管理并重;远期以停车需求管理为主、停车场建设为辅。

三类区停车场建设与停车需求管理并重,停车泊位按需供应。

指标上,一类区配建停车位、公共停车位、路内车位的比例按7:2:1配置;二类区按8:1:1配置;三类区按8:1:1配置,并适当增加公共停车位,减少路内停车。

策略二:多元化策略
形成以地面停车场、路内停车、地下停车库、立体停车楼等多种停车场型式并存的停车方式。

策略三:智能化策略
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促进咪表停车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二、停车需求
1、总体停车需求
规划年凉州城区机动车预测数据如下表2-1所示:
规划期限内,凉州城区总体停车需求、分区停车供给满足率以及分区停车需求如下表2-2、2-3和2-4所示:
表2-2停车泊位总体需求预测表(单位:个)
表2-42030年各片区总体停车泊位需求预测值(单位:个)
2、公共停车需求
各片区公共停车位比例以及停车需求见下表2-5和2-6.
表2-5各分区公共停车泊位比例及供给满足率
表2-62030年各片区公共停车需求预测表
第三章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
一、老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
老城区远期共规划公共停车场58个,停车泊位12308个。

其中,现状保留改造停车场12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400个;规划独立建设停车场9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350个;利用城市绿地建设停车场4个,共规划停车泊位280个;利用棚户区改造以及居住区增建停车场12个,共规划停车泊位6120个;利用城区边角空地、广场用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建或配建停车场21个,共规划停车泊位3158个。

二、新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
新城区远期共规划公共停车场共24个,停车泊位5270个。

其中,现状保留停车场1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200个;规划独立建设停车场10个,共规划停车泊位2090个;利用城市绿地建设停车场2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40个;居住区增建停车场1个,共规划停
车泊位300个;利用城市医院用地、文体用地、广场、企事业单位等配建停车场10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540个。

三、天马湖东区公共停车场规划
天马湖东区远期共规划25个停车场,共计泊位3680个。

其中,规划独立建设停车场11个,共规划停车泊位2040个;利用城市绿地建设停车场2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80个;居住区增建停车场2个,共规划停车泊位400个;利用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医院用地、文体用地等配建停车场10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060个。

四、武威工业园区公共停车场规划
工业园区远期共规划4个停车场,规划停车泊位350个。

其中,规划独立建设停车场2个,共规划停车泊位200个;利用医院、企业配建停车位150个。

五、武南镇区公共停车场规划
武南镇区远期共规划10个停车场,共计泊位1120个。

其中,规划独立建设停车场9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000个;利用医院配建停车位1个,共规划停车泊位120个。

第四章路内停车规划
一、路内停车泊位设置标准
应根据道路宽度选择合适的路边停车,详见表4-1。

表4-1设置路内停车场与道路宽度关系表
二、老城区路内停车泊位规划
规划在满足设置标准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建筑退线较大区域设置停车位3496个,后期随着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逐步取消部分路内停车。

第五章配建停车场指标制定
一、建筑物分类
规划城区建筑物分为住宅、商业、酒店、餐饮娱乐、办公、医疗设施、体育场馆、学校等类别。

二、建筑物配建标准
城区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详见表5-1:
表5-1武威市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建议值
第六章城市停车管理
一、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规划
1、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规划
规划在老城区内建立三级停车诱导系统。

(1) 一级诱导显示屏
规划在祁连大道、天马路-迎宾路、古浪街以及兴盛路设立一级诱导显示屏。

(2) 二级诱导显示屏
在老城区祁连大道、东大街、西大街、南关西路、南关东路、天
马路、凤凰路、迎宾路、北大街、南大街、南关中路、兴盛路、富民路、复兴路等路段设立二级诱导显示屏。

(3) 三级诱导显示屏
规划在老城区每个停车场入口处设置三级诱导显示屏,显示可用停车位。

二、推进停车产业化
1、停车产业化发展实施建议
(1) 落实停车设施专用土地。

(2) 成立专门的停车建设管理机构。

(3) 成立专业停车管理公司。

(4) 鼓励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5) 落实停车设施专用土地。

(6) 减免土地出让金、土地年租金与绿化补偿费以及给予一定补偿、降息等其它优惠措施。

(7) 调节收费价格。

(8) 设立停车发展基金。

(9) 加强立法和完善市场规则。

三、停车设施收费价格机制
1、实施差异化停车收费措施
(1) 实施收费区域差异化
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停车收费采取不同价格比例。

总体采用“一类区大于二类区,二类区大于三类区”的原则,以有效控制一类区车辆,缓解老城停车难问题。

(2) 实施收费时间差异化
总体采取“高峰小时收费大于非高峰小时收费,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以有效缓解停车问题。

(3) 实施收费路内路外差异化
路内停车收费标准高于路外公共停车收费标准,使得提高路内停车周转率。

四、充电设施规划
1、电动汽车预测
预测规划年武威电动汽车保有量如下表6-1所示:
2、公用充电基础设施需求预测
预测规划年武威公用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如下表6-2所示:
3、专用充电基础设施需求预测
预测2020年公交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为42个,2030 年为91个。

4、充电桩配建指标
(1) 新建住宅充电泊位应按照总停车位的100%建设或者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

(2) 对于新建地块,公共停车充电泊位按照一类地区≥15%、二类地区≥12%、三类地区≥10%逐步配建到位,鼓励在此基础上增加充电设施建设规模。

对于已建地块,近期公共充电泊位按照5%的最低配建标准逐步配建到位,中远期逐步达到新建地块的建设标准,鼓励在此基础上提高配建标准。

(3) 独立用地公共停车场和交通枢纽近期根据需求结合公共停车场和交通枢纽配建停车场设置适当规模的公共充电桩,中远期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配建到位。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主要以解决老城区停车问题为目的,近期停车场建设以“增加供给为主,弥补历史欠账”和“存量盘活、增量预留”的原则,老城区停车场(库、楼)分三年建设,共建设58个,停车位共12308个。

其中:2017年建设21个(见附表1),2018年建设18个(见
附表2),2019年建设19个(见附表3)。

附表1 老城区2017年停车场(库、楼)建设规划配建表
14
15
附表2 老城区2018年停车场(库、楼)建设规划配建表
16
附表3 老城区2019年停车场(库、楼)建设规划配建表
17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